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6章 扩军、改革

大明,我来了! 第6章 扩军、改革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当南直隶的事情顺利进行时,远在北京的朱祁镇也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秋闱的考试情况,因为只有南直隶的考题是他亲自出的,所以其他各省的秋闱并没有出现罢考之类的风波,进行的还算顺利。

“前些日子让你报上来的扩军方案,朕看了。”朱祁镇双手抱着一个精致的小暖炉,看着张辅、樊忠、王天云等人说道。

“陛下,这次扩军,兵源从何而来?”樊忠眉头微皱,皇帝光说扩军,可没说从哪里招兵,怎么招,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你们先看看这个。”说着,朱祁镇将几本小册子递给了他们。

几人看完,除了张辅之外,其他人都是心中狂喜,都在暗攒皇帝好大的手笔啊。

原来,朱祁镇已经和张辅等京营主要将领商议过了,京营中的二十万人马将经过严格筛选后,剩下的精锐全部充入五大军麾下。

朱祁镇的计划是这样的:

首先,各师建制扩编为军,每个军下辖两个火枪师,两个炮兵团,兵配属一个骑兵团。每个师齐装满员仍为一万两千人。

其次,各师、团基本配置不变,医疗兵、侦察兵各占一成。

为了使扩军后的五大军配置更为合理,战斗力更强,朱祁镇还专门给每个军配备了一个后勤大队,但是这个后勤部队虽然以大队称之,但是人数却超过了正规团级作战单位。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押送辎重粮草、战时还要运送弹药、配合医疗兵抢救伤员等。

辎重大队的人选由京营中那些考核居后者充入,但是他们同样也要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方可成为辎重兵,当各军在战斗时出现减员情况,他们就会就地转为作战序列,成为一名光荣的龙字旗战士。

每个士兵都将配备米尼火枪,其中他们会配备60发定装纸壳火药,四颗手榴弹,朱祁镇还借鉴了后世的做法,贴心的给每个士兵配备了腰带,腰带上装有四个用牛皮做成的长方形弹药盒,即防潮作战时取用还很方便。

手榴弹则是放在一个斜跨的牛皮油纸包里,用的时候直接掏出来点燃引线扔出去就可以。

当龙虎军第一批装备上这些东西时,其他几个师的师长羡慕的都流口水,王天云甚至已经悄悄请了陆大宝好几次客,就是为了让他们先装备上这些好东西。

可陆大宝酒也喝了,肉也吃了,曲也听了,就是不松口,这让王天云背地里骂了他好几天。

“陛下,各军下辖将近3万6千人,五大军就是接近20万人,那火枪火炮等装备是不是也要抓紧赶制?”获邀进宫参加会议的陆大宝开口问道。

朱祁镇点点头道:“我已经下旨,在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广召工匠,同时从明天起,大明皇家军工厂正式成立,地址还是在潭柘寺山下,现有的厂房规模还是太小,还要扩大至少三倍。”

“三倍?陛下,潭柘寺山下目前已经没有那么多地方了啊?”陆大宝赶忙提醒道。

“这是你的问题,不然这第一任军工厂的负责人朕就换人。”

“是,臣回去后立刻汇集工匠进行选址,争取过年前主体建筑能够完工。”陆大宝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

朱祁镇示意他坐下,接着说到:“军工厂扩建完成后,预计三个月可生产火枪一万支,轻型迫击炮五百门,重型的300门左右,大将军炮一百门,甲胄五千套,各类棉服鞋子也能保证日常供应所需。”

“这样一来,几乎新城所有的百姓都能有份工可以做,也正好能减轻朝廷的压力。”一年多来新城的百姓虽然有了稳定的住所,可仍然需要朱祁镇的赈济,这些钱粮可都是他从自己内帑中出的,不是他不愿意,而是没办法的事,好在现在军工厂扩大,不仅大量需要有手艺的匠人,还需要很多的搬运、装卸、缝纫等辅助岗位,有劳动力的老人、女人都可以进入军工厂做工,有些女人实在无法进入军工厂的,朱祁镇还打算将他们也利用起来,让他们给将士们洗洗缝缝补补,给足工钱或者粮食,一举两得。

这样一来,新城的百姓就彻底摆脱了朱祁镇的赈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了。

“陛下,这上面怎没有我们龙虎军啊?”杨老三按捺不住,急的满头大汗道。

朱祁镇喝了口茶,瞥了他一眼道:“急什么,你们龙虎军扩编为师,成员从其他四个师中挑选有战功的老兵充入,仍为朕的中军。”

朱祁镇此话一出,王天云等人都瞪大了眼睛,这狗日的龙虎军,怎么什么好事都是他们的,有了好装备优先龙虎军不说,还要我们出人,皇帝也太偏心眼了。

不过一听是作为皇帝的中军,其他人也就不敢再有意见了,毕竟没有皇帝,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

杨老三听完皇帝的安排,咧着大嘴无声的笑了笑,还不忘朝那几个师长拱拱手,惹得王天云樊忠等人真想上去揍这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货。

“陛下,这改组五军都督府臣是没有意见的,可这大明国防部是何意?”张辅一手拿着小册子,一手捋着胡须问道。

不仅张辅关心这个问题,其他人也是心有疑虑。

朱祁镇之所以要改组五军都督府,其实也是看到了五军都督府目前已经无法胜任当初成立他的意义所在了。

朱元璋当初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安排其嫡系将领进入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形成了一套有效严密的统兵、调兵管理体系,加强了皇权对军队的控制,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军都督府的各种职权成了很多勋贵子弟捞取晋升之道或养尊处优的所在,也造成了冗官冗员的出现,而且行政效率也非常低下。

尽管明朝初期朱元璋对于军事的大力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严格且有序的军政体系让明朝军队的指挥部和执行部得以密切的配合,这种高质量的配合使得明朝初期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应对外来的侵略。

尽管它有这么多的优点,朱祁镇仍然下决心要改组它,不为别的,只为让这个严密的军事组织重新焕发出新的力量。

当然,改组后的大明国防部也只有统兵权,而调兵权直接被朱祁镇从兵部收归到自己手里,这样一来,朱祁镇手中的权力将进一步加大。

“呵呵,老国公,所谓国防,是指我大明为了防备和抵抗外族侵略、制止国内军事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朱祁镇将后世的理论直接照搬了过来,说的他们几个武将一愣一愣的。

他们的表情朱祁镇都看在眼里,知道他们似懂非懂,不过也没有过多解释,你们只要服从就可以了。

其他几个师长心里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反正皇帝说好那就肯定没错。可张辅心里却掀起了波澜,依照这小册子上写的,皇帝虽然嘴上没说,可兵部以后该怎么办?于谦知道后有什么反应,朝臣们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不过看着皇帝胸有成竹的样子,张辅最终将心中的担忧硬生生的按了下去。

“五军都督府改组成大明国防部,朕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将那些勋职荣职全部裁汰掉,多提拔一些有能力的青壮年军官,务必做到精,提高办事效率,国防部就设在五军都督府原址上。”

“老臣遵旨!”张辅应下,心中却有些发苦,他都六十多的人了,这得罪人的活他是真不想干,现在五军都督府里一大把勋贵子弟,要将他们挨个都提走,这事儿可没那么容易。

“老国公也不必犯愁,新组建的大明国防部主要成员就由樊忠、王天元、汤杰、雷战充任各部门主官,你为首任国防部部长,其他人选你们会后根据需要拟个条陈报上来。”

“是,老臣遵旨。”

正当乾清宫暖阁内的会议正在进行时,侯宝在门口探了探头,欲言又止。

“什么事?”朱祁镇问道。

“陛下,兵部尚书于谦、礼部尚书胡濙回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