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15章 李少尹博苏郎中

有味道的神鬼事 第15章 李少尹博苏郎中

作者:右手青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27

如果某个人在和大家一起闲聊鬼故事的时候,说活人在吊唁死者的时候,死者听着悼词的时候听着听着会突然诈尸,然后与吊唁的人赤身搏斗,最后让吊唁的人也一并死去,听到这种说法的人估计首先的态度就是嗤之以鼻。

原因也很简单,一来诈尸的说法一直是出现在传说之中,谁也没有亲眼见过,二来这死人博活人的故事更是天下奇闻,除非是像演义里讲的那样,周瑜为了赚诸葛亮,现在自己假死的时候拿下诸葛亮,结果在诸葛亮抚棺痛哭的时候发现了周瑜留在棺材上的气孔,让诸葛亮用蜡堵住了气孔,反而白白丢失了自家的性命。

但在古人的志怪笔记里,却实实在在的记录了一则死人斗活人的事,就不知道倒底是真实的事件,还是古人在听到一些传闻后发挥的脑洞了。

这个故事出自李亢的《独异志》。故事的主角也有名有姓,是当时河南府的少尹李则。

如果李亢所记载的李则和其他唐人讲的郭元振或哥舒翰的故事有相似点的话,能够与时人挂的上钩的,那就应该是韩愈先生后来应李家人邀请,写的那篇《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中的李则。

韩愈先生文章里提到的李则,是凉武昭王李暠的十三世孙,彭水县尉李令一之子。历任过左武卫兵曹、太子通事舍人、大理司直。

在韩愈先生的《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里,讲过一个李则在河南府担任少尹时治民的故事。

韩愈先生说,李则性格很刚正,在河南府虽然担任的是少尹,在他的上面还有大尹,顶多也只是个二把手,但李则的作风却并不是个二把手。

当时,在河南府,有姓吕的世家子,叫吕炅。这个人好道术,成天想着学符咒修仙这一套,虽然结了婚生了子,但是完全又不是个火居的道士,如果要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有点二。常理上来说,如果一个男人上有高堂,下有妻子,首先扛起的应该是家庭的责任吧。但吕炅选择了却是抛妻别子。

于是乎,某天,吕炅突然换上道士的衣冠,有板有眼的拜别自己的母亲,自己要去王屋山学仙去了。全然不顾身后老母亲和妻子儿女的哀求和痛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是为之侧目。

按道理说,修仙就修仙吧。但这吕炅呢,在山里又耐不住清苦,在王屋山住了几个月以后,又从山上下来了,到处宣扬自己得到了神仙的旨意,而且还吸纳了一批信徒,到处招摇过市。

如果我们把历史稍微认真拜读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自从汉末张氏兄弟喊出“苍天已死”的口号之后,统治者们对宗教一直是防范得比较紧的,而且,越是乱世,道家有很多子弟都行走在人世间,有的还亲自参与了起义或者动乱。

而且,道家的子弟除了走基层路线以外,也融入到了上层社会,与释家子弟相比,道家子弟升为国师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不知道当时这个吕炅是不是也有了某些想法。从王屋山下来以后,他兴冲冲地带着几个弟子去了府衙请见少尹李则。

哪知道到了府衙以后,事情却并不如吕炅想象的那么美好。李则直接将他晾在了府外候着,然后让衙役剥下了他的衣服,并且押着只穿着内衣的吕炅回了老家赡养母亲。

孝未尽,岂能学仙。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则是一个很重传统伦理的人。

所以,在李则去世之后,李家人也是遵从礼制为其举办丧事。而且,像这样的人物去世之后,即便生前因为刚正得罪过人,但死者为大,前来吊唁安慰李家人的人也就很多。

李家人在为李则举办丧事期间,有一天,一个穿着红衣服的人来到李家,向李家人投上拜帖,自称苏郎中,是李则的生前好友,听闻了李则的死讯前来吊唁。

前面说了,李则的阅历和经历也很丰厚,虽然李家人不认识这个苏郎中,但想着李则经历的职位也比较多,个别好友家里人不认识也很正常。

于是,李则的儿子便陪着苏郎中来到了李则的灵堂。

就像现代我们在影视里看到的丧礼情节那样。进入灵堂以后,宾客会在死者的灵床前致礼,死者的亲人则会在死者的灵床边回礼。稍微不同的是,因为要遵循礼制,李则的尸身这个时候还停放在灵床上,没有放入棺椁。

这个自称苏郎中的人在李则的尸身前行礼之后,居然嚎啕大哭起来,大有“死去何所在,托体同山阿”的魏晋风范,连同同在灵堂里守孝的人都哀恸不已,李家亲眷的客人见到这番情形也是惊叹不已,这是李则的哪位好友呢?

可是,伴随着苏郎中的失声痛哭,奇怪的事情发生,这可是在李家人和众多宾客的眼睛前头发生的。

只见李则的尸身在苏郎中的痛哭声里猛地从灵床上蹦了起来,径直扑向了苏郎中,掐住了苏郎中的手臂,一人一尸在灵堂里打了起来。

这下,呆在灵堂里和灵堂外的人可都坐不住了,慌不择路往外跑,边跑还不忘边回头,还差点酿成踩踏事故。

听说过诈尸,但哪个又真的看见过诈尸呢。虽说是大白天的,但跑到院子里和李家府邸外的众人都是毛骨悚然。

不过,李则的家里人倒是还有几分血气,在跑出灵堂没几步以后,还是停下了脚步,团团围住了灵堂,想搞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但这个时候,更为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在灵堂里其他的人跑出来以后,里面李则的尸身和那个苏郎中居然还抽空子把灵堂的门给关了。

惊骇的李家人站在灵堂外的院子里,听见灵堂里噼里啪啦的打飞起来了,面面相觑,这叫什么事呢,谁也不敢做声。不过,幸好李家还有明白人,赶紧把这事上报到了县衙。

县衙的人听了李家的禀告也是很惊奇,于是就派人跟着到了李家。这时候,灵堂里还在噼里啪啦的打着,见到这样的情景,衙役们也不敢上前一探究竟。

一直等到天色黑下来,灵堂里面才没有了声音。在几番大眼瞪小眼之后,李家的孝子们麻起胆子让人举起火把进了灵堂。

推开门,屋里面是一片狼藉,早先摆放的规规矩矩的冥器撞得到处都是。至于李则的尸身和苏郎中,好像没看到他们的身影。

等大家把火把再举高一些,一直往里走,大家才发现灵床上隐约躺着两个人。莫不是李则和苏郎中吧,大伙儿这么想着。

可等大家把灯笼火把全部弄起来以后,走到灵床边一看,大家都愣住了,这叫怎么回事呢?

诈尸事件发生之前,到李家的宾客和李家人都可以作证。那个自称苏郎中的人,可是穿着红色衣服的,而且身材体型与死去的李则不一样。

诈尸事情发生之后,虽说大家都被吓跑了,但还是围在了李家周围,而且李家还第一时间报告了县衙,衙门来人之前和来人之后,没有人看过苏郎中从灵堂里出来过。

但是现在,大伙儿在灵床上看见的是两个一模一样的李则,身材体型一样不说,连脸上的胡子胎记都没有任何分别,即便是衣服,也都是一模一样的。那个苏郎中去了哪里呢?

见李家人和所有的宾客都这么说,衙役也是一头雾水。现在两具尸体在这里,李家没有人能分辨出哪个是哪个。这可怎么办呢?

关键是这个自称苏郎中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又是从何而来呢?这时,李则的儿子想到苏郎中来的时候投的拜帖,赶紧让人去找。结果不找不要紧,一找却硬是找不到,李家的管事说自己把苏郎中的拜帖放在了那一堆拜帖里面,可怎也找不到了。

得知完整的事情以后,不光是县衙的衙役和李家人,连同在场的宾客都是愣了。大家可以眼睁睁地看着苏郎中哭丧的时候,死去的李则跳起来和他搏斗的,怎么博着博着苏郎中不见了,却出现了两个李则呢。

这可咋办呢?李家身为苦主报了案,但案情到了这里以后却没了个理由,苏郎中似乎也成为了苦主,怎么看都是一桩无头公案。商量过来商量过去,在场的人都没有个主意。

最后,有人说,反正分不出来到底哪个是真的李则,就当是李则魂体和魄体分开了,现在才汇合。李家人也就同意了这个观点,不然,宾客前来吊唁自己的父亲,结果弄出自己有两个爹,讲到哪里都是一个笑话。要是再弄出个李德和王太叔的话,李家更会成为笑柄。

现在,有官府的人在,大家又都有一致的看法,谁都不愿节外生枝。于是,李家人便重新布置了灵堂,将两个一模一样的李则都放进了原本给李则准备的棺材里,各种法事做完之后,将二人同棺葬在了李家的墓地里。

至于后来事情怎么样了,李亢没有说。仿佛古人在记录这些传闻的时候都喜欢用戛然而止这一招,然后让看故事听故事的人自己去想。或许,很多传说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然后就有了不同的解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