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35章 七夕之夜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35章 七夕之夜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00:29:15

“七月七,是七夕,

找个女友,过七夕,

一夜风流,七夕过,

管她是不是,我妻!!”

七夕,一个被称呼为“现在都市男女开房一夜风流”的“情人节”!

一个可以光明正大搂着别人未来的媳妇开房的,激情四射的节日!

一个非常“浪漫”的节日!!!

七夕,这个传统节日,如今已经变成了现代都市男女们寻找刺激、享受一夜情的借口。

他们把这一天当作是放纵自己**的时刻,无视道德和伦理的约束。

然而,我们却不能忘记七夕最初的意义。

在古代,七夕是一个庆祝爱情和家庭幸福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向织女乞求智慧和技艺,同时也表达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古代七夕,不仅是情人节,还有七夕庙会,同样热闹非凡,十分合适全家出游,

说是全民欢喜的好日子,似乎更为恰当。

此时的成都府正是如此,人山人海,繁华热闹,让人目不暇接。

在打破唐代严格的坊市制度后,城市里的居民生活变得更加自由和多样化。

经过两宋的大规模开发,夜市开始大规模出现,人们可以在夜晚享受购物、娱乐和社交活动。

尤其是到南宋之时,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

当时,南方首次出现了百万级别的大都市,这些城市充满了商业机会和繁荣景象。

而四川的成都府就是其中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人口和财富。

虽然元年之时,战乱频发,但四川之地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优势,战乱的影响较小。

这使得成都府得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并继续吸引着商人和移民前来定居。

等大明开国后,四川的成都府已经是西南地区的第一大都会了。

它不仅是商业和文化的中心,还是政治和军事的重要据点。

据《成都古今记》记载,成都当时已经形成十二月市,

即,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一派繁荣。

大慈寺于唐宋鼎盛之际,占据成都东城小半之地,彼时大慈寺香客如云,对香烛等佛事用品需求甚巨,又因寺庙之后即为锦江水运码头,故而在明代之前,大慈寺周边便已形成庙会。

正因如此,大慈寺前方的庙会,自始至今,一直延续至大明天顺三年,即公元 1452 年,

与此同时,解玉溪两岸亦出现了夜市。

十二月市中的蚕市、扇市、香市、七宝市、药市等诸多专门集市,皆于大慈寺周遭举办,七夕亦无例外。

七夕之夜,寺庙中的僧众,会特意于此夜自寺院墙头挑起灯笼,整个夜市被映照得色彩斑斓,商户与游客云集,实乃一幅繁荣之景。

宋代诗人陆游,曾作诗云:

“何事复作南来?

观重阳药市,元夕灯山。

花时众人乐处,欹帽垂鞭。”

另有诗人田况游历成都时,值农历七月初七,七夕佳节,曾提笔书下记录大慈寺附近夜市繁华之景的《七月七日晚登大慈寺阁观夜市》,

“万里银潢映紫虚,桥边螭辔待星姝。

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思尽得无?

七夕集市这般闹,闺中女儿意如何?

一双十指玉纤纤,非是风流物不拈。

鸾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擘珠帘。

金杯有喜微微点,银鸭无香缓缓添。

因嫌剪刀冷,泥人呵罢弄人髯。”

七夕节亦名乞巧节,乞巧之法自是五花八门。

对月乞巧乃最为常见之法。妇人皆穿七孔针,置几案,陈笔墨针线、酒菜瓜果于庭院中以乞巧。其对月穿针,若能穿过,则为“得巧”。继以碗盛清水,截灯草或豆芽为短节浮于水面,以手搅动使之旋转,若有两节相遇,即为“得巧”,示来年可绣出精美之绣品。

七夕之应节食品,以巧果为最。巧果亦称“乞巧果子”,式样繁多。其主要之材乃油面糖蜜。。

七夕当日,青年男女可于大慈寺的梧桐树下望月,用斋饭,互诉衷情。

七夕之际,

白日众人可携同三两好友,一同出游,饱览凤凰山的胜景,

夜晚则可逛游夜市,食巧果,猜灯谜。

女子们可居家中,对月乞巧;

孩童们可染甲,以豆芽乞巧;

父母亦可接出嫁的女儿归家,此乃护佑女儿和女婿的美满生活。

七夕前后,正值天气最为炎热之际,读书人家可在院中晒书,以防蛀虫。

由此可见,七夕节,成都之盛景。

天顺三年,公元1452年,这一年的成都地区,七夕节的氛围格外浓厚。

大街小巷弥漫着节日的喜悦和浪漫气息,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参与各种活动,庆祝这个传统佳节。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成都地区的七夕节依旧热闹非凡。

只见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有卖小吃的、卖手工艺品的、卖花的等等。

摊主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吆喝声此起彼伏,让整个城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广场中央还搭建有一个大戏台,戏台上正在上演精彩的戏曲表演。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化着精致的妆容,演唱着经典的曲目,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下面的观众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时不时的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除了看戏的,还有听书的。

只见在茶馆里,说书先生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历史故事和稀奇传说,下面的听众们同样是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

此外,还有一些艺人在街头表演杂耍和魔术,引得路人纷纷围观。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幽默的表演赢得了周围观众们的喜爱和赞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情侣们也会选择一起逛街购物,享受二人世界。

他们手牵手漫步在繁华的街道上,挑选着心仪的礼物送给对方,表达彼此的爱意。

总之,今年成都地区的七夕节,无论是唱戏的、卖艺的、说书的还是叫卖的、赶集的,都汇聚成了一片人海,共同欢庆这个浪漫而又欢乐的节日。

四川总督于谦,身着便装,站在人群之中,身边紧跟着两名贴身侍卫统领,正是侠客岛的高徒张三、李四。

两人皆是武艺高强、忠诚耿耿之人,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保护着于谦的安全。

于谦目光扫过熙熙攘攘的街道,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

看到此时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和谐。

他不禁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和付出,终究是没有白费,

如今终于换来了四川之地人民的安居乐业。

正当于谦沉浸在感慨之中时,他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

在他斜对面的酒楼楼顶之上,一名身穿艳丽服饰的刺客正悄然潜伏着。

这是一个不男不女的身影,虽面容姣好,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冷酷和决绝。

这个刺客正是日月神教的教主东方不败。

只见她手持一把精致的绣花针,针尖闪烁着寒光,犹如一颗颗致命的子弹,

静静地瞄准了于谦的额头和心脏等要害部位,等待着最佳行刺时机。

突然,只见东方不败猛地挥动手中的绣花针,速度快如闪电,

那绣花针就如同一道道光速般射向了于谦,带着无尽的杀意和力量,

而此时的于谦,却依然沉浸在对百姓生活的欣慰之中,毫无防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