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重塑大唐 > 第483章 都等不及了

穿越:重塑大唐 第483章 都等不及了

作者:碧楼清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30

长安,兴庆宫。

李侃面色凝重,正在听郭琪汇报。

“韩全诲等一众宦官带着李晔企图逃离汴州,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致使数十名官宦、禁军和部分官员惨遭杀害。”

“朱全忠则被封为梁王,并且加九锡,同时恢复其本名朱温……”

“裴枢、独孤损、崔远、王溥、赵崇、王赞等二十余人,因强烈反对给朱全忠加九锡而被贬谪,最终被朱全忠麾下的蒋玄晖杀害于滑州白马驿,他们的尸体也全部被抛入黄河之中。”

李侃沉重地叹气道:“没想到事情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郭琪附和着说道:“陛下,朱全忠此举明显是在为篡权夺位做铺垫,如今寿王的处境十分危险,被严密看守,内卫根本无法实施营救行动。”

李侃无奈地叹息一声,“希望在禅位之后,朱温能够放过李晔一命,命令内卫随时待命,一有机会便立即展开营救。”

郭琪点点头,“禅位后朱温可能会放松对寿王的看管,届时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展开救援。”

李侃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淮南那边要加快动作了,若估计的不错,朱温过完年便会登基称帝,朕到时候要送他个大礼。”

河东,太原府。

李克用收到朱温加九锡的消息,气的破口大骂,“这个乱臣贼子,竟起了谋朝篡位之心,吾必讨之!”

李嗣源道:“义父,嗣昭已经攻下泽州,俘获了李罕之的家属,正在押解回太原的路上,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攻破潞州,届时再收复邢、洺、磁三州,然后再挥军南下,解决朱温逆贼。”

李克用长叹一声,脸上露出忧虑之色,“朱温这逆贼这几年笼络了不少帮手,势力日益壮大,即便我们能解决李罕之,中间还隔着罗弘信,东面还有幽州的刘仁恭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仅凭我们河东一地之力,恐怕难以轻易战胜他们。”

李嗣源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义父,如今朝廷的势力越来越大,我们何不向朝廷上表请求出兵?”

听到这话,李克用陷入了沉默。

他与魏王李侃关系还算不错,两人曾有过一些合作,然而自从李侃称帝后,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李克用并无独立建国的野心,但也不愿受朝廷的约束,只想保持听调不听宣的割据特权。

而李侃坚决反对藩镇割据,希望将权力收归中央,尽管目前双方尚未爆发正面冲突,可一旦朱温、王建和李茂贞等问题得到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必然会浮出水面。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李克用感到左右为难。

他深知此时的朝廷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荣光,实力不容小觑。

如果与朝廷对抗,无疑是以卵击石,但若向朝廷求援,又担心失去独立性,被朝廷彻底控制。

李嗣源见到李克用沉默不语,心中便大致明白了他的想法。

于是开口劝道:“义父,如今皇帝统一天下已成定局,我们还是不要和长安那边关系搞得太僵。”

李克用轻轻冷哼一声,面色阴沉地说道:“嗣源,我一直对你非常信任,常常遣你前去与长安沟通联系,你可千万不能像那个李存孝一样,因为得到了皇帝的器重而忘记了自己的义父。”

听到这话,李嗣源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正常。

他连忙解释道:“义父,您想多了,孩儿对您的忠心苍天可鉴!”

看到李嗣源如此诚恳,李克用的神色稍微缓和下来。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既然如此,你现在立刻出发前往长安,向皇帝请求出兵征讨李罕之。”

“孩儿遵命!”

西川,成都府。

王建得知朱温加九锡时,心中大惊,连忙召集众幕僚前来商议对策。

王宗佶一脸愤慨,“义父,您如今虽仅有两镇之地,但实力并不逊色于朱温,为何他可以篡位称帝?咱们本就是盟友关系,如果他成了皇帝,您岂会甘心做个臣子?不如索性也登基称帝!”

王宗侃也附和道:“义父,现在李唐宗室已无任何利用价值,朱温既然敢开这篡位之先河,那么您称帝所面临的压力必然大大减轻。”

王建听着两人的话,心中不禁有所动摇,他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毛文锡,“毛长史,依你之见,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此事?”

毛文锡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大帅,朱温妄图篡位,我们断不可向其称臣,此时建国称帝也并无不妥。”

王建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之色,“可我手中并无皇帝,禅位这一手段显然无法使用,若贸然称帝,是否会显得太过突兀?”

毛文锡微微一笑,“大帅,其实还有一种称帝之法,即顺应天命。”

王建微微皱眉,疑惑地问道:“何为顺应天命?”

毛文锡解释道:“大帅,自古以来,帝王皆称自己为天子,意为上天之子,若有祥瑞出现,便被视为上天的旨意,昭示着新君的诞生。”

“我们只需寻找一些祥瑞之物,再加上群臣的上书劝谏,便可顺理成章地称帝,如此一来,既能显示出您的仁德,又不会给人以篡位之嫌。”

王建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对这个提议颇为心动。

“可祥瑞哪这么容易出现?”

“大帅,祥瑞这种东西,多是某些人有意为之,下官以为朱温过完年便会登基称帝,我们必须立刻派人去各地准备祥瑞之物,为称帝做铺垫。”

王建微微颔首,一脸郑重地对毛文锡道:“毛长史,此事便全权交予你来办,吾称帝之时,定重赏与你!”

“大帅放心,下官定将此事办妥!”

毛文锡内心激动不已,他在长安数年,一直郁郁不得志,仕途上毫无进步,若是能辅助王建称帝,自己少不了是个开国功臣。

王建思考片刻后,再次开口询问:“李茂贞对此有何反应?”

王宗翰面带笑容回答道:“义父,李茂贞还能有什么反应?无非就是羡慕和嫉妒罢了,他如今自顾不暇,想要建国已无可能,只能依附于我们。”

王建神色凝重地说道:“朝廷的军队围而不攻,不知他们在暗中策划着什么阴谋。”

王宗佶说道:“目前朝廷的兵力与我们旗鼓相当,并无绝对的胜算,也许长安城正在调动兵马,待过年之后恐怕会爆发一场激战,我们是否需要考虑增兵呢?”

王建皱起眉头,“我们已经派遣了八万兵马,如果继续增兵,恐怕会动摇西川的根本。”

“义父,这场战役关系到两川的未来,如果兴元被攻陷,我们将会陷入极为不利的局面,所以必须增兵。”

王宗侃也道:“义父,除去防御南诏的三万,驻守忠州的两万,以及驻守成都三万,我们还有四万兵马可以调动,儿建议再增兵两万,让李茂贞抓紧募兵,赶在朝廷总攻之前至少招募三万士兵。”

王建看向一旁的冯涓,“冯推官,你觉得我们是否该增兵?”

冯涓点点头,“朝廷目前多线作战,没有足够的兵力一举拿下兴元府,所以才围而不攻,明年朝廷一旦行动,定是雷霆之势,所以增兵很有必要,不仅如此,大帅若想立国,仅凭如今的二十万兵马显然不够,至少还有募兵五万。”

王建不禁叹息道:“东川才刚刚被平定,如今又要开始招募新兵,这无疑会带来一笔不菲的开支啊。”

“大帅,您无需担忧。”

冯涓安慰道:“川西地域辽阔且物产富饶,并未受到黄巢草军的侵扰与破坏,粮食储备充裕,光是盐和茶这两项,每年就能为我们带来将近千万贯的收益,以目前的财力,养活三十万士兵并非难事。”

王建皱起眉头,“如此大规模的征兵,是否有些劳民伤财呢?”

冯涓摇了摇头,解释道:“大帅,只有拥有强大的兵力作为后盾,我们才能抵御来自长安的威胁,并逐步扩大领土范围,若想实现向南征伐南诏以及向东攻占黔中的目标,就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军队来支撑。”

王建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开始着手招募新兵,只有先保证生存,才有机会去追求发展。明年将会是风起云涌的一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