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3章 怀蹈虎忧王氏犬

有味道的神鬼事 第3章 怀蹈虎忧王氏犬

作者:右手青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27

南宋末年,淳熙年间,当时在分水县,有一个叫王日就的人,既是个富二代,也是个耕读传家的读书人。

王日就打小就聪明,从他父亲给他取的字叫成德,就可以看得父辈们对他的期望。

从母系社会转入父系社会以后,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国人的习惯里一直根深蒂固,王家自然也是如此。

可以说,在王父王母的眼里,看待王日就也是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再说,从给王日就在家里请来西席先生发蒙到再给老师送束修让王日就集体生活以后,从老师那里得来的信息都是优等,王家在王日就的性格塑造方面就稍微有了一些忽视。

就像现代说的,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个叛逆期。

这个叛逆期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被动接受世界观的塑造的时候,他自己也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理解世界。

一旦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父辈摆出的“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有冲突的时候,在父辈的眼里,会变成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实在是难以管教。

但在少年人的眼里,却是父辈们的想法和看法咋这么顽固一点都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然后父辈们的行为在少年人那里就极为可笑。

穷学文富学武,条件殷实的家庭在后辈的培养上都会兼顾文武双全,何况六艺本就是读书人所必备的技能。

所以,王日就少年时的表现也就很正常了。加上家庭条件的原因,并不是那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再说,在接触到的书籍中,王日就很是向往李白吟唱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在学校里出手就很阔绰,经常有一批小弟跟在他后面唯唯诺诺,让他在自己的生活里也就愈发得意。

在法治愈发完备的时候,红拂女、聂隐娘、李白独行山河的故事基本上只能是想象中的向往,怎么办呢?王日就发现了另外一种可以追溯的办法,那就是打猎。就像东坡先生说的“左牵黄,右擎苍,千千骑卷平冈”。

于是,王日就在家里想办法养了几只猎狗,经常性带着他的小弟们到野外去围猎,这可让王父王母头痛不已,读书就读书吧,养狗就养狗吧,打猎就打猎吧,你偏偏领着一群人晚上去打猎,黑灯瞎火的,万一有个三差两短的,可不是要了我们的老命。

在王父王母的眼里,王日就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问题少年,但又拗不过王日就的叛逆,只得一直由着他。

某天,王日就又邀着一帮伙计,准备趁着夜色选个地方酣畅淋漓地过把瘾。

等到傍晚,王日就的跟随汇集到王家时,王日就带着狗去马棚牵马,狗却咬住了他的衣服不让他牵马。

这下可让王日就心潮了,老子带你出去溜达,你咬着老子的衣服干嘛呢?于是,王日就冲着狗就是一顿大骂。

人们都说,狗是最灵性的家畜,主人的表扬和批评都会让它有不同的表现。

而且,这条狗又是王日就自己打小就喂养的,梳毛洗澡样样都是王日就亲自动手。可今天,这狗的表现却奇怪了,王日就越是骂,狗越是咬着王日就的衣服不放。

气的王日就随手就从马棚里拿个一根棍子,朝着狗就是一棒子。狗附痛松了口逃了几步,可依旧横着王日就的面前拦着王日就。王日就挥着棍子又朝狗舞了几下,狗依然是一边退一边拦。

等王日就出了门,狗还是拦在王日就的前面。看到这样的情形,平日里跟在王日就后面的小弟们都笑了起来,搞得王日就一脸的尴尬,平日里当大哥当习惯了,今天居然被一只狗长脸了。

王日就慢慢牵过狗绳,让一位小弟把狗牵好,自己翻身上了马。哪知道这狗居然挣脱了绳子,又跑到王日就的马前拦着,全然不顾马蹄的落下,仿佛今天誓死都要拦住王日就一般。

前面说了,王日就从小就很聪慧,见到这情形,心里就有些犯嘀咕了,想了一会儿,就和同伴们说,今天还是不去了,我把狗带回去好生管教一下,明日再聚,然后遣散了围猎的队伍。

说来也怪,那狗见王日就进了家门,居然守着家门口,意思好像就是不准王日就出门,弄得王日就也是很无语。

第二天一大早,王日就早早就牵着马出了门,狗也跟在后面,不过,这回狗倒没有拦着他。

等一大帮朋友信马由缰地走到昨天晚上准备赶猎的地方时,大伙儿都吓了一大跳——居然发现了老虎在这里盘桓的痕迹。

幸好昨天王日就的狗发了异常,拦着王日就不让出门,不然,昨天晚上肯定会有人交代在这里了。想到这,个个都是后怕不已。

见此情景,王日就仿佛突然福临心至一般,和众人说,狗,不过是我们养的家畜,但它都知道爱护自己的主人,让我们侥幸得了挽回了性命。我们发肤受之父母,却不知道爱惜,这么下去,对我们自己又能有什么呢?

然后调转马头,弟兄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从今天起,我王某人要重新做一番事业了,以后,大家再莫邀召我了。说完,径自骑着马带着狗回去了。

王日就这一回家之后,从此在家闭门苦读,一改往日的叛逆。王父王母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虽然王日就的改变没有像周处除三害后那些名声显就,但终究也把自己的名字留给了后人。

就像这个故事原本的结尾,记录这个故事的人留下了一首诗:退步常怀蹈虎忧,孰教侠气一时收。带来慧业转头快,几个人间周孝侯。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