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34章 现状

大明,我来了! 第34章 现状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一行人顶风冒雪,快马加鞭,终于两日后,在平度州(今青岛平度)赶上了提前走的皇驾。

这一路行来,朱祁镇一直眉头紧锁,很少说话,直到大队人马进入登州府境内,朱祁镇这才走出车厢,对侯宝说道:“侯宝,朕饿了,弄点吃的来。”

一路提心吊胆的侯宝听闻皇帝主动说饿了,顿时大喜,暗道皇爷总算主动要吃的了,说明没事了。

再看皇帝脸上恢复了往日笑盈盈的笑脸,众人也是心中一松。

不一会,侯宝去而复返,喜滋滋的说道:“皇爷,杨将军和山东备倭都司总兵蔡福、登州府知府于子仁、莱州府知府崔恭及各县官员前来迎驾!”

“这个蔡福,搞这么大动静干什么?!他们这么兴师动众,百姓们还要不要出行?”朱祁镇皱眉道。

“陛下您…误会蔡福将军了,他们皆是便服而来,没有净街扰民,更没有带一个随从。”说着,侯宝朝前方的一个驿亭指了指。

“估计是杨将军提前嘱咐过了,他知道您不喜扰民,所以…”

“恩,杨老三还是有分寸的。”朱祁镇这才恢复了笑脸。

“臣备倭都司总兵蔡福、登州知府于子仁、莱州知府崔恭携各县主官恭迎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车架前,十几个官员齐齐跪下行三叩九拜之礼。

“众卿平身!”朱祁镇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虚抬一下手,尽显帝王威仪。

随后蔡福起身上前躬身行礼道:“陛下,皇驾行辕已安排妥当,就在备倭都司指挥使衙门,恭请陛下驾幸!”

朱祁镇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众人,说道:“天色尚早,让其他人先回去吧,晚些再入城。”

“你和崔恭、于子仁留下!”说罢,登上了马车。

蔡福会意,赶紧跑到前来迎驾的众人面前吩咐了几句,带着于子仁和崔恭朝皇驾而来。

自有侍卫用厚厚的毛毡围起一个挡风的简易的露天帐篷。

对于于子仁和崔恭,朱祁镇还是提前做了些功课,了解一些的,崔恭是宣德年间进士出身,先是在户部任主事,因刚直不阿,为同僚所不喜,所以胶东盐场一案后,朱祁镇将其外放莱州任知府,至于于子仁,他是洪武二十九年进士,一直在地方任职,秉性耿直,又清廉自守,因不愿曲意逢迎上官,几十年了,胡子都白了,才被马愉举荐,任了个登州知府。

二人是第一次见皇帝,都有些紧张,朱祁镇看到二人穿的单薄,当场赐给二人两件熊皮大氅,把这二人感动的稀里哗啦。

“好了,闲话说完了,该说说正事了。”朱祁镇搓了搓手,双手插进袖子中。

“蔡福。”

“臣在。”

“登莱两府各卫所、千户所改制后裁汰的老弱可都安置妥当了?”朱祁镇问道。

“回陛下,此次共计裁汰老弱病残共计一千八百五十六人,共补发田亩一万零三百余亩,发放补偿款三万七千一百二十两。查处吃空饷将官一十六人,空额…空额两千一百二十八人。”蔡福越说声音越小,额头隐隐有冷汗冒出。

“田亩和补偿款是否都发放到每个人的手里了?”朱祁镇又问道。

蔡福一滞,赶紧说道:“陛下放心,田亩和银两都是臣亲自监督发放的,绝不会出现贪墨之事。”

“很好!若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都有如你蔡福这样负责任的将官,朕也不必多此一问了。”朱祁镇往火盆里扔了根木棍,叹息一声道。

“臣没有多大的本事,唯有一颗忠心赤胆!”蔡福心中一松,大声说道。

朱祁镇点了点头,然后又问了问两位知府登莱两地的民生问题,二人回答的也是井井有条,这让朱祁镇甚为满意。

沉默有顷,朱祁镇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幅山东半岛的地图,然后指着一个地方说道:“此处是威海卫,朕听说这里有一处天然深水湾?”

蔡福暗道皇帝竟然连威海卫这种小地方的情况也非常清楚,连忙道:“是,此处正是威海卫,确实有一处天然深水湾,非常适合扩建成大型港口。”

然后朱祁镇又询问了青岛胶州湾、莒州的石臼两处地方,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大明如今开海通商,现在江南沿海往来的外藩商船日益增多,江南是日益富庶起来了。”

“陛下您的意思是在这三处增设海港?”于子仁一脸兴奋的说道。

朱祁镇笑了笑,说道:“胶州湾和石臼这两个地方可以给你们地方开设港口,至于威海卫嘛…”

“陛下,威海卫此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于辽东半岛的几个卫所对渤海湾乃至内陆的天津和京师形成拱卫之势,进可攻,退可守,如果建成民用港口,实在可惜!”蔡福指着地上的地图说道。

“呵呵,蔡爱卿别急,朕还没说完。”

“威海卫确实更适合建造军用港口。”

皇帝此话一出,蔡福心中顿时大定,他在登莱多年,非常熟悉两地的情况,早就想向皇帝建议在登莱地区建造一两处大型军用海港,并且对于大明如今水师的状况十分担忧,想当年永乐年间大明水师可以说是独霸整个东亚的存在,只可惜随着宣德年间最后一次下西洋后,大明水师再也不复当年的盛况!

如今年轻的皇帝终于再次将目光投向大海,这怎能不令他兴奋!

“蔡爱卿,你来说说如今大明水师的现状如何?”

蔡福对此早有准备,他稳了稳心神,开口道:“陛下,别的地方臣不甚了解,但山东备倭都司来说,臣有些话不吐不快。”

朱祁镇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蔡福心中大定,随即开口道:“如今大明虽然在登莱地区设置了不少沿海卫所千户所,可这些卫所无论从船只还是军队战斗力上都无法与洪武永乐时期相比。就说船吧,陛下未设立江南造船厂以前,将士们手中的只有一些中型的福船,能载约百人,船上配有舰首备红夷炮1门、碗口铳3门,喷筒60个,弩箭500支,火药弩10张,火箭300支,火砖100块,这些火器对付一些零星海盗或者规模不大的倭寇或可足矣,但是如果是在海上对付大规模倭寇就有些力不足心了,一是福船是机动性能不好,虽然其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顺风顺潮,而回翔有所不便,又其吃水深,惟利空阔大洋,在里海则易胶浅,须跟哨船接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