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只是那时—— > 第42章 巨婴

只是那时—— 第42章 巨婴

作者:潘珵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17

过了两天,谭琳为了尹稚的事情,又跑了趟楚家。她得知冉女士已经不再坚持让楚冉转专业,只要求他兼修经济学。同时学习两门不同的专业,过完今年的暑假,楚冉大概要忙疯了。但这已经是互相妥协的最好结果。至于是不是那位楚先生从中起了作用,谭琳不得而知。

经过周怀民家时,她绕了进去。她跟周怀民一直没联系过。赌气赌到现在,气消了,也该打破僵局了。

还没开进院子,谭琳的车被停驻在那的工程车挡住了。她下车查看情况。

白色屋子被脚手架和安全网包裹着,里面传出乒乒乓乓的响声,显然是在装修。屋子周围的草坪被踩得稀烂,有些惨不忍睹。远点的地方有两个临时仓库,一个贴着封条。另一个大门敞开,露出里面的建筑材料。

一位头戴安全帽的管事看到谭琳,过来打招呼。他是楚家的执事。原来是周怀民想趁着出门的时候重新装修。

原本的装修用了十多年,风格有些过时。再则,他嫌二楼的四间房太多,每个卧室空间又太小,计划改成一间带客厅的大套间和一间次卧。原本空置的阁楼改成客卧。一楼的书房会跟休闲厅合并成更大的书房。屋外的柱廊空间,将改成半开放的阳光房,与客厅相连接。这样下雨的时候可以合上落地窗,不至于弄脏沙发,也便于防蚊虫。

谭琳望着在改造的屋子,心想这工程没两三个月完不成了。也就是说,周怀民有可能几个月都不会回来。

谭琳认为自己不能继续无所事事地闲赋在家,就把想要工作的想法跟她爸提了。

这段时间,谭家的评议会缺少人手,谭耀德便把谭琳安排进了评议会的审计部,开始给家里打工。

*

太平洋上空的越洋航班里,机舱内的灯光被调至昏暗。为了打发漫长的飞行时间,有人开着阅读灯看书,有人闭目养神,有人看影片。

谭琳戴着眼罩休息。她睡不着,正想着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她刚完成新工作的职前培训,就要出差。一间华侨纪念馆落成,需要一名既能代表七商社,最好还跟七族有关联的代表出席,她正合适。谭家在大陆有些帐目要查,她可以。谭家要考察一个工业园,她也凑合。种种计较之下,谭琳成了性价比最高的人选,便被安排了这趟差事。

一个颈枕飞到谭琳身上,她摘下眼罩,无奈地抓起枕头,一位少年讪笑着过来取走,回去继续跟同伴飞枕头玩。直到教官咳了一下,他们才安分坐回位置。

这是一队由五族青少年组成的游学团。谭琳是他们的领队,这是她的另一份兼差。坐在她旁边睡得流口水的谭琮,是副领队。除了他们俩,还有一名导游负责食宿安排,两名教官负责维护秩序和安全。

谭琳带的这一支队伍,是文化主题的游学团。七贤学院每年都有不同的游学团,他们是其中一支,赶在暑假人潮来临之前完成旅程。其余的游学路线还可以是爬长城,当好汉;能去大漠跟驼队穿越沙洲;也可以去肯尼亚看动物大迁徙,最远的还有南极线路。

十几个小时的空中穿梭后,飞机终于降落。谭琳一群人行李众多,稀稀拉拉地集合完毕,随着导游的安排入住酒店倒时差。

数十年前的战争时期,七商社曾尽力募集善款、物资,助母国度国难。如今,母国日益强盛,便兴建了纪念馆来纪念那段历史。闽地华侨纪念馆正是由此而来。谭琳他们代表七商社前来参与开馆活动。

开馆当天,风和日丽。好几束气球飘在空中,最大的那一束吊着礼花球。各色彩旗飘扬在风里。

领导上台讲完话,拉开礼花球,飘落了满地的彩纸碎片。文艺汇演的节目逐一上演,来自七贤书院的游学少年团,也抱着乐器登台助兴。

宾主尽欢。

过后,便是进馆参观。大人物们先进去,谭琳姐弟带着大孩子们落在最后。

纪念馆大厅,面向正门的墙上介绍着七商社的来历。

七商社的成立,最直接的原因是一百多年前的“排华法案”。生活在北美大陆的华裔商人面临着种种歧视与不公。华商群体遭受了严重的种族偏见和社会排斥。不单是对华商从事的行业门类进行限制,更是禁止给华商任何贷款。在这种逆境中,华商不得不抱团取暖,建立起自己的互助网络和商业体系,以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七商社,就是诞生于这种背景下的其中一间商会。

后来,随着政策松动,商会又成了华商之间的纽带,以及与当地政府沟通的重要渠道,帮助华商解决法律、经济等问题。

发展到如今,除了商业领域的互助,还增加了文化交流,让华人子弟接受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谭琳他们随着展厅的布局慢慢前行,于黑白老照片前回顾历史。

展览墙上挂着大幅照片,墙脚会堆放一些与历史相关的布景,或物件。比如几箱充满年代感的货物。

“姐,这是我们家的船。”谭琮说。

谭琳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果然是。

照片是在码头拍摄的,工人正从船上卸货。货箱上有七商社的隐秘标志,船首有谭家的代号。

“欸?这是我家的。”另一位少年也有所发现。

纪念馆并没有提及七商社创始家族的历史。除却楚家,当年六族商队联合出海的时代背景是洋务运动。那时候,很多人都在寻找办法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有人开工厂办实业,六族选择的是出海经商。后来那个朝廷亡了,屈辱并未结束,六族便合着七商社继续支持母国,直至胜利。

在那个极其艰难的时代,七族常在敌人眼皮底下行动,时刻面临危险。邱宗坤的父母与兄长,就是在一次运送物资的时候遇难身故的。正因如此,即便其他族长不屑邱宗坤,也敬重邱家做出的牺牲,没有给邱宗坤难堪过。邱家因此人丁凋零,此番少年团都没有邱家的人。

隐藏自己避免暴露的规矩,正是从那时候养成的。这规训如今深入各族人心,已成了他们的本能。

少年们没有在此时此地宣扬家史,不过家史与宏大历史产生了交汇,这种奇妙的时空感应像一枚宝藏,少年们期望从故纸堆里发现更多被时光藏起来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