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55章 朕不会亏待你汤家

今天是大臣们休暮的日子,朱祁镇难得睡了个懒觉,直到侯宝进来将他唤醒,他才伸伸懒腰,揉着惺忪的眼睛,起了床。

“什么时辰了?”朱祁镇坐在龙床边,喃喃问道。

“皇爷,已经辰时三刻了。”侯宝笑着说道,“难得大臣们休暮,您也能好好睡一觉。”

侯宝一边给朱祁镇穿鞋,一边说道。

“他们能休息,朕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哼,他们倒是清闲的紧。”朱祁镇不满的嘟囔两声,做到铜镜前,侯宝拿着象牙梳子,仔细小心的给他梳起头发。

“你昨晚没睡?”朱祁镇突然问道。

侯宝一阵尴尬,昨夜他奉命去查流言出处,一夜未睡。

“奴婢昨晚在东厂查那件事所以…”

“嗯,一会朕去皇祖母那用早膳,你就不用跟着了,回去睡会下午朕有事交给你去办。”

梳好头发,朱祁镇站起身,带着姐妹花宫女和几个侍卫,迈着方步,朝后宫而去。

侯宝看皇帝走远,并没有回住处休息,而是转身朝着东厂的方向去了。

昨夜一晚抓了五六十个宫女太监,一夜审讯下来,什么刑具都用遍了,结果一无所获。侯宝一时间一个头两个大,这等涉及皇家辛秘之事绝不可能空穴来风,肯定是自己忽略了什么。

“将宣德三年到今年的宫内的花名册找来,咱家有用。”侯宝对身边一个东厂番子说道。

很快,人去复返,从库档里提来了侯宝需要的花名册。

“都出去。”

众人退出,侯宝关上门仔细翻看起胡氏宫中的宫人记录。

侯宝在屋内翻看了两个多时辰,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妥,每个宫女太监的去留生死都记录的清清楚楚,包括年老恩赐出宫后居住地址都很详尽。

接着他又翻看起了孙氏的宫档。从宣德三年三月,孙氏成为皇后,所有宫人的进出去留生老病死等也很清楚,而且孙氏自成为皇后以来,宫人人数每年都是固定的,几乎没有变过。

可是,等到他翻开宣德五年的记录时,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细微的变化,他又赶紧翻开宣德三年的记录,“李云儿”,在翻开宣德五年,“李芸儿”,一个部首之差。是同一个人还是当年记录的人写错了字?

于是他根据这两个名字,去查找这两人的进宫记录,结果让他心惊胆战,这两个人竟然都是永乐二十一年同一天入宫的,而且这两人一开始并不在同一个主子那当差,李云儿是在坤宁宫负责洒扫,而李芸儿则是在当时的太子妃现在的太皇太后那里当差,都是最低等的粗使宫女。

奇怪的是在宣德二年时,此二人不知什么缘故,都被同时换了主子。“李云儿”被调到了孙贵妃处,而李芸儿则是去了当时还是皇后的胡氏那里,从那以后再也查不到二人的调动记录。

同时进宫,同时被调了地方,这不能说是巧合了,这是人为的。

侯宝双眼露出精光,“来人,”

两个小太监规规矩矩的站在他面前,侯宝来回踱了几步,将写有这两人名字的纸条递给了他们,“给咱家查一查,这两个人现在在哪里?半个时辰后,咱家早知道消息,不然,你们俩,哼哼…”

小太监诚惶诚恐的去了,侯宝站起身,看了看阴沉沉的天,回头道,“此屋上锁,没有咱家的允许,谁都不能进。”

侯宝匆匆去了乾清宫,见皇帝还没回来,于是在朱祁镇的衣物箱里拿出了一件厚点的衣服,朝仁寿宫而去。

此时的仁寿宫,朱祁镇正和张氏聊着家长里短,张氏不时的被朱祁镇逗笑。

张氏瞥了一眼出现在门口的侯宝,对朱祁镇说,“入秋了,也不知道多加件衣服。这些奴婢就是这样伺候皇帝的?”

说罢一挥手,侯宝和两个姐妹花宫女进来,为皇帝披上了衣服。

朱祁镇陪老太太吃完早膳,又闲聊一会,便回了乾清宫。

“侯宝。”朱祁镇习惯性的喊了一句,这时门口的侍卫进来禀报,“陛下,侯公公刚才去东厂了,还没回来。”

朱祁镇抬起头,看了看外面,一挥手,将侍卫赶了出去。

最近自己的强军计划一步步走的很顺利,南直隶一案也顺利结案,经此一案,南直隶14府4州96县社会治安情况空前良好,各府道县官吏也基本恢复,苏北盐荒得到解决,就差云南了,只要云南的事一了,自己就可以腾出所有精力加紧扩军备战,争取五年之内,彻底平定北境。对外扩张还是要等一等,大明现在看起来是一片祥和,国力蒸蒸日上,那不过是衰败前的回光罢了,根子还在土地上,土地问题解决不了,农民就彻底无法摆脱底层富农和地主阶级的压迫束缚,那工商业就不会得到大的发展……

“皇爷,奴婢回来了。”侯宝无精打采的进来了。

“查的如何了?”朱祁镇一边练字一边问道。

“回皇爷,奴婢查到了一些线索,东厂那边还在深挖。”侯宝忐忑的说道。

“要抓紧。”朱祁镇扔下毛笔,擦了擦手道。

“李大虎那边传了几次消息了?”

“三次了。昨晚收到飞鸽传书,奴婢将密信放在您书桌下的第三个暗格里了。”

两人正在聊着,侍卫在门口禀报,

“陛下,江西总兵汤杰已在殿外等候。”

“行了,下去歇息吧。下午再过来,朕有事吩咐你去办。”

侯宝退下。汤杰赳赳走了进来。

“臣江西总兵汤杰,参见吾皇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祁镇笑着说道。

“江西那边怎么样了?”

“回陛下,自臣到任以来,严查江西17个卫所、千户所贪污**,目前除南昌卫、九江卫、袁州卫、赣州卫查出部分将校有贪墨军饷,吃空饷,或侵吞军户土地,其它各卫、千户所尚可。并严抓各卫会操,裁汰老弱,补充精壮,具体情况臣已在奏疏中报于陛下。”汤杰一板一眼的说道。

“朕已看到你的奏疏,做的不错。”朱祁镇微微颔首,对汤杰上任紧紧两个月就把江西都司各卫做成这样很满意,也可见此人是有能力的。

“你是勋贵之后,你的曾祖父信国公汤和还是开国功臣,大明这些开国功臣的后人里,大多已经不堪使用,他们早已忘记了祖辈创业的艰难。”朱祁镇看着汤杰颇有感触的道。

不知道皇帝想说什么,汤杰只是静静的听着,没有接话。

“朕也看了你奏请承袭爵位的请求,之所以先帝和太皇太后那里一直压着没准,也是这个心思,朕有心重用你们,可内阁和朝臣们有意见,朕和太皇太后也有难处。”朱祁镇走到汤杰身边,盯着他的脸说道。

“陛下,臣虽是勋贵之后…”还没说完,朱祁镇又开口道,“朕知道,这些年你没有堕了祖上的威名,这些年的军功都是你一刀一枪在边镇拼杀得来的。朕都记在这里。”说完,指了指心口处。

“所以朕不顾内阁和五军都督府的反对,还是把你提到江西总兵的位置,你可知为什么?”

“臣…得陛下简拔,感激涕零!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汤杰哽咽道。

“这次朕把你从江西叫回来,想给你换个地方。”朱祁镇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道。

换地方?我才当了几天总兵,屁股还没坐热,江西那边很多事情还没理顺啊。

“陛下,江西都司臣尚未理顺,此时离开,怕是…”

朱祁镇摆摆手,“江西那边你不必担心,朕会派一个稳重之人过去。”

“国朝对北境的安排你怎么看?”朱祁镇有意考校汤杰。

汤杰思索有顷道,“陛下,国朝自洪武年间到永乐朝,对北方鞑子一直保持着进攻态势,但自仁宗朝以来,朝廷为恢复民生,改进攻为防御,这些年虽不曾对边镇放松过建设,但军力和之前比还是有所减少,而且边关承平十多年,边军已久疏战阵,战力上恐怕要打个折扣。而且臣还听说,边关有些守将似有…似有…”汤杰说不去了,这话他不能说,但皇帝肯定知道。

“似有监守自盗,为一己私利助纣为虐之势对吧?”朱祁镇挑破道。

“臣不敢。”汤杰后背隐隐有冷汗冒出。这话他一个地方总兵就是知道,也不敢说出口。

“居安思危。朕最近常常焦虑不安,在如此下去,边军将不堪一击。北方的瓦剌,兀良哈等前元余孽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已经成势,尤其是瓦剌的也先……”朱祁镇将最近得到的情报一一向汤杰道明。

良久,汤杰郑重拱手道,“陛下目光如炬,居安思危,是大明之福,百姓之福。臣虽不才,也愿手提三尺剑,为陛下斩杀那狼子野心的鞑子。”

“好。朕果然没有看错。朕打算成立一个骑兵军团,人数嘛刚开始不会太多,也就2万人……”朱祁镇又不厌其烦的说了创建骑兵军团的目的,听罢,汤杰眼睛一亮,“妙啊,若能有如此机动军团陈兵北境,那北方鞑子只有挨揍的份!”

“朕已命万全都司的杨洪为都指挥使,你呢先去给他做个副手,任参将,如何?”朱祁镇笑着说道。

“臣愿意,莫说做一个参将,陛下就是让臣做一个普通兵卒,臣也愿意。”

看着是从一地总兵,降为参将了,可汤杰不是傻子,他已经看出来,这个骑兵军团是皇帝的亲军,而且成军后是在第一线作战,那军功还不是手到擒来,到时候莫说一个挂印总兵,就是恢复爵位也不是不可能。

“好,朕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去吧,好好干,朕不会亏待你汤家的。”

汤杰内心激动不已,皇帝没说不亏待他汤杰,而是说不会亏待汤家,这信号还不明显?

“臣谢陛下隆恩,臣定当全力协助杨指挥使,为陛下练出百战百胜之军。”汤杰大礼叩拜谢恩。

朱祁镇满意的点点头。龙威军的主将参将到齐,只等人马到位,就可以加紧训练。

鞑子,颤抖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