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94章 凯旋回京

大明,我来了! 第94章 凯旋回京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三日后,朱祁镇率领大军正式班师回朝。

原本大军凯旋归来的路线是东进,转向居庸关,在一路向南回京城的,朱祁镇临时改变了行军路线,一路由英国公张辅率领龙兴、龙扬、龙吟三个师沿原定路线经居庸关回京师,另一路则由朱祁镇亲自率领龙虎、龙威、龙健向东,在阳和口出关沿着长城外侧,一路浩浩荡荡声势滔天,向大宁都司进发,并在大宁都司的开平卫进行了一次军演。

得知有一股两万左右的明军突然杀来,兀良哈派出五万大军准备和这些嚣张的明军大战一场,找回点颜面,结果先锋部队一万人马只和龙健的一个团交战一个回合,就扔下五六千具尸体狼狈逃回了大营。

为了震慑兀良哈,同时也为后面大明全面恢复大宁都司,朱祁镇命人将这五千多鞑子的头全部砍了下来,在开平卫外铸成了京观。

兀良哈领军大将哈伦帖木儿见自己最精锐的一万前锋被明军三千多人打的只剩下四千多人狼狈逃了回来,哈伦帖木儿当天就派人给朱祁镇送去了两千匹战马,三千头羊,朱祁镇伸手不打笑脸人,大方的收下了礼物,之后双方同时宣布这是一场误会。

处理完这些事后,朱祁镇率大军到达了山海关,朱祁镇在山海关视察了防务后,便率军一路向西南的京师而去,终于在三日后和张辅会师了。

当大军行至距离京师外十里时,京中礼部的人飞马来报,京师百姓自发组织到德胜门外欢迎凯旋归来的大军。

只见德胜门以及周边城墙上彩旗迎风飘扬,城下礼部安排的乐队也在奏着欢快祥和迎宾乐。

德胜门外大道两侧人山人海,两侧站满了负责维护秩序的京营士兵,十月份的北京已经变得凉爽起来,可是前来观礼的京城百姓还是挤的满头大汗,谁都不想错过这难得的盛典。

少年天子,率军全歼瓦剌十五万兵马,这种大胜足以让普通百姓为之狂热崇拜。更有很多小姑娘小媳妇拼命的往前挤着,只为了一睹英雄的风采。

不多久,远处最先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是一面巨大的红色龙旗,随后人们隐隐听到了有节奏的隆隆脚步声。

随着声音由远及近,队伍的身影越来越清晰,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龙威骑兵团,杨洪亲自手举本部旗帜,整个龙威骑兵团并没有戴铁盔,而是头上系着白布。

在杨洪身后,是整齐的骑兵方队,但是他们并没有骑马,而是右手牵着马,左手怀抱着一个个阵亡将士的牌位,每一个牌位上都刻着阵亡将士的名字,他们是和瓦剌血战牺牲的英雄。

因为没有时间将他们的遗体运回京师烈士陵园安葬,朱祁镇命人一定要把他们的牌位和生前所穿的铠甲等遗物带回来。

当大军即将到达德胜门时,礼部的官员立刻上来迎接,杨洪大喊道:“全体将士,整理军容,进城!”

随即,大军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几万人,步调一致,铿锵有力!

他们的每一步似乎都在向人们昭示这是从血与火中拼杀出来的强军,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无形杀气会碾碎一切敢于挑战他们的敌人。在场的所有百姓都被这一幕震撼的说不出话来,尤其是那随风飘动的白布,森然的牌位。

他们是真正的战士,他们是血与火淬炼后的勇士,他们与生俱来的肃杀之气,以及每个人脸上显现出对牺牲战友的悲伤之情,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一场血战中,他们仿佛看到了震耳欲聋的厮杀,仿佛听到了大明将士为保卫家园发出的震耳欲聋的怒吼,仿佛看到了宁可同归于尽也绝不后退半步的大明将士们……

进入德胜门后,骑兵方阵后才是步兵方阵,人们惊讶的发现,皇帝竟然没有乘坐龙辇,而是骑在通体乌黑的高头战马上,身穿金黄色的战甲,手中抱着一块牌位,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英魂不朽!

道路两旁的百姓们被这一幕感染,很多人的眼睛已经湿润,更有许多百姓流下了泪水。

皇帝为阵亡的将士带孝,这种千古未闻之事,竟然发生在我大明朝,很多百姓都被皇帝的这一举动感动了,道路两旁京营的士兵被感动了,龙威、龙虎、龙兴、龙扬、龙吟、龙健的全体将士被感动了,千百年来,何曾有过帝王为阵亡将士戴孝者?这样的帝王,誓死追随,九死无悔!

更有前来观礼的国子监生被这一幕感染,当场决定弃笔从戎。

朱祁镇此举是要告诉世人,为国捐躯,死的其所,死的光荣,他们配的上此等荣光!

他要告诉天下的将士们,面对外族的欺辱,能战,敢战,有必死之心,大明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功绩将永世流芳!

很多前来迎接皇帝的文官看到这一幕,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们纷纷交头接耳道:“陛下九五至尊为死了的丘八戴孝,这是有意抬高武人地位啊,看来以后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了…”。

也是,自从永乐朝以后,他们这些文官们的势力渐渐抬头,已经快要全面压制武将了,可现在皇帝用此等看似有违礼制的行为明明白白告诉天下,告诉他们这些蠢蠢欲动的文官,别想着露头,也别想着挑战朕的皇权,如果谁觉得自己头铁脖子硬,尽管来试一试。

整个入城仪式用时两个时辰才结束,八万大军从德胜门入城后,并没有停歇,而是从西直门出了京城,回到了各自驻地。朱祁镇只留下了龙虎军五千人暂时驻扎在万寿山下的校场。

回到宫中,朱祁镇在乾清宫刚刚沐浴换完衣服,太皇太后张氏和皇太后孙氏就到了乾清宫门外。

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孙氏这个皇太后以前干的事让这个皇帝儿子不喜,可也是皇帝的亲生母亲,哪有当娘的不担心自己儿子的。

朱祁镇穿着常服,来到大殿中央,规规矩矩的给老太太和母亲行了礼。

孙氏看着显瘦也黑了的儿子眼泪都出来了,一旁的老太太虽然满眼都是心疼自己的这个孙子,但是随即她走到朱祁镇面前,揪着朱祁镇的耳朵骂道:“小兔崽子,胆子大了,你怎么跟我保证的?你还亲自上前线,你是嫌你的小命太长了吗?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让我和你母亲怎么活?”

“哎…祖母…祖母…孙儿错了,孙儿保证下次绝对不敢了,疼…”朱祁镇一边告饶,一边朝大殿瞅去,殿外的侯宝一听这架势,赶紧把闲杂人等赶得远远的,还把乾清宫的门给关上了。

“皇爷,您自求多福吧,奴婢也救不了您。”侯宝听着殿内传出的大呼小叫的声音,叹息一声。

“你还想有下次,我…”老太太手上的力气又增几分,朱祁镇疼的直吸冷气,眼看侯宝指望不上,朱祁镇又把求救的目光看向孙氏,孙氏心里对儿子这种举动虽然也生气,但是到底是心疼儿子。

赶紧上前劝道:“娘,镇儿刚刚班师回朝,还没来得及休息,不如让他好好休息几日您在罚他也不迟。”

“你给我上一边去!要不是平日里你骄纵他,他哪里来的这胆子,”老太太看来是真生气了,连过来劝架的儿媳妇也一起骂了。

此话一出,孙氏就不敢再说了,她哀怨的看了一眼儿子,好像在说:“你闯的祸太大了,为娘也救不了你,你自求多福吧。”

“祖母,祖母,孙儿错了,真知道错了,您也知道战场上情势瞬息万变,孙儿若不亲临一线,说不定鞑子就不会上当,也就没有后来的大捷,祖母…”朱祁镇见求援无望,只好解释道。

“呵,你还有理了哈,这个咱们暂且不论,你说为何把驸马都尉井源支开,他为何又受了重伤?”

“那是…那是因为…”朱祁镇编不下去了,他本来调走井源,就是为了让自己行动自如,老太太当初把井源放在他身边就是为了看住他。

“编,你接着编,小兔崽子,你还学会跟我这老太婆耍心眼了。”

“嘿嘿…祖母,孙儿哪敢啊,您老先放手,孙儿保证绝对不跑。”

老太太到底是上了年岁的人了,站了那么久,有些气力跟不上,只好放开了手,转身坐下了。

朱祁镇一看,这时不跑还等待何时,撩起裙摆蹭蹭几步就跑出了殿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