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1章 两份圣旨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1章 两份圣旨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00:29:15

天顺五年,公元1454年,正月初一,广西省会,桂林总督府。

一场关乎大明朝,未来百年国运的重要集会,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参与此次集会的有,

大明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安南,南部五省总督、军机大臣、吏部尚书、全军监军的李贤。

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全军统帅杨洪。

福建、江西、浙江、南直隶,东南四省总督钱钟。

湖广总督王骥,

四川总督于谦,

锦衣卫北镇使南方情报机构负责人,千户汪直。

以上六人。

会议由职权最重,且携带有皇帝圣旨的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李贤主持。

看人都到齐了,

只见李贤,从身后取出出征之前,皇帝朱祁镛交给他的两份圣旨中的一份,缓缓展开,高声道,

“陛下圣旨,在此,

众臣跪接!!!”

随着李贤的这一声高呼,杨洪、钱钟、王骥、于谦、汪直,五位朝廷重臣,连忙恭敬地跪下,齐声高呼道,

“陛下恭安,臣等接旨!!!”

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回荡在桂林总督府之上,显示出对皇帝的尊崇和忠诚。

每个人都低头跪地,身体微微前倾,表示出顺从和敬畏之情。

整个场面庄严肃穆,气氛紧张而凝重。

众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接下来的旨意宣读,心中充满了期待。

之后只听,李贤高声阅读起朱祁镛传下的第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此次,大军南下,一举扫平了景泰朝和建文朝之叛乱,

此乃我大明朝之幸事!

而这一切,离不开诸位重臣的鼎力支持与赫赫战功。

朕对你们的功绩和表现深感欣慰,并在此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这场历时五年的南下平乱之争中,

你们皆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勇气和毅力。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和威胁,你们毫不退缩,奋勇杀敌,以坚定的信念扞卫了我大明朝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你们是我大明朝的英雄,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努力和奉献,才使得我大明朝得以再次一统。

朕深知,诸位爱卿皆是国之栋梁,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朕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忠诚和敬业精神,为我大明朝国家的繁荣富强,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朕,也将一如既往地信任和倚重你们,

共同开创我们大明王朝更加辉煌的未来。

为了表彰诸位的功劳,

特加封福建、江西、南直隶、浙江,东南四省总督钱钟,为闽国公,世袭罔替,

另,赏赐白银五千两,

加封太子太保,调任京师军机处,担任兵部尚书,掌兵部。

加封军机大臣、兵部尚书、京营主帅老将杨洪,为昌平侯,世袭罔替,

另,赏赐白银八千两,

加封太子太保,并应其所请辞,荣归故里,安详晚年!

加封湖广总督王骥,为靖远伯,赏赐白银三千两,

调任云南、贵州,西南两省总督,加征西南将军印,

讨伐之前西南叛乱的七部宣慰司,

即,孟养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孟连宣慰司、孟艮宣慰司、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底兀剌宣慰司,

同时,命其编练西南三十万新军,

兵源可从投降朝廷的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叛军中,挑选家事清白出生的军士,

剩下之叛军,

甄选罪大恶极者,劳改十年,修路建桥。

一般罪责较轻者,劳改五年,修路建桥,

剩下之叛军,全部裁撤,各回原籍。

加封四川总督于谦,为忠肃侯,世袭罔替,赏赐白银三千两,

调任广西、广东、安南,东南三省总督,加征东南将军印。

讨伐之前东南叛乱的四部宣慰司,

即,

交趾宣慰司、老挝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和大古剌宣慰司,

同时,编练东南三十万新军,

兵源从投降朝廷的广东、江西、浙江三省叛军之中,挑选清白之身的军士,

剩余之叛军,除恶极者,建桥修路之外,全部各回原籍。

锦衣卫北镇使千户汪直,负责西南、东南,两地之情报工作。

加封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李贤,为四川、湖广两省总督,

为西南、东南提供后勤保障。

原湖广大将方瑛,升为四川总兵,留守四川!

原京营主将石亨,升为贵州总兵,调往贵州,

原京营主将范广,升为广西总兵,调往广西。

原京营主将孙镗,升为广东总兵,调往广东。

原京营副将石彪,升为安南总兵,调往安南。

前军主将韩雍,升为湖广总兵。

中军主将项忠,升为云南总兵。

后军主将陈友,升为福建总兵。

原广东总兵杨信民,调任江西总兵

原广西总兵董兴,调任浙江总兵。

原福建总兵孟鉴,随闽国公钱钟调回京营,担任五军营主将。

剩下诸将,各升一级,另,赏赐白银1000两

程度,调任南京兵部尚书,管理南直隶。

海军副将王英,升为江南水师提督,驻守大员岛和刘家湾。

海军大将李参,升为南部水师提督,驻守广州湾和海南岛。

原东部海军提督王祯,封为靖海侯,驻守对马三岛和青岛湾。

余下诸部,等兵部核实后军功后,再另行嘉奖!

钦此,

大明天顺五年,公元1454年,正月。”

“臣等叩谢天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伴随着这激昂而又恭敬的呼喊声,

封侯拜将的钱钟、杨洪、王骥和于谦四人,以及那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千户汪直,齐齐跪地,五体投地,以最虔诚的姿态向皇帝表达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只见钱钟,身着华丽的锦袍,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面容刚毅,眼神坚定的他,此刻正激动得微微颤抖;

而杨洪虽然年老,但身材依旧魁梧,犹如一座铁塔般屹立不倒,满脸络腮胡,更显豪迈之气;

王骥则气质儒雅,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种文人该有的非凡的气度;

于谦更是正气凛然,一脸肃穆,仿佛世间一切邪恶都无法撼动他那颗忠诚之心。

而站在一旁的汪直,作为锦衣卫千户,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英姿飒爽,令人不敢直视。

此刻,他也同样怀着敬畏之心,随着众人一同高呼万岁。

整个场面庄严肃穆,气势恢宏,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好一会儿过去,待得众人那激动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些许之后,

只见李贤缓缓地伸出手来,再次从自己的身后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份明黄色的圣旨,

面色凝重,刻意压低了声音说道,

“诸位大人,请听好了。

这可是陛下亲自下达的圣旨,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这份圣旨只许我们在场之人观看,绝不可出声诵读。

而且,陛下在来之前就已经特意交代过了,

要让我们六个人一同看完之后,即刻将其焚毁,不得有丝毫拖延。”

说到这里,李贤顿了一顿,目光扫视着眼前的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令人胆寒的冷意,接着厉声道,

“此事非同小可,必须严格按照陛下的旨意执行。

若有人胆敢阳奉阴违、暗中违抗圣命,定斩不赦;

若是看到圣旨,却不遵从,同样格杀勿论;

谁要是心存侥幸,妄图挑战陛下的权威,

那就休怪本官,不讲情面,下手无情了!”

李贤此言一出,

钱钟、杨洪、王骥、于谦、汪直五人,内心惶恐之余,亦充满好奇,

皆想知晓陛下此诏之中,究竟隐藏着何等惊天大秘密,竟如此骇人,如此神秘,且看过之后,还需立刻焚毁。

随着李贤手中的圣旨徐徐展开,只见其上写着,

“诓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广五省之地的原叛军土司首领们,

至此集会,赐银封侯,

一个不留,聚而灭之,

改土归流,推行郡县,

安定西南,稳定边疆!”

见此圣旨,于谦神色骤变,几欲失声。

“此,此,此……

此何止是鸿门宴,简直是一锅乱炖。

稍有不慎,走漏风声,必是一场大祸。

难怪如此神秘,陛下严令,阅后即刻焚毁。

然却不得不说,此确实是,天赐良机,

值此叛乱平定之际,假赏赐有功将士之名,

将此前平乱有功的各地土司长官召集一处,

举办一场盛大庆功宴,继而趁大军云集之机,

骤然发难,将所有土司及其亲信诛杀,

再挥军进剿,群龙无首的各地土司,

如此,必能事半而功倍,

更能一举彻底平定云南、贵州、广西、湖广、四川五省之地。

使西南五省彻底成为我大明朝的稳固后方。

如此一来,出兵安南与缅甸便有了稳固的后方,有了钱粮赋税、兵源补给之所,

再逐步谋划,

如此,数年之后,安南、缅甸、老挝等中南半岛之地,必将归我大明所有。

如此一想,此事大有可为,于谦心中已然认同,也深知陛下此举之英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就这么办,”如此想着,于谦看向李贤,沉稳地点了点头,

钱钟,杨洪、王骥、汪直,见于谦点头后,亦沉稳地点点头,

见众人皆完全同意,李贤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方才紧张得,心跳都快停止了,

随着众人的点头,

一场针对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之地土司首领们的鸿门宴,开始悄然筹备中……

那为何朱祁镛要下此命令呢?

存在快百年的土司制度,对大明朝,又有怎么样的威胁呢?

五省之地土司首领们,哪些是必须清洗的对象?

哪些又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呢?

请继续往下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