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28章 朕要换了他

大明,我来了! 第28章 朕要换了他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在朝鲜修建港口,本来也就内阁几个大臣知道一些,但是建造港口的真正目的,却几乎没有人知道。

开年第一次大朝会,当朱祁镇提出在朝鲜建造海港时,不出所料,果然遭到了绝大部分大臣的反对。

理由无他,说来说去就一句话,给那撮尔小国出钱出力出人建造港口,徒耗国力,于大明有百害而无一利。

朱祁镇听着谢谢老夫子们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讲着大道理,一阵头疼,不过他还是挺佩服这些人的,不管多难的问题,他们总能把这些事和祖制牵扯到一起。

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整整一个早上,朱祁镇只是静静的听,却一句话也不说,这让反对的大臣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有力使不出!

咱们引经据典甚至把祖制都搬出来,皇帝居然一句话都没有,怎么过了个年,皇帝的脾气这么好了吗?不应该啊!

再看那帮武将,一个个的老神在在的样子,也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难道真是皇帝一时心血来潮?

不可能啊,往常皇帝要做什么事,他可不管什么祖制不祖制的,想了就干,干了你还不能说不行,你要敢提出反对意见,轻则罢官夺爵,重则身死魂灭。

其实建港口也不是不行,反正又不是花自己的钱,整个国家都是你一个人的,想折腾你就去折腾呗。

可在这些大臣看来,如果自己不时不时的反对几次皇帝,就显示不出自己的作用来,不光同僚会疏远你,说不定皇帝一不高兴就把你定性为庸官懒官,后果很严重。

“好了!”终于,朱祁镇站起身,“诸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你们觉得大明出钱给人家建海港,有些得不偿失对不对?”

众臣纷纷称是,却又听皇帝说道:“巨鹿侯,你来说说。”

井源稳了稳心神,出班奏道:“陛下,臣此次出使朝鲜,朝鲜上下对我大明建造港口的提议非常支持!”

“他们当然支持,又不用他们出钱出力,这等好事,他们哪有不上杆子往上贴的道理?”工部左侍郎胡景山说道。

“呵呵,胡大人,我还未说完呢,你急什么?”井源笑道。

“虽然钱、人咱们出,那也不能白出不是,既然是做生意,那就该有来有往,胡大人你是文官,没做过生意,怎能知道里面的道道呢?”井源笑道。

“那就请井侯爷明示!”胡景山冷哼一声。

“两座港口换一座铜矿,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铜矿?!”

“在哪里?”

“朝鲜有铜矿不假,可什么样的铜矿值两百万两银子?”

“自然是大铜矿,这座铜矿我亲自去看过,根据朝鲜那边勘探的结果,这座惠山铜矿极其易于开采,而且储量比大明任何一座铜矿都要大,若是工部能派遣能工巧匠前去,臣敢担保,从此我大明将不在为铜发愁!”井源这话一出,整个殿内直接炸了锅。

“侯爷,您此话当真?”工部左侍郎赵仲之激动的喊道。

“没想到小小的朝鲜,竟有如此巨大的铜矿,若是能在我手,那自然是好事,可是毕竟是在他国境内,冶炼出铜块后运输还是有些不便啊,辽东那边毕竟荒蛮,道路不畅。”工部尚书吴邦佐担忧的说道。

“吴大人多虑了,”井源又道:“此铜矿毗邻鸭绿江,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海船驶入鸭绿江,将冶炼所得的铜块装船运回国内即可,何须陆路运输。”

吴邦佐沉思片刻,拱手道:“陛下,若如此,臣以为可行!”

权威人士都说可行了,内阁本来就同意,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再反对,只好纷纷附议。

毕竟反对了也没用,听井源那话里话外的意思,这事肯定是已经谈妥了,而且皇帝也早就知道了,自己如果再梗着脖子反对,那就不是在皇帝面前彰显自己存在那么简单了,说不定自己还要被骂,既然目的达到了,适可而止最好不过。

“好!既如此,此事后续一应事务由工部吴爱卿负责,即日起立刻派能工巧匠赶赴朝鲜惠山,接手惠山铜矿!”朱祁镇一锤定音。

朝会后,户部大堂内。

王佐捂着腮帮子,唉声叹气。

“哎,又出去两百万两银子!”看着工部送来的皇帝批钱的条子,王佐又抬头看了看坐在他对面的吴邦佐,肉疼的道。

“哈哈,王大人,这钱又不白花,过段时间,等运铜的船一到,您还愁没钱吗?到时铸币司火炉一开,您就等着数钱吧,哈哈哈!”吴邦佐笑着说道。

“那不还得等着吗!”王佐道。

“行了,我的王大人,”吴邦佐站起身,走到王佐面前拿起一支毛笔,递到了王佐跟前,“签字盖印吧。”

王佐不情不愿的拿过毛笔,蘸了蘸墨汁又道:“吴大人,可得省着点花,毕竟是给他国建港口,能用就行!”

“嗨,您啊,只管批钱,其它的事自有陛下定夺!”吴邦佐揶揄道。

王佐签完字,又拿起户部大印和自己的官印,郑重的在批条上盖了章。

钱一到,工部上下忙翻了天。

最让吴邦佐头疼的是招募工匠,忙活了大半个月,只招募了一百多,记名在工部下的工匠自不必说,他们都是靠工部挣钱养家,可人数毕竟有限,按照皇帝的意思六月底以前必须完工,且两个港口必须能停泊五千料的大船。

招工的告示都贴到南直隶去了,可南京那边最近却一个人也没招上来,吴邦佐胡子都愁白了,也想不出更好的招来。

前期派去朝鲜的工部官员回报,釜山港吃水深度涨潮时可以满足五千料大船停泊。

可仁川就不一样了,现在那里到处是淤泥,如果要开挖,工程量巨大不说,工期肯定会延后,到期完不成,耽误了皇帝的大事,他这个工部尚书吃罪不起!

一脸愁容的吴邦佐在训斥了左右侍郎后,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进了宫。

文华殿内。

“这就把你给难住了?”一脸不悦的朱祁镇扔了手中的书,有些怒道。

“臣办事不力,请陛下责罚!”吴邦佐唯唯诺诺道。

“朕问你,你让人家背井离乡去他国做工,一个月就给二两银子,要你,你愿意去?”

“可是陛下,户部就批了二百万两银子,采买木石砖料就花去了一大半,两个港口同时开工,所需工匠至少要三万人,这三万人每个月二两银子就要…六万两,五个月需要三十万两,还有粮食等又需要大约二十万……”

“你是来给朕诉苦的还是给朕算账的?”朱祁镇没好气的说道。

“这个吴邦佐,脑子一根筋,办事死板,看来工部尚书的位置要考虑换人了。”朱祁镇暗道。

叹了口气,朱祁镇说道:“朕问你,朝鲜那边为何没能力建造深水港?”

吴邦佐想了想,说道:“穷邦小国,既没有没钱,更没精通建造港口的工匠。”

“朕再问你,你工部里是不是有精通建造港口的工匠?”

“有,可是…”

“这些人够不够用?”

吴邦佐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道:“若是让他们现场绘制营建图,指导施工自然够用。”

“那你还愁什么?”朱祁镇说道。

“可光有这些人,谁干活啊?”

朱祁镇一听,直接被吴邦佐给气笑了。

“你…榆木脑袋!”朱祁镇怒道,“有营建图了,又有现场施工指导,那些下苦力的活你为何要舍近求远?”

说到这,吴邦佐终于算是开窍了,一拍大腿道:“陛下,您的意思是具体干活的人从朝鲜招募?”

“你可算开窍了!”朱祁镇暗道。

“可是陛下,那招募的这些朝鲜人也需要吃喝发工钱啊!”吴邦佐又皱眉道。

朱祁镇直接被他气的翻白眼。

“这么一个榆木疙瘩,怎么就当了工部尚书了呢,不行,得赶紧换人,以后大明修路架桥的大工程多了去了,如果让这样的人继续再干下去,自己非得给气死不成。”朱祁镇暗道。

“你就不会和朝鲜那边谈,咱们出粮食,其它的让那朝鲜国主李祹自己想办法去。”朱祁镇吼道。

吴邦佐挠着脑袋,出了文华殿,一路走,一路想,刚出了午门,他这才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突然放声道:“陛下天纵英才啊!”

他这冷不丁的一嗓子吓了旁边侍卫一大跳,值班房内的杨老三正喝着茶呢,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吓了一跳,茶杯中滚烫的茶水洒了一裤裆,杨老三不禁大怒道:“哪个狗日的胆敢在午门前喧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