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14章 抄家

大明,我来了! 第14章 抄家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陛下公然辱骂臣等,是何道理?我等为国谏言,却遭陛下无端辱骂。陛下难道是要昏君吗?”一个国子监监生道。

“汝是何人?”朱祁镇眼中迸出杀气,敢骂他是昏君,真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了。

“臣是国子监监生,浙江马嘉祺。”

“好名字。不听所谓的诤言,不尊祖训,朕就是昏君了?朕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你不听你爹娘的话,你就是个不孝子?我大明以仁孝治天下,似你这等不孝之人怎敢入国子监学习,朕有你这等门生,简直是奇耻大辱!”

“啊,还有,你还没有官身,别给自己戴高帽,还自称臣,你也配?”朱祁镇用筷子,指了指马嘉祺道。

“你……陛下……”马嘉祺被怼的一时语塞,他没想到小皇帝竟然这么狗,歪理邪说一套一套的。

一盘羊肉下肚,朱祁镇搓了搓手,示意撤下去。

朱祁镇站起身,笑呵呵的剔了剔牙,看了看跪着的众人,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本本,打开道:“查,都察院御史中丞李仁怀,宣德三年受浙江富商周树立请托,为其子强奸杀人一案洗脱罪名,事成后,周树立向其行贿白银5000两,为其在京城购置店铺两处。”

“查,都察院原江浙监察御史王天宇,宣德五年受浙江富商刘一海请托,为其倒卖浙江官粮十五万石一事遮掩,刘天宇私下串通户部左侍郎章有仁,刑部侍郎郭怀义,以漂没名义为其开脱罪名,十五万石官粮倒卖后共得银六万五千两,刘天宇得银3000两并京城粮铺一间,经手人刘大,章有仁得银2000两并扬州瘦马3人,郭怀义得银4000两,京城良田五百亩,经手人马老五。”

“查……”随着在场的御史一个一个被点名,自己背地里干的那些贪赃枉法的事一一被揭开,原本准备可一肚子喷向朱祁镇的圣人之言被击的粉碎。

“啧啧啧,看看,还真是我大明的好御史。你们平日里参这个,弹劾那个,自己一裤兜子屎擦都还没擦干净,看看你们这一桩桩肮脏事,父皇仁慈,给你们留着一条狗命,你们呢,给脸不要脸。”

“还有脸带着一群懵懂无知的监生来午门跪谏,你们也不怕带歪了朕的门生?”

被念到名字的御史们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歪倒在地上。

瞬间,朱祁镇闻到了一股浓浓的尿骚味,朱祁镇嫌弃的往后退了退道:

“一个个吃着人饭,不干人事的货,还有脸来拿祖制要挟朕,是觉得朕年幼可欺?谁给你们的狗胆?阿。说!”

朱祁镇冷冷的看着他们,然后转身走向御座,对着一旁的一个侍从道:“这上面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押进诏狱,命锦衣卫严加审讯,明天早朝,朕要知道结果。”

“对了,去告诉杨老三,让他带人顺便把这些人的家产也顺手抄了,所得家产全部充入内帑,家眷女子全部籍没发给边关将士为妻。”

一摊烂泥的御史们被粗暴的拖走了,剩下一地的国子监监生在那瑟瑟发抖。

甚至有的人已经暗骂,一个个道貌岸然的货,老子真是鬼迷了心窍跟你们一起来跪谏。

“还有你们,是圣人的书都读透彻了,还是觉得自己能行了,一个个起哄架秧子人五人六的,动不动就学这帮人跪谏,圣人就是这样教你们的?罢了,今天朕着实有些累了,我不深究了,散了吧。”

一帮热血监生如蒙大赦,正准备谢恩时,又听道皇帝说道:“在场的所有监生,全部革除功名,其家族五服之内的所有读书人30年内,不得参加科举,不得务农经商。”

众人愣在当场,等反应过来,朱祁镇已经走了。

“李仁怀,我草你大爷,我寒窗苦读二十载啊……”

“王天宇,我扒了你家祖坟……爹啊,娘啊,儿子不孝啊……”

一群文质彬彬的读书人,扯着破锣嗓子痛哭流涕。

皇帝太狠了,不仅仅革了他们的功名,自家家族五服之内30年内不得参加科举,还不能务农经商,那等于彻底断了他们整个家族的根啊,他们已经成了整个家族的耻辱和过街老鼠。

完了,完了,我怎么面对宗族里的家人……

一个个失魂落魄的监生一路走,一路哭喊。

本来想凭借跪谏激怒皇帝,换来一顿板子,好在同僚间提高名声,成为自己日后的谈资。

没想到,最后自己成了背后大佬们的背锅侠,出头的椽子先烂,投石问路的弃子谁关心?

一场文官挑战皇权,增加自己话语权的斗争暂时以朱祁镇的胜利告一段落。而此时咱们的东宫好侍卫杨老三,忙的的是热火朝天。

抄完了王勉的家,粗略算了算,不算田庄古玩字画店铺,光现银就抄了三十万两。还在一间仓库里抄到细棉布5千匹。

杨老三掰着手指头挠着头发,终于算明白了账,撮着牙花子道:“这狗日的,贪了这么多。还是当官好啊。那些遭瘟的书生真没说错,果然是书中有特娘的黄金屋。”

“大人,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旁一个东宫侍卫更正道。

杨老三踹了他一脚笑骂道,“老子知道,用你提醒?显你读书多?你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你王麻子祖上三代都是要饭的……”

“杨头,这么多银子,兄弟们……”刚被骂了的王麻子也不恼,反而凑过来和杨老三挤眉弄眼起来。

“告诉兄弟们,所抄家产一律一两银子也不得私藏,若让我知道,嘿嘿,老子就让他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王麻子缩了缩脖,咽了咽口水,没在说话。

这时一个羽林卫过来传旨,并递给杨老三张名单。

杨老三顿时眼睛发亮,这下发达了啊,这得抄多少银子啊,陛下要发财啊。

“王麻子,带着你的人,按照上面的名单地址,挨家挨户的抄,一个铜钱,一粒粮食也不能放过,抄的仔细点,尤其注意夹层和地窖。”

杨老三把名单交给王麻子,王麻子两眼冒光,虽说老大交代了不能过一手,但是兄弟们抄的时候稍微留那么一手,够他们吃几年的了。

整个京城内城一时间鸡飞狗跳,哭声,惨叫声,咒骂声不绝。

直到后子时,内城才逐渐恢复平静。

景仁宫,寝殿。

朱祁镇葛优躺的听着杨老三的汇报。

“陛下,臣等一晚上共抄17位大臣的家产,得银一百五十八万两,金3万零八百两,铜钱十一万贯,粮23万石,盐2万斤,蜀锦6千匹,其它古玩字画兄弟们没法估价,臣估计也能折个三四十万两。”

听着杨老三的汇报的数字,朱祁镇面色阴沉,没想到大明朝开国才不到一百年,**已经如此严重,一个七品给事中,连上朝面见圣容的资格都没有,家里却抄出十几万两白银。

“陛下,所有抄没的家产全部运到了内帑大库中,只是粮食太多,无法存放,还请陛下示下。”杨老三看着朱祁镇面色不善,小心的说道。

粮食,是任何时代都比金银还要重要的东西。

该怎么办呢?这么多粮食,如果不妥善保管,发霉长虫就麻烦了。如果入了京城太仓,指不定被下面的人给贪墨了。

有了,朱祁镇兴奋的坐起来,屁股钻心的疼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你去告诉顺天府尹,给朕在太仓新辟两个粮库,然后把抄的那十几万石粮食运过去,派专人12个时辰把守。”

“告诉看管的人若少了一粒粮食,嘿嘿,朕不介意给他们改个名字。”

杨老三神色一凛,躬身告退。

“妈啊,陛下这哪是改名字,是改人家的命啊。从阳间改到阴间的那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