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重塑大唐 > 第46章 瞌睡递枕头

穿越:重塑大唐 第46章 瞌睡递枕头

作者:碧楼清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30

陈敬瑄对于这个提议当然是没意见,他第一个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晋国公说的没错,眼下只有先稳定了西川才有精力对付外部的叛乱。”

“陛下,臣也以为当先稳定西川。”王铎急忙出列说道。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萧遘犹豫片刻出列道:“陛下,臣以为稳定西川固然可解燃眉之急,但是东南地区的财赋收入才是支撑国家运转的经济之本。高骈身为诸道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使,坐守扬州,拥兵十余万,既不服朝廷节制,也不上缴江淮财赋,实同割据,浙西、浙东、宣歙、江西等主要财源地都冒出一堆割据军阀,朝廷已经失去了大多数财政来源。平定韩秀升打通荆蜀通道只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委派重臣去东南稳定局势,将东南财赋重新掌控在朝廷之手。”

户部尚书张方益此时也出列说道:“陛下,臣赞同萧侍郎的意见,眼下即使平定阡能之乱,西川的财赋也只能勉强维持朝廷的开支,最近凤翔郑畋大人,还有云州的李克用都上书请求划拨军饷,否则无钱无粮他们没办法围剿黄巢叛军。”

李儇一听到这些关于钱粮的事情就头大,他有些不耐烦的问道:“你们谁愿意领兵剿灭韩秀升?谁又愿意去东南稳定局势为朝廷收缴财赋?”

殿内众臣一听这话纷纷低头不语,能剿灭韩秀升就谢天谢地了,哪还有能力去东南跟那些军阀打交道。

如今东南军阀割据,强如高骈占据富庶之地拥兵十万,弱一些的浙西、浙东、宣歙、江西等地的军阀也有数万士兵。

从西川到东南,千里迢迢,中间要经过多少军阀的地盘,朝廷的人过去,运气不好的一不留神可能就死在半路了,哪还谈得上稳定局势收缴财赋。

李儇坐在龙椅上,将众臣的神情尽收眼底,他冷哼一声,说道:“你们身居高位,都是国之重臣,说起来头头是道,真要做事的时候一个个避之不及。”

“陛下,峡江路地处荆蜀交界,不如诏令荆南节度使段彦谟从江陵出兵,我们东西夹击,定能迅速平定叛乱。”王铎眼前一亮突然出列建议道。

寿王李杰在大殿观察了半天,此时忍不住开口道:“如今峡江路被阻断,诏令如何到得了江陵?何况荆南节度使段彦谟如今和新任监军朱敬玫关系闹得很僵,哪有心思出兵。”

王铎被李杰噎的说不出话,只得悻悻然的退回队列中。

李儇没想到李杰这个时候会发言,顿时来了兴致,“寿王,看来你是有主意了?”

“陛下,区区一个韩秀升不足为虑,臣弟愿意领军出征,一个月内必然平定叛乱。”李杰看向李儇一脸期待的说道。

殿内的众臣都有些惊讶,没想到平时文文弱弱的李杰会主动请缨平乱。

龙椅上的李儇也颇为吃惊,他看着李杰说道:“寿王,刀剑无眼,战争岂是儿戏,虽说你有两千神武军,可却未曾有过战斗经验,朕怎能放心。”

“陛下,谁不是生下来就会打仗的,韩秀升不也是一个文官吗,臣弟有信心击败他。”李杰很想争取这次机会。

李儇打量了李杰一眼,问道:“那寿王认为东南赋税之事该派哪位重臣去呢?”

“这....”

李杰只想着平定韩秀升叛乱捞点功劳,顺便扩充一下手中的实力,哪会考虑东南之行,离开朝廷跑去千里之外的东南无疑是送死。

李儇见李杰说不出话来,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如今寄人篱下,很希望自己的兄弟能争气帮自己一把,要不然也不会让亲王领兵了。

田令孜眯着眼睛打量完李杰又瞥向一旁神情自若的李侃,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他笑眯眯看着李儇说道:“陛下,老奴心中倒是突然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哦?何人合适,阿父快说来听听。”李儇有些期盼的看着田令孜。

田令孜一脸微笑,说道:“老奴觉得威王殿下可担此重任。”

李儇微微一愣,目光看向李侃,“威王?”

“陛下,老奴推荐威王可不是信口胡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田令孜说道。

李儇看着田令孜一脸诚恳的模样,一时也来了兴致,急忙催促道:“还请阿父仔细说说,为何威王最合适。”

田令孜清了清嗓子,说道:“这第一,威王殿下自幼习武,武艺之高目前在军中几乎没有对手,上次蜀军叛乱,威王殿下率领王府侍卫全歼叛军,这说明威王殿下不仅武艺高强,领兵能力自然不差。这第二,山南东道节度使、南面行营招讨使刘巨容大人乃是威王殿下未来岳丈,威王殿下如果出镇东南一路上会少很多麻烦。至于第三,想要稳定东南,除了手下有兵还要身份尊贵,威王殿下作为亲王,身份自然高贵无比,那些军阀顾忌朝廷颜面起码不会造次。”

李儇皱眉沉思,发现田令孜说的挺有道理,如今藩镇割据,经常发生将领造反杀掉上官,赶走节度使的事情,但是目前来说还没有发生官军杀害皇室成员的事情,更别说杀亲王了。

他看了看李侃,问道:“威王,阿父的提议你觉得如何?”

李侃从进殿到现在一边观察众臣的反应,一边考虑怎么开口跟李儇提外放的事情,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田令孜把事情给办了。

李侃自然不相信田令孜是出于好心,在两年前田令孜就建议李儇任命李侃为检校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使,美其名曰重臣镇北都,其实就是想让李侃去送死,当时因为李侃想着出家为僧,这事情不了了之了。

东南的情况比河东更为复杂,大小军阀无数,这个时候派李侃过去跟那些军阀抢钱抢地盘,一个不慎恐怕尸骨无存。

“陛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有难,臣自然愿意为陛下分忧。”

李侃原以为自己外放的事情会招到田令孜的反对,现在既然对方主动想把自己踢出局,他正好将计就计应承下来。

李儇没想到李侃这么爽快就应承下来,心中喜忧参半,他看着李侃说道:“威王,东南远在千里之外,局势又十分复杂,这一去肯定会面临很多危险,你可考虑清楚了?”

“大唐危难之际,臣身为李氏子孙,自当抛头颅洒热血,何惧之有?”李侃的言辞慷慨激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