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80章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那汉子顺势用手中的汗巾扫了扫长条凳,又擦了擦油花花脏兮兮已经包浆的桌子,看的侯宝嘴角直抽抽。

“少爷,要不咱们换一家,您看这…”

朱祁镇白了他一眼道,“要换你换,小爷我就得意这一口。”说完大步跨进店内,大咧咧的坐了下去。

后世的他就喜欢和同学一起去学校后面的小吃街吃地摊,什么臭豆腐、热干面、炸串都是他的最爱。朱祁镇甚至想着回宫后让御膳房的那帮天杀的厨子研究一下臭豆腐。

马愉高谷徐恭一看,无奈的跟着进了店内,小店不大,只摆了三张桌子,九个条凳,还有两个凳子是瘸腿的用几块砖头垫着。

“愣着干啥,坐啊。”朱祁镇对着马愉他们说道。

“这…”,谁敢和皇帝平起平坐啊,众人扭捏的不敢落座,朱祁镇又道,“怎么还要少爷我请你们?”

几人无奈,只好坐下,不过都是半个屁股挨着凳子,徐恭和王天云正好坐在皇帝的对面,紧张的一脑门子汗。

“你们,都找地方坐。”朱祁镇又对王天云和跟着一起来的侍卫们说道。

“几位客官,来几个烧饼?”那老板笑着说道。

“他们一人先来三…五个肉的,那俩丫头一人俩甜口豆沙的,我来三个椒盐的。你们呢?”朱祁镇问道。

“臣…我们一人来俩羊肉的。”马愉和高谷说道。

“我来五个肉的。”“我也来五个肉的”徐恭王天云倒不客气,反正也不是自己花钱,最后还不是那骚太监买单。

侯宝眼皮跳跳,没说话。

那汉子转头笑着问侯宝道,“这位爷,您也坐啊,您吃啥口味的?”

“咱…我不饿。”

“你不用管他,赶紧上来就是。”朱祁镇白了侯宝一眼,又嘟囔一句,“一天天的净事。”

侯宝顿时吓得差点跪下,四下看了看,只好跟着那汉子去端烧饼去了。

“烧饼来喽,几位爷热乎着呢,你们先用着,两位女客的豆沙饼要现烤才好吃。对不住。”

说完那汉子却没走,而是搓搓手看了看朱祁镇,他正要拿起一个烧饼啃呢,就觉得有人盯着自己,抬头一看,那汉子笑着对他说道,“这位公子,要不要再来碗鸭血粉丝汤,正宗的南京老手艺。听说当年洪武爷也喜好这一口呢。”

朱祁镇道,“行,每人来一碗,她俩的不要芫菜,我那碗多放香油。”指了指云儿雨儿说道。

“好来,水娃子,二十三碗鸭血粉丝汤,多放香油。”汉子喊了一嗓子,对面铺子里顿时应了一声。

那汉子搓搓手道,“那是我内弟开的小店,祖传的手艺。”

朱祁镇笑笑,对着马愉他们笑着说道,“看着没,这就叫会做生意,钱都让他们家赚去了。”

侯宝一使眼色,顿时几个看似逛街的便装侍卫就进了对面小店,不一会,出来一个对着这边点点头,示意安全。

朱祁镇吃着烧饼,喝着鸭血粉丝汤,一边和那老板聊着天。

“听说你们家给城外灾民送了不少烧饼?”

“嗨,那算个啥,就是一口吃的。总不能见着不管不是。”

“老板哪里人?”朱祁镇夹起一筷子粉丝,问道。

“我祖籍山西的,至正三年,我曾爷逃荒要饭到了山东,从此就在山东德州落了脚。因为做的一手好面食,渐渐的家就起来了,到我爹时,我爹嫌在当地赚不到钱,又没地种,于是举家到了京城,开了这家烧饼店。”汉子憨厚的笑道。

“没想着再回山西?”一旁的高谷问道。

“回去?回去不是饿死就是让那些贪官欺负死,还是京城好,虽说赚的不多,也偶尔有几个公人过来吃白食,可比其他地方好多了,一年到头也能勉强给老婆孩子扯上几尺花布,做件新衣服。”汉子麻利的翻了翻炉子里的烧饼,说道。

“总比城外那些灾民要强,啧啧啧,可怜啊。”汉子自言自语道。

朱祁镇低头喝起汤,心中无限感慨,要不是为了口吃的,谁愿意背井离乡,谁愿意抛家舍业呢?人活一世,就是为了一张嘴啊,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吃完饭众人起身,汉子见状走了过来笑了笑道,“几位爷吃好了?一共50个铜钱,您谁付账?”

朱祁镇拍拍肚子,指着侯宝道,“他!”

侯宝嘟嘟着嘴,不情不愿的掏出一块碎银子,扔在桌上。

汉子依然伸出手笑着看着他,侯宝一瞪眼,“钱不是给你了吗?”

“啥钱?”

“烧饼钱。”

“不够!”汉子又道。

“你这烧饼镶金边了?50文都不够?”侯宝急道。

汉子又是憨厚一笑道,“客官您误会了,还有鸭血粉丝汤呢,一碗三个铜板,给您打个折您再给60个铜板就行。”汉子出溜了一下鼻涕道。

“你特…”侯宝看看皇帝,皇帝和马愉高谷他们跟没事人似的看着店外,徐恭和王天云低头扣着手指甲。侯宝无奈,只好又掏出一个二两重的银元宝,刚想说找钱呢,就听那汉子笑眯眯的喊了句,“谢公子赏!”

“我尼玛…”侯宝心中大骂,看着你憨厚老实,你特娘的钻钱眼里去了。

朱祁镇大笑,大步走出了店外。

侯宝瞪了一眼店老板,一脸愤愤的出了烧饼店。

这时王天云走了过来,一伸手道,“钱!”

“什么钱?你要钱干什么?”侯宝下意识的捂住荷包道。

王天云也不说话,一把夺过他的荷包,转头就走。

“我这…你大爷的王天云抢我荷包,你特妈多少给我留点啊。”侯宝低声骂了一句。

王天云抢了侯宝的荷包,掂了掂,足有二三十辆,里面还有十几个金瓜子。

“这骚太监,还挺有钱。”

说罢转身又进了烧饼店。

“呦客官,您这是…”店老板问道。

“我们公子吃的高兴,这是赏钱!”说完扔过去一个精致的荷包。

“以后再有人来吃白食不给钱,你就去北镇抚司找一个姓徐的,就说是刚才那公子说的。”说完,转身走了。

“啊!”汉子愣在当场,北镇抚司什么地方,那是凶名赫赫的锦衣卫啊,在仔细看那人穿的是官靴。汉子打开荷包,里面除了几个元宝,还有十几颗亮晶晶的金瓜子。

汉子愣神片刻,反应过来冲出店外,人早就没影了。

“阿弥陀佛,太上老君,南海观世音菩萨,我牛家可算是遇到贵人了。”汉子跪在地上双手合十激动的语与伦次。

一旁的茶楼内,坐在二楼窗边的朱祁镇笑着看着这一幕,转头对着马愉道,“马爱卿,高爱卿,吃的如何?”

“好吃,臣没想到这么一个市井小店竟然能将烧饼做的如此美味,羊肉鲜香,烧饼酥脆,好吃。”马愉回味着说道。

“是啊,那鸭血粉丝汤鲜美无比,臣明日还要再来吃上一碗。”高谷也笑着说道。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其实要求的不高,只求一日三餐能吃饱即可。可就是这样的要求,眼下整个大明仍有很多百姓在忍饥挨饿,遇到个旱灾水灾,不是逃荒要饭,就是卖儿卖女,甚至因为灾荒交不起租子,被地主恶霸官府逼死。

朕听过这么一句话,叫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按理说吃饱饭就应该满足,可老百姓为什么还要骂娘呢?他们骂的不是别人,而是你们这些当官的,还有朕这个高高在上的皇帝!”

朱祁镇的话让马愉和高谷既惊惧又无奈,这话估计也就皇帝敢说。他们其实也知道,那些官员们也知道,就是装作不知道。一出事,就知道捂着,他们不敢和皇帝说,所以,他们选择性的习惯了装聋作哑,习惯了看百姓受穷挨饿,因为他们怕,怕什么?怕失去了大好的荣华富贵和手中的权力!

“你们常跟朕说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是,朕承认,经过几代先祖励精图治,百姓的日子是好过了些,难道勉强吃饱饭就是盛世?万国来朝就是强大?

朕若不是出宫碰见那么多灾民,差点就信了。你俩是朕的肱骨之臣,今天朕和你们说这些就是想告诉你们,若想让我大明达到真正的盛世,还差的很远。

朕心里的盛世,绝不是让百姓吃饱就算是盛世,而是让百姓们活的有尊严,人人有奋进之心,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病了能看的起,孩子们可以免费读书,老人们有奉养,人人有房住,有地耕种,没有贪官污吏豪绅压迫,只有做到这些,百姓们才会真心拥戴朝廷,只有做到这些,这个国家才会有力量,咱们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

说完,朱祁镇顿了顿,喝了口茶又道,“你们可能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蒙元乱我汉家大地三百年,多少男儿埋骨他乡,他们为了谁在拼命?往小了说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小家,往大了说,他们是为了这个民族而拼命,他们是为了这个民族的传承而拼命!”

“所以,这就是朕为什么一定要扫除贪官奸佞,为什么要整军备战的原因。或许你们心里会笑话朕,认为朕想的太天真了。是,朕承认,历朝历代都有贪官,杀不尽灭不绝,太祖皇帝严刑峻法之下杀的天下人头滚滚,依然有人敢继续贪,但是朕可以告诉你们,反贪肃贪在朕这一朝绝不能停,也不敢停。”

“你们的人品操守朕是信的过的,但是朕希望你们这些高高在上京官,不要忘记常常去民间走一走,看一看,多了解了解百姓们的疾苦,多去给百姓们解决点实事,方不负百姓们的供养,不要天天想着弹劾这个,参那个,或者绞尽脑汁的贪污受贿,最终,受苦的还是这些淳朴的百姓。”

说罢,朱祁镇笑着站起身,对着已经愣神的马愉高谷说道,“行了,朕回宫去了。跟着朕你们也不自在。你们就去城外看看吧,看看那些灾民。”

说罢,径直下楼,上了马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