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重塑大唐 > 第358章 噩耗

穿越:重塑大唐 第358章 噩耗

作者:碧楼清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30

郭琪脸色微微一变,皱起眉头说道:“殿下的意思是说,有人想要对我们发动攻击吗?”

李侃默默地点点头,眼神凝重地看着远方,缓缓说道:“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最快只需要半年时间,最慢也不会超过一年,战争将再次降临。”

听到这话,郭琪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可是就近一两年的情况而言,除了光州和蕲州这两个地方之外,其他各个州府都还未曾遭受过任何袭击,秦宗权和朱全忠兵马虽多,也只不过是一些毫无组织纪律可言的散兵游勇罢了,又怎么敢轻易对殿下您动武?”

李侃轻哼一声,目光深沉地望向远方,语气带着一丝忧虑:“中原地带这些年来饱经战火蹂躏,资源匮乏、民生凋敝,已无法承担起供养这般规模庞大军队,而江南地区繁荣富饶,自然成为众人觊觎之地。”

郭琪听后脸色变得愈发沉重,他皱紧眉头问道:“是否要考虑恢复各军队原有的编制?”

李侃缓缓摇了摇头,“目前还无需如此行事,你派遣可靠之人严密监视朱全忠与秦宗权二人的一举一动,他们绝不可能同时率军南侵,只要我们提前洞察到任何一方的异常举动,便可迅速做出应对之策,调遣兵力予以回击。”

郭琪深知责任重大,他神情严肃地点头应道:“请殿下放心!卑职定当加派更多精明强干之人前去刺探敌情,并保证情报传递畅通无阻。”

光启三年,春寒料峭,三月初九这一天,朝堂之上风云变幻。

宰相孔纬心机深沉,以萧遘曾接受朱玫任命的官职为由头,向皇帝诬陷萧遘叛附逆之罪。

他振振有词地向朝廷呈上奏折,力陈萧遘的“罪状”,将其贬官。

内卫府留在长安的负责人接到了李侃之前下达的命令,迅速将萧遘转移至东都。

裴澈和兵部侍郎郑昌图因被指控归附叛逆势力,双双伏法受死,一时间朝野震惊,人心惶惶。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瞬间已至十八日。

李儇历经无数艰难险阻,风餐露宿,终于抵达了凤翔,此刻的他,身心俱疲,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力,只剩下一具空空的躯壳。

回想起之前发生的一切,萧遘、裴澈和兵部侍郎郑昌图等人的悲惨下场历历在目,这些都令曾经与朱玫结盟的节度使李昌符胆战心惊。

看着眼前狼狈不堪的皇帝,李昌符心中暗自盘算:“如今之计,唯有想办法让皇上留在凤翔,方可保我周全。”

于是,他灵机一动,向李儇进言道:“陛下,长安城的宫殿尚需时日方能完全修复,不如您在此稍作歇息,待宫室修缮完毕再行回宫,也免得旅途劳顿。”

李儇早已累得气喘吁吁,闻言觉得言之有理,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并派遣寿王李杰返回长安,负责监督宫室的修缮工作,希望能够早日恢复昔日的辉煌。

李昌符暗自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的计谋得逞,暂时避免了可能到来的危机。

然而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如何发展。

在凤翔,驻扎了两支军队,除了李昌符率领的一万余凤翔军,还有负责保卫皇帝李儇安全的六千禁军。

起初的一两个月里,李昌符对麾下凤翔军严加管束,并有意放低自身姿态以取悦李儇。

如此一来,双方军队倒也相安无事,并未产生任何冲突或摩擦。

然而好景不长,时间来到六月份时,李昌符与天威军使杨守立之间因道路问题发生争执,紧接着更演变成双方士卒间的激烈斗殴。

面对这场混乱局面,即使李儇派遣宦官前来调解劝阻,亦未能平息事态。

李昌符心中怒火愈发炽盛难抑,最终竟铤而走险地突袭了僖宗位于凤翔的行宫,准备也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不幸的是,他迅速遭到了杨守立所率禁军的顽强反击并落败。

李昌符自知无法在凤翔立足,于是带领全家人仓皇出逃至陇州寻求庇护。

李儇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命武定节度使李茂贞出兵征讨李昌符。

不久之后,陇州刺史薛知筹迫于压力选择开城投降,并将李昌符一家老小尽数处死,李茂贞因功接管整个凤翔地区。

经过李昌符这一番搅扰,李儇再也无法在凤翔多做停留了。

他已经在这里休养调理了三个多月,但身体依然十分虚弱,精神也非常疲惫不堪,但还是强撑着回到了长安。

回到长安后,李儇首先前往太庙参拜祖先,表示自己对祖宗们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然后宣布改年号为\"文德\",希望通过这个新的年号来寓意国家昌盛。

接着,李儇下令大赦天下:对死罪以下罪行的囚犯,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刑,对于贞观、开元、建中、兴元年间的功臣之后裔,赐予其中一名子孙九品正员官职作为奖励。

此外,还规定宫廷中的日常膳食要减少三分之一,并将节省下来的钱粮物资赏赐予民间年满九十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们,以表达朝廷对百姓的关爱与照顾。

没有了田令孜的掣肘,李儇心血来潮,想整肃朝纲,于是开始大封朝臣、封将命帅,任韦昭度为太保,扈跸都头杨守亮为金商节度使,右卫大将军顾彦朗为东川节度使。

然而,天不遂人愿,命运总是如此无常,就在十月初一这一天,李儇竟然毫无征兆地突发疾病,紧接着便陷入了深深的昏迷之中。

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状况,太医署的太医们心急如焚、竭尽全力,但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儇的病情愈发严重。

在十月五日这天,李儇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而仅仅过了一天,也就是十月六日,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在灵符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永远离开了人世,享年二十五岁。

更糟糕的是,由于事发突然,李儇在生前根本没有来得及对皇位继承问题做出任何妥善的安排,这无疑给大唐王朝带来了巨大的变数和挑战。

惊闻李儇龙御殡天,朝野如遭地震,混乱不堪,各方势力皆蠢蠢欲动。

长安城诸亲王,皆具承继大统之资,遂于暗处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争夺之战,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宝座,仿佛散发着迷人的魔力,引得众人如飞蛾扑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