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执戟战红楼 > 第129章 殿试开始 冰清产女

执戟战红楼 第129章 殿试开始 冰清产女

作者:执笔挥毫绘红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52

杨逸被点为会试榜首的消息,传回长安城,也被杨起知晓,

杨起心里是真的很高兴,心里暗道,“不出意外,逸兄弟应该是能成为状元从而进入朝堂,假以时日,我杨家在朝堂中的话语权将大大增加!”

正思索展望未来之时,突然丫鬟思竹进来禀报,“老爷,三老太爷和四老太爷在外求见!”

“哦?三叔四叔来了?快请进来,然后沏一壶龙井茶来!”杨起吩咐道。

思竹领命下去,不一会儿,杨起的三叔四叔杨千杨秋来到了堂内。

杨起连忙起身相迎,拱手说道:“三叔、四叔,今日一同前来,想必是有什么好事?”

杨千大笑着说道:“起儿啊,天大的喜事!杨逸那小子争气,被点为会试第一名啦!”

杨起先是一惊,随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真的?这可真是太好了!咱们杨家要出一位大才啦!”

他心中满是自豪与欣慰,想着杨家终于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杨秋也兴奋地说道:“可不是嘛!这消息一传来,整个家族都沸腾了。

咱们就盼着他在殿试中能获得陛下的看重,被点为状元,那咱们杨家可就真正光宗耀祖了!”

杨起连连点头,“是啊,逸兄弟自幼聪慧勤奋,能有今日的成绩也是他努力的结果。

不过殿试也是关键,不知他准备得如何?”说着,杨起不禁有些担忧起来。

杨千宽慰道:“起儿莫要太过担心,依我看,杨逸那孩子胸有成竹,定能应对自如。”

杨起深吸一口气,说道:“但愿如此!三叔四叔,咱们杨家可得全力支持逸儿,让他无后顾之忧。”

杨秋应道:“那是自然,家族里都已经商量好了,会为杨逸提供一切所需。”

杨起感慨道:“若逸儿能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咱们杨家在这一方的地位必将大大提升。”

杨千眼中满是期待,“是啊,到时候,那些曾经小瞧咱们杨家的人,都得另眼相看。”

杨秋接着说:“咱们可得叮嘱杨逸,在殿试中要谨慎应对,切不可掉以轻心。”

杨起点了点头,“三叔四叔,还有一事,逸兄弟和长安城守备安大人的独女安姑娘两情相悦,这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杨千一听这话,一拍大腿,“哎呀!你看我,把逸儿这臭小子的婚事给忘了,起儿,听说你岳父刘晨大人也在长安,不知能不能让刘大人替我做个媒人,一同前往安府一趟!”

“应该不成问题!”杨起回道。

………

昌隆十三年 三月初三

神京城 乾阳宫 太极殿

今日是殿试的日子,晨曦初照,太极殿前已站满了此次会试前六十名的学子,个个精神抖擞,怀揣着紧张与期待。

杨逸、易丰年、文煦、赵宇、史琦等人也在其中,他们身着崭新的锦服,神色庄重。

昌隆帝在群臣的簇拥下缓缓登上御座,目光威严地扫过下方的学子。

“诸位学子,今日殿试,朕出题考校尔等。朕之题目为:‘论治国安邦之道,何以富民强国’。尔等可畅所欲言,朕当择优而取。”

昌隆帝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大殿。

杨逸深吸一口气,率先出列,拱手行礼后说道:“陛下,臣以为富民强国之根本在于农桑。农乃国之基础,百姓衣食之源。当兴修水利,推广新的农耕之法,使农田丰收,百姓富足。

再者,商业亦不可忽视,鼓励工商,促进贸易,增加税收,充实国库。”杨逸侃侃而谈,目光坚定,心中满是对治国之策的深思熟虑。

昌隆帝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

易丰年接着说道:“陛下,臣以为教育乃强国之要。广设学堂,培养人才,方能为国家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之动力。

同时,律法当严明,以保社会之公正,令百姓安居乐业。”易丰年的声音沉稳有力,额头上微微渗出汗水,显然十分紧张,但眼神中充满了对自己观点的自信。

文煦也不甘示弱,大声说道:“陛下,臣认为军事之强大至关重要。强兵练武,抵御外敌,方可保国家之安宁。同时,加强边疆防御,拓展疆土,扬我国威。”文煦面色涨红,情绪激昂。

赵宇则缓缓说道:“陛下,臣觉得应注重官员之选拔与考核。任贤用能,清除贪官污吏,使朝堂清明,政令畅通。”赵宇的声音不大,但条理清晰,态度诚恳。

史琦最后说道:“陛下,臣以为当注重文化之传承与发展。弘扬正道,凝聚民心,使百姓知礼义廉耻,国家方能长治久安。”史琦神态自若,展现出非凡的气度。

昌隆帝听罢,沉思片刻,然后说道:“众学子所言皆有可取之处。”

此时,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昌隆帝再次开口:“杨逸之策,全面且务实,当为状元;易丰年之论,条理清晰,可为榜眼;赵宇之言,切中要害,封为探花。其余学子,亦各有封赏。”

杨逸听闻自己成为状元,心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暗下决心定要为国家鞠躬尽瘁。易丰年和赵宇也面露喜色,跪地谢恩。

殿试结束,众人离开太极殿,杨逸与易丰年、赵宇相视而笑,彼此祝贺。

杨逸感慨道:“此次殿试,真是让我倍感压力,好在平日所学能有所用。”

易丰年点头道:“今后咱们当一同为朝廷效力,不负陛下厚望。”

赵宇也说道:“能与诸位同窗共为国家出力,实乃人生幸事。”三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新的征程。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里的秦国公府里,刘冰清正与梅夫人等人闲聊着。

突然,刘冰清只觉一阵剧痛袭来,腹部犹如被重锤猛击,她忍不住捂着肚子,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娘,我好像要生了!”

刘冰清的声音颤抖着,豆大的汗珠如雨般从额头滚落,她咬紧牙关,试图忍耐这突如其来的剧痛。

杨起听到妻子的呼喊,心头一紧,瞬间冲了过来。看到刘冰清痛苦的模样,他当机立断,立刻抱起她,朝后院疾步而去。

他的心跳急速加快,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一边快步走着,一边轻声安慰着妻子:“冰清,别怕,有我在。”

梅夫人也瞬间慌了神,但很快镇定下来,立刻大声吩咐着下人:“快去将刘阁老还有亲家公请来,还有接生婆,快!”

一时间,整个国公府都忙活起来。丫鬟们匆匆忙忙地准备着热水、毛巾等物品,脚步慌乱。下人们四处奔走,呼喊声此起彼伏。

产房内,刘冰清躺在榻上,痛苦的呻吟声不断传出。接生婆在一旁焦急地指挥着:“用力,夫人,再用力!”

刘冰清紧紧抓住被褥,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的头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脸上。

杨起在产房外焦急地踱步,双手紧握成拳,眼神中满是担忧和紧张。每听到刘冰清的一声呼喊,他的心就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

“怎么还没生出来?”杨起忍不住冲着产房内喊道。

“国公爷,莫急,生孩子哪有这么快!”一旁的丫鬟赶忙安慰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刻都显得无比漫长。终于,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紧张的气氛。

“生了,生了,母女平安!”接生婆的声音从产房内传出。

杨起听到这声啼哭,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而此时,被请来的众人也纷纷赶到,听到这个好消息,“哈哈哈,好!”刘阁老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丫头好啊!一定像清儿一样漂亮!”刘晨也抚须笑了笑,眼中满是慈爱与欢喜。

杨起自然听懂了刘晨的弦外之音,“闺女好,”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小丫头定是集清儿的温婉与聪慧于一身,将来必是个惹人怜爱的主儿。”

梅夫人凑上前去,满脸堆笑地说道:“瞧瞧这刚出生就哭声嘹亮,定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咱们国公府多了一位千金,那可是天大的福气。”

太上皇和徐太后也闻声而来,徐太后轻轻拉过杨起的手,温和地说道:“这孩子的降临,是国公府的祥瑞之兆。日后可要好好教养,让她成为名门闺秀。”

太上皇在一旁点头应和:“是啊,这闺女将来定能为杨家增光添彩。”

杨起连连称是,目光转向屋内,满是期待地说道:“真想快些抱抱这小家伙,感受她的温暖。”

众人皆笑,整个国公府都沉浸在新生命带来的喜悦之中。杨起心里暗暗发誓,定要给这女儿最好的一切,护她一生周全,让她无忧无虑地长大。

而此刻,屋内的刘冰清虽然疲惫不堪,但听到外面传来的对女儿的喜爱与祝福,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心中满是欣慰与满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