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10章 见白犬必有灾咎

有味道的神鬼事 第10章 见白犬必有灾咎

作者:右手青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27

和狗有关的故事,在古人的笔下实在太多。如果抛开古人的记载不谈,留在世人脑海中的,恐怕就是林正英电影系列以及曾经风靡一时的盗墓小说中那些角色常用的一种护身法宝——黑狗血了。

这黑狗血,与童子尿、大粪等等一同被民间视为能够辟邪的秽物,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据说其功效非常显着。若要追溯黑狗血的出处,估计是和“磔狗邑四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然而,与黑狗血能祛除不祥相比,在古人的眼里,则还有着“见白犬必有灾咎”的说法。这个说法,最典型的,莫过于郭璞给庾冰卜筮这件事。

先说庾冰。在当时,庾冰本身就是一位颇有气度的名士,年少时便名声在外,哥哥庾亮在和人说起庾冰的时候,称他为庾氏之宝。

而且,庾氏和其他的名门望族一样,与皇家有着紧密的联系。庾冰的的妹妹庾文君嫁给晋明帝,两个儿子,一个是晋成帝,一个是晋康帝。

咸康八年,成帝突然生了病,而且病情也在日益恶化,眼看着成帝的时日无多。

庾冰就多次进宫劝说成帝,“陛下啊,您看看如今的局势,北方的石虎势力强盛,对大晋有着严重威胁。您的两个儿子年纪尚小,如果让他们继承皇位,恐怕难以稳定局势。依臣之见,不如将皇位传给您的弟弟司马岳,这样更为妥当!”

在庾冰的反复劝说下,成帝还真听了庾冰的话,指定同胞弟弟司马岳为下一任继任者,不仅如此,成帝还晋升庾冰为左将军。等到成帝驾崩,司马岳顺利继位,作为辅助大臣的庾冰,被封为车骑将军。

自己的妹妹是皇后,上一任皇帝是自己的外甥,这一任皇帝也是自己的外甥,在东晋的朝堂上,庾冰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庾冰打小就素有美名,天性清廉谨慎,又很简约;虽说是为了家族的考虑,将自己的小外甥推上了帝位,可同样是高处不胜寒。

司马家南渡呆在江东,明面上是继承了洛阳的大统,但南北之争和士族之间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不光是宫廷里的司马家头疼,在朝堂上主事的人脑壳也胀痛。

庾冰的日子过得是战战兢兢,就像他的名字那样如履薄冰。于是,他就多次给自己的妹妹明穆皇后和康帝汇报:“你们看看我现在这样子,简直就是坐在火山口上。要不,还是把我外放出去,到地方上去任职得了?这样一来,大家也能安心一些嘛!”

可是,庾文君和司马岳并没有答应庾冰的请求。没办法,庾冰只好继续不分日夜地处理政事,一刻也不敢松懈。看到庾冰这么勤政,当时的人们都称赞他为贤相。

然而,越是被士族称赞为贤相,也越发逼得庾冰骑虎难下。到了建元二年,不堪重荷的庾冰活生生的累倒在岗位上,因病辞职的庾冰,在家里休养还不到两个月,也撒手归天了。这让东晋朝廷深感悲痛,册赠侍中、司空,谥号忠成,并以太牢之礼祭祀。

再说郭璞,这可是位了不得的大神。后世尊其为文学家、训诂学家、道学术数大师、游仙诗祖师。他精通五行、天文、卜筮等技艺,被誉为华夏风水学的鼻祖,所着的《葬经》,被推崇为中国风水文化之宗。洪武年间,翰林待制王祎曾断言过:“择地以葬,其术本于晋郭璞。”

相传郭璞的母亲离世后,作为风水玄学大师的他,竟把母亲的墓穴选在了一块距离河水仅百步之遥的滩涂地上。这个举动,可把郭家的亲戚朋友给得罪完了。

要知道,国人向来事死如事生。对祖宗的坟茔看的是重中之重,只要经济条件上做得到,都会想办法寻风水宝地。所以,对郭璞的做法,大家是议论纷纷,认为不该离水太近,甚至拿出“不孝”之名来威胁郭璞重新选址。

对大家的反对,郭璞并未改变主意,坚决表示一定要将母亲安葬在此地。他声称自己看中的就是这里,无法更改。至于大家担心的距离河水太近问题,郭璞则不以为然,表示并非如此。

最后,一众亲朋还是拗不过郭璞,只得由他去了。过了几年以后,人们发现,那条河改道了,离郭璞母亲墓地几十里的地方,都全部成了肥沃的良田。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意识到郭璞的高明之处。

当时,庾冰的哥哥庾亮,与郭璞相处的很不多,都是名士嘛,相互倾慕也很正常。托庾亮哥哥的福,庾冰和郭璞也算是相熟吧。

某次,庾冰家里有事,因为知道郭璞的本事,庾冰就把郭璞请到了自己的家里,让他给自家卜了一卦。如果非要推测的话,估计是庾冰的七个儿子出生以后,借着某个机会,庾冰想找郭璞问问七个儿子的前程,或者是说自家的后运。

然而,当看到落下的卦象时,郭璞沉默了很久,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庾冰见状,心中就有些焦虑了,他紧紧地拉住郭璞的衣袖,急切地问道:“先生,还请解释这卦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郭璞犹豫了好一阵之后,才缓缓说道:“将军,此卦……实难一言而尽。据卦象所示,您家中的七个孩子皆尊贵无比,但其中却蕴含着白龙凶兆,恐不利于顺遂。再就是,如果今后,你们家祖坟的墓碑生出金色,那将更为忌讳。”

听到这里,庾冰也陷入了沉默,谁也不知道他当时在想些什么。所以,在庾冰劝说成帝把帝位传给司马岳,并等司马岳顺利继位以后,庾冰思虑着外放出镇地方,估计和当初郭璞解释的卦象有着很大的关系。

太宁二年,郭璞因力阻王敦叛乱,被王敦所杀。这个时候,庾冰正出任吴国内史。等后来苏峻之乱平定后,庾冰又出任振威将军、会稽内史。

对于郭璞说的白龙凶兆、墓碑生金,然后会影响家族的命运,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对庾冰一家来说,郭璞一死,谁的心里都没个底数了。

后来,庾冰的儿子庾蕴担任广州刺史,把家眷也带了过去,休沐的时候,也方便一家人团聚团聚。

某天,庾蕴上班去以后,他的妾室突然发现自己的房里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一只白色的小狗。这让庾蕴的妾室觉得很奇怪,就问伺候自己的仆役知不知道这狗是从哪里来的,可仆役们都回答说不知道。

女人嘛,都很喜欢小动物,毛茸茸的,煞是可爱。庾蕴的妾室自然也不例外。虽然家里人都不知道这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但庾蕴的妾室还是舍不得把它丢弃了,于是,就偷偷的把它留在了家里养着。

说来也怪,这狗被庾蕴的妾室收留以后,见风似的飞长。很快,这只小狗就变成了大狗,眼角分明,与家里其他的狗比起来,个头细细长长的,体力也要弱一些。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轮到庾蕴休沐了。庾蕴回到家里以后,兴冲冲地来到爱妾这里。一进院子,就看到了这条细长细长的白狗,心里很奇怪,咱们家没有养白狗啊,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

于是,庾蕴就问爱妾是怎么回事。对原本的小白狗为啥会长成现在这个样子,庾蕴的爱妾也说不明白,包括这狗的来历。

因为不清楚这狗的来历,庾蕴就有了把它丢弃了的想法。不过,在丢弃之前,庾蕴还是打算先让家里人看看,有没有谁知道这狗是怎么回事。

就在仆役们把这狗弄出去的时候,怪事发生了,众目睽睽之下,这条白狗居然凭空消失了!

这下,不光是家里人,就连素有见识的庾蕴,心里也是一惊。子不语怪力乱神,回到书房后,庾蕴突然想起父亲庾冰和自己说过的话,“景纯先生先生说,你们七兄弟命格都不错,但命里有带着白龙凶兆,恐有不顺。”

想到这,在回想起那只凭空消失的白狗,庾蕴不禁一阵阵头皮发麻,“这狗,莫非就是景纯先生说的白龙?”顿时,庾蕴的心里,像是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老家守着祖坟的族人给庾蕴递来一个消息:他们家祖坟的墓碑上居然生出了金子!

两桩事情一连起来,庾蕴的心里更加没底了。按照郭璞的说法,这两件事情出来之后,庾将要遇上大麻烦了。不管是在公署,还是在家里,庾蕴的心无时不刻像吊桶打水一般,没有个可以靠的地方,头发更是一把一把的掉。

到了太和六年,建邺那边传来消息,桓温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除司马奕的帝位。然后亲率百官至会稽王邸,迎司马昱入朝,是为晋简文帝,改元咸安。

擅行废立之事后,桓温的心口也很紧。司马奕可是明穆皇后的亲孙子,身上有着庾氏家的血。而司马昱是司马奕的叔祖父,现在,虽说有自己助力,让叔祖父抢了自己侄孙的位子,可庾家特别是庾冰的六个儿子都是朝中显贵,他们能吞的下这口气?

有了这层考校之后,桓温晚上哪里睡得着呢。咸安元年,桓温逼新蔡王司马晃自首,称与司马曦、司马综、着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倩、散骑常侍庾柔等人谋反,最终,司马曦、司马晃被废为庶人,殷涓、庾倩、庾柔等人都被族诛。消息传出,朝野哗然。

咸安二年,除了庾友和桓温的三弟桓豁是儿女亲家,眼看庾友全家祸事临门,桓豁的女儿赤着脚跑去见桓温,号啕大哭,为庾友求情,让桓温最终赦免了庾友一家外。其余的六兄弟全部倒在了桓温的刀下。

这一切都像郭璞当初给庾冰筮的那样,在白龙出现和墓碑生金后一一发生。而这个时候,郭璞已离世四十多年。

于是,在这之后,“见白犬必有灾咎”的说法愈演愈烈。但若是考究起来,这事兴许还可以追溯到郭璞为庾冰卜筮之前。

《周礼·春官宗伯下》中曾提到过:“王之丧车五乘,木车,蒲蔽,犬?,尾櫜,疏饰。”然后,《仪礼·既夕礼》也说:“主人乘恶车,白狗幦。”又云:“贰车白狗摄服,其他皆如乘车。”

换句话说,古代办丧事的时候,人们会用白色的狗皮来装饰丧车,以此祈求福气和消除不祥。也因为这样,人们把看到白狗也当成了晦气。

《汉书》里就曾有过这么一段故事。说是到刘贺在昌邑国当诸侯王的时候,曾经看到一只戴着帽子的白狗在他的王宫里出没。而且,很奇怪的是,白狗头上的帽子,前面有装饰,后面没有。

刘贺觉得这事很奇怪,于是,就问郎中令龚遂,“郎中令,寡人在宫廷里看见一只戴着帽子的狗,但那顶帽子后面没有冕旒,是怎么回事呢?

龚遂听到刘贺这么一说,顿时跪子地上痛哭流涕,“大王,您得注意点啊,这是服妖,意思是犬祸,是上天在警告您啊。”

元平元年四月,刘贺被霍光拥立登上皇帝宝座之后,没有宫廷政治经验的刘贺密谋除掉霍光,结果阴谋败露,反被霍光以行为“**”、危及社稷为由而废黜,十二旒的冕冠仅在头上戴了二十七天。

随即,上官太后诏令刘贺回到昌邑国故地,后昌邑群臣悉灭,昌邑王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 元康三年,汉宣帝诏封刘贺为海昏侯。神爵三年,刘贺去世,海昏侯国因此被除。

从王到天子,再被废弃为候,等到身死之后,连侯国也终结了,刘贺看到的这只白狗,威力也是太震慑人了。

而在后来,“见白犬必有灾咎”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比方说《宋书·五行志》提到的“魏侍中应璩在直庐,欻见一白狗,问众人,无见者,踰年卒。近犬祸也”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