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19章 廉政司

大明,我来了! 第19章 廉政司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时光流转,转眼已到了年根底下。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京城内,因为春节的临近,鞭炮声此起彼伏,偶尔有几个胆大调皮的孩童拿上散装的鞭炮在皇城根下玩闹,嘭嘭嘭的鞭炮声偶尔让城墙上的士兵探头,但是他们并没有驱赶,而是任由孩子自胡闹,大过年的,在皇帝家墙根下放几个鞭炮,算什么呢。

乾清宫内,朱祁镇和六部的大臣们正在议事。

“边关将士们的节赏都发下去了吗?”上首的朱祁镇翻了翻六部呈上来的奏疏,问道。

兵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于谦起身给皇帝行了个礼,从袖中拿出一个小册子打开,开口道:“回陛下,边关四十三万九千五百六十八人的节赏,月前已经陆续押运至各边卫了,这次兵部和户部以及新成立的大明…国防部都已派人跟着,绝不会出现贪墨之事。”

于谦对皇帝改组五军都督府近来颇有些微词,他甚至还听说皇帝有意将兵部也进行改革,可毕竟是传言,他于谦虽头铁,可还没蠢到听风就是雨,急吼吼的跑到皇帝跟前长篇大论去说服皇帝放弃改革的念头。

眼前的这个皇帝和大明之前的几任皇帝都不一样,他登基以来所想所说所做之事不仅让天下官员瞠目结舌,甚至于让他这个自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大臣都觉得匪夷所思。

“恩,干的不错,记得他们回京之后,三个账册要仔细核对。”说着朱祁镇将目光转向了王佐。

“户部要做好核对,确保三方账册一致,若有从中上下勾连,账目不清,贪墨军饷之事,一律严办!”朱祁镇道。

“是,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将此事办好。”王佐回道。

“京营遴选扩军的事儿怎么样了?”朱祁镇问道。

一身甲胄在身的张辅起身,将一份厚厚的名单呈给皇帝,“陛下,之前京营共有一十九万八千六百余人,经过初步筛选,目前已选出十六万五千四百合格兵士,按照您的要求,只留十六岁至三十五岁之间的强壮兵丁,其余被淘汰的三万多人除年龄实在太大的发给安家银令其回乡外,剩余的两万九千人已按要求全部转为辎重兵。”

朱祁镇听罢,若有所思道:“不光要身体强壮,基本的军事素养也要具备,”说着,朱祁镇看了看张辅又道:“朕听说京营内有不少将领吃空饷,有没有这事儿?”

张辅心中一惊,这事儿他是知道的,不光现在有,就是洪武、永乐年间这等事也是屡禁不止。一些勋贵官宦子弟及其亲戚为了混日子或者捞晋升的资本,走门路在京营或者五军都督府挂个名,人却不用来,若有上官或兵部核查人数时,便让家丁或雇人来顶替,这还是好的,至少还能见到个人;更有甚者干脆捏造名册,一到发军饷时,便让家丁或亲卫冒领。

大明朝之所以到后期军队战斗力低下,视北方建奴如虎,军队内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是,有。”张辅额头微微冒出了冷汗。

“朕的京营都有吃空额,冒领军饷的,那各边军是不是也有啊,南京的京营呢?其他各省卫所呢?”皇帝的声音越来越高,殿内内阁及六部大臣各个噤声,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

“长此以往,朕看不用那些胡虏来打,大明朝的百万大军就会一盘散沙;亏的你们还一天天的跟朕说,大明朝兵强马壮,威加海内。”

说着,朱祁镇将手中的奏疏重重拍在御案上,又提高声音道:“朕今天这番话不光是说给他们这些武将们听的,也是说给你们这些文官们听的,你们都是大明朝的肱骨之臣,朕的左膀右臂,你们这若烂一点,整个大明就得烂一片,若你们全烂了,大明朝也就快亡了。”

朱祁镇这话说的非常重,吓得十几个大臣全都站起来告罪。

“朕告诉你们,大明的心腹之患永远不是那些蛮夷胡虏,而是在这朝廷,在这庙堂之上,对了,朕最近听过一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千里做官只为财,乌纱帽下无穷汉,呵,还真是形象。圣人大义他们没学会,倒是将蝇营狗苟,贪财钻营的本事学的炉火纯青,这些人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皇上,臣请将说此话之人诛杀!”内阁首辅马瑜豁然起身道。

“呵,杀?能管住天下贪污之事?杀,能杜绝贪赃枉法之事?”朱祁镇冷哼一声道,旋即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深呼一口气道:“传旨,从今日起,立即着手成立大明廉政司,查处天下官员贪赃枉法之行为,大明吏治在朕的明兴一朝必须清明!”

“廉政司独立于三法司之外,直接对朕负责,由锦衣卫、东厂、督察院抽调人手组成。”朱祁镇此话一出,在座的众人尤其是文官们顿觉后脖颈发凉,这廉政司干什么的,他们在明白不过了,皇帝甚至还将它独立出来,直接对皇帝负责,三法司不得过问,这个廉政司所掌握的权力甚至超越了刑部,直接掌管天下官员的生死。

他们不禁微微侧头,将目光看向了已是满头白发的刑部尚书刘孜,心中都在替这位老战友叹息,而此时的刘孜却依旧面色如常,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刑部,”朱祁镇回过身,对着一旁稳如泰山的刘孜说道。

“臣在。”刘孜听到皇帝唤他,起身道。

“朕听闻刑部侍郎何乔新刚正不阿,严正执法,这几年做的不错?”朱祁镇问道。

刘孜暗暗松了口气,这何乔新和他都是江西人,算是老乡,两人脾气性格颇为相似,一个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一个严正执法,宽严相济,这几年两个人将天下刑狱之事管理的妥妥当当。

“是,何侍郎为人方正廉洁,刚正不阿,这些年所办理的案子从没出过岔子。”刘孜道。

朱祁镇点点头,走回御案前,却没了下文,刘孜被皇帝闪的不轻,但是他也不好过问,只好乖乖又坐了回去。

直到此时,殿内的大臣们这才回过味来,皇帝今天的目的原来是在这,借着说军队吃空饷一事,转而将矛头对准了天下的文官,他这是要对天下士绅阶层全面开刀了啊。

其实,这也正是朱祁镇的计划之一,要想彻底让大明王朝脱胎换骨,光凭着土地改革、教育改革是行不通的,官僚体系的改革是重中之重。

现在大明王朝的官僚体系依旧掌握在这些士绅手里,他们把持着大明大部分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进而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同盟关系,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他们依旧牢牢控制着整个国家的资源命脉,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所以要想破局,必须从这些人入手,杀,只是迫不得已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打破这种天然的同盟关系,重建为己所用的秩序规则。

“哎,以后没有好日子过喽!”这是很多殿内大臣们得出的结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