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18章 进跳三级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18章 进跳三级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00:29:15

大明朝时期,国子监分为南、北两监,分别设在南京应天府与北京京师,其中北京的国子监作为京师国子监,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扮演了教育管理机构的角色。

京城国子监坐落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上,与孔庙相邻,共同形成了“庙学一体”的布局,即左边是孔庙,右边是国子监。

京师国子监由三进院落组成,占地面积超过了2万亩。其主要建筑沿一条中轴线分布。

自南而北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和敬一亭。

集贤门是主门,平时一般不开,只要当皇帝或者内阁首辅来国子监时才开。

集贤门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小门,东边是持敬门,西边是西大门。

西大门正对面就是孔庙,每逢初一、十五,国子监都要安排学生去孔庙祭拜,所以东边的持敬门基本也是关着的,只能从国子街西边的西大门进入国子监。

此时正是上学之时,六堂外班的走读生们,正一个个身穿国子监校服,在学录的安排下,先是朝孔庙郑重一拜,而后通过西大门,进入国子监,到中间两边的六堂读书。

胡斌,胡容,从下人胡三手中接过各自的包袱提在手中,跟随众人亦步亦趋的慢慢前行。

排到九岁胡斌之时,

“那位学子,你为何进学不穿校服?”学录彭时问道,因为在国子监表现优秀,年芳16的彭时今天被恩师李时勉,特意任命为一天的学录官,昨晚在恩师家中休息,所以今天早早就来到国子监西大门维持秩序。

“回老师的话,学生是今天第一天到国子监报到,还未曾领到校服。”胡斌谨记早上堂弟胡容所说的校规。

“如此,你先在一旁等候,随后跟我进入国子监报到。”热心肠的彭时道。

“多谢老师,”胡斌拿着自己的行李在一旁等候。

“堂兄,那我先进去了,随后,我去正义堂找你。”说完路上换过校服的胡容,随着人流,先是祭拜孔庙,随后进入了国子监。

少许,大约两课钟左右。

外班走读生们都已经进入国子监后,彭时来到胡斌面前。

“你可是廪生?”

胡斌摇了摇头。

“那是副榜举人?”

胡斌又是摇头。

“看你小小年纪,也不可能是贡士啊,那你是贡生还是监生?”

“学生是恩监,并且还未曾蒙读。”胡斌也知道恩监不好听,一脸不好意思道。

“恩监,那你几岁了?可是孤身一人前来。”

“学生今年九岁,刚才跟表弟一起前来。”胡斌不知何意还是实话实说道。

听了胡斌的回答,又看了看胡斌身上穿着的粗布汗衫,彭时对胡斌一拱手道,

“学弟辛苦,一会跟随我入国子监,帮你办理入学事宜,”

彭时虽然是廪生,还是江西吉安府安福县第一廪生,但他并没有因为胡斌是恩监生,而看不起他,能得到皇帝特别照顾成为恩监生,要么其家族对国家有大贡献,要么其家族势力庞大,

但看九岁的胡斌孤身前来,身穿粗布汗衫,想必其定是前者,一时间对胡斌大生好感。

胡斌,凭借一身粗布汗衫,外加恩监的身份,结交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好朋友,彭时—彭宏道。

要是此时彭时,知道眼前一身粗布汗衫的胡斌,就是那傻子殿下朱祁镛,不知道两人还会不会成为朋友呢?

胡斌看见彭学录竟然向自己这个学生,躬身行礼,还以为这是进学的正常流程呢,

于是也赶紧放下手中提着的行李,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恭敬敬的朝彭时彭学录,回了一礼,

“老师,您辛苦了!”

“哈哈哈…哈哈哈…”

“彭宏道,你何时成为老师啦,我们怎么不知道呢?”

“是啊,是啊,宏道,你要真能成为老师,那我们四人也可为师亦!”

说着吕原—吕逢原,王恕—王宗贯,姚夔—姚大章,岳正—岳季方,四人一起走到彭宏道身边打趣道。

“大章,今日感觉如何,可曾好些?”彭宏道一脸担忧之色的看向姚夔。

“多谢四位同窗好友,昨晚的救命之恩,没有你们,我大章昨晚估计就没了!”姚夔郑重的朝吕逢原,王宗贯,彭宏道,岳季方,四人躬身行礼道。

“大章,不必如此,我们是同窗好友,你有难,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是啊,大章,我们是兄弟,为兄有难,弟弟自然要帮忙啊!”

“大章,你以后可得多多加强锻炼,没有好的身体,怎么参加科举,为国出力。”

“大章,昨晚真是凶险啊,没有恩师和李良公公出手,特别是李良公公,真是一个好人啊,特意从太医院请太医过来,不然你也不会这么快就好。”

五人完全把旁边候着的胡斌抛在一旁,说的热火朝天。

好半天,

看五人还是没完没了,说个不停,虽然胡斌也对他们五人之间的兄弟同窗之情羡慕不已,但看了看天色,时间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10点半,再过一会,估计国子监负责登基入学的学录官,就该收工回家吃午饭了。

那自己一上午时间,不是白等了吗。

此时胡斌也看出来了,这五位就是表弟所说的优秀拔贡生,并不是真正的学录官。

“诸位学长,不好意思,打扰了,学弟我还等着登录入学呢,你们看,哪位学长可以帮一下忙?”

彭宏道听见这话,才反应了过来,自己看到四位同窗好友,聊的太嗨,一时之间竟然把这位即将进学的恩监生给忘了。

“这位学弟,不好意思,刚才看到他们四人,一时兴起,把你给忘了,这就带你办理入学的各种手续,

对了,还没有请教学弟姓名呢?”

“学长,我叫胡斌,今年九岁,山东兖州府济宁县人士,祖父胡荣,是锦衣卫百户,家父胡瑄,是锦衣卫试百户,家母李惠。”

“什么,你就是那个小师弟胡斌,”

五人一听,胡斌自报家门,立刻想起恩师李时勉今早特意交代之事。

原来五人到此,正是为了胡斌。

因为公公李良出手搭救同窗好友姚大章之事,五人本来就对胡斌有好感。

如今看到一身粗布汗衫的胡斌,听其自报家门,想来必定其父锦衣卫试百户对国家做出了大贡献,皇帝才特意安排公公李良昨晚去恩师府上,让恩师收下胡斌这个小师弟。

而胡斌还以为是自己外祖父胡荣动用自己的关系,把自己安排到李时勉的门下。

阴差阳错之下,化名胡斌的雍亲王朱祁镛,凭借公公李良昨晚出手帮忙的恩情,在一身粗布汗衫的衬托下,又成功结交了四个好友。

六人,胡斌,彭宏道,吕逢原,王宗贯,姚大章,岳季方,成为了同门师兄弟,兼同窗好友。

在五位师兄的帮助下,九岁的胡斌,在交了五两银子束修,领取刻有自己籍贯,祖孙三代姓名生平简介的学位牌和一套文房四宝后,又领了春夏秋冬四套校服,跳过正义、崇志、广业三个初级班,直接成为了李时勉所教习的中级班修道堂,诚心堂之中修道堂的一名内班学生。

虽然成功的在国子监报了名,还跳三级成为了中级班中修道堂的一名内班学生,但胡斌他还得经过恩师李时勉的重重考验,

尤其是半年之内,必须要把别人需要6年时间才能学会的初级班知识学的融会贯通。

不然,胡斌将会被国子监司业李时勉退回原籍,离开国子监,连去初级班正义堂重新开始的机会也没有。

这是李时勉之所以答应公公李良教导胡斌的条件,而公公李良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竟然答应了。

回到书舍,听完五位师兄所说的情况。

胡斌是一个头,两个大,

别人需要六年时间才能学会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还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一系列的儒家经典,

还有算学十经,《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五曹算经》、《孙子算经》,自己必须在半年之内学会啊。

看小师弟胡斌,满头大汗,姚大章安慰道,

“小师弟,放心,我们五人会全力帮助你的,虽然几百年来只出过黄观这样一个过目不忘的天才,但谁能保证你小师弟胡斌就不是这样的天才呢,小师弟加油,我们看好你哦。”

“小师弟,加油,我们看好你!!”

“加油,小师弟!!”

…………

说完五人同情的看了一眼小师弟胡斌后,顺便拿起胡斌的饭盒,去国子监的食堂打饭去了。

听到只是背书,胡斌暗暗松了一口气,一边整理自己的床铺,一边回忆前世自己学过的知识。

但半年,6个月,180天,要背会23本书的工程量也不小啊,基本的7天背会一本书!

等待胡斌的第一个考验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