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21章 改土归流上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21章 改土归流上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00:29:15

天顺五年,公元1454年,十月底,

当明朝辽东新军于东北,剿灭建州女真首领董山所部,获得大胜后,

同年,十一月初七,

大明朝西南之地的贵州、湖广两省之地,清剿四大土司势力之战,正式打响。

先说,负责清剿东部湖广容美田氏土司家族老巢——万全洞的于谦所部大军,

在大将韩雍、陈友两路15万主力大军的全力配合和保护下,

付出5万湖广守军的巨大伤亡后,

5万炮营新任统帅范广,手下的2000门重炮,终于是被硬生生的,抬到了容美田氏土司家族的老巢——万全洞之前。

十一月初九,

2000门火炮,对准目标万全洞,开始了一个洞口一个洞口的炮击。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不间断炮击,

至天顺七年,公元1456年,五月,

十二处万全洞,洞口,被一一拔除,湖广之地的容美田氏土司家族之势力,基本被剿灭。

同年,天顺七年,公元1456年,六月,

天顺帝朱祁镛,裁撤湖广施州卫,设置恩施县,

归巡荆道直隶州归州管辖,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其原管土司,隶属恩施县。

施州卫改县,统一管理整个地区的诸位土司,

推行郡县制,这是天顺帝朱祁镛,在为湖广省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工作做准备,

七月初,在于谦得亲自坐镇主持下,

湖广湘西土司控制之地,开始了全面的改土归流。

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关于天顺帝朱祁镛所制定的

“改流之法,计擒为上、兵剿次之;

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

惟制夷必先练兵,练兵必先选将”的政策。

剿抚兼施、恩威并用,

而于谦,则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又结合湘西之地的实际情况,

灵活采取了多种策略,这些策略主要包括:

“武力威逼”与“和平招抚”并用。

土家族土司的改流,虽没有一兵一卒的正面冲突,

但在策划改土归流的过程中,

鉴于诸土司一贯号称的强大之势,

于谦,并没有丝毫大意,

因而在正式改土归流之前,做了一番军事上的调动和部署。

于谦在恩施县等地,布置下重兵,

作为威慑力量,加上之前剿灭容美土司家族势力的威慑,

对剩下的其它,拟改土归流的土司们,形成了有效的军事防范和武力逼迫,

之后于谦,以不同借口裁废了剩下的湖广之地的土司们。

这种策略或因土司“暴虐”“不法”等罪名而被改土归流,

如施南土司覃禹鼎,以“淫恶抗提,拟罪改流”,

忠建土司田兴爵,以“横暴不法侵龙山”而改流;

或以土司“恳请”,“自愿”而改流,

如,忠峒司田光祖等,纠集十五个土司,上呈自请改土归流。

对于改流土司的安置问题,在实施改土归流的过程中,大明朝廷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

自请改流的土司,大明政府规定,

“土司倾心向化,率属内附,由督抚疏请改立民籍者,授以守备或千总、把总之职,准其世袭。”

如,忠峒等十五土司主动缴印,呈请改流,均受职世袭。

其中忠峒、散毛、忠路、忠孝、高罗、大旺、金峒、龙潭、沙溪、漫水10土司,改流后均准世袭千总职。

木册、蜡壁、东流、唐崖、卯岗5土司,改流后均准世袭把总职。

而对于强行改流的土司们,则不再封官,

如东乡、忠建二土司,俱因获罪改流而无世袭;

而对于敢于抗拒改流的土司们,则问罪革职。

于谦采取调虎离山之计,令土司及其直系亲属迁往江西、浙江、辽东、河南、陕西、武昌、汉阳等地,以防隐患,

无论自愿还是强制改流。如“田畅如、田琰如系田旻如之弟,应与田旻如之家口同解陕西安插”;

向日芳、田安南、向虎等“解交广东于极边地方,

分别安插,其妻妾子女,及父母祖孙兄弟……与向日芳、田安南、向虎一同安插”。

对于土司属下的土官,则让他们回本土为民,不再承担官职。

在剿灭容美田氏土司家族势力之后,于谦在湘鄂西地区进行得改土归流,颇为顺利,

天顺八年,公元1456年,正月初七,新年之后的首次大朝会上,

朱祁镛下令,在湖广省得湘鄂西土司集中地区,

设置了宣恩、来凤、咸丰、利川4县,及鹤峰州、长乐县2县,

并于恩施设置了施南府,

下辖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利川县,鹤峰州、长乐县,6州县之地,

在于谦大军的强有力威慑下,大明朝的湖广省,全省之地全部归于天顺帝朱祁镛的直接控制之下,湖广省的改土归流全部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