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阀:红警基地,我单挑全世界 > 第32章 坦克换装,虎豹为王!

要说在整个二战当中综合性能最强的中型坦克来说,那么肯定有豹式中型坦克的一席之地。

但如果说是影响力最大的中型坦克,那么t-34系列也是排第一。

t-34最大的特点就是性能不错,而且可以大量的生产,直接爆坦克海。

这就是德系的坦克所追不到的。

因为德系坦克更加的精良、复杂,所需要的生产工时和材料成本都远高于苏系坦克。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这两款坦克都非常适合双方。

对姜华来说,现在最适合他的中型坦克就是综合性能最强的。

因为有着红警基地的存在,所以他并不需要考虑什么生产工时、成本这些。

他所需要考虑的就是性能、维修、后勤这几个点。

所以这个时候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豹式中型坦克就是他的答案,这也是他给红警部队挑选的中型坦克。

当然肯定要把几款经典的中型坦克都拉去试一试。

把豹式、t-34-85、m4谢尔曼全都集中起来试验。

不过姜华看来,就算是后面两款坦克的后期型号都不会是豹子的对手。

因为豹子几乎已经做到了一款中型坦克较为完美的平衡。

更何况豹式坦克就是专门为了对付t-34系列坦克而设计的。

前期型号的豹式坦克还有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可靠性并不是很高。

可是当到了d型号之后,它的可靠性就改观了很多,一直最终版本的G型,也成为了产量最高的型号。

豹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达到了将近45吨,发动机是一台700匹马力的迈巴赫汽油发动机,让它的速度能够达到55公里每小时最高,不过由于调速器的存在,它实际的最大速度只有46公里每小时,总行程为200公里。

其主武器就是一门7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

虽然它的口径只有75毫米,但是它却有着足足高达70的倍径。

所以这让它的威力堪比虎式坦克的88毫米坦克炮,是豹式坦克最致命的武器。

当然在古国这片战场上,其实也用不了这么大威力的坦克炮。

但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我既然有,那么肯定要用最好的。

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得合适。

在合适中挑选最好的,这就是姜华挑选武器的宗旨。

至于贵不贵什么的,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现在的他就有这么豪气。

不过豹式坦克的重量也注定它只能在平原战场上作战,在古国这种环境复杂的地区作战,光靠一款坦克打不了天下。

所以还需要有一款更轻的坦克与之行程高低搭配。

姜华给它挑选了一个搭档,那就是m24霞飞轻型坦克。

各国都沉浸在制造最好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所以在轻型坦克的技术发展上出现了断层。

这个时候鹰酱推出的m24霞飞轻坦一骑绝尘,成为当时最强轻型坦克,没有之一。

当其他的国家还在玩20毫米或者37毫米坦克炮的时候,m24霞飞已经装上了一门75毫米的坦克炮。

不错的装甲防护、仅有18吨的战斗全重,55公里每小时的极速,在姜华看来是没有任何毛病的。

古国大部分桥梁还是能够通行18吨级别的坦克的。

所以姜华选择了m24霞飞来充当摩托化步兵师的轻装突击力量。

主要装备在装甲侦察部队以及轻型坦克部队当中。

每个师一个豹式坦克营,装备45辆豹式坦克。

一个霞飞轻型坦克营,装备68辆。

还有一个师属装甲侦察营,装备了一个霞飞坦克连22辆。

所以全师加起来的坦克数量为135辆。

一个师135辆坦克的数量已经算是相当可观了。

要知道这只是一个摩托化步兵师。

机械化步兵师以及装甲师所装备的坦克数量更多。

不过现在北热省的环境并不是很适合大规模装甲部队的展开。

所以机械化部队和装甲部队,姜华还是决定成立独立旅级部队,规模适中的同时也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之前的战斗当中,独立机械化步兵旅就发挥出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问题也有不少。

而现在他们的装备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的问题都将随着新装备的出现而发生巨大变化。

就比如他们所乘坐的多功能半履带步兵战车。

随着基地的升级之后,已经变成了全履带式的步兵战车,而且型号有很多,作用和功能也不一样。

姜华瞄了一眼这个全履带的多功能步兵战车,在它的身上他看到了bmp-1步兵战车的影子,至少在外形上和字面数据上都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

这也意味着未来他的机械化部队不需要用半履带车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了。

他承认半履带装甲车装备的规模很大,但这玩意的可靠性确实很差,继承了履带式步兵战车成本昂贵,结构复杂的缺点,也继承了轮式车辆通过性差的缺点。

这玩意就是集两者之缺点的大成者。

当然或许也并没有那么的不堪,但姜华对其依然不认可。

坦克就不是豹式坦克和霞飞轻型坦克的组合了。

因为霞飞坦克是姜华专门为摩托化步兵挑选的轻型装甲突击车辆。

机械化部队要玩就玩大家伙。

所以选择的是豹式坦克的弟弟四号坦克,型号是后期的h型号。

虽然它的重量只有25吨,但就算是放在十年后依旧不过时。

还有就是自行火炮了。

由于豹式坦克和四号坦克都是德系坦克车辆,所以在自行火炮的体系上他也选择了德系。

主要就两个型号,分别是黄蜂105毫米自行榴弹炮以及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弹炮。

两个黄蜂炮兵营共计24门黄蜂105毫米炮,再加上一个12辆野蜂组成的150毫米自行火炮,共计36门。

这下就不用那个坑爹的194毫米加农炮。

这玩意虽然说射程远,但速度是真的慢,也并不是很可靠。

除了火炮之外,姜华还给配备了一个自行火箭炮营,装备并不是喀秋莎。

而是在多功能步兵战车的基础上研制的火箭炮车,火箭炮口径132毫米,管子共计六根两排,一共12联装。

这就是机械化步兵的炮兵力量。

至于远程压制火力,对于依靠机械化突击的机械化部队来说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要不要再给他们装备几辆突击虎?”

然而看着这个编制,姜华总觉得最大才150毫米口径,炮管子还是小了点。

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150毫米足够用了。

如果还不够的话,那么还有独立的重炮部队支援呢。

陆军基本上就这样了,至于装甲师这种以坦克为主要武器的突击力量,姜华觉得面对古国这些军阀部队,似乎用不太上。

所以暂时性就不考虑装甲师这种重装部队了。

不过独立的重型坦克营倒是可以安排。

姜华最喜欢的重型坦克一共有三款。

分别是虎式坦克、IS-2重型坦克以及m26潘兴重型坦克。

这三款坦克也都是这三个坦克体系的代表作。

小孩子才做选择,他全都要。

于是各自成立了一个重型坦克营,每个营装备45辆。

然后再根据部队的反馈进行选择。

至于在北热省跑不跑得动,到时候再考虑,毕竟现在规模还小,加起来也就三个营而已。

姜华把武器装备给挑选出来了,至于评测的事情交给下面就行。

具体装备哪一款装备,也要根据评测的数据进行选择,而不是他说哪一款就是哪一款。

当然实际的选择上,和他的选择也不会有什么差别就是了。

姜华在给部队考虑换装的时候,也把第一军团的结构给完善了下来。

第一军团也被称之为红警军团。

目前下辖第一军、第二军,共计两个军的部队。

第一军下辖第一步兵师、第二步兵师。

第二军下辖第三步兵师、第四步兵师。

独立机械化步兵旅、独立重型坦克旅、独立重型炮兵旅等独立部队都由军团指挥部直辖。

军团指挥部的司令自然是由庄华担任。

政府这边再有两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就能把架子搭起来了。

到时候庄华就会回归军队,全面组织第一军团事宜。

第一军军长由蒋天明担任并兼任第一军团副司令一职、第二军军长则是由原第一步兵师师长郭明轩担任。

在宁城一战当中,郭明轩的第一师表现很好,全歼敌第73师、暂编2师和暂编5师三个师的兵力,自身伤亡很小。

所以就顺理成章的升任了第二军军长一职。

而原第一军参谋长赵奇则是继续提一级,担任第一军团参谋长一职。

继续构成第一军团的三驾马车。

陆军的扩军完成了,接下来就轮到空军了。

空军在这一战当中发挥出来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这还是在规模不大的情况下。

空军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航空旅的规模。

相对来说就有些太寒碜了一点,必须得扩充一下实力。

对于空军接下来的扩军,姜华也有着自己的规划。

航空旅这个指挥机构显然不满足接下来的扩充,所以姜华决定在航空旅的上面成立一个航空军,这也是一个多兵种的空中战役兵团。

暂时下辖战斗机航空旅、战术轰炸机航空旅、重型轰炸机航空旅以及侦察机联队。

航空军除了下辖各航空旅或者直辖联队外,还下辖各空军基地。

负责整个航空军的行政、后勤、训练、维修等。

这就是姜华对于空军编制的大致规划。

至于飞机的话,肯定是不会再用短腿的德系战机了。

在这方面其实只有一个美系可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