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38章 黄福的谥号

大明,我来了! 第38章 黄福的谥号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三天后,当第一版样报送到胡濙面前时,胡濙整个人都不好了,他神情复杂的拿着报纸盯着翟清义半天没能说出话来。

“部堂大人,您…”翟清义被盯的忐忑不安,小心说道。

“人才啊小翟,本官怎么早没看出来,你居然还有如此大才!”,最后,胡濙笑着拉住翟清义的手,亲昵的夸道。

“老子本来也不差,你八百年也不去汉经厂一回,当然不知道我的能力!”翟清义暗道。

“都是部堂大人的教诲之功,下官只不过按照陛下和部堂大人的要求去做事,哪敢居功。”翟清义谦虚的说道。

“是个可造之材,不仅不贪功,还能把功劳算到上官那里,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胡濙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欣慰的笑了。

“走,随本官入宫求见陛下,陛下若是知道你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把报纸印了出来,定然高兴,说不定还会有赏,哈哈哈。”胡濙拉着翟清义出了户部大堂,径直向午门而去。

紫禁城内,马愉正低头坐在乾清宫的书房内,一旁的徐恭脸上带着些许悲戚之色站在一旁。

“陛下,黄大人七十八岁高龄故去也算喜丧了,您千万要保重龙体,切莫太过悲伤。”徐恭劝慰道。

从接到黄福病重的奏疏到今天,也就三天的时间,没想到太医院的太医还没到南京城,黄福就走了。

“陛下,礼部尚书胡濙大人有事求见。”门口,禁军朗声道。

“宣他进来。”朱祁镇有些嘶哑的说道。

“是。”

走到乾清宫外,胡濙就觉得今天的侍卫和宫人脸色都不大对,于是胡濙悄悄拉住了引路的小太监。

“哎,哎,老大人您…您别这样…”小太监被胡濙硬生生的给拉到了拐角处,搞的他胆战心惊,这要是被人看到了,自己小命估计就得交代了。

“说,宫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胡濙道。

“这…这咱家也不知道啊。”小太监赶紧拽出了被胡濙拉扯的胳膊,说道。

“给!”胡濙手一抖,一个五两重的银元宝就落到了小太监的手里。

“哎呦…这可使不得,老大人…这不合规矩…这…咱家可不敢收您的银子!”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胡濙怒道。

闪亮亮的银子诱惑力实在太大,小太监最后还是没扛住,半推半就的将银子收了。

小太监四下看了看确定无人后,这才悄声说道:“老大人,您有所不知,南京的黄大人没了。”

胡濙一滞,随后默然,身后跟着的翟清义不明所以,于是上前问道:“部堂大人,出了什么事?”

胡濙往前走了几步,回头说道:“你在殿外先候着,若是陛下召见你,你再进来。”

“下官…是。”翟清义无奈,只好看着高大庄严的乾清宫连连叹息。

他这个五品汉经厂典簿,这还是第一次有机会进这乾清宫,本来还满怀期待,谁知现在要在殿外等着,能不失望吗。

“臣胡濙参见陛下。”一进书房,胡濙行礼道。

“胡爱卿,你来的正好,南京传来讣告,黄卿卒了。”朱祁镇声音有些嘶哑。

“啊!”胡濙一惊,而后赶紧说道:“陛下,黄大人为官四十余载,从洪武年间至今历经五朝,又在南北两京任尚书三十九年,期间他协助平江伯治理漕运、总督南京军务,老成忠直,刚正廉洁,如今骤然去世,乃国朝一大损失啊。臣回去后马上派治丧大臣去往南京,筹备黄大人丧葬事宜。”

“恩,”朱祁镇点点头,然后又道:“给户部传旨,黄福的丧葬费用由国库支出,另外,再从朕的内帑中拨银五万两,一并送到南京。”

“陛下体恤臣子之心,感天动地。”马愉、胡濙躬身说道。

“陛下,臣有个不情之请?”马愉流着泪又道。

“你是想去南京为黄卿治丧吧。”朱祁镇叹息一声。

马愉和黄福同为山东老乡,马愉是潍州青州人,而黄福是潍州昌邑人,当年马愉进京赶考,已经是工部右侍郎的黄福给了马愉颇多照顾。

因此,在马愉心里,黄福亦师亦友,二人也常有书信往来,感情深厚。

“黄老大人对臣曾有知遇之恩,这些年,臣一直把他当做臣的老师。如今恩师骤去,臣心中悲伤不已,只想再去送恩师一程,望陛下恩准。”说到此处,马愉已经不能自已。

“准了,去吧。胡爱卿,你去安排一下。”朱祁镇又是一声叹息。

“内阁首辅作为治丧大臣,这规格也太高了吧。”胡濙暗道。

“陛下,那黄大人的谥号该如何定?”胡濙说道。

朱祁镇想了想,走到御案前,提笔写了两个字:“文宣”。

“黄爱卿在朝四十余年,太祖皇帝曾赞誉其刚正无私,政才卓绝,后永乐一朝,黄卿不远艰险,远赴安南任交趾首任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在安南十九年,军民大治。朕听闻黄卿离任时,当地百姓号泣送别。仁宗即位,念其德能,召还中枢,掌詹事府事。后右迁南京户部尚书,协助陈瑄治理漕运,劳苦功高。朕登基后南巡,黄卿虽然年高,却仍劳心国事,为国聚财,如此大功,”

说着,他举起那张纸又道:“朕以为,他当得文宣二字。”

“文宣?!”胡濙一滞,内阁首辅亲自治丧也就罢了,谥号居然也给的这么高,难怪这两年不管南直隶地方官如何上奏弹劾黄福,陛下充耳不闻,甚至还杀了几个叫的欢的官员,这个黄福,在陛下心里分量还真不是一般的重啊。

“还有,”朱祁镇又道,“马卿你到了南京后,看看黄福其子可有堪用的,若有,可报于朕,朕酌情简用。”

“是。”马愉哽咽道。

“陛下,黄大人可要再加封爵位?”胡濙又道。

朱祁镇思索片刻,叹息一声道:“人都去了,要那么多哀荣有什么用,全都是给活着的人看的。”

说着,看了看马愉,又是重重叹息:“罢了,加封其为太子太保吧。”

“臣代恩师谢陛下隆恩。”马愉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朱祁镇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马愉和徐恭相继走出了殿外,而胡濙却没有动。

“还有何事?”朱祁镇问道。

“臣却有一事,”说着胡濙拿出了翟清义送来的样报,恭敬的呈了上去。

“陛下,这是刚刚汉经厂典簿翟清义送来的第一期样报,请陛下御览!”

“哦,这么快就印刷出来了?”果然,朱祁镇一听,一扫刚才的哀伤之色,拿起样报看了起来。

样报不大,类似于后世一个A3纸大小,这样报是用徽州上好的宣纸印刷而成,用的油墨也是最上乘的松香油墨,拿在手里,大小合适,还散发着淡淡的松香味。

“恩,做的不错,汉经厂用心了。”朱祁镇一边看着,一边说道。

“陛下,翟清义现在殿外候着,是否召他觐见?”胡濙倒是大度,笑道。

“快让他进来。”朱祁镇道。

不一会,翟清义跟在来福身后,神色有些紧张的走进了乾清宫。

“臣汉经厂典簿翟清义,叩见陛下。”一进书房,翟清义就大礼跪拜。

“平身吧。”朱祁镇笑道。

“谢陛下。”

“翟卿,短短三天时间,你就把样报印刷了出来,好啊很好!”朱祁镇夸赞道。

“这都是陛下和胡大人之功,臣不过动了动手,怎敢当陛下如此褒奖。”

“还是个谦虚之人,不错。”朱祁镇听罢,意味深长的看了看胡濙。

胡濙脖子一缩,赶紧躬身道:“臣……”

“好了,你也不用谦虚了,朕早就和你说过办报的重要性,如今汉经厂出了成绩,自然也有你的一份功劳。”朱祁镇有些揶揄的说道。

“谢陛下。”胡濙老脸有些微微发烫,皇帝是说过,只是自己一直没怎么重视,没想到今天居然还有意外的惊喜。

“不过,翟卿,朕怎么看这上面的内容大多是官话啊,如此普通百姓恐怕读起来颇为费时,也听不懂。”朱祁镇微微皱眉道。

“陛下的意思是?”

“报纸不光是卖给读书人看的,也是给普通百姓看的,这文绉绉的文章,你们觉得老百姓们能看得懂吗?”朱祁镇又道。

“还是陛下思虑周全,改成白话既直白也更贴近百姓需要。”胡濙插话道。

“是,臣回去就全改成白话。”翟清义额头微微冒汗,光顾着报喜了,自己确实没想到这个问题。

“你也不用紧张,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搞出大明第一份报纸,你居功至伟。”朱祁镇宽慰他道。

“是。”翟清义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应声道。

“好了,你们回去在讨论讨论,朕不是把前几期的主题都给你了吗,好好干,朕看好你。”

“谢陛下。臣回去以后马上组织工匠整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