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执戟战红楼 > 第123章 抵达长安 欢度元宵

执戟战红楼 第123章 抵达长安 欢度元宵

作者:执笔挥毫绘红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52

昌隆十三年 正月十四

马车终于在长安城的秦国公府门前停下,杨起率先跳下马车,转身搀扶着刘阁老、刘晨和刘旻下车。

府门打开,可卿和冰清在丫鬟的搀扶下,急匆匆地迎了出来。

“外公!舅舅!”可卿声音颤抖,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爷爷,爹!”冰清也是眼眶泛红。

刘阁老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可卿和冰清,脚步加快,眼中满是心疼和喜悦:“我的乖孙女,你们俩快别动了,”

刘晨更是快步上前,一把抱住了冰清:“女儿啊,为父想死你了。”

可卿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外公,舅舅,一路上辛苦了。”

刘旻在一旁拉着可卿的衣角:“可儿姐姐清儿姐姐,我也来了。”

冰清摸了摸刘旻的头:“旻弟也来了,姐姐高兴。”

“旻弟!”可卿也高兴的打招呼。

众人相拥而泣,喜悦与思念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杨起在一旁看着这感人的场景,眼眶也湿润了:“好了,大家快进屋里,外面冷。”

众人这才缓过神来,相互搀扶着走进屋内。

坐下后,可卿拉着刘阁老和刘晨的手,不停地诉说着思念:“外公,舅舅,这些日子我总是担心你们,如今见到你们,心里总算踏实了。”

刘阁老轻轻拍着可卿的手:“孩子,看到你安好,外公就放心了。”

冰清在一旁说道:“这一路上,大家都辛苦了。”

刘晨看着可卿的肚子,关切地问:“可卿冰清,你们身子可还吃得消?”

可卿微笑着回答:“舅舅放心,一切都好。”

杨起说道:“这一路上多亏了有阁老和岳父大人相互照应。”

刘阁老感慨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能团聚就是最大的幸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屋子里充满了温馨和欢乐。

这时,刘旻好奇地凑到可卿身边:“姐姐,小宝宝什么时候出生呀?”

可卿笑着说:“快了,旻弟可要当舅舅了。”

刘旻兴奋地拍着手:“哦哦哦!太好了,我要当舅舅了。”

众人被刘旻的天真可爱逗得哈哈大笑,屋内的气氛更加融洽。

就在这时,梅夫人领着丫鬟端着热茶和点心,来到了堂内。

梅夫人笑呵呵说道:“亲家爷爷,亲家,大家一路奔波,先吃点东西,喝杯茶暖暖身子。”

众人一边品尝着点心,一边继续聊着家常,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

………

元宵佳节,华灯初上,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杨起一家老小也纷纷走出家门,一同感受这热闹非凡的节日。

太上皇和徐太后在众人的簇拥下,面带微笑,欣赏着街头巷尾的花灯。刘阁老则与杨起的岳父刘晨并肩而行,谈论着这盛世的繁华。

“这元宵节真是热闹啊!”刘晨不禁感叹道。

刘阁老点头应和:“是啊,百姓安居乐业,才有这等欢乐景象。”

杨起牵着可卿和冰清的手,小心翼翼地护着她们,生怕人群挤到她。可卿冰清都身怀六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夫君,你看那盏兔子灯,多可爱。”可卿指着一盏花灯说道。

“夫君你看,旁边那盏梅花灯也好好看!”冰清也指着旁边那盏有梅花图案的花灯欢喜的说。

杨起顺着她们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说:“确实可爱,等孩子出生了,也给他买一盏。”

杨起的母亲梅夫人跟在一旁,看着儿子儿媳恩爱的模样,满心欢喜。

“起儿和可儿清儿感情如此深厚,真是我杨家的福气。”梅夫人说道。

梅瓶儿跟在后面,手中拿着一串糖葫芦,分给了九岁的刘旻。

“给,快尝尝,可甜了。”梅瓶儿说道。

刘旻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露出满足的笑容:“谢谢姐姐,真好吃!”

十岁的表妹梅瓶儿和九岁的刘旻在人群中穿梭,兴奋地跑来跑去。

“哥哥姐姐,快来这边,这里有耍杂技的!”梅瓶儿大声喊道。

众人闻声赶过去,只见杂技艺人正在表演惊险的动作,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杨瑶看着精彩的表演,拍手叫好:“太厉害了!”

这时,天空中绽放起绚丽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

“好美啊!”众人不禁齐声赞叹。

杨起看着这美好的一幕,深情款款地对可卿和冰清说道:“愿我们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可卿温柔地回应:“定会如此。”

“一定会的!”冰清笑意盈盈的说。

太上皇和徐太后也被这热闹的气氛所感染,徐太后说道:“看到百姓如此欢乐,朕心甚慰。”

太上皇点头道:“这都是天下太平的景象啊。”

一家人继续在街头漫步,享受着这难得的团圆和欢乐时光。

“前面有猜灯谜的,我们去看看。”杨逸兴奋地说道。

大家听闻,纷纷围了过去。只见那猜灯谜的摊位前,挂着一盏盏五彩斑斓的灯笼,每个灯笼下面都系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谜面。

刘阁老看着一个灯谜,陷入沉思。那谜面写着:“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打一动物)”

刘阁老皱着眉头,嘴里喃喃自语:“这究竟是何物?” 刘晨在一旁提示道:“父亲,您想想,什么动物擅长织网,还坐等蚊虫上门?” 刘阁老依旧苦思冥想,时而摇头,时而点头。

这时,杨起也凑了过来,看着谜面思索片刻,说道:“这莫不是蜘蛛?蜘蛛织网捕虫,正符合此谜面。”

刘阁老眼睛一亮,拍了一下手:“妙啊,还是破虏这孩子脑子转得快。”

旁边的可卿微笑着,目光移向了另一个灯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打一食物)”

她轻轻摸着肚子,思索着。冰清在一旁小声说道:“姐姐,这会不会是花生?花生的壳像麻屋子,皮是红帐子,里面的仁是白胖子。” 可卿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九岁的刘旻也不甘示弱,盯着一个灯谜:“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打一动物)”

他歪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杨起的母亲梅夫人笑着提示他:“旻儿,你想想,什么动物头戴红冠,羽毛多彩,还爱鸣叫?”

刘旻眼睛转了转,突然兴奋地喊道:“我猜到了!是公鸡!” 众人都笑了起来,夸赞刘旻聪明。

十岁的表妹梅瓶儿看着一个灯谜:“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打一蔬菜)” 她咬着嘴唇,努力思考着

堂妹杨瑶在一旁着急地说:“瓶儿,你想想什么蔬菜有的红有的绿,有人喜欢有人怕?” 梅瓶儿突然眼前一亮:“是辣椒!” 大家纷纷鼓掌。

就在这时,刘旻又看到一个灯谜,兴奋地叫了起来:“这个我知道!‘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这是荷花!”

众人都被他可爱的模样逗乐了。

在这绞尽脑汁猜灯谜的过程中,大家时而沉思,时而欢笑,气氛热烈而温馨。

最终,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猜出了一些灯谜,收获了满满的欢乐。

在这欢声笑语中,元宵节的夜晚显得格外温馨美好,也让杨起一家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