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7章 陈五老董的报应

有味道的神鬼事 第7章 陈五老董的报应

作者:右手青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27

江南秀州之地,自古以来就将泥鳅视为至臻美食。在当地人口中,泥鳅被赞誉为水族中的阳性佳肴,其独特之处在于它融合了水的寒性,具有显着的功效。即便是孕妇或病患者,食用泥鳅亦无任何不妥之处。

而且,泥鳅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令人目不暇接。可以红烧,可以清炖,可以干煸,其中尤以泥鳅钻豆腐这道传承已久的名菜最为着名。

现代的人们对泥鳅这一食物进行过认真研究。依据现代营养学的理论,泥鳅在众多水产品之中,相较于其他水产,其蛋白质含量颇高,而脂肪含量则相对较低,是不可多得的水产食材。实乃稀有的水产佳品。

此外,泥鳅的肉质清爽、细腻,口感鲜美至极,享有“水中人参”之美誉。它既可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宴席上的珍馐美馔;又可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厨房,成为家常美味。

李神医在《本草纲目》中,对泥鳅是这样注释的:泥鳅,甘、平、无毒。然后提到了两个方子,一个是“沃焦散”,主治消渴饮水。服用方法是,抓来十条泥鳅,将其阴干后,去除泥鳅的头部和尾部,烧成灰,然后加上等量的干荷叶,用药碾碾成细末。每次服用只需二钱,用水调和服用,一日三次,疗效显着。

另外一个方子则是有难言之隐的男士的最爱了。在李神医的书里,说的更为直白,煮食泥鳅,可治阳痿。想来,泥鳅钻豆腐这道美食之所以能传到大江南北,估计都是因为它可以称为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当时,在秀州市集的水产品一条街,卖泥鳅的商贩比比皆是。与后世的菜市场相类似的是,商贩们出售的泥鳅,有从小溪河流或湖泊捕捉的,也有人工养殖的。每天都是人头攒动,吆喝声此起彼伏。

在众多售卖泥鳅的商贩中,有一个小贩叫陈五,与其他商贩相比,在水产品一条街,他并没有固定的摊位,但是他的泥鳅生意却让其他的商贩眼红不已。

原因也很简单,每当陈五挑着担子出现在水产品一条街的时候,立马就会有一群抢购者将他团团围住。有时候,还不等他走进市集,肩上的担子已经被抢购一空。

就连秀州城里的各大酒肆,也常常会派出伙计蹲守陈五。抢到了的酒肆,酒肆里菜品的招牌马上会增加一道陈五秘制泥鳅。

实际上,陈五的担子里,出售的泥鳅与其他的商贩并没有什么区别,要么是新鲜的活泥鳅,要么是陈五自制的泥鳅干。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同样是卖泥鳅,为啥偏偏陈五的生意就这么好呢?而且每次都是客户抢光。

陈五的同行不是没有找过酒肆的那些伙计,也和到陈五那里买泥鳅的散客聊过。可他们说,虽说你们的泥鳅品质不差,但和陈五的比起来,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味。

同样是用活泥鳅烹饪,口感却始终比不上陈五家的泥鳅那般鲜美可口。泥鳅干就更不用讲了,味道总是不及陈五售卖的泥鳅那样入味和地道。

客户反馈回来的信息让陈五的那些同行很是摸不着头脑。他们也试过陈五售卖的泥鳅干,味道确实比他们自己制作的要入味和地道,他们也承认。

但是,新鲜的活泥鳅这块,可让陈五的同行们百思不得其解了。也不是没有和陈五一起进过货,而且很多次还是和陈五进的同一家渔家。

要么是陈五前脚进去他们后脚进门,有时候他们先到了,陈五拿到的还是他们挑选之后的货色,这怎么让人想得通呢?

而且,头天进货,第二天售卖。到了水产街之后,偏生陈五担子里的泥鳅活蹦乱跳,即使有死去的泥鳅,但依旧被人们追捧,说陈五的死泥鳅比他们的活泥鳅制作起来效果都还好。

这就更让陈五的那些同行们郁闷了。在陈五进货之后,他们甚至特意跑到陈五家门口蹲守,然而并未发现陈五进屋后有出门的迹象。可为何他卖的泥鳅在老百姓口中就是要比其他人的好呢?这完全没有道理啊!

都说同行是冤家。同行们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试图探寻陈五的秘密。可是,哪怕是用美酒佳肴灌陈五,也从陈五那里掏不出一颗字。

凭借着自家泥鳅畅销的优势,那些年里,陈五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娶妻生子,家中也渐渐也有了余钱剩米。

当地人都说,这是陈五的财运,不然,为啥卖同样的泥鳅,别家的是滞销,陈五的却是供不应求呢?不然,没办法去解释陈五的泥鳅为啥这么好卖了。

这话传出来以后,陈五的那些想不通原因的同行们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好在秀州的水产市场有那么大,除却陈五的泥鳅之外,水产街的泥鳅也并非没有销路。

而且,陈五也似乎没有垄断整个泥鳅市场的心思。陈五售卖的泥鳅更像是后世的那种限量供应的饥饿营销。在陈五担子里的泥鳅售完之后,大家还会到其他商贩那里购买泥鳅。

对于秀州当地人来说,陈五这条鲶鱼,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好处。最起码的,在秀州售卖的泥鳅,品相品质,比别的地方都明显上升了几个档次。

又过了几年之后,某次,在水产街蹲守陈五的酒肆伙计,人发现陈五有好几天没有出来卖泥鳅了,刚好又碰上有客户点名要尝酒肆里的陈五秘制泥鳅。

酒肆的老板没有办法,就让伙计到陈五家去瞧瞧是怎么回事。等到了陈五家后,却发现陈五躺在床上,据说是生病了。

按照陈五妻子的说法,是陈五在去渔家收泥鳅的时候不小心被石头划伤了脚,走不得路,只好回家休息几天,所以售卖泥鳅的生意也停了下来。

而且,陈五的妻子还说,家里面售卖的泥鳅,都是陈五自己弄的,连自己都没经过手。

听到伙计传回来的信息,酒肆的老板也只好摇摇头。心想,也只有等陈五伤好了之后,再重新推这道陈五秘制泥鳅了。

哪知道陈五这回脚被划伤之后,虽说请郎中看过,也用了药,但是伤势却非但没有好起来,反而愈发重了。

酒肆第二次让伙计去陈五家里瞧瞧情况时,陈五不光是走不得路,就连床也下不得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躺在床上,陈五还不停地喊这里痛那里痛。家里人帮他翻过身吧,也会听见陈五喊这里被蛰得痛那里被蛰的痛。

等陈五的老婆和孩子将陈五扶起来,陈五的老婆揭开陈五身上的衣裳,他的身上什么伤痕都没有。

这让陈五的老婆和孩子都觉得奇怪,为什么陈五老是喊自己被蛰得痛呢,床上也没见有什么东西咯着他啊。

但是,过了几天之后,陈五的老婆在给陈五换衣服的时候,却发现陈五的背上出现了一些溃烂的伤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划伤了一般。

于是,陈五的老婆唤过孩子,又把陈五的床铺里里外外仔细检查了一遍,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现。也搞不明白陈五身上的那些伤口是怎么出现的。

而陈五在背上出现溃烂的伤口之后,竟慢慢扩展到了全身。瘫在床上的陈五,每天都是痛的哭爹喊娘。

请来的郎中,看着陈五的样子,也是只摇头,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十来天之后,陈五咽气了,浑身上下没一块好的地方。

等陈五的丧事办完之后。某天,有好事的妇人,在和陈五的老婆闲扯的时候,无意中说起陈五真是造孽,不知道受了什么样的大罪,死的这么造孽。

妇人的话似乎触动了陈五老婆的心,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哎,有什么法呢,这都是报应啊。

听着陈五老婆的话似乎话中有话,这个妇人顿时来了兴趣,怎么这么说呢?

可能也是寻着安慰吧,陈五的老婆心里也没想那么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说是陈五在生的时候,每次到渔家那里买来了泥鳅,或者是自己捕捉到了泥鳅,和他家一样把泥鳅放在瓦盆里,用清水,再洒上点草木灰和盐,把泥鳅透一下,让泥鳅把肚子里的污秽吐出来。

大伙儿都说我们家的泥鳅弄起来特别入味,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在让泥鳅透水的时候,我们家陈五还会寻些陶器的碎片碎嚣,把它搁在瓦盆里面。

草木灰和盐下到水里的时候,泥鳅会因为灰盐的刺激左奔右突,在瓦盆里挣扎。越是挣扎越会挨着那些锋利的陶器碎片,这些碎片就会刮伤泥鳅。

然后这些泥鳅在瓦盆里就越是挣命,混合了灰盐的水就会随着泥鳅被碎片划出的伤口进入到泥鳅的体内。所以,哪怕泥鳅死了,味道依旧很入味。

我家陈五的死法,和那些泥鳅的状况是一模一样的。你说这不是报应是什么呢?

听到陈五老婆这么说,那个好事的妇人也是悚然一惊。都说陈五售卖的泥鳅好吃,原因居然在这里。

可是,现在连他老婆都说他的死状是因为陈五在生的时候这么折腾泥鳅,那个好事的妇人不禁冒出了一身冷汗。

不过,陈五如何整治泥鳅的故事还是从这个好事的妇人口里传了出去。大家都知道了陈五的泥鳅为啥这么好卖了。

但是,这个好事的妇人在把消息传出去的同时,把泥鳅的死状和陈五的死状添油加醋了一番,陈五的那些同行有没有按照陈五的法子去整治待售的泥鳅,就没人知道了。

想来,或许偷偷有人试过陈五的法子,验证一下当初陈五售卖的泥鳅到底是不是因为这法子而实现的。

但场面上,估计没人敢拿陈五的法子用在自己的货物上。国人向来奉信因果报应,万一陈五的状态落在自己身上,想想都有点后怕。

后来,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做“鲶鱼效应”。说是渔民在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的时候,尽管经过了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运输途中窒息而亡。

最后,有人无意中在装沙丁鱼的容器里混进了一条鲶鱼。结果,沙丁鱼见了鲶鱼之后四处躲避,大多数沙丁鱼都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种说法还常常被当做典型案例,四处教导于人。但也有人考证过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或许,是根据陈五整治泥鳅的故事杜撰出来的,也未可知。

与陈五整治泥鳅的手段然后因果轮回的故事,在洪老先生的笔下,还有一个。

话说饶州乐平县白石村,有一个名叫董白额的人,此人乃是一名屠夫,日常靠着宰杀耕牛、贩卖牛肉维持生计。自他出师以来,便开始独自操刀,直到去世之时,死在其刀下的牛已然不计其数。

绍兴二十三的秋天,董白额突然得病了。而且,他这病还蹊跷的很,属于那种典型的脑壳痛。

脑壳痛这种病,用现代流行的西方医学体系的设备也检查不出个所以然。在古代也是如此。

董白额家里请了很多郎中看过,也没有什么用。

每当董白额发病时,头痛欲裂,难以忍受。于是,他只得让家人用绳索将自己捆绑起来,吊在家中的柱头中央。不仅如此,还要将他的手脚和头部都用绳子紧紧缚住,系于柱上,很有点古代五马分尸的样子。

但这还不算完。绳子绑好之后,还得着人拿起棍棒痛殴。只有这样子,董白额才会不觉得自己脑壳痛。然后稍微能得到一些缓解。

从他得病开始,到发现这个方法缓解病症,连续经历了七天的被痛殴之后,最终,董白额仍然因头部剧痛而死去。

后来,从他们家传出来说,董白额在生的时候,平日里杀牛,也是将牛的四只脚和头用绳子捆起来,使其无法动弹,然后用棍棒活生生地将牛打杀。

据那个时候,在董白额手上买牛肉的人说,他们家的牛格外入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

董白额的死法,和他生前打杀的那些牛,没有任何差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