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定北侯的郎中哥哥 > 第29章 医生

定北侯的郎中哥哥 第29章 医生

作者:安千裕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8 20:43:44

陆子卿憋了半晌,还是开不了口,掩饰那尴尬,说:“多谢将军体恤。

萧彦神色略沉,道:“那我倒有一个想法,不知军医要不要听上一听?”

“将军请说。”

萧彦注视他的眼睛,很认真,“军医是否有意愿进宫入职?”

“啊?”陆子卿一愣,他没想到萧彦会说这个,“我?将军……”

“军医不必急着拒绝。”萧彦说。

“这两个月里,军医是何能力我看得见,你不惜性命救军中将士脱险,也救了我一命,萧某自是感激,想报答一二,还望军医不要推辞。”

陆子卿觉得这话有些受之有愧,他说:“治病救人本就是在下分内之事,我给将军只是治些小伤,谈不上救命,军中的医官也能做。”

“并不是。”萧彦认真道:“若不是你,我早就吃下毒蘑菇中毒身亡了。”

陆子卿一时惊讶,“我以为……”

“你以为是我计划好的?”萧彦笑说。

“我萧彦可没有长千里眼,知道狄人去做了什么,只有这一步是我没有料想到的意外,是军医帮我挡下了。”

陆子卿说:“只要将军无碍便好,承蒙将军抬爱。”

第二日,天刚破晓。

大军浩浩荡荡踏上回京的路,陆子卿漂浮的心渐渐沉落,与那数万金戈铁甲融为一体。

曾经那些死寂、焦灼、迫切与不安,在此刻慢慢凝结成一股鲜活翻涌的热浪,化进他骨血里。

转眼便到了大宁帝都,金安。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九重阊阖打开时,上到天潢贵胄,下至王公大臣,无一不虔诚步行。

盛治帝坐在御案前批阅奏折。

一个身穿大红绣金曳撒的贴身内侍,臂弯托着拂尘,上前小声禀报。

“皇上,定北侯回来了,人就在殿外。”

“快宣。”

萧彦一袭绯色圆领官服,戴乌纱帽,胸前戴了麒麟补子,他跨进殿给盛治帝叩首请安。

盛治帝放下朱笔,面带笑意抬了抬手。

“阿彦快平身,北伐的捷报朕早几日便收到了,你大破赤硕部,活捉小世子,俘获牛羊马匹数万,实乃大功一件,该重赏。”

盛治帝这声“阿彦”比起旁人,要多出几分亲切。

论起来,萧彦与皇帝多少还沾了点亲戚关系。

他的母亲与当今太后是亲姐妹,若按民间私下的叫法,他还要叫皇帝一声表哥。

只是,萧彦是魏国公老来得子所生,故而在年龄上,他与盛治帝看起来更像是父子或是叔伯侄子的反差。

“多谢皇上。”萧彦起身。

盛治帝说:“此番平定,我大宁边境又可以安稳几年啊。”

萧彦应声,“说到安稳,大宁与北狄连连征战,劳民伤财,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两国的恩怨已有上百年,单论盛治帝登基以后,前后打了也近十余年。

光军费一项开支,就顶得上国库两三年的收入。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天灾匪患,每一项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细算下来,这二十多年来几乎呈负数增长,也亏得太宗先帝留下的这点儿基业。

即便此时国强力胜,那再过十年八年呢?细水长流的战事任谁也招架不住。

盛治帝拧眉,叹道:“我们与北狄百战不休,每年国库大小开支都是笔不小的数目,长此以往也却非长久之计,阿彦可有何良策?”

萧彦说: “狄人人马强悍,擅长骑射,之所以能长驱直入我朝境内,就是因为东北地区的长阳关至雁山关,以及西部望月关无边墙抵御,而现有的城墙,有些又因风雨摧残年久失修,根本起不到作用,才让狄人有机可乘。

“你的意思是?”盛治帝顿了顿,“修筑边墙?”

“皇上英明。”萧彦说:“修筑边墙工程浩大,但此东、西两地若能加筑防御,定可大大减少狄人入侵,长远来看,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大宁以东到西有八大边防重镇,全线绵延近一万三千里。

除了靠中边镇,往东、西以外的延长线却没有边墙防御,这两处正是狄人常年入侵的豁口。

不把豁口堵上,那三小五大的战事将永不停歇,只是加筑边墙,并非修建普通房屋仅需朝夕。

盛治帝负手思量,缓步于殿内。

少顷。

他说:“阿彦所言不无道理,朕会再详加考虑。”

“从前几日收到捷报起,太后就开始念叨了,若是没有别的事,你去请个安吧。”

萧彦躬身道:“臣遵旨,只是还有一事要报于皇上。”

“何事?”

萧彦说:“臣想向皇上推举一名民间征集的军医。”

“此人不光医术精湛,为人行事诚恳勤勉,我军在回京途中遇狄人偷袭,不少将士染病命丧异国,是他不惜自身性命跑到山中采药,众将士才得救。”

“又替微臣挡下狄人的毒,若不是他,微臣恐怕早命允异地,此番北伐,也多亏这位军医,数次救我军于水火。”

盛治帝默默点头,说:“世间有此等忠义尽责之人,当属难得,舍己救下我军将士,更是功不可没,即是阿彦能推举之人,想必也是有过人之处,朕允了。”

“我朝历年征战,医士尤为短缺,不光民间,就连朕的这皇宫也是如此啊。”

他微微侧头。

“太医院吏目人员空缺,就吏目吧,不必从见习医生做起了,跟着苟院判学学宫中礼仪。”

“另外,往后行医制药还需深入学习,参与规制考核,我朝医士甚缺,若有能人之士,也定当力尽栽培,去宣旨吧。”

“奴才遵旨。”身旁的内侍躬身应道。

萧彦行礼,“臣,多谢皇上恩准。”

殿外广场上,杨舟楠与那个内侍刚说完话,就见萧彦走出来。

“见过定北侯。”那内侍面含笑意,微躬身行礼。

萧彦欠了欠身,“高公公多礼了,有劳公公跑一趟腿才是。”

这位高公公也是个人高马大的主儿,快赶上杨舟楠了。

他正是御前服侍了二十多年的老人儿,司礼监掌印大太监,高简。

既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王公大臣对他自然是恭敬有加,也包括萧彦。

“定北侯客气了,这是咱家分内之事。”高简看了两人一眼,“咱家还要去传旨,那就不多耽搁了。”

高简走后,萧彦向杨舟楠简单交代一番,便去往太后处。

宫门外,城楼巍峨,街面宽阔,武吉一双杏眼瞪得老大,像乡下人没见过似的。

“这就是皇上住的地方啊,也太气派了吧,长这么大第一次离皇宫这么近,还是托陆大哥的福。”

就连苏乘风这个习惯性说“马马虎虎”之人,都被皇宫的森严气派震撼,嘴里不说话,却是默默点着头。

陆子卿笑而不语。

不多时,宫门里走出一老一少两个人。

陆子卿三人行过礼后,杨舟楠就在他面前低声交待一句。

“侯爷此刻还有要事,你们先随高公公去,待酉时再到此处等候。”

北伐几个月里,军中几乎多以“将军”这个称呼为主,而且成为习惯。

杨舟楠嘴里突然这声“侯爷”,让陆子卿反应了一下,才知他所指之人是谁。

“将军”与“侯爷”这两个称呼,对陆子卿来说虽然叫哪个都无所谓。

但不知为何。

后者就是让他不由得生出一种,说不出的距离和厚重感,京城与民间塞外的区别。

高简还没踏进太医院的门槛,里面就迎上来一个,穿青色官服的太医,戴乌纱帽,胸前戴鹭鸶补子。

这人体态匀称,约五十岁上下,嘴唇上面留着八字胡。

“高公公稍等,我这就去取药箱。”

“苟大人勿急。”高简一甩拂栉,缓步往里走,“此次并非皇上召见,咱家是给你送人来了。”

苟院判一时呆愣,“送人?公公的意思是……”

高简说:“传皇上口谕,现有民间军医陆氏入太医院就职,责令苟院判对其教习宫中礼仪,深入学习行医制药,参与规制考核,我朝医士甚缺,有能人之士定当栽培。”

苟院判接下旨意后,恭敬送走高简,他面目严肃看向门外站着的人,打量一瞬。

“报上你的姓名。”

陆子卿拱手,恭敬道:“在下陆子卿,后面两人是我的助手。”

苟院判面无表情地说:“从此刻起,入了太医院,见习医生就是助手,他二人先去切药材吧,其余等日后再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