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南知夏 > 长孙无忌

南知夏 长孙无忌

作者:荆莎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9 23:12:56

孙思邈解了李忠身上的毒,接下来就要做更重要的事情了,那就是调查向太子下毒的人是谁。其实李义府很明白皇后的心思,所以他并不关心真正的下毒人是谁,他更关心的是皇后娘娘希望下毒的人是谁。与李义府相对应的是长孙无忌,他坐在书房内,原本那种风轻云淡的表情早已经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眉头紧锁。关于太子中毒的事情他已经调查得差不多了,但是越接近结果,他的心里就越担心和不解,可也没有办法解释这种状况。经过调查,长孙无忌发现李忠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安分的一位太子,平时除了跟在李治身后上朝之外,根本就不出东宫半步,只是偶尔偷着去见一下自己的母亲,所以很少与其他人接触。太子平时接触最多的人就是东宫里的执事,据那些执事反映,皇后根本就没有踏入东宫半步,而且也没有派新的执事进入东宫。可是长孙无忌也查不出东宫的执事有什么问题。首先这毒药的来源就是个疑问,长孙无忌调查过所有执事在太子出事前几天的行踪,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拿到毒药,既然东宫的执事已经被排除在外了,那就只有皇上和太子的母亲李氏了。可是皇上绝对不会害死自己的儿子,而且还用这种手法。太子的母亲,人都说虎毒不食子,而且长孙无忌也想不出太子的母亲有什么理由要伤害自己的儿子。这样一来就成了一个悬案。但皇上让李义府调查这件事,他却没有安全感了。南知夏也不放心。李义府做事太狠毒,虽然对付长孙无忌她不会手下留情,可是毕竟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如果弄得太明显了,恐怕李治那里不能通过。

南知夏:皇上,太子的毒已经全部清除了,孙思邈真的是神医。

李治:呵呵,这便好。太子既然没事了,那就让李义府开始查案子吧。

南知夏:皇上,李义府能力是很好,可是毕竟他刚刚从四川赶回来,知夏怕他一个人办不好这个案子。如果不能及时抓住凶手,万一再对太子做出什么事情,那就不好办了。

李治:哦!许敬宗和李义府二人一起去办吧。

南知夏心里乐了,陪着李治看了李忠之后,就离开了东宫。李义府和许敬宗二人已经抱定了南知夏的大腿,他们当然都很清楚皇后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一天,李义府和许敬宗正在衙门里想办法破案,东宫的一个执事突然偷偷地跑过来,见到他们就喊冤。

李义府:太子那里又出了什么事吗?

东宫执事:二位大人救命啊!

李义府:你是东宫执事,谁敢杀你。

东宫执事:回禀大人,自从太子殿下中毒之后,长孙大人便经常派人到东宫调查此事,可是不知道最近他是怎么查的,竟然将下毒的事情栽赃到奴才身上。

李义府:你是说长孙大人在调查这件案子?

南知夏:好了,本官知道这件事了。你先回去,本官和许大人很快就去东宫。

李义府与许敬宗二人很快就到了东宫,他们来了之后,发现长孙无忌的确在这里,而且长孙无忌身边还站着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

东宫执事:二位大人是来调查太子中毒案的吗?

李义府:长孙大人来太子宫办事吗?

长孙无忌:只是看看太子殿下的病情,你们查你们的案子,不用管我。

李义府二人当然不会阻拦长孙无忌,看着长孙无忌离开,相互对视了一眼,都明白对方的心思。在长孙无忌离开之后,李义府命令自己带来的人将韦季方和李巢抓了起来,理由是他们勾结朝廷权臣,向太子殿下下毒。

太子:你们干什么?

李义府:太子殿下,您的身体刚好一点,还是好好休息为好,这个韦季方勾结朝廷权臣,在您的食物中下毒。

韦季方:我没有下毒,太子殿下你相信我。

李忠看着韦季方被带走,心里感觉很愧疚,并不是因为没能救了韦季方,而是因为是他害了韦季方。之前所做的事情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那种特殊的毒药是李忠从他的母亲李氏那里拿到的,而且李氏并不知道他会偷着拿走那种剧毒。当时他太恐惧了,虽然皇后还并未向他下手,但从皇后对付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情况看,他也明白现在的皇后有多狠辣。也正因为李忠看到了这一切,所以他三次上书辞去太子之位,可是父皇都没有批准。李忠年纪虽然不大,但从小生活在宫内,对于这些事情也算是耳濡目染了。他害怕皇后为了让李弘当太子,对自己下手,到那时候,死的人就不止他自己了,就是他的母亲李氏也会受到牵连,所以他选择自己结束自己的性命,结果把事情弄到了现在这种程度。

韦季方:李义府、许敬宗你们这两个小人,我韦季方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会有报应的

李义府:韦季方,你勾结长孙无忌陷害太子,还敢在这里嚣张。

许敬宗:就算我们有报应,你现在也看不到了,你还是老老实实在这里等死吧!

紧接着李义府又在韦季方的府上抄到了“证据”——一包和太子所中之毒相同的药粉和“信件”。得到这些证据之后,李义府和许敬宗立刻进宫面见李治。

李治:听说你们找到了伤害太子的重要证据,是真的吗?

李义府:回禀皇上,确有此事,太子洗马勾结长孙无忌,下毒谋害太子,试图谋反。臣已经在韦季方府上找到了太子所中之毒,同时还搜出了他与长孙无忌来往的信件。

李治:舅舅?

南知夏:你们有没有搞错,长孙大人忠心报国,怎么会有谋反之心?

许敬宗:皇上,这件事情千真万确,臣已经查得非常明白了,他们想要拥立太子为皇上,当时太子不同意,所以他们就下毒。而现在太子的毒已经清除,他们怕自己的阴谋泄露,所以将责任推到了东宫执事太监身上。

李治听了许敬宗的话之后,开始动摇了,他虽然很不想相信这些,但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所以李治还是被许敬宗说动了。

李义府:请皇上立刻下旨捉拿长孙无忌,将他治罪,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大唐江山社稷将会受到威胁。

李治:许敬宗,你再去给朕调查,朕要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朕绝对不相信舅舅会谋反,一定有小人在陷害他。

李义府和许敬宗听到皇上这样说,也不敢在这里多说什么了,急忙出宫再次展开调查。长孙无忌独自坐在书房中,他认为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地位,南知夏不敢动他,可是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武媚娘不但向他出手了,而且还想一次就扳倒他。他现在最恨的就是自己在先帝时期太维护李治了,以至于酿成自己现在的悲剧,但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管家:老爷,府邸被官兵团团围住了。

长孙无忌:围就围吧!吩咐你们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吗?

管家:已经准备好了

长孙无忌:那你下去吧,什么都不要管了。

许敬宗以寻找证据为名,下令搜查长孙府,长孙无忌并没有反对。

许敬宗:长孙大人?

长孙无忌:搜查完了

许敬宗:呵呵,长孙大人胆子真大呀,造反这种事情都能做得出来。长孙大人是不是很想见到皇上?

长孙无忌:哼

看着落寞的长孙无忌,李义府和许敬宗带着自己的收获扬长而去。很快,对长孙无忌的处理决定就下来了,李治罢免了长孙无忌的所有官职和爵位,并流放到黔州。整个长孙家族的子孙,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一个显赫的家族在南知夏的操控下就这样败落了。长孙无忌虽然称不上一代枭雄,但也曾经是朝中呼风唤雨的人物,他无法接受长孙家的败落,也无法接受自己被诬陷沦为阶下囚的现实,所以在他到黔州不久后就自杀身亡。一代名相就这样凄惨地离开了人世,带着他的屈辱和不甘一起离开。长安城,皇后寝宫内,南知夏着伏在地上的李义府和许敬宗二人,心情无比悲凉。虽然她再一次打了胜仗,但朝廷却再次失去了一位能臣,这个结果不是南知夏想看到的,但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她别无选择。

南知夏:事情都办好了?

李义府:是,长孙无忌已经自杀身亡,以后朝中再也不会有长孙家的人了。

南知夏:太子那边有什么反应?

李义府:臣听说太子整天惶惶不安,正在打算第四次上书辞去太子之位。

李义府依旧伏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回答,他总是能感觉到来自皇后的威压,这种压力让李义府更加愿意面对皇上,而不是皇后。

南知夏:自己提出来也好,省得让那些大臣说本宫谋害皇子。接下来你们知道该怎样做了吧?

李义府:皇后娘娘,臣已经将奏折拟好,只等皇上下旨废掉太子之后,就可以上书皇上册封李弘皇子为太子。

南知夏:好了,你可以下去了。

李义府从皇宫出来后,心里总是很憋屈。他就是不明白皇后为何这样针对他,想到这里,李义府和许敬宗一起回到了许敬宗府上。

李义府:许大人,你说我们一心一意给皇后娘娘办事,是不是哪里出了错,惹到皇后娘娘了?

许敬宗:李大人何出此言?

李义府:我每次见皇后娘娘的时候,都能感觉到皇后娘娘的阴冷,那种寒气让我难以忍受啊!

许敬宗:李大人,皇后娘娘是不是认为我们处理长孙家的程度还不够啊?

李义府:不会,皇后并没透露这方面的事情。如果这个皇后想做卸磨杀驴的事情,我李义府也不是好惹的。

许敬宗:李大人,李大人,你可千万不要有动皇后的心思,你跟随她的时间也不短了,难道你还不知道皇后娘娘的手段,到时候我们这些人死了不要紧,连累到家人那就不妙了。

李义府很郁闷,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是被皇后利用了。可是即便知道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皇后那种等级的人物不是他能够撼动的。第二天,太子李忠跟随李治上朝,在朝会期间,他再次提交了一份辞去太子之位的奏章。李治看着面色依旧有些苍白的李忠,心里有些不舍,但为了让南知夏能够成为一位完整的皇后,他不得不下定决心了。

李治:你是真心要辞去太子之位?

如果李忠没有了太子之位,就会成为很多人攻击的对象,说不定后来的太子还会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太子:父皇,孩儿能力有限,无法胜任太子之位,将来更无法治理好大唐。孩儿恳请父皇挑选一位有才能的皇子继承太子之位,将来可以兴盛大唐。

李治:从今天起,免除李忠太子之位,封为梁王,授梁州都督。

许敬宗:皇上,既然太子之位现在出缺,而皇后娘娘已经生下皇子,恳请皇上册封皇子李弘为太子。

对,没错,就是许敬宗,这并不是许敬宗有意抢李义府的功劳,实在是许敬宗已经看出李义府根本就不想递上这个折子,他对皇后有了戒备心理,确切地说两个人之间已经产生了裂痕。可是如果这件事情他们二人不帮皇后娘娘办好,那他们的下场会更凄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许敬宗站了出来。

李治:其他人的意见如何?

李义府:微臣赞成册封皇子李弘为太子

这两个人说话之后,其他人也都站出来表示赞成,他们可不敢说不赞成,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下场大家都亲自见证了的,那可不是一般的人,那都是先帝的托孤大臣,最后的下场都那么凄惨,他们这些官员哪有能力反对皇后呢?南知夏轻而易举地就将自己的儿子推上了太子的位置,到现在南知夏才感觉自己皇后的位子稳固了下来。但她总感觉现在这些仍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一段时间和朝中大臣斗法,让她发现了新的乐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