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化红尘 > 番六十四 善孽皆缘

化红尘 番六十四 善孽皆缘

作者:彭卿越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1 23:18:29

番六十四 善孽皆缘

对于事情如何处理,不同的人有不同方式,甚至是完全相悖的方式。

方式不同,当然因为思想不同,光是动嘴皮子还没什么,要是矛盾升级到要动手就可怕了。

所以华夏国是得禁枪,因为人口多,民族和宗派也多,各民族、各宗派的种种差异又很大,稍不注意就会触发矛盾。

慧姑姑可能不知道小兔一念已经想了十万八千里,仍在说小兔和山猪的事:“老三是清道长惟一正式认可的传人,我们怕心思恶毒的女人缠上他,也怕他找的女人管不住他,他是得要有人管管才行。唉,真怕他闹翻天、惹大祸……”

“他有那么厉害?我记得他母亲生病借的钱,都是还了差不多三年才还清,能‘闹翻天、惹大祸’的人都有钱有势才闹得起来。”

对于山猪因母亲生病欠债的事,小兔一直有疑问,那就是为什么不找山大伯他们帮忙凑钱,而要找邻居们借呢?此刻聊天无意中就带出这个问题。

“那是他自认为不孝,觉得必须要吃苦流汗挣来的钱才配给他母亲治病。

慧姑姑叹了两声又说:他母亲和他爷爷奶奶关系不好,知道他爷爷奶奶信佛向道,就反对他和佛门道家的人来往,为这原因,母子之间曾有三年没说过话。他母亲生病后就表示过,要是老三敢用山家其他人和那些朋友凑来的钱当医药费,就马上自尽。”

这其中隐情,小兔也猜测到一些,得到证实后,心里实在闷闷的不舒服。

她明白一家人当中,思想观念有差异会多难相处,她见过很多次二舅妈和冬舅妈因了外公外婆进庙烧香而吵架,还亲耳听兔爸说过:神像菩萨又不吃饭,拿钱买东西去供个什么,还不是全把和尚道士吃肥了?神神鬼鬼的不信还好些,求神拜佛都是好事不灵,坏事倒灵得很。

对于信仰,小兔没有任何信仰,但是也不诋毁任何信仰。虽然没有具体信仰,小兔却也坚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在生活当中,小兔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做什么大善事,只能尽量不去伤害别人,可人在红尘漂泊,即使要做到不伤害别人都很难,比如无意伤害阿玲,还是深深伤害了她。

要说起一些民间帮会的信仰或者说帮规,小兔就更觉得难以理解。

比如袍哥不准嫖宿青楼,山猪也说过花钱让女人心不甘情不愿地伺候是砸钱买罪受,看着那一脸假笑就没兴致。然而,事实上从立会之初到蓬勃发展公开行世,再到后来渐隐于地下,袍哥当中不光花天酒地的人不少,强掳良家女子的事都很多。

所以喽,小兔认为戒律规条不过是管束愿意受管的人,任何的地域、宗派都有好人、坏人。宣扬好的一面、掩盖恶的一面不正确;夸大恶的一面、抹黑好的一面也不对。

小兔思索着这些,手上也没闲着,不大会儿工夫,炝炒红苕嫩尖儿、青椒炒面筋、厚皮菜凉拌胡豆、苕菜煮芋头汤、干煸豇豆这几个素菜已摆满桌,满满一甑白米饭也蒸好。

熄火收拾好灶台,慧姑姑去叫其他人来吃饭,山猪和小兔就站在外屋旁闲谈。

这处寮棚以土坯为基石,竹篾笆糊泥刷石灰为墙,厅堂、外屋、佛堂三间正房小青瓦盖顶,客房、厨房则是麦草盖顶。

山猪介绍道,这里原是一位高僧清修之地,这位高僧称“哑师公”。

战乱之年,整个寺庙破败,僧侣很少,哑师公搭了个小窝棚在这后园暂住,以其讲的精妙佛理感化不少人前来听法,到后来,渐有人捐款捐物重修庙堂。

但是,庙产渐丰足,哑师公跟住持产生矛盾,就闭口不再讲经。哑师公并没有哑,只是说话的时候渐渐少了,就谑称他哑。

动乱中,庙毁僧去,哑师公后园的小窝棚也没法住了,流浪四方,几乎是乞讨为生,但在那个年代,讨饭都讨不来吃的,还被抓了好几次。

哑师公流浪到了也属蓉城郊县的蜀鹃县,在一个修水渠的工地旁饿得晕倒,一个善良的姑娘救起他,这个姑娘就是慧姑姑。

慧姑姑当年是“铁姑娘队”的队长,农忙做农活、农闲修水渠带一群女子冲在前,工作做得不比男子差,当队长五年,年年在县上评先进,还去蓉城市委的大礼堂参加过表彰大会。

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看来前途无限光明,十九岁就入党,已有六年党龄的先进党员,出于善心救了一个流浪老和尚不说,还认这和尚为干爹,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不是局势渐渐变化,差一点被开除党籍。

慧姑姑当时已订婚,未婚夫还在部队,对于这事,她未婚夫没有异议,她婆家人就十分反对了。

两年后,社会形势发生改变,慧姑姑的未婚夫退伍,两人结婚时,因婆家不支持,婚后分家,房子只有一间半土坯房,家里除了床、灶、锅碗、水缸、两个坛子,连桌椅板凳都没有。

在这般困境中,慧姑姑夫妇仍像奉养亲生父亲一般照顾哑师公,直到慧姑姑的女儿五岁多,古寺重建,寺里迎回哑师公,慧姑姑还时常探望。

哑师公回寺后,不肯住前院那些房间,仍住在后园窝棚,到了圆寂之前,说这窝棚处可以建个寮棚起来,但各种款项必须由慧姑姑经手。

寮棚建成后,不能让游客来参观,也不能分寺里的香火钱和各种划拨款项。因此,能进这寮棚的人不多,而寮棚内各项用度,都是居士捐的。

但是,旅游业越来越发达,寺里要进行扩建,可能明年就得拆了这处寮棚。

山猪说罢,惋惜轻叹,小兔也不舍地看着寮棚。因当年资金不充裕,寮棚很简陋,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雨后已显得有些朽败,但那种安宁祥和的感觉却是高楼大厦所没有的。

说话间,吃饭的人到齐,开饭了。因寮棚虽属于寺里,各项事务却又与寺里分开,所以属于寮棚的人虽帮着寺里做事,吃饭却没去斋堂,而是在寮棚单做。

加上山猪他们,一共有十二个人吃饭。这十二个人当中,除了山猪、小兔和慧姑姑之外,一位来自蓉城的富姨,和一对分别名为大哈、小哈的兄弟是小兔以后还会再有交集的人。

之所以把这些闲事写如此详尽,是因对小兔影响很大。比如因了慧姑姑和哑师公的事,在小兔心里,干爹义女就是因恩义结缘如同亲父女的关系,料不到她自己以后会因别人介绍认干爹招来大祸。

再后来呢,小兔又还巧合与慧姑姑的女儿刘妞成为同事,并由同事成为好友。小兔和刘妞的友谊,甚至促成了山猪与小兔分分合合经很多风雨后缔结姻缘。

作者小记:曾有人说若以山猪为主角展开故事,应该是非常精彩的故事,甚至有小小少年赞山猪才是“真男人”。

或许吧,少年叛逆、天赋异禀、奇遇颇多、艳事风流,曾历苦难也曾辉煌,在几乎必死的大劫中还能抽身而退,并归于平静生活,这很有传奇色彩。曾有人说愿用顺遂生活和山猪交换人生,可能是很多人都觉得那样更多姿多彩。

可惜,我真没法儿写,笔力不够、资料不足、限制也多,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女的!尽管作者不再年轻,但有少女心啊,所以没办法认同山猪的很多观念,也就没办法从他的角度去写。

女作者写男主视角的文,不论文笔多优美、故事多奇异,都会缺乏代入感,阅历丰富些的读者读来更会感觉别扭。

我写文有个改不了的缺点,就是摸不透男主在想什么,所以几乎没有单写男主的场景,更没有男主内心独白,在女主视角之外有关男主情节都是配角转述,或只有对话、动作,没有心理活动。

这个缺点导致了情绪递进忽快忽慢,情节转换挺生硬,主次故事不分明。

可要单拎男主的重要事件来写时,我总会蹦出个质疑:万一男主不是那么想的呢?

因了这质疑,总是通过男主和别人的对话来表达,而不是直接描述。曾有人说,你写的男主就是你创造的,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想什么?呵,我真的就是不知道……

山猪十三岁就辍学,受的正规教育很少,思想形成复杂,与程浩风一样不同于常人。他们儒、释、道和民间帮会的思想都融于一身,我可没那个能耐。我这普通人的确把不准他们在想什么,换一个简单角色设定可能还是把不准。

写这段废话,就是提醒男读者,程浩风和山猪都可能让作者写废,求拍砖轻点;也提醒女读者们,程浩风和山猪绝对不是理想男主,求刀片别太锋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