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30章 沐府风云1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30章 沐府风云1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00:29:15

云南沐王府是明朝世袭黔国公的府邸,位于现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的胜利堂,

因其历史悠久且沐氏家族在云南势力庞大,权威日益兴盛,甚至被当地人们尊称为亲王级别,

所以当地百姓将黔国公府称之为沐王府。

沐王府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开国元勋沐英。

沐英,元朝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出生在濠州定远县的一户穷苦人家,

沐英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只有跟随母亲艰苦度日,

可是在元末那样的乱世之中,一个小孩子跟随无依无靠的母亲,又怎么能过得快乐呢,

幼时的沐英生活很苦,但他却从未向生活低头,而是顽强的生存了下去,

毕竟活着,才有希望!!

沐英七岁的时候,江淮之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

元朝对于起义的红巾军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可是元朝越镇压,红巾军起义的洪流就越猛烈,这就导致了此地变成了两军频频交战的战场。

受到战争波及的沐英母子没有办法,只好逃难,可是在逃难的途中,沐英的母亲也很快去世了,

这样一来,沐英就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流浪儿。

沐英8岁的时候,流浪到了濠州城,

此时的红巾军先锋大将朱元璋在濠州城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

虽年幼但倔强异常、好勇斗狠流浪于此地的狼崽子沐英,被朱元璋一眼发现,认定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更巧的是,此时朱元璋和马秀英夫妻还没有孩子,

两人一合计,就把狼崽子沐英收为了养子,改名为朱文英!

这是朱文英一生之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改名为朱文英的沐英,很珍惜朱元璋收养自己的机会,而朱元璋夫妇对于沐英也极为宠爱,

尤其是马秀英,更是把朱文英视为己出,幼年的朱文英再次从马秀英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也从内心之中把马秀英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看待!!!

在接下来的数年时光里,

朱元璋又陆陆续续地收养了十九位义子,再加上他的第一位义子朱文英,总共有二十名义子。

这些孩子都被朱元璋视为亲生儿子一般抚养,而他们的成长则离不开一个人——马秀英。

马秀英作为朱元璋的妻子,对这二十名义子视如己出,亲自抚养他们长大。

她以母爱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孩子,给予他们无尽的关爱与呵护。

在她的教导下,二十名义子们不仅学会了读书写字,还懂得了如何做人处事以及带兵打仗的技巧。

毫不夸张地说,马秀英为朱元璋培养出了二十名顶尖的战将。

这些义子战将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舍生忘死,为朱元璋争夺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正是因为有了这二十名义子的英勇奋战,朱元璋才能够最终登上皇位,建立起辉煌的大明王朝。

而马秀英马皇后凭借着她那二十位义子军中大将的支持,成为了历史上首位无需依靠皇帝朱元璋便能调动大军的唯一皇后。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马秀英有称帝之心,或许次日明军之中的义子大将们便会将朱元璋捆绑起来,并送至马秀英面前!!!

正所谓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

马秀英无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贵人,无人能及!

在这二十名义子之中,有几人的表现尤为出色,令人瞩目。

首先,便是沐英,他作为义子之首,才华出众,深得义父朱元璋的喜爱。

其次,则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他本名朱文忠,

至正十四年时,随父亲李贞前往滁州投奔朱元璋,并被收为义子,赐姓朱。

李文忠自幼聪慧过人,勇猛无畏,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和勇气,成为朱元璋麾下一员能独挡一面的得力大将。

后来,他更是因功被封为曹国公。

此外,还有平安、何文辉和徐司马等人也都活到了大明建立之后。

其中,平安在“靖难之役”期间,始终坚定地效忠建文帝朱允炆,多次给予燕王朱棣沉重打击。

甚至连朱棣麾下的大将张玉都是死在了平安手中!

而何文辉?曾任天宁翼元帅,镇守宁国,后提升为江西行省参政。

收复江西,征讨邓仲廉。援助安福,赶走饶鼎臣,平定山尖寨,跟从徐达攻取淮东,攻下平江,后又跟从傅友德平定四川,赐予金币,留守成都,也是大将之才!

而徐司马?也很是不凡,长大后,保护朱元璋并侍从其左右,

到地方为将后,攻占婺州,被任命为总制,协助常遇春镇守婺州。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跟从李文忠北征,活捉元宗王庆生,并镇守北平,守护大明得北方一线多年,直到燕王朱棣之时。

之外在大明开国前战死的,还有下面几人比较出名,

花云、真童、金刚奴、朱文逊,四人守太平,并最终战死于太平,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公元1360年五月,

陈友谅拥军10万进攻由朱元璋麾下3000军队据守的太平(今安徽马鞍山),

当时,太平城的守将正是朱元璋的四名义子,花云、真童、金刚奴、朱文逊,

面对陈友谅10万大军的猛攻,

花云、真童、金刚奴、朱文逊,四人分守各门,

仅仅凭借手中的3000人马,竟然抵抗住了陈友谅10万大军半个多月的猛攻,

最后仅剩下200多人,仍然坚守了2天,

最后还是陈友谅大军,利用大型船只,靠近太平城西南城墙,其兵士顺着船尾,爬过矮墙,才进入城内,攻克了太平城,并活捉了当时唯一还活着的太平城守将花云。

太平城陷,朱元璋义子花云被擒之后,面对陈友谅的威逼利用,花云至死骂不绝口,

被陈友谅绑在舟船的桅杆之上,乱箭穿心而死。

太平之战虽然最终落败,但此战为朱元璋反攻并打败最强敌人陈友谅,赢得了半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太平城破后,虽然陈友谅直逼南京。

不过却耽误了最宝贵的半个月时间,

正是因为四名义子,为朱元璋争取下的15天时间,朱元璋才完成了后续的战争准备。

最终,在刘伯温的帮助下,朱元璋利用康茂才诈降,将陈友谅引入河道狭窄的龙湾,被最终取得龙湾之战的大胜。

龙湾之战的胜利,让朱元璋彻底在南京站稳了脚跟,也开启了他反扑陈友谅的序幕,

这一切都是花云、真童、金刚奴、朱文逊,四名义子用自己的死,帮朱元璋赢下的。

还有柴舍,即朱文刚,打下金华、处州之后,被朱元璋任命为两地的元帅,

协助胡大海、孙炎、耿再成,守卫金华和处州。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二月,元朝降将蒋英叛降张士诚,杀死金华守将胡大海,

处州苗人降将、副元帅李佑之等人听说后,也率部叛乱。

在此背景下,在处州的朱文刚,虽然只有二十岁,但他英勇无畏,敢于与敌人拼杀,用生命扞卫自己的信念。然而,命运对他并不宽容,最终被处州的叛军残忍地杀害。

除此之外,还有十位义子,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朱元璋的大业立下赫赫战功。可惜的是,他们没能留下姓名,也无法享受荣华富贵,默默无闻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这二十名义子中,竟然有十五位壮烈牺牲。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朱元璋的称帝之路铺平道路,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无名英雄。

正是因为有这些义子大将们的勇敢和牺牲,朱元璋才能成就帝位,最终开创了辉煌的大明王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