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4章 蓬瀛仙子降人间

有味道的神鬼事 第4章 蓬瀛仙子降人间

作者:右手青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27

魏晋以后,因为谶纬书的大量产生,引发一种职业的诞生,那就是扶乩。

依照现代对扶乩的专业解释,就是先准备一个带有细沙的木盘,然后再准备一个丁字形的木架。扶乩的时候木架的顶端悬锥下垂,架放在沙盘上,由两人各以食指分扶横木两端,依法请神,木架的下垂部分即在沙上画成文字,作为神的启示,或与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与人处方。

明清之时,占卜扶乩之风基本上到达了顶峰。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了数十例扶乩事例,然后说“大抵幻术多手法捷巧,惟扶乩一事,则确有所凭附。然皆灵鬼之能文者耳。所称某神某仙,固属假托”。

然而,也因为纪大学士的这些看法,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譬如下面要说的蓬瀛仙子降人间。

纪大学士说,在黄岩村,住着一户姓祝的人家,祝家的条件在村里也不是太差,只是人丁不是很旺,在祝父去世之后,家里只剩下母子俩相依为命。

虽说祝母早年丧父,膝下就一个独子,但祝母是个好强的人,硬生生靠着养猪养活了儿子,还把儿子送到了村上的私塾,指盼着儿子能考上个功名光耀门庭。

不过,像这样的单亲家庭,祝母对儿子的管教自然比常人家里就要严厉一些。小的时候,祝某还不曾有什么想法,但随着他一天天长大,对母亲的一些做法,就产生了一些逆反的心理,就像我们现代看到的那些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差不多吧。

学业的负担和母亲的期盼压在头上,这让祝某苦不堪言,结果,等到祝某都快二十岁了,连一门亲事也不曾定下了。

就连县里的考试,祝某是年年参加,但参加之后的结果也依旧是童生,这不禁让祝母额头上的皱纹又添了几分,平日里对祝某的说辞也更加严厉了。

生活中有压力以后,人们都会寻找一种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什么纵情山水啊,其实和现代人们喜欢打麻将一样的,都是把自己的情绪找个渠道发泄出来。

虽然母亲对自己管的很严,但祝某却也不是个书呆子。只是长期处在母亲的高压之下,加上学业进步也不是很明显,让祝某很是苦恼。

某次,读书之余,祝某看见几位同伴在玩扶乩的事,一下子就迷上了。而且,还成了一个深度的扶乩占卜发烧友。

看过现代港台电影制作团队拍摄的那些恐怖影片的人都知道,有一种叫“笔仙”的场景很是让人头皮发麻,几个年轻人一起玩耍的时候总会有人无意中提出玩请笔仙的事,然后在附和中会有个把人提出异议,但是又阻止不了,结果平生出很多无端的事来。

祝某他们组织参与的扶乩,其实也就是请“笔仙”。不过,那个时候可没有现代的影视技术,谁也无从知道,在扶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对于扶乩占卜,祝某在玩过很多次以后,对这个东西的套路也是明白的很,所以无事的时候自己也经常一个人扶乩,当做是自己释放压力的一种消遣。

但蓬瀛仙子,就是在祝某一直认为的消遣中出现了。

某天晚上,在又遭受母亲一顿呵斥之后,呆在房里的祝某很是不堪,拿出了藏在书柜里的扶乩用具,怎么放松一下自己的情绪。

但玩着玩着,祝某想起了前些天同伴们说的请紫姑,操作步骤,祝某也一一记得,就是找一个畚箕为架,然 后以扶乩的形式迎接紫姑的降临。

紫姑的传说最早来自《异苑》:“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祝曰:“子胥不在”“曹姑亦归”“小姑可出戏”。”

陆游在《箕卜》也说过:“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相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评,对不顺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

于是,祝某就瞅着母亲不备,躲在房里开始了请紫姑。

对于祝某而言,在这次请紫姑之前,他从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因此发生改变。

怎么说呢,祝某以前扶乩的时候,都是神灵附身在乩盘上写字画符应答,然后大家就根据乩盘上的字迹去猜测预测事物,虽说有点太扯了些,但等到大家众口铄金以后,许多似是而非的事情牵强起来,好像还真有那么回事。

这次,随着祝某焚香祈祷,更为怪异的事情发生了,居然真的有神灵随着祝某的祈祷现身在祝某面前。

不过,估计祝某早就陷于了扶乩的世界不能自拔,就像现代的人玩网络游戏一样,沉浸在了虚拟的世界里走不出来。

出现在祝某眼前的是一个全身黑衣的女子,告诉祝某自己是蓬瀛仙子,听到了他的祈祷,因为感受到了他的诚心,所以降身在他的面前。

对这个自称蓬瀛仙子一身素黑的女人,祝某根本就没有半点的疑心。相反呢,因为那个时候什么狐仙女鬼给书生红袖添灯的故事也很是流行,能够有自称蓬瀛仙子的姑娘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反而给祝某平添了很多莫名的想法。

而且呢,后面的情节还似乎真符合祝某的期盼。在祝某房间里,蓬瀛仙子对祝某的问话是有问必答,即使是一时半会答不出的,蓬瀛仙子在思虑一下之后,也会说出一些类似在祝某身边发生的事情,让祝某自行思考。

在这一问一答之间,不知觉地已经到了深夜。可蓬瀛仙子却似乎没有离去的意思。

于是,祝某便隐晦地向蓬瀛仙子表达着某种意思,不过,没有表达得像阿q对吴妈说的“吴妈,我要和你困觉”这样直白。而且,出乎祝某意料的是,蓬瀛仙子似乎听懂了祝某的意思,居然主动和祝某说自己晚上留下来。

这可让祝某喜出望外,大晚上的,虽说房里点着灯,但孤男寡女的,再说有似乎郎有情妾有意。于是,祝某房间的灯很快就灭了,熄灯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自然可想而知,这里也就不用细说吧。

都说**一刻值千金,眼见快到了五更,蓬瀛仙子摇醒了祝某。告诉祝某不必每天晚上都扶乩祈盼了。到了夜里,她自己会来祝某这儿陪他读书。如果是扶乩祈祷的话,怕有其他人会借她的名义来戏弄祝某。

有了一晚上的恩爱,祝某对蓬瀛仙子的话深信不疑,连连点头称是。等到了晚上,蓬瀛仙子还真如早上和祝某说的那样,在祝某的不知觉间又出现的祝某的房间里,一连几晚,都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从这以后,祝某的生活规律多了,即便是外出会友,也是早早就回到了家里,等到吃过晚饭之后根本不出门,就待在房里点着灯一边看书一边就等着蓬瀛仙子的到来。

这一切,都让祝母看在眼里,看见儿子的表现,祝母的心里也是很欣喜,只道是自己的儿子懂事了知道上进了,还想着法子给祝某弄点好吃的,生怕祝某太用功了伤了身体。

但慢慢地,祝母就发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儿子这大半年的用功读书,自己还弄了些滋补品给他,怎么儿子反而越来越瘦了,而且早上和自己问好的时候还呵欠连天的。

于是就问祝某是怎么回事,祝某一开始还找借口搪塞着,眼见母亲拿出荆条来要家法伺候。这下祝某可慌了神,便倒豆子一般把自己与蓬瀛仙子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母亲。

前面讲了,祝母是个好强的人,也是个明白人,听了儿子的讲述,心里面就暗自有了自己的主意。

估计自己的儿子是遇上妖怪了,哪有神仙和凡人欢好以后让凡人受损的呢,再说,哪有一个姑娘家半年都不换衣服,而且每次都还是半夜才来天没亮就走。

但祝母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儿子,只是和祝某说,可能是附近哪家的姑娘爱慕你,伪托了蓬瀛仙子的名字和你相会,下次仙子来的时候,你要和她说请她带你去她家里看看,不然你们俩这样偷偷摸摸的做法说出去也不好听,婚姻大事还是得父母做主,方便的情况下我也得去看看我的亲家了。

晚上,蓬瀛仙子又来到祝某的房间,一番温存之后,祝某告诉了蓬瀛仙子自己母亲的想法。一开始,蓬瀛仙子还似乎有些为难,但在祝某再三请求以后,蓬瀛仙子也就没有再推脱了。

于是,两人手拉着手黑灯瞎火地出了门,深一脚浅一脚地大约走了个半里多路以后,就到了蓬瀛仙子的家。

让祝某疑惑的是,蓬瀛仙子家的房子似乎并不大。进了家门以后,虽说有仆童端茶倒水,但却没有见到蓬瀛仙子的父母,而且,这些仆童,穿着也和蓬瀛仙子差不多,也是一身黑衣,难道他们家都喜欢黑色?

等蓬瀛仙子安排仆童把食物端上了,祝某更觉得有些奇怪了。蓬瀛仙子家的仆童都有七八个按道理说条件应该比自己家里还要好一些啊,怎么这些餐具也是粗糙的很,食物也不多,居然还带着一股潲水味呢。

不过,可能是因为爱屋及乌吧,或者想着这可能是蓬瀛仙子对自己的考量,祝某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第二天天亮之后,祝某和母亲说了自己去蓬瀛仙子家的事情,说怕母亲等的急连夜赶回来了。母亲听了之后,更加确定儿子碰到的是妖物。不过,祝母还是没有向儿子说破自己的想法。

等祝某用过早餐,祝母和他说,我今天去一下蓬瀛仙子家,拜访一下,也好为你们的事早作打算。祝某也不疑有他。

祝母出了门以后,按照儿子告诉她的信息四处寻找蓬瀛仙子的家,但在离自己家五里范围内,都没有发现儿子所描述的房子,即便是四处向人打听,但得到的信息都是没有这么一户人家。

这让祝母愈发相信自己的判断,儿子遇上的蓬瀛仙子绝对是妖物。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回家的路上,祝母不禁皱起了眉头。

说来也巧,在路上,祝母碰见了村里一位饶舌的妇人。两人聊着聊着,不知怎么的,就扯到了妖物的事情。这下,长舌妇人的兴趣立马就上来了,像是搓到身上的痒点一样。

长舌妇人告诉祝母,就在隔壁的县城,有个员外家里,养了一只狗,这只狗很是灵性,非常讨人喜欢,员外也很喜欢它,有了什么好吃的,都会毫不吝啬的给狗吃。

后来,员外家要盖房子,高价从外地请了一名工匠,因为听说过如果主人招待不周的话,有些匠人会做手脚,于是,工匠来了以后,员外也是每日好酒好菜的供着。

这让工匠很满意,对员外的要求也是尽心尽力,两人不自觉的还成为了朋友。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工匠发现员外家提供的食物少了很多,吃都吃不饱。于是,某次和员外说话的时候,工匠就隐讳地提起这件事情。

但让工匠意外的是,员外和他主动说起了每天提供哪些吃食,对食物少了事情根本就不知情,这让工匠很是纳闷。

于是,第二天,工匠就早早收了工,偷偷藏了起来。确实和员外说的那样,下人把食盒提到工匠用餐的地方后,把饭菜拿出来一一摆在桌上,数量、式样和员外说的一样。

但是,等下人离开后没多久,员外家的狗就推门进来了,跳上椅子,人模人样地坐在椅子上,俯下身子,用两只前爪扒弄着饭菜,熟练的吃起来了。如果撇开狗的耳朵的话,不细看,倒还真像个人在吃饭。

这下,可把工匠给吓坏了。后来,工匠偷偷告诉了员外,一开始,员外并不相信,但等他和工匠一起躲起来看时,也被自己养的狗给吓着了。

长舌妇人讲的故事让祝母猛地一激灵。蓬瀛仙子全身黑衣,还有七八个童仆也是一身素黑,吃的食物还有点潲水味。自己家养的黑母猪前些日子生了七八个猪仔,也是一身黑。

想到这,祝母和长舌妇人分开了,快步走回了家里,瞪着自家的猪圈,越想越觉得这东西和儿子讲的全部都对得上。

于是,祝母就找来屠夫,准备把黑母猪和猪仔全部处理掉。

当天夜里,蓬瀛仙子又来到了祝某的房间,一番温存之后哭着和祝某说,公子啊,我们俩的缘分尽了,父母不同意我们之间的事情,你要多保重,以后再也不要想我了。然后就悲伤的走了,搞得祝某也是心痛不已,肝肠寸断。

说来也奇怪,第二天在猪圈里的猪被屠夫拖走以后,到了晚上,还果真像头天晚上蓬瀛仙子告诉他的那样,不管他怎么祈祷,蓬瀛仙子始终没有降身在他面前,而且,在这之后,蓬瀛仙子的踪迹也似乎一下子绝了。

至于祝家,后来,是不是又养了猪,或者是没有养猪,就无人知晓了。但是,按照祝母的做派,估计不再养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或者,是带着祝某迁居的他地,或者是祝某考上了功名,带着母亲迁居到了别的地方,也都有可能。

毕竟,这件事的发生,在祝母和祝某的心里,肯定都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所以,求神拜佛,还是不能太随意的。像祝某祈祷来的蓬瀛仙子,还不是算太折腾的,祝家也及时止损了。

前些年网上有个流行的段子,说是某人到寺里去拜佛,结果发现佛也在拜佛,于是,某人便问是怎么回事,佛瞥了他一眼,说,求人不如求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