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执戟战红楼 > 第127章 会试开始 如海欣赏

执戟战红楼 第127章 会试开始 如海欣赏

作者:执笔挥毫绘红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52

昌隆十三年 二月初九,

春寒料峭,京城的贡院门外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今年的春闱会试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各地的举人考生们怀着紧张与期待,早早地聚集在此。

杨逸身着一袭整洁的银白色长衫,站在人群中,目光坚定地望着贡院的大门。他身旁是来自江南的举人李泽和来自北方的举人王翰。

“这贡院的大门一打开,咱们的命运或许就将改变。”李泽搓了搓手,掩饰不住内心的紧张。

王翰深吸一口气,说道:“是啊,寒窗苦读多年,就看这几日了。”

杨逸微微点头,心中暗想:“我定要全力以赴,为家族争光。”

此时,贡院门口的官员们开始维持秩序,大声喊道:“各位举人,依次排队,接受检查,不得混乱!”

考生们立刻安静下来,井然有序地排成了长队。

“哟,这不是杨兄吗?没想到在此相遇。”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杨逸回头一看,原来是同乡的赵宇。

杨逸微笑着回应:“赵兄,你也来了,咱们可要一同努力啊。”

赵宇自信满满地说:“那是自然,此次会试,我定要金榜题名!”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的神情。有的面色凝重,有的故作镇定,还有的眼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杨逸看着前面正在接受检查的考生,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知这检查会如何严格,可千万不能出岔子。”

终于轮到杨逸了,检查的官员仔细查看了他的考牌和身份证明,又检查了他携带的物品。

“进去吧,莫要紧张,好好考试。”官员说道。

杨逸拱手谢过,走进了贡院。

进入贡院后,杨逸看到一个个狭小的号舍,找到自己的甲卯七十二,心中感慨万千:“接下来的几天,就要在这方寸之间奋笔疾书了。”

他走进自己的号舍,坐下稍作休息,准备迎接即将开始的考试。

此时,旁边号舍的一位考生探过头来,说道:“兄台,看你气宇不凡,想必胸有成竹啊。”

杨逸谦虚地回答:“兄台过奖了,大家都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来,还需努力才是。”

随着一声锣响,考试正式开始。考生们纷纷拿起笔,沉浸在作答的世界中,贡院里只听得见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一连数日,杨逸前两场都答的不错,就看最后十五这一天的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了。

二月十五,会试的最后一场。

随着一声锣响,监考官员们身着整齐的官服鱼贯而入。他们表情严肃,步伐沉稳,手中紧握着一沓沓考题和宣纸答卷。

杨逸坐在号舍中,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当考题和宣纸答卷发到他手中时,他深吸一口气,定睛一看,题目竟是“论如何与异族番邦国家相处,是战是和?”

杨逸的眉头瞬间紧皱,心中一阵翻腾。这是个重大且棘手的论题,关乎国家安危、民族荣辱。他先是感到一阵紧张,额头也冒出了细微的汗珠。

“这题目,稍有不慎,便会影响全局。”杨逸暗自思忖。但很快,他定了定神,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他想到大周如今的强盛国力,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若要战,我大周兵强马壮,可以横扫一切来犯之敌!”杨逸在心中呐喊。

他提起笔,先引《孙子兵法》之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写道,战争并非随意之举,却也绝非畏缩之选。大周的铁骑英勇无畏,训练有素,兵器精良,将领智谋超群。

忆往昔,边疆之战,大周将士以一当十,奋勇杀敌,令敌寇闻风丧胆。

杨逸的笔触愈发有力,他写道:“我大周之兵,有钢铁之意志,有护国之忠心。

每一位战士皆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且看我大周之军备,强弓劲弩,坚甲利兵,何惧那异族番邦!”

此时,他仿佛看到了战场上大周军队的威武之姿,心中的热血更加沸腾。

“然,战非唯一之选。”杨逸笔锋一转,“和亦为良策。但和非懦弱之求和,而是以强大国力为基,

以智慧谋略为引。”他论述着和谈的条件与策略,强调必须在保持大周尊严和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和平共处之道。

写到此处,杨逸的心情渐渐平复,思维更加清晰。他总结道:“总而言之,与异族番邦相处,战和之选,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敌寇蛮横无理,犯我边境,扰我百姓,当以战止战,彰显大周之威。若有和谈之机,亦当谨慎权衡,以保国家长治久安。”

最后,杨逸放下笔,长舒一口气。他望着自己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文字,

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相信自己的回答能够展现出对国家大事的深刻理解和担当。

一声锣响,“考试结束,众人停笔!~~”

考试内,众人有欢喜者,有懊恼者,也有同杨逸这般成竹在胸,淡然处之的,待监考官员收了答卷后,杨逸开始收拾自己的笔墨纸砚,等待离开考场。

半炷香后,监考官员通知各位考生于号舍前集合排队,准备离开考场。

………

会试结束后,阅卷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林如海作为主考官之一,正全神贯注地审阅着一份份答卷。

他时而皱眉,时而沉思,手中的朱笔迟迟未落。突然,一份答卷引起了他的注意,正是杨逸的卷子。

林如海初读几句,便眼睛一亮,神情愈发专注起来。他逐字逐句地品味着杨逸的论述,心中不禁暗暗赞叹。

“这观点清晰明了,论据充分有力,实乃佳作!”林如海喃喃自语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情绪愈发激动,手也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起来。“此人对兵事、外交之见解,远超常人!”林如海心中惊叹不已。

当读完最后一个字,林如海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猛地站起身来,连呼三声:“好!好!好!”

身旁的其他考官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林大人,何事让您如此激动?”一位考官好奇地问道。

林如海兴奋地说道:“诸位,快来看这份答卷!观点独到,论证严密,实乃本次会试之明珠啊!”

众人围拢过来,传阅着杨逸的卷子,也都不禁点头称赞。

林如海目光炯炯,激动地说道:“此考生对与异族番邦相处之道,分析得极为透彻。战有战的气魄,和有和的谋略,权衡得当,尽显大才!”

他再次拿起卷子,细细端详,仿佛看到了大周未来的栋梁之才。“若我大周学子皆如此,何愁国家不兴,何惧外邦来犯!”林如海心中满是对杨逸的欣赏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依我看,此人当点为案首!”林如海坚定地说道。

其他考官纷纷附和:“确实当之无愧!”

林如海高兴地坐下,手中紧紧握着杨逸的答卷,仿佛握住了大周的希望之光。他心中暗想:“定要将此人举荐给陛下,让他为国家效力,一展宏图。”

在林如海的力荐下,杨逸的答卷脱颖而出,被点为本次会试的案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