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 第216章 沮公与会合许攸,斥候军查探敌情

平原西面,渎故河岸。

沮授和许攸并肩而立,两人同时望向平原城的方向。由于赵云的消息通报,平原城中,已经热火朝天地运转起来。然而在许攸、沮授二人看来,平原城的表面,依旧是如同一潭死水。

沮授自从南皮战败之后,在河间郡治所乐成待了几日,凭借麹义、高览二人的武力,威逼乐成守将调拨河间郡各地守军。

按常理说,沮授此举,完全是大逆不道。没有得到主公的首肯,而干这种擅自调兵的大事,完全可以被认为有背主之心。

乐成守将可谓整日都在担惊受怕,生怕自己会因沮授的举动连着被清算。然而就在沮授调兵集合至乐成之后没几日,袁绍的急行军令就到达了乐成。

麹义、高览虽是武人,可在这种极其敏感的问题上,也不是一窍不通。他们也曾问过沮授,没经过主公的同意,便做这种先斩后奏的事,难道没有半点顾虑?他难道就不怕他人的流言蜚语?

“些许流言,岂能与明公大业相比?明公委我以重任,我岂能半途而废?”

这话仍旧回荡在许攸的耳边。

这种事情,哪怕是始终如一跟随袁绍的许攸,都不敢光明正大地这么做。何况沮授原本不是袁氏臣子。

沮授与麹义、高览二人,带领从河间郡召集的士卒,大致在贾诩到达安德城之后的几日,才与平原城西面的许攸等人会合。

如今沮授所带来的人马,大概只有五千余人。之所以如此之少,一是因为河间郡郡界颇大,大小城池十一二座。北面易县、文安等城池,由于接壤幽州,距离蓟县不远,需要未雨绸缪,预防幽州的袭击。出于这个考虑,哪怕后来承了袁绍的军令传到了乐成,也没有全数征调守军。

二则是考虑到行军的路程。从乐成全境召集守军,倒可以调动不少人数。但如此一来,估计就要比贾诩的得胜之军慢上不少。

这也导致沮授麾下的士卒并不很多。加上从乐成征发的些许青壮,也就不过六千人而已。

这点兵马,在平原这么一个已经投入了近二十万大军的战场之上,实在算不上什么。

然而于许攸来说,最重要的不在于这几千兵马,而在于沮授、麹义、高览三人。桥瑁、鲍信都是莽夫,哪怕懂些东西,也不值一提。

如今能有沮授这么一个聪明人,来帮许攸分担大局,他如何不高兴?更兼颜良、文丑与张飞、太史慈斗将失利,虽然在许攸的预料之中,麹义高览也未必就比张飞、太史慈之流要强,但多少也是一个助力。

“两位先生。”高览顶盔掼甲,腰佩长剑,静静走到两人身后,语气十分恭敬,“先生所派斥候已经回归,言有机密要事相禀报。”

沮授捋着短须,脸上露出了尽在把握的笑容。而一旁的许攸,倒显得有些迷茫。

“公与。”许攸看沮授脸色,便知道他定有心思想法,只是自己一时间还没想明白,“公与可知内情?”

“此事不难。”

“如今渤海已入刘备之手,贾诩得胜之军,必然南下支援。我以为,贾诩之军,必在平原以北驻扎。”

“如今平原三面围城,要破此局,必择一攻破。”沮授简略地向许攸如此解释,随后转身看向高览,“带人上来。”

高览得令,转身而去。

不多时,高览便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来到沮授和许攸面前。那斥候满脸疲惫之色,却难掩眼中的急切。

斥候单膝跪地,抱拳禀道:“两位先生,小人等在平原以北探查,发现自西北安德方向,有敌军信使悄然与平原城取得联系。”

“那信使行动极为隐秘,所带人数不多,若不是我等细心观察,差点就被其蒙混过去。”

沮授大笑。

“子远,我说如何?”

“如此看来,贾诩之军,必在安德驻扎。他如此举动,是要与平原城中军队取得联络。”

“依我看来,不出三日,城中军队必有动作!”

沮授话音刚落,许攸便上前一步,拉住高览的手说道:“望将军再走一趟,请麹义、颜良、文丑三位将军,同往大帐之中议事。”

高览领命而去,许攸则与沮授对视一眼,两人心中皆有盘算。

不多时,麹义、颜良、文丑三位将军先后步入大帐。颜良面色冷峻,文丑则神色平静,麹义则微微眯着眼睛,似在思索着什么。

许攸率先开口道:“诸位将军,如今局势有变。斥候来报,自西北安德方向,有南皮得胜之敌军,派遣信使与平原城取得联系,公与先生推断贾诩之军必在安德驻扎,且不出三日,城中军队必有动作。”

正说着,沮授转身取出地图。

“如今我军驻扎西面,桥瑁所部在南,鲍信驻扎在东。三路军马之中,唯我军最强。我意,贾诩若要联合城中军马,必不攻我。必桥瑁、鲍信二路其一。贾诩在平原之北,要攻桥瑁实则不可。我以为,贾诩必攻鲍信。”

“既如此,先生可有谋划?”高览开口相问。

“诸位将军,当务之急,需厉兵秣马,做好准备,敌军情况不明,可能随时作战。”

“此外,不可懈怠斥候之责。需继续派遣精干斥候,往安德城处探查情况。平原城铜墙铁壁,斥候不好探查消息。倘若公与所料不错,贾诩必然与平原城中陈宫同时行动。”

“务必掌握贾诩之军的一举一动,其行军动向,皆一一探明回报。”

“此战关键,皆在斥候。”

“如能探明贾诩动向,则大事可知。待到贾诩、陈宫出兵攻打,我则引本部渡河攻城。此所谓围魏救赵之计。”

“公与此计颇妙。虽然如此,但也需提前告知桥瑁所部,叫他择机行事。”许攸赞同地点头,“如此计策,敌军哪怕杀不尽绝,也要他大伤元气!”

众人商议既定,便各自回营准备。高览再次派出精干斥候,往安德城方向探查。而军中士卒也在各位将军的督促下,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