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16章 御门听政2

大明,我来了! 第16章 御门听政2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英国公张辅黑着脸,捧着笏板出班站定,先是向皇帝躬身行了礼,然后缓缓转身踱到于谦面前,据朱祁镇估计这个距离两人不是干起来就是亲起来。

张辅如闪电一般的眼神让于谦有点招架不住,心道这老匹夫不愧是沙场宿将,眼神都能杀人。

可他于谦也不是吓大的,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可还是迎着张辅的目光,不甘示弱。

两人互相瞪了一会,张辅突然呵呵一笑,“于大人,你错了。”

“请英国公明示,我错哪里了?”于谦硬邦邦的问道。

“于大人,敢问这卫所制是谁所创?”

“当然是太祖皇帝所创。”

“太祖皇帝为什么将卫所制军权放在五军都督府,而不是兵部?”

“当然是为了方便统帅全国兵马!”

“那我在问于大人,你兵部为何只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太祖皇帝如此设置,当然是为了防止一家独大……”,说着于谦突然觉得自己居然着了这老匹夫的道了,这个老狐狸,自己光顾着和他争辩了,没想到他早就想好了怎么给自己挖坑了。

“陛下,依老臣看来,即使各省卫所有败坏之像,也应由陛下下旨五军都督府,由五军都督府进行整顿。兵部如此行事,怕是另有所图吧。”张辅一脸严肃的说道。

“陛下,臣还有话说。”于谦上前一步,大声说道。

“于爱卿,别急,慢慢说。”朱祁镇笑着说道,这以往临朝听政,这帮大臣也是吵来吵去,可今天不一样,今天是文官集团和皇权军权的第一次争夺战。

“陛下,臣并非有意污蔑五军都督府,而是确有其事。臣在边关巡查期间,查获了几起卫所贪污侵吞军户土地案,根据东厂和锦衣卫提供的线索,有几条线索直接指向了五军都督府的几个将领,臣已将证据线索整理好了,请陛下御览。”说完,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疏,侯宝见状,赶紧过去接了过来,放在了皇帝面前。

朱祁镇笑着拿起奏疏,却没打开,而是掂了掂,放在了一边。

“于爱卿,你先说说,你想整顿全国卫所,该如何整顿?”

恩?皇帝啥意思,真要让这个于铁头来分五军都督府的军权?张辅心里暗道,皇帝到底是年轻,容易受这帮子酸秀才的蛊惑。

“臣以为,首先要将全国卫所统兵之权收归兵部;其二,兵部会同户部共同丈量全国卫所土地;其三,对各省卫所,千户所将官实行异省轮职,每人的任职期限不得超三年;其四,对世袭勋职的将官应严格审查,若有能力不足,品行不端者,不得为官。其五,安抚失地军户,返还其被侵吞的田地,并由国库出资给予适当补偿,以安其心。”

户部尚书王佐乍听可以丈量卫所屯田,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甚至还在心里为于谦默默加油,毕竟卫所的田地都属于军田,而军田户部是没权收赋税的,军户们交粮都是军粮,每年他们户部还要从自己收上来的粮赋里拿出一部分粮食补贴军用,虽然是正常规定,可总是觉得自己忙活半天,像是给别人白干一样。

又听于谦说道还要从户部掌管的国库里掏钱补贴给军户,王佐又不高兴了,他们自己人弄的一兜子烂事,凭什么还让我们给他们擦屁股,于谦啊于谦,你上嘴皮碰下嘴皮,说的轻巧,哦,你兵部收了卫所统兵权,还要扣老子户部的钱,名声功劳便宜都让你占了,门都没有。

朱祁镇听着于谦这几条建议,说实话,除了第一条他万万不能答应以外,其他的几条确实是老臣谋国之言。

“陛下,统兵权和调兵权绝不能操于兵部之手,祖制不可违。”朱勇上前大声说道。

“是,一帮文臣,他们懂打仗吗?”

“若统兵权给了兵部,我们以后还怎么领兵作战,难不成眼看这帮文臣的脸色?”

“就是,给了他们,那不是让他们骑在我们头上……”

武将一班的大臣纷纷出言反对,朱祁镇面露难色道,“于爱卿你的第一条建议朕会考虑,也会将你的建议呈给太皇太后,让她老人家决断。”

于谦眼神复杂的看看皇帝,心有不甘的想再争取一下,一旁的王佐赶紧拉了拉他的衣服,于谦回头,看见王佐正示意他不要说了,并给了他一个警示的眼神。

“诸位爱卿,刚才于爱卿有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这土地才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朕最近也总是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天正好借着朝会的机会,咱们君臣一起商量商量这个事。”朱祁镇借着卫所的事,一下子将问题转到了土地问题上。

众人一阵默然,刚才不是说卫所的吗,皇帝怎么又转到土地上来了,难道…“嘶,皇帝想动天下的土地?”

王佐是户部尚书,掌管天下所有田亩赋税征收。他这个尚书不说话,别人也不好插嘴。

王佐只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土地政策自古以来历来历代都是如此,我朝自立国以来,太祖皇帝心系万民苍生,鼓励百姓开垦无主荒地为个人私田,所以洪武一朝田亩人口数大增,这才有了太宗皇帝五次北征,这才有了仁宣之治。若是骤然改变土地政策,恐怕会引起动荡啊。”

总之一句话,你祖宗定下的政策,不能轻易改动,你要改,就是违背祖制,就是不孝,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朱祁镇听的冷笑连连,却又有些无奈,这帮人说到底,背后都是代表着各自的地主阶层的利益,他们为什么这么富,为什么能为官,归根到底还是有地,有了地就有粮,有了粮就有钱。纵观五千年华夏历史,不管是哪个朝代,最终还不是为了一口吃的打的死去活来,血流如河。君不见中国人问好的方式从来都不是今天天气怎么样,而是来一句,“吃了吗?”,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活的太不容易了,太艰难了,因为他们真正尝过什么叫饥饿的滋味,他们这几千年来始终在温饱线上拼命的挣扎。

凭什么你们一出生就可以锦衣玉食,凭什么老百姓的孩子一出生就要挨饿?凭什么?

但这话朱祁镇不能说,也不敢说,因为此刻他就是最大的地主。若想改变这一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复杂。

所以,面对王佐的话,他现在也就只能表达不满,但若想提出他自己的构想,恐怕他这个皇帝能不能活到成年都是个问题。

伟人说的没错,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不过现在自己实力还是很弱,现有的七八万军队,还不足以和全国庞大的官僚体系抗衡,目前只有先解决了外部的威胁,才能腾出手来解决国内的问题,等到了自己手里有个五十万左右忠于自己的军队,那还不是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什么狗屁的文官集团官僚体系,不服,老子的米尼步枪要不要尝尝?

其他大臣也纷纷出班奏道,反正听来听去一句话,土地政策不能改,改了就是不孝。

朱祁镇也懒得和他们解释,这种跨时代的代沟,和东海的马里亚纳海沟一样深,你就是把珠穆朗玛峰填进去,也填不满。

不过今天他还是达到了目的,至少确定文武两波人没啥瓜葛,至于土地问题,只不过是他放出来的一个饵,想看看大臣们的反应,谁反应最强烈,我这里都给你记在小本本上,下课之后就要找你的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