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22章 谋取官位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22章 谋取官位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3 00:29:15

晚上11点,雍亲王府,

“王爷,王妃,最新的统计结果出来了,这次刺杀活动,共造成王府侍卫20人被杀,朝廷四品以上官员被杀的有5人,

分别是,

正二品的工部尚书吴中,

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刘中敷,

正三品的吏部右侍郎郭璡,

正三品的礼部左侍郎魏源,

正三品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智

四品以下被杀的官员更多有25人,都是六科言官,

另外府外还有50名前来道喜的百姓被杀。

被杀的人加起来共有100多人,

受伤的人更多,足有120多人,司礼监太监公公王振也受了重伤,左手胳膊和左大腿各被砍了一刀,还好都只是皮肉伤!

另外被杀死得刺客有70人,逃走的有三人,调查得知都是一个叫日月神教的江湖势力。

至于刺杀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王府长史徐有贞拱手说道。

“徐长史,再辛苦一下,写一份详细的陈词,明天上交给内阁。

另外明天找王妃从王府的府库中,拿出一笔钱,对死者进行补偿,伤者进行救助。

王府侍卫死者,一律补偿50两,另外可以安排家属一人到王府或者王府名下的酒楼、客栈做工。

伤者一律补偿10两,所需药材由王府出。

府外前来道喜无辜被杀的百姓,死者补偿30两,伤者补偿10两。

至于被杀得朝廷官员上报朝廷,由朝廷处理吧!

杀手尸体也交给朝廷,由朝廷处理!”雍亲王朱祁镛对此也是心痛不已,只能尽力进行补偿!

“是,王爷,臣这就前去准备!”说完王府长史徐有贞退了下去!

朱祁镛看向钱幼娘,无奈的一笑,

“幼娘,你救了我一命,而我却欠你一个新婚大礼啊,我是不是很没用啊,还要自己妻子保护,

幼娘通过这次,我决定了三天之后跟你学武!”朱祁镛抱着钱幼娘道,

“镛哥哥,为何三天以后才学武啊,明天早上幼娘就可以教你!”幼娘不解得问道,

“因为我现在看到幼娘,抱着幼娘,饿的不行,必须得吃饱了,才能有精力学武!”说着朱祁镛不等钱幼娘反应过来,就朝幼娘的红唇吻了下去。

一夜风雨之后,幼娘终于知道了,朱祁镛说的“吃饱”是什么意思了。

虽然昨天大婚之时发生了刺杀行为,还造成30名朝廷官员被杀,其中还有2名六部尚书,2名六部侍郎,1名督察副都御史这样的正二品和正三品的大官,

但该有的礼节依旧不能废。

今天要带新妇进宫,给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请安。

雍亲王朱祁镛,雍王妃钱幼娘,皇太妃胡善祥,三人早早的就来到了慈宁宫和乾清宫。

一番问安后,才知道昨晚宫内也发生了大事。

“郕王朱祁钰和皇太妃吴氏,竟然被日月神教教主抓走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朱祁镛不知道自己该做何表情。

郕王朱祁镛和贤妃吴氏,固然是自己登位路上的一大威胁,这毋庸置疑,

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大明战神朱祁镇被瓦剌太师也先抓走后,就是郕王朱祁钰被群臣拥立为帝,成为了下一任的皇帝景泰帝。

如今郕王朱祁钰被日月神教教主抓走了,那自己就是唯一的皇子,自己再也不用担心被太皇太后安排离开京城就藩了,至少是在皇帝朱祁镇有儿子之前。

那看来最近几年,只要自己不太过分,太皇太后都会忍着,这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是有利的,甚至于自己可以什么也不用做,静静等着,历史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也可以,自己也可能成为监国,甚至可能成为皇帝,

什么也不改变,如此当然最好!

但现在历史因为自己的出现,已经发生改变,原来的历史如今只能借鉴,不能再成为依靠了。

打铁还得自己硬,再依靠原来的历史,自己可能就得失败。

如今,历史轨迹已经发生改变,自己也必须跟着改变,才能成势。

看来自己没有别的办法可选,只能按先前彭时师兄定下的策略行事。

“大婚之后,拿下礼部

科举在即,谋取主考,

寻找时机,踏足兵部,

整合南方,控制朝廷”

一瞬间,朱祁镇心定了下来!

眼前不正是一大机会吗,

如今自己已经大婚,可以监国理政了,

而且朝廷一下子空出这么多要害部门,

有正四品的大理寺卿,正二品的内阁阁臣,

有正二品的工部尚书,户部尚书,

有正三品的吏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

还有正三品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六科给事中。

这样多部门,内阁阁臣,两个尚书官职,不用想,自己百分百拿不到。

两个侍郎,吏部右侍郎和礼部左侍郎,也都十分重要,要是两个能一起拿下,当然最好,

但最次礼部左侍郎这个官位自己必须得替恩师李时勉拿下。

剩下的大理寺卿,察院右副都御史,六科给事中,

一个审理,两个检查部门同样重要,

特别是六科给事中,别看官职只有七品,但它拥有的话语权却很大。

在明朝,六科给事中和御史合称为言官,组织机构分别为六科和都察院。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亡教训,十分重视言官的作用,特别是六科给事中,鼓励六科言官们忠君爱民,直言谏诤。

因此,六科言官曾被赋予很多权力。

一是,言谏权。

言谏,是六科言官最重要的一项职权,主要纠正天子过失。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十分重视言官的作用,给予言官极大的权力,鼓励他们直言进谏。

永乐时规定:“拾遗补过,近侍之职。亦当直谏,勿有所回避”。

宣德时,在召见六科给事中时说:“朝廷置给事中,所以出纳帝命,封驳奏章,朝政阙失,军民利病,皆得言之,非他职比也”。

在大明朝数代君主的鼓励和支持下,言官,特别是六科给事中的言谏权得到了彻底落实。

二是,弹劾权。

在弹劾这一方面,六科给事中和御史各司其职。

六科给事中主要是弹劾六部及朝中百官的枉法之处,

而御史主要是弹劾、纠正朝中百官及地方官员的贪污受贿。

永乐时,六科给事中的弹劾权做了明确规定:

“凡两京大臣方面等官有不职者,俱得劾奏”。

说白了就是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中央的官员,包括内阁大臣。

御史变成主要负责监察各地地方官员。

三是,封驳权。

《大明会典》明确规定:“有关奏疏,需先经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有封驳之权,纠正错误”。

封驳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对皇帝发出的敕,认为有所不妥,可以退回;

二是对于大臣的奏疏,发现有错误,可以提出改正建议。

封驳权可以说是六科给事中最重要的一项权力,

这是对内阁权利的一种制衡。

四是,廷推权。

廷推是明朝独创的一项制度,明朝凡任命高级官吏,必须由吏部会同三品以上官员廷推,

而按照《大明会典》规定,吏部廷推,六科皆预焉。

由此可见,六科给事中级别虽低,却关系到高级官吏的升迁,达到了权力间相互制衡的作用。

五是,考课权。

考课是明朝言官对官员定期考核的一项权力,主要考察官员任期内的政绩、德行,以决定该官员的升黜。

包括京察和外察,京官六年一察,外地官员三年一察,由督察院负责。

为了防止考察过程中出现遗漏,又规定六科给事中有权指正考察不公的地方,是为拾遗,

这就是说六科给事中还可以监督督察院。

所以说六科给事中的权利比督察院还高。

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所以叫六科给事中或者六科言官。

六科给事中,分科治事!

洪武九年定员为十人;

洪武十年隶承敕监;洪武十二年改隶通政司;后逐渐增至八十一员。

洪武二十四年定制,

六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为正八品;

左、右给事中各一员,从八品;

给事**四十人,其中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正九品。

建文年间,升都给事中为正七品,给事中从七品,并罢左、右给事中。

明成祖永乐年间复置左、右给事中,亦为从七品。又置六科官署于午门外直房。

其后各科员数,虽然有增减,但六科给事中的头头,却固定了下来,就是六科的都给事中,为正七品,

这次雍亲王大婚,六科给事中的头头,正七品的都给事中,全部被杀。

雍亲王瞄准的官位就是,

礼部左侍郎必须得拿下,六科给事中得兵部,吏部两科正七品的都给事中,

共三个位置必须拿到手。

至于有什么人才能为自己所用,朱祁镛也是一头雾水,只能再次求助恩师李时勉!

希望恩师李时勉,能继续发挥自己五朝元老的魅力,进一步给自己推荐人才。

人才,特别是大才,

此时,朱祁镛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大才能进入自己门下。

而此时正有一个大才,朝京师而来,此人是谁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