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明月归来照山河 > 第91章 朝堂风波

明月归来照山河 第91章 朝堂风波

作者:催不动的鸭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3:46

关远山休息了三日,第四日准时去了大朝会。

这几日虽说是休息,但时不时也会被皇帝召进宫,商议裁军和屯田事宜。

自从他跟皇帝说了秦州的做法,皇帝似乎就下定了决心,这事不能再拖。

所以内侍“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声音刚落下,关远山便出列:

“陛下,臣有事启奏。”

皇帝的嘴角微微勾了勾,看了下面人一眼,状似无意地说了句:“卿有何事?”

“陛下,臣奏请立即裁军,为保裁军顺利进行,还要一同施行屯田之策,安顿被裁将士。”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殿内顿时嘈杂一片。

在皇帝的眼神示意下,内侍高喝一声“肃静”,殿内才恢复安静。

等了半晌不见有人接话,皇帝随意点了个名儿,“严卿,你觉得呢?”

他点的正是尚书右仆射严愈知。

严愈知立即躬身出列,“回陛下,臣想先问一问,关将军为何忽然提及此事?”

其实并不忽然,几个月前就有裁军的风声,这一点严愈知当然知道,只是他知道,不代表所有人都知道。

裁军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皇帝把这任务交给他,他自然要出点力。

问的是关远山,回答的却不是。

兵部尚书陈兵回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些年军队开支太过庞大,户部钱大人多次与下官谈及此事,只是外敌环伺,贸然削减开支于局势不利,如今战事已平,下官就与关将军商议此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裁军,但军队人数太多,裁掉的士兵若无去处,也有大患,所以下官和关将军才提出让被裁的士兵们去屯田,一来可削减军费开支,二来屯田所得也能为军队开源。”

提到户部,尚书钱绍也就出来补充:“的确如此,这一仗打得太久了,国库钱粮皆告急,臣也是实在没了办法,才与兵部提起,如今既有良策,臣认为此举可行。”

“钱大人未免太过杞人忧天,国库钱粮虽紧缺,但如今春耕已过,只要等到今秋,粮食入仓,危机便可解,又何必大动干戈,推行新制!”

说话的是一个着红袍的文官。

他一说完立刻有人附和:“没错,而且战事初定,军心正是需要安抚之时,这时裁军,就不怕伤将士们的心吗?”

这次是一个武将。

难得的,向来不和的文武官员竟也有同仇敌忾的一天。

“张大人说的轻巧,你以为一年的税收就抵得上三年的消耗?再者,我国南部夏季多暴雨,万一再有洪灾发生,要怎么办?”钱绍看着先前说话的红袍文官,据理力争。

张大人说不出话,却有其他人提议,“或可缩减军中粮饷,待充足时再补发。”

但马上就有武将出来反对:“将士们本就穷得只剩一条底裤了,你这是想把他们底裤都扒了?”

言语粗俗,听得不少文臣都骂有辱斯文。

朝堂一时又变成一锅煮沸的水。

皇帝在上听得头疼,揉了揉太阳穴,一旁内侍便尖声唱道:“肃静。”

底下就暂时恢复了安静。

皇帝觑了一眼下首的的百官,然后将视线停留在武将一列的第二排。

“靖安侯,你觉得如何?”

靖安侯王立胜身子猛然一颤,立即排众而出,拱手道:“臣觉得关将军言之有理,裁军和屯田无一不是利国利民之策,臣附议。”

他这一开口,很多人都愣在当场。

完全不明白他这是唱的哪出?

明明一开始他就和关远山不对付,也一直坚定反对裁军,怎么今日态度却来了个大转弯。

其他人不明白,在场有三个人却是知道的。

其中两个是皇帝和关远山,另一个就是王立胜自己。

一月前,王立胜就被宣入宫,见了皇帝以及久未露面的齐王。

他没想到,自己当初让人毒杀关远山父子的事竟会败露,齐王拿出的一堆证据,容不得他辩驳。

谋害朝廷重臣,且这位重臣还是皇帝极为器重之人,会有什么结果,王立胜不敢去想,但是他知道,自己完了,全家人都完了。

但就在他万念俱灰之时,皇帝却大发善心愿意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他立刻就抓住了。

能活着谁愿意去死啊!

所以在接收到皇帝的暗示时,他不得不站出来。

他这一表态,跟他同一派系的武将们也再说不出反对的话,纷纷附议。

而以番军统领曹禺为首的另一派,因为秦州军的事,他们没资格在这时反对,就算反对也无用,毕竟秦州军已做了裁军的先行军。

武将这边全部统一了意见。

只剩文官这边一直僵持。

有人提出:“田地种植本属地方衙门管辖,此举是在破坏地方官府职能,如此文武不分,只会扰乱朝纲。”

按关远山的说法,屯田由军队直管,不纳入地方管辖。

这样一来,那些世族豪门再想要占为己有,就要三思而行了。

这就相当于到嘴边的肥肉被别人抢了,所以这些出身世家豪门的官员怎会同意。

有那说话更直接的:“臣听说好些武将书都没读过,字儿都不认识几个,如何能担屯田大任?”

话虽难听了些,却是事实,天楚多年重文轻武,武将本就稀少,这几年虽跟着关远山一起涌起不少名将人物,却终归都是半路出家,显少有像老牌武将们家学渊源,在文官们眼里,这些人都是目不识丁只会使把子力气的粗人。

让他们来管理田地,就像瞎子下岭,不知深浅。

立刻就有武将出来反对:“某虽不识得几个大字,可也是管过手底下成千上万的兵的,至于屯田,正好,某从军前恰好种过几年地,何时播种、何时收割,每亩田产多少粮食,某心中还是有数的,不像某些人,只会纸上谈兵。”

被人说目不识丁的的粗人难得用了回“纸上谈兵”这样高深的词儿,说完感觉底气都足了不少。

也有老牌武将中的人站出来说话:“军中也非都是悍将,似我等这样的,也是自小识文断字的,虽作不出传世文章,管理小小田地并不成问题。”

就这样,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文官坚持文武职能不可混淆,武将则言军户屯田乃军中产业,自该由军中管理。

皇帝欧阳炙坐在龙椅上,目光平静地盯着下首一众文臣武将,丝毫没有因他们热火朝天的争吵而不悦,反而饶有兴致似看戏一般,看得十分入神。

终于,文臣中走出一紫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正是尚书左仆射薛承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