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重塑大唐 > 第601章 深谋远虑

穿越:重塑大唐 第601章 深谋远虑

作者:碧楼清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30

郑畋脸色微变,忍不住皱起眉头,有些担忧地问道:“陛下难道要对归义军下手?”

“兄终弟及,子承父业,这种事情朝廷决不允许发生,官员和将领的任命必须由朝廷来决定,无论是李克用、刘仁恭还是李成庆、张承奉,他们的权势都只能止步于本人,如果他们能够识趣,朕可以给予他们的家眷荣华富贵,但如果他们贪心不足……”

李侃并没有把话说完,但郑畋心里清楚,如果这些人不识时务,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那陛下您打算派遣神策军前往凉州吗?”

李侃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问道:“灵州现在有多少兵马?”

郑畋仔细思考了一番,“乾宁元年,灵州将士拥立军校韩逊为朔方留后,朝廷一直没有正式任命,灵州自此与朝廷失去了联系,现在灵州到底有多少兵马,臣也不太清楚。”

一旁的邹泽开口道:“陛下,内卫曾经收集过灵州的相关情报,韩逊目前只掌控灵州一座城池,兵马应该有三五千人。”

李侃轻叹一声,“朔方节度使,曾经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降城、安北都护、振武等七军府,管兵六万四千七百人,如今却只剩下灵州一座孤城,再设节度使显然已经不合适了。”

“传朕旨意,任命陈邺为朔方防御使,率一万神策军进驻盐州,任命韩逊为副使。”

“韩逊几年前已经以朔方节度使自居,未必会接受朝廷旨意。”

李侃看向邹泽,询问道:“韩逊为人如何?”

“回陛下,此人十分重视保境安民,不轻易向外用兵,还率领灵州军民治理水利,发展农业,使灵州军民物阜民丰,在灵州颇有威望。”

李侃微微点头,思考片刻后说道:“那就先观察观察吧,如果他心中还有朝廷,朕将来会酌情重用,但如果他存有割据之心,那便留他不得了。”

在历史上,作为大唐和五代两个朝代的朔方节度使,韩氏家族经营灵州近二十年,一直致力于保护一方百姓的安全,并为保持丝绸之路的通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侃坚信韩逊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郑畋面露忧色,“陛下,左神策军在延州有三万兵马,只调一万去盐州是否太少了?”

李侃笑了笑,“解决凉州,不能只靠禁军,这一万禁军只是震慑作用,朕必须要试探灵武军和定难军的态度,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呵呵,陛下此举可谓一举两得,既能削弱定难军,又能削弱凉州军。”

“郑公抓紧筹集五万兵马半年的粮草辎重,三个月内送往沧州。”

郑畋闻言一愣,随即满脸喜色,“臣领旨!陛下是准备联合沙陀军和幽州军一同对契丹动手?”

“现在北方天气寒冷,不适合作战,可以先让李克用与耶律阿保机进行谈判,如果阿保机能主动撤兵,那自然再好不过,但如果他不识趣,那我们也只能动武了。”

“到时候,可以让李克用和刘仁恭先去摸摸契丹人的底,看看他们的实力如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郑畋听后不禁有些好奇,试探性地问道:“陛下此次进攻契丹,莫非是想一举将其征服?”

李侃微微一笑,“呵呵,若能一举征服当然最好,只是刘仁恭目前仅有七万多兵马,李克用则不到五万兵马,他们进攻契丹时未必会全力以赴。”

“朕此次进攻契丹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重建安东都护府。”

郑畋闻言顿时一愣,脸上露出惊喜之色,“陛下,平壤、辽东城、新城、幽州、平州以及辽西故城等地都曾作为安东都护府的治所,您打算将它设在哪里呢?”

“平壤!”

虽然只是简短的两个字,却让郑畋震惊不已。

“陛下,平壤距离我们较远,且与新罗接壤,以平壤作为安东都护府的治所是否有些偏远了?”

话说到这,他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陛下是想帮助贤妃掌控新罗?”

李侃轻叹道:“新罗的平叛陷入了僵持,三个月前,弓裔建都松岳,自称后高句丽王,一个月前甄萱在全州建都,称后百济王,仅靠新罗王室的力量,短时间内恐怕很难解决内乱。”

“我们在良州和康州不是还有近两万兵马吗?为何还要绕道从平壤出兵?”

李侃轻轻摇头,“良州和康州的军队还有其他重要的任务,朕决定拿下平壤不仅仅是为了新罗,更是为了未来征讨渤海做好充分的准备。”

郑畋皱起眉头,满脸忧虑,“陛下,想要击退契丹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更何况是收复辽东,很可能会耗费数年的时间,贤妃那边能等待这么久吗?”

“新罗国内的三股势力实力相当,僵持个一二十年也不是问题,朕有信心在两三年内成功收复辽东,五到十年内征服渤海和契丹,并彻底解决新罗内部的混乱局面。”

郑畋无奈地摇了摇头,“如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需要用兵,每年在军队上的开销就高达一千多万贯,如果不是陛下您解决了粮食问题并大力发展商业,恐怕国库早就已经被掏空了。”

李侃微笑着安慰道:“虽然现在打仗需要投入大量金钱,但只要坚持五到十年,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百姓们都将过上安宁的生活,这些花费都是值得的,它们将来会带来更多的回报。”

“郑公放心,朕不会急功近利,每一场战争都有其必要性和战略意义,我们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每一次出征都是朕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

郑畋急忙躬身施礼,“陛下深谋远虑,臣相信您的眼光,定会全力支持您的决策。”

李侃微笑着摆摆手,“哈哈,恭维的话郑公就不要说了,朕有时候也难免思虑不周,需要倾听各方意见,集思广益,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朕希望你们几位宰相能够敢于质疑,多提建议,为大唐的发展出谋划策。”

郑畋与王抟急忙躬身行礼,“臣谨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