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5章 干掉自己始成佛

有味道的神鬼事 第5章 干掉自己始成佛

作者:右手青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27

既然说过国民女性的男神猪八戒了,那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大师兄。

在现代的结论里,大家一致认为大师兄是一个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人,是非观念十分鲜明。

因为大师兄在西行的路上,只要听说有妖,不管是否阻碍唐僧西行,都要坚决捉拿,而且还要捉之必尽,就是碰上最凶恶的妖精,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毫不退缩,并且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致认为三藏和尚才是西行路上的主角。哪怕吴老爷子用了不少章节专门去写了大师兄的出身和经历。

但是,如果真正把《西游记》翻过来翻过去地看吧,反而更觉得吴老爷子表达的是孙悟空的成长历程——从棱角分明到泯灭众生。

先说大师兄的出世,千里眼、顺风耳是这样禀告玉帝的:“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玉帝听了之后,来了句“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根本就没把大师兄放在心上。

但是,大师兄的想法可就没玉帝那么简单了。先是跳入瀑布泉中寻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当起了千岁大王,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玩了几百年。

然后想着“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动了“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的心思。

而且还说干就干,扎个木筏从东胜神洲飘到了南赡部洲,然后又漂洋过海到了西牛贺洲,千辛万苦之后寻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等好不容易拜倒菩提祖师门下,结果连续七年每天都是练习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功课之余还要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直到“识得盘中暗谜”之后,菩提祖师才传了他长生之妙道。真正学艺三年之后却又因为在师兄面前卖弄功夫被菩提祖师赶出了山门。不过,就这短短的三年,大师兄便“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

回到花果山以后,大师兄重新整编了人马,又到傲来国强取了许多刀枪剑戟,领着七十二洞妖王,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

然后自称天生圣人,下东海,整了一身装备,入幽冥,强销了生死簿。

等龙宫和地府告到天庭,玉帝刚起了将大师兄捉拿归案的念头,却又被太白金星劝谏的收仙之道占了上风。

不过,这个时候大师兄还是心胸浪漫,虽说被菩提祖师提点过,但是对人情世故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一个不入流的“弼马温”便让这个没经历过勾心斗角的猴子心花怒放。

等到那厮明白过来,心中自是不甘,不过,他没想过自己接受“弼马温”这个职务后就有了编制。于是,大师兄就扯了个旗帜要做齐天大圣。

这就惹恼了上层,一个小小的妖仙,还真扯鼻子上脸。

掌管军权的李天王就看不惯了,带着十万天兵就杀到了花果山,还没等双方战上几个回合。

玉帝的想法又变了:就给他个有职无权的位置算了,没必要打打杀杀煞了风情。于是立马又着李长庚为使者,再度将那厮招安,封为齐天大圣。

不过,估计编制还是“弼马温”那个编制,因为这个时候大师兄还不懂这些。有职无权,大师兄也就乐得轻松,朝游北海暮苍梧,到处交朋结友。但快活日子没过几天,又被许旌阳指控其居心叵测。

玉帝老儿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大笔一挥让大师兄去管桃园,那知正着了大师兄的胃口,几天功夫,“三光”政策执行得毫不含糊。

等到王母准备开蟠桃会时,大师兄就郁闷了。想来俺也是个齐天大圣,怎么连门票都没一张?一发狠就假了圣旨,赚了仙酒偷了仙丹。

等到酒醒,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咋办呢?大师兄的第一选择是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于是就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但大师兄还是很讲义气,即便是偷偷溜了,也不忘再逛一回,顺带弄点琼瑶玉液给自己的猴子猴孙。

不过,可能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地道,等天兵再次降临花果山,大师兄就没上回那样理直气壮了。但好歹也曾朝游北海暮宿苍梧,束手就擒的话,也会被那些称兄道弟的人笑话。

哪知这回来的是听调不听宣的杨沉香,几个回合便拿下了他的猴子猴孙。

大师兄的心口就开始紧了。正想瞅个空子歇上会儿,却不想斯斯文文的老君丢了个圈圈下来,砸得大师兄头昏脑涨,立马被杨沉香几兄弟摁上,穿了琵琶骨拿上了天庭。

因为证据确凿,这回玉帝老儿根本就没给他上诉的机会,直接将大师兄就上了电椅。

那知大师兄身板还挺硬,常规的判决方法还搞不定。毕竟是菩提大师的弟子嘛,那容易就这么玩完?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君在放水。给玉帝出了个主意,说将大师兄带到炉子里炼炼,看能不能把大师兄偷吃的丹给炼回来。

老君炼出来的丹,可一直是玉帝率领众仙的重要法宝。要是能炼回大师兄吃下去的丹,玉帝自然是举双手同意。

但大师兄在八卦炉里呆了四十九天,虽说被老君炼出来一个老眼病,但是却增加了一个识别真伪的功能。

不过,蒸高温桑拿这么久,大师兄也有些恼了。

等老君揭盖子的时候,趁机溜出来直接闹了天庭。一心想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硬要佛祖给玉帝老儿做工作给自己腾地方。

但是因为在菩提祖师那里学艺时间不够,知技不如人,结果被压在了五行山下。

这一压就是五百年。这五百年也让大师兄明白了很多事情。

譬如自己没上天庭时结交的那几个兄弟朋友,猜拳行令的时候可天天见面,可自己有事的时候却没了踪影。

再说自己在天庭乐哉乐哉,干嘛非要去争那个什么蟠桃大会出入证啦,也不想想自己混到那个位置才几天时间,而且还是个闲职。

思来想去,还是先找个机会将自己弄出去再说。凑巧又碰到观音去大唐路过,几句话一扯,大师兄就马上同意了。

所以等待唐三藏一来,他还真的心怀感激,哪知道唐师傅却是个啰嗦人,最见不得别人率性而为,看不惯大师兄的嚣张,就讲了他几句。

到了东海才知道,当初自己着了观音的道儿,现在普天之下都知道自己是唐师傅的徒弟,自己也是个真豪杰,不能给人留了话柄。

特别是东海龙王和他说“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劝他“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之后,大师兄又老老实实地回去找唐师傅。这一回去却又给自己上了套子——金箍一戴,还是老老实实西天取经去吧。

于是一路西行,有个天天嘴不闲的师傅,大师兄才开始成长起来。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虽然一时还改不了自己的个性,别别扭扭,但也本分起来。

前头降妖除怪,为唐师傅走路扫清障碍。遇上了黑熊等等妖怪,更知道自己的道行有些浅了,加上自己摸清了唐师傅的底子,唐师傅是佛祖的二弟子,是好大一棵树,一路上对唐师傅愈发恭敬。

虽然在改变,可大师兄的性格依旧直,认死理;三打白骨精后受不了委屈,又落落寞寞地回到了花果山天天买醉。

但等到老猪一请,还是欢天喜地地去救唐师傅去了。

再后来又因为干掉了几个强盗,被唐师傅再次赶出了师门。这回大师兄实在是委屈:自己真心实意给唐师傅当个马前卒算了,哪知道却是狗咬吕洞宾。

于是就有了“真行者洛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眷文。”这个时候,大师兄才明白,不把过去的自己干掉的话,可能还是得不到唐师傅的认可。虽说自己在天庭有编制,但身份还是个妖仙。

被唐师傅赶出门后,大师兄就直接跑到洛伽山给观音诉苦。

巧就巧在这里,大师兄前脚离开,后脚就冒出了个孙大圣,一棍子将唐师傅摞到在地,抢了行李和关文,找几个猴精变成取经人,想自个去西天成就功名。

至于沙和尚跑到花果山去讨行李时,假大圣先是假装不认识沙僧。直到沙师弟道歉恳请,才唤了沙僧一声贤弟,然后表明了自己要西行取经。

沙师弟说“只有取经的唐僧,没有取经的行者”,“若不得唐僧去,那个佛祖肯传经与你!”

假大圣却让人“牵出一匹白马,请出一个唐三藏,跟着一个八戒,挑着行李;一个沙僧,拿着锡杖。”

后面就有了两个大师兄从花果山斗到落伽山,从落伽山斗到凌霄殿,又从凌霄殿打到唐师傅借住的山庄,然后再从地府打上西天。

但在地府争斗的时候,谛听和地藏的对话就有趣了。原文是这样的——

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

谛听言:“佛法无边。”

两个大师兄在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拉拉扯扯时,佛祖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然后,佛祖又说: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一是灵明石候,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二类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辩休咎,乾坤摩弄。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但是,怎么看,感觉都是佛祖在替大师兄打掩护。

佛祖嘴中的四猴,灵明石猴似乎就是指的大师兄,赤尻马猴和通臂猿猴似乎都在大师兄手下打过工,只有着六耳猕猴,似乎说突然冒出来的。

如真是佛祖的说法,大闹天宫时两人联手,恐怕天宫已姓孙。

所以,很可能,敲了唐师傅一棒子的假大圣其实是大师兄的真身。原因也很简单,大师兄护着唐师傅西行以后,路上碰到的妖怪,不是想吃唐师傅的肉,就是想着和唐师傅成亲,除了黑熊精爱上了观音转给唐师傅的袈裟,没有谁想过代替唐师傅去取经啊。

而且,这假大圣还知道八戒同学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浑家高翠兰,动不动就说着散伙各找各妈的话一心只想散伙。

再说,被唐师傅憋这么久了,真要干掉自己的话,怎么也想办法出口恶气啊。

就像在大雷音寺里,大师兄一棍子干掉假大圣后,还不忘“上告如来得之,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又不劳一番神思。《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吧。”

直到得到佛祖的指示才放了心。果然,唐师傅一见佛祖的批示立马又将大师兄收了回去,还很诚恳的批评自己不识人,请求谅解。

在这以后,大师兄护着唐师傅去西天的路上可谓是兢兢业业。

遇上个把妖怪,也不像一开始那样动不动就以干掉别人为乐了。而是先找了城隍土地打听清楚,有点来历的则先求爹爹拜奶奶找主人收拾,毕竟“打狗还看主人面”嘛,那些只有背影没有背景的则不问出处一概棒杀。

越是往西行,大师兄越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越是谨小慎微,越更明白自己以前的不知天高地厚。

像当初老君丢的那个圈圈,本来是栓牛鼻子的,在青牛的手里,自己的金箍棒霎时就没了踪影。要是当初老君真的出手,恐怕自己连死字怎么写都不知道。

于是一路上,有点困难动不动就上天求援。像斩杀犀牛精啊,干掉九头虫啊,无不有上层调兵遣将的影子。

这样一来,上层领导对大师兄的评价就高了——“这小猴不错,成熟了,可以找个位置放放。”

路上碰到以前自己的结拜兄弟老牛,看着他硬是挡路而自己不好下手,则让哪吒去砍下几个牛头,而狮驼王成了文殊的座骑,鹏魔王是佛祖的亲戚,这都让那厮愈发心惊,也就愈是戴上面具做人,暗自庆幸当初那一宝是押对了。

经取完了,大师兄成了佛了,地位还排在观音菩萨前面。而且,天庭这边,也不再是“弼马温”编制的身份,齐天大圣的虚职依旧在那里,可谓是功德圆满。

阎真在《沧浪之水》里写的池大为,初不初也像大师兄一样,恃才傲物。大师兄的出身比池大为要好的多,结果还得干掉自己才能成佛。所以池大为同志在戴上面具之后也才修成正果成为池厅长。

像那个皇家至亲杨沉香,只因为光临捉拿妖猴现场时对苦斗了孙悟空多时的四大天王、托塔天王和那么多天兵天将放出话来说:\"我要是输给了猴头,不必列公相助,自有我的兄弟们扶持;我要是赢了猴头,列公也不必绑缚,自有我的兄弟们动手。这没你们老几位的事儿了,你们歇着去吧。\"

这一恃才矜己,就被别人上了眼药,落得个在灌江口的小庙里每天数数香火钱,管管看病生孩子下场。

所以啊,在这个世上,哪怕你再有才,还是低调了好,哪怕是干掉自己的低调,最终的幸福生活还是等着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