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海平线的末日挣扎 > 第397章 进退方寸间(1)

淮省庐州.督帅府内,此时的我看着我那个宝贝大儿新宇,从宋省传来的那份名为《关于太子亲军前往武天嗣处历练之申请报告》的文件,起先我看到标题就有些不开心,毕竟什么叫‘前往武天嗣处历练‘?

难道我亲封的“钦命征北大将军王”就是摆设吗?直接在公文的题目里就直呼其名叫对方武天嗣,新宇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毛糙了?而且我刚晓誉三军,征北大将军王的部队叫做‘靖边军‘,现在直接给我来了个‘武天嗣处‘,新宇到底在想什么呢?

我这个老子还没称帝,他就自称太子,哪里来的太子啊?哪朝太子啊?别人叫叫也就罢了,公文里怎么能自称太子呢?

算了,这也是那个孩子作为我的继承人第一次给我打报告,毕竟还是个孩子,他姑妄说之,我姑妄听之。不过还是提醒一下那个孩子吧,可是拿起蘸了朱砂的毛笔,那一瞬间我犹豫了。原本我想要标记的是‘太子‘这个词,以及‘武天嗣处‘这个短语。

因为现在自称‘太子‘还是太敏感了,一个处理不慎可是要惹下大麻烦的。至于‘武天嗣处‘这个词,他不爱喊李友(武天嗣)为大将军王,我可以理解,新宇总归是小孩子嘛,不愿意叫大将军王,直接以靖边军代称总是可以的嘛。

可是到下朱批做标注的时候,我还是犹豫了,直接把‘太子‘两个字在封面圈出来,那就让他太难堪了。而且这文件传回去,还要再过一遍内务部的秘书处,这种由我把武新宇的‘太子‘两字标红,下面那群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

我现在已经扶起来一个‘钦命.征北大将军王‘了,现在那群墙头草要是感觉我的继承人失势,来个‘树倒猢狲散‘,那可真就得不偿失了。于是我只是抹掉了‘武天嗣处‘这几个字,在下面用蝇头小楷仔仔细细的写了‘靖边军‘几个小字。最后我打开文件,内容如下:

敬呈陛下预览:

敬呈此笺,心忧如焚,然志坚若磐。值此末世风云变幻之际,天下苍生渴盼安宁,吾等忝居其位,当思尽忠报效,以扶社稷于将倾。

伏念幼弟天嗣,乃天赐麒麟之才,英姿卓荦,器宇轩昂。其受命于危难之间,肩负平定漠北之重任,志比鲲鹏,欲展宏图。然创业维艰,征途迢递,非有忠贞之士襄助,难以成就大业。

太子新宇,性纯善而志高远,虽年少而有宏图大略。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深明大义,愿尽手足之情。今见幼弟于晋阳独撑危局,兵马初聚而诸事繁杂,心忧其难,遂有此议。

太子亲军,皆精锐之选,猛士如云,忠心耿耿。其军官皆具非凡之能,文韬武略,各有所长。或娴于谋略,运筹划策,决胜千里;或勇冠三军,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今愿遣其前往晋阳,一则助武天嗣整肃军旅,组建班底,使其如虎添翼,二则使其历经战阵,砥砺锋芒,为吾庐州军之未来培育栋梁。

此去晋阳,路途险阻,然吾等坚信,太子亲军定能披荆斩棘,不辱使命。必以忠勇之心,为武天嗣前驱,协其整军经武,共御外敌。且此举于吾庐州军而言,亦如百川归海,诸军协同,可使上下一心,气势如虹。

望督帅恩准此请,使太子亲军得以成行。吾等必感恩戴德,铭记督帅之洪恩,竭力报效,以安天下。

太子武新宇 敬上

顾永清(代笔)

当我把目光聚集在“顾永清”这三个字的时候,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瞬间涌上心头。我的牙齿紧紧咬在一起,仿佛要将这三个字嚼碎吞入腹中。嘴唇也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像是风中的残叶,摇摇欲坠。

我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让我几乎喘不过气。额头上的青筋暴起,突突地跳动着,仿佛要冲破皮肤的束缚。

然而,就在这愤怒达到顶点的瞬间,我却突然笑了起来。那笑声仿佛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带着无尽的嘲讽和无奈。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却又无法停止。

这笑,是对顾永清那自以为是的愚蠢的嘲笑,也是对自己被他气到如此程度的自嘲。我笑自己竟然会被这样一个人如此轻易地激怒,笑自己的情绪竟然如此轻易地被他左右。

顾永清那个笨蛋,想死吗?之前这个混人就让我的继承人,培植军中的班底。我忍了,毕竟等我退下来的时候,新宇无论是做督帅还是当皇帝,总要有一批信得过的年轻人。

可是现在,现在他居然想往征讨乌力吉这支新军里放太子党的人。文件里居然还说什么“太子亲军定能披荆斩棘,为武天嗣前驱”,哼,说得倒是好听!他以为我看不穿他这点小把戏?他这是想借着所谓的“历练”之名,在靖边军中安插自己的势力,将这支军队变成太子党的附庸。难道他不知道,我之所以扶持武天嗣,就是为了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保持各方平衡,防止一家独大。

我是定下了让新宇接班,可是这群人一个个的都急什么?难道就不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吗?新宇才多大?不满十岁啊,我看又有些人是耐不住想要挣扎一份从龙之功了吧。

算了,说这种气话和这种糊涂鬼较劲,还真犯不上。想到这里,于是我按动了桌上的电铃,准备让胡可儿亲自替我处理一下这件事。

伴随着电铃响起,不一会儿,就听到门外那似有若无的脚步声,宛如远方传来的微弱心跳,轻柔地撞击着寂静的空气。渐渐地,声音愈发清晰,如同细密的鼓点,一下又一下地敲打在洁白光滑的大理石铺就的地面上,那节奏明快而轻盈,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每一步的声响都像是精心测量过一般,间距均匀,不急不缓,既没有慌乱的仓促,也没有拖沓的迟疑。随着距离的拉近,脚步声仿佛变成了一首灵动的小曲,引领着我的思绪回到那次襄城之行夜间的放纵。

紧接着,门被缓缓推开,门轴转动发出的轻微“嘎吱”声,像是古老时钟的秒针跳动,短暂而清晰。胡可儿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那苗条的身躯站得笔直,双肩微微后张,胸膛自然挺起,展现出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与干练。

她修长的脖颈,线条优美流畅,严肃的军装和紧绷的风纪扣也没有让她的脖子显得僵硬,反而是多了一种规则内的从容,既不过分惬意,又不呆板,白皙的肌肤下隐约可见微微凸起的青筋,仿佛在诉说着她身体里流淌的活力。

胡可儿走向我,今天她的头发整齐地梳向脑后,盘成一个简洁而精致的发髻,没有一丝乱发垂下。发髻的形状圆润饱满,宛如一颗精心打磨的黑珍珠,散发着低调而高贵的光泽。

她对我眨了眨眼,嘴角勾起一抹诱人的弧度,就像是一种邀请。当她凑过来时我看到几缕细碎的发丝俏皮地散落在她的额前和脸颊两侧,为她整个人增添了一抹柔和的气息,她并没有像是其他女人一样不识趣靠过来就卖弄风情,而是看了看我是不是开心,然后乖乖站在那里等我开口。

她站在那里,双手自然下垂,手指修长而纤细,指甲修剪得整齐圆润,涂着一层透明的指甲油,微微泛着光泽。她的手臂线条优美,肌肉紧实,手臂自然地垂在身体两侧,没有丝毫的晃动或不自然。她微微欠身鞠躬。

在这个转瞬即逝过程中,她故意离得很近,至于我能看到她精心修整过的眉毛,呈现出一条纤细而流畅的线条,以及在她深邃且狭长的双眼对我暧昧的眨了眨,浓密而卷翘的睫毛就像是在对我勾手指,似乎邀请我继续之前的故事。只听她柔声笑道:“您找我啊...”

我并不反感这种调剂,毕竟现在我就已经没有那么烦躁了,于是将手中的文件递向她。她微微向前迈了一步,这一步轻盈而稳健,仿佛脚下生风。她伸出双手,出她那纤细而白皙的手腕,手腕上戴着一只简约的银色手表,表带的银色与她的肤色相互映衬,更显手腕的纤细柔美。

随后我站起身来,斟酌着自己的用词,再次胡可儿,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开口道:“可儿,你看看这份文件。新宇这孩子,被身边的人撺掇得有些急了。我本不想在他这么小的时候就对他管得太严,但有些事情,必须让他明白。”我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你去告诉新宇,我理解他想要为我分忧、为弟弟助力的心意,但很多事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知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他现在还小,未来的路还长,不能急于一时。”我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了拍胡可儿的手臂,感受着她肌肤的细腻与温暖,“让他先把心思放在自身的成长上,好好学习,积累经验,培养品德。现在就卷入这些复杂的权力之事,对他并无益处。”

我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目光有些悠远,“我扶天嗣,是为了大局。他是我的继承人,应懂得这个道理,要有长远的眼光。”我转过头,看着胡可儿,目光中带着期许,“你是他这些姨娘里最不反感的那一个,他信任你,你的话他会听进去的。好好劝劝他,让他不要被身边人影响,走错了路。”

我走回胡可儿身边,再次轻轻捏了捏她的肩膀,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可儿。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说完,我松开手,微微点头示意她可以去了。

伴随着胡可儿的离开,我就又想起那个顾永清...那个走到哪里,都穿着一身白的那个‘才子‘,一个人是要多么狂悖才敢在太子身边,显得那么扎眼?要说他狂悖的本钱嘛,这家伙才学倒是不错,毕竟他出身于宋省五大家族第二位的顾氏,末世前就是很多人眼中的才子,过去的互联网上还流传着他很多风流韵事。

现在想来,他倒是越看越像三国时的那位杨修.杨德祖了。这样吧,倒不如和这位末世后的杨德祖猜个迷,猜对了我就把他调到我的身边参赞军机,猜错了就让他哪里来的回哪里去。总而言之,这种杨修一样的人,放在我儿子身边影响太不好了。

于是我想起一个好的谜语,于是我拿起黑白子,想起了围棋中“当湖十局”中的第三局,那盘棋犬牙交错,错综复杂真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其中的黑152手,则是破局的关键。

我耐着性子将黑子白子依次摆放在棋盘之上,重现“当湖十局”第三局的局势,直至黑152手落下。我凝视着这棋局,心中思索着该如何让顾永清明白我的深意。

随机唤来一名亲卫,吩咐他将这盘摆好的棋局空运送到顾永清面前,且务必让他知道,若能洞悉此局中之妙处,便知道我的深意。

亲卫领命而去,我则坐在督帅府中,静静等待。我深知,顾永清若能参透这棋局背后的权力隐喻,坐着飞机回庐州来,或许还有可塑之处;若不能,那他也不配在新宇身边,徒增祸端。

这盘棋,正如当下的局势。各方势力相互交织,如同棋盘上黑白棋子的交错纵横。我扶持武天嗣,便是在这复杂棋局中落下的一子,为的是制衡各方,维持大局稳定。新宇作为继承人,应如沉稳的棋手,在合适之时做出恰当决策,而非急于求成。

而顾永清,他在太子身边,更不应该盲目落子,自乱阵脚。他应当明白,权力的平衡至关重要,每一步举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若他只为太子党私利,不顾大局,就如同在这精妙棋局中走错关键一步,不仅会使自己陷入困境,更可能累及新宇。

我希望他能从这棋局中领悟到,太子的成长之路如同棋局的发展,需要耐心、智慧与谋略,不可因一时之欲而破坏整体平衡。唯有如此,方能在这末世的权力争斗中,走出一条稳健之路,成为合格的辅佐之臣。

此时的我陷入沉思。我深知权力之路充满艰难险阻,新宇年幼,容易被身边人左右。我虽想护他周全,但他也需历经磨练,才能真正挑起大梁。而顾永清这样的人,若能引导得当,可为新宇所用;反之,则是巨大隐患。

我望着窗外的庭院,心中默默祈祷,希望顾永清能明白我的苦心,也希望新宇能早日懂得权力并不是争一时长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