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凛冬长夜 > 第572章 左家军

凛冬长夜 第572章 左家军

作者:柿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06

1646年,十月初,泉州港。

“刘掌柜,非常抱歉,我家东家说了,除了粮食限购之外,其他货物,都可以大量供应。”

码头上,一名穿着华丽的货栈管事,正对着一名中年海商抱歉道。

“什么意思?!!”

中年海商闻言,瞬间怒道:“别以为你们王家傍上了东番岛的杨家,就可以这般嚣张,你们王家在这泉州府,本就做着粮食生意,前几日才有人看见,有人从你家购买了三十船粮食,并且那还是三十艘夹板船!为何到我这里,粮食就限购了!难道是欺我刘家无人?!!”

“刘掌柜,前几日那些粮食,乃是靖海侯点名购买的,并非是其他商人购买。”(靖海侯,杨琮的侯爵名称)

货栈管事和颜悦色的解释道。

“哼!好一个靖海侯,按照王掌柜的意思,广昌伯这等伯爵,就没资格购买了,是吗!!”(广昌伯,刘良佐)

中年海商大声道。

随着中年海商的大声说话,瞬间就把附近的路人全都吸引了过来。

货栈管事也是一个见过大风大浪之人,怎会被这些话吓到,微笑着回答道:“刘掌柜若是真想要购买大量的粮食,可以去东番岛笨港,只要刘掌柜得到靖海侯的许可,刘掌柜想要多少粮食,我王家都能拿的出手!”

“噢!王掌柜说话可算话,在下不才,乃是奉了宁南侯所托,前来购粮。”(宁南侯,左梦庚,左良玉在丢失武昌不久之后病死,其子左梦庚继承了左良玉的爵位。)

正在此时,一名年轻商人突然插话道。

“呸!什么狗屁宁南侯,不过就是一叛贼尔!”

听到这话,中年海商不屑道,不知道这左梦庚的人怎么想的,居然跑到泉州府买粮食,要知道,这左梦庚可是已经与南京朝廷决裂了,双方甚至还打了起来,被南京朝廷认定为叛军。

不过,联想到泉州府在明面上处于南京朝廷的控制之下,眼前这人,也必然是买不到粮食的。

而他也不便在此地闹事,只能悻悻离去,前去其他商栈碰碰运气。

……………………………………………………

由于左良玉乃是被东林党人侯恂举荐做官,因此,便被马士英和阮大越等人视为政敌,担心东林党人会依靠左良玉麾下的军队与朝廷作对,因此,马士英等人,表面上与左良玉交好,实际上却在暗中堤防,并修筑板机城作为向西防御的屏障。

要知道,当时南京的西面只有左良玉,南京朝廷如此作为,必然是为了提防左良玉,虽说左良玉拥兵自重,骄横自恣,但却未曾有过投降鞑子的心思。

只不过就是由于举荐左良玉当官之人侯恂乃是东林党人,所以就被南京朝廷长期排挤在外,而左良玉当初撤出武昌,也是因为孤军奋战,若是江北五镇,任意一镇派兵增援,左良玉也不可能会放弃武昌逃跑。

……………………………………………………

待到中年海商离开,围观的众人全都散去后,货栈掌柜对着方才说话的那名年轻商人拱了拱手,抱歉道:“方才感谢阁下解围,不过,阁下乃是替叛军买粮,请恕在下无能为力。”

“王掌柜客气了,在下此次前来,并非买粮,而是专门来购买百斤白糖、千斤红糖和一两椰子干。”

年轻商人缓缓道。

听到这话,货栈掌柜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中却闪过了一丝惊讶。

随即,货栈掌柜大声道:“很抱歉,我等乃是大明商人,绝不会与叛军做买卖,阁下请回吧。”

货栈掌柜义正言辞的拒绝。

年轻商人闻言,有些错愕的转身离开,仿佛心中充满了疑惑。

只是,片刻之后,年轻商人便遇到了一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在其耳边低语几句后,年轻商人便跟着中年男子来到了一处偏僻的角落,并从一处暗道进入了方才的货栈之内。

货栈内,货栈掌柜一改之前的温和,严肃道:“不知阁下来找王某有何事。”

“王掌柜,明人不说暗话,在下名叫左东,乃是宁南侯家中的管事,如今宁南侯被南京朝廷视为叛逆,再加上武昌被鞑子占领,南京朝廷又正在与鞑子商定停战协议,宁南侯几乎没有了立锥之地。”

左东急迫道。

此处的货栈掌柜,名叫王乾,他明面上是王家的一名掌柜,实际上却是负责泉州府与东番岛联系的一名暗线,而方才左东说的那些话,则是暗语。

“既然左兄找到了王某,那应该知道规矩,宁南侯想要得到侯爷的庇护,那就必须舍得放弃手中的兵权,否则,侯爷是绝对不会提供任何帮助的。”

王乾冷冷地说道。

“王掌柜说的是,我家侯爷已经做出了决定,愿意放弃兵权,若是靖海侯有意,我家侯爷也愿意把九江,双手奉上。”

“既然如此,我今晚便安排船只,送左兄去笨港,面见侯爷。”

“如此,多谢王掌柜。”

……………………………………………………

东番岛,笨港,侯爵府,书房。

“哼!真是一群贱人,记吃不记打!”

书房内,杨三生把一封信摔在地上,怒气冲冲的说道。

原来,就在几天前,南京朝廷与满清秘密达成了停战协议,南京朝廷承诺会给满清提供三百万石的粮草,只是,南京朝廷的直属地盘,只剩下浙江和江西两地,而仅靠这两地产出的粮食,根本无法为满清提供三百万石的粮草,因此,这段时间,大量商人开始频繁的在福建和广州等地购买粮食。

得知这个消息的杨三生,急忙下令,所有非杨家治下领地的商人,最多购买一万石粮食,只是,由于动作有些慢,南京朝廷在这段时间,差不多购买了近百万石的粮草,直接把杨三生给整无语了。

满清在失去了辽东的地盘后,本来就陷入了缺粮的麻烦当中,可现在倒好,南京朝廷反倒成了满清的后勤基地。

只是,生气归生气,杨三生总不能告诉南京朝廷的众臣,辽东被他杨家占领了吧。

好在此事发现的及时,百万石的粮草,并不能帮助满清解决根本的问题。

并且满清一旦挥兵进攻张献忠,以大西军的实力,必然不会是满清鞑子的对手,等到张献忠和满清鞑子在四川打上几场之后,杨三生再派兵从云南进攻四川,届时,杨三生还能打着大明的旗号,轻松收复四川。

此举不仅可以借助鞑子灭掉张献忠,还能轻松的占领四川,简直是一举两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