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3章 中南半岛上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3章 中南半岛上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00:29:15

朱祁镛,为何要这般煞费苦心、如此兴师动众地去谋取中南半岛呢?

这里面的原因可谓错综复杂,

但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中南半岛,那极其关键且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它就像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亚洲南部,

连接着东、西、南、北,各方地域,

是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和地缘政治要冲。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控制了中南半岛,便能掌控周边大片区域的经济命脉与军事通道。

无论是贸易往来,还是军事部署,都能在此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绝不能忽视中南半岛,所潜藏着的强大战争潜力带来的对中原王朝之巨大威胁。

这片土地,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人口众多,

如果落入敌手或者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必将对我中原王朝一方,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正所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只有将其纳入我中原王朝自己的势力范围,才能彻底消除这一潜在危机。

第三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

中南半岛,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华版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为堂堂正正的华夏儿女,

21世界的穿越者,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四好青年,

朱祁镛,向来秉持着“寸土必争”的坚定信念。

中华先祖们,留下来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的根脉所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绝不容许有丝毫的舍弃或丢失。

接下来,深入探讨一下中南半岛,那令人瞩目的绝佳战略位置。

从地图上看,

中南半岛,宛如一座天然屏障,横亘在大明朝之南方边境。

它不仅是大明朝,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门户,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掌握了中南半岛,便意味着能够有效地把控南海地区的局势,保障大明朝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同时,中南半岛还与印度次大陆相邻,

对于维护大明王朝和印度天竺两国之间,边界的稳定以及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通过中南半岛可以便捷地与南亚、中东等地区建立紧密联系,

可以进一步拓展大明王朝国家的影响力和发展空间。

而且中南半岛,面积巨大,达到了200多万平方千米,约为大明版图的1\/5,

关键还,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受中原王朝文化影响巨大,大多说汉语,对中华有一定的认同感,

从历史上看,中南半岛自古就是我中华固有领土之一部分。

两汉之时,蜀汉诸葛亮之时,就开始经营中南半岛。

至元朝之时,大元消灭大理国后,又攻占了中南半岛,且设置了缅中行省,

中南半岛成为了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大元王朝,自此拥有了印度洋的出海口。

为了更好的开发西南之地,

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

元朝又在今天的西藏,设置“乌斯藏宣慰司”。

明朝灭亡元朝后,继承了元朝在中原和南方的所有疆域。

元朝将“乌斯藏”作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后,被明朝也一直沿用。

公元1373年(洪武六年),明太祖朱元璋,在西藏地区设置了“乌斯藏卫指挥使司”,

在大理云南之地,设置了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在中南半岛设置了三宣六慰,

以管理包括云南、贵州、西藏、中南半岛在内的整个西南之地。

“三宣六慰”是指,明朝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设置的管辖机构统称。

明朝时期的三宣六慰,包含今天的,

“缅甸全境、泰国北部、老挝中部、印度东北部”。

“三宣”,即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

“六慰”,则是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

后来又陆续增加了底马撒宣慰司,底兀剌宣慰司等诸多慰司。

“底马撒宣慰司”,即今天的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与那加兰邦一带。

明成祖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始置,隶属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十九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印度阿萨姆出土了,明成祖朱棣的“底马撒宣慰司信符”,

证明了阿萨姆邦曾是大明领土,揭晓了底马撒宣慰司的位置所在。

根据缅甸学者陈孺性先生的考证,“底马撒宣慰司信符”所刻的时间为永乐五年,即公元1407年,

也就是说,那时的阿萨姆已经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明朝永乐之时,也是有印度洋出海口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