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抗战,一个普通战士的传奇故事 > 第19章 过年了

抗战,一个普通战士的传奇故事 第19章 过年了

作者:后知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9 23:15:44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这时候距离南京沦陷已经有1个多月,日本侵华日军在南京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了长达6周的大屠杀,南京遇难人数超过30万,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凄惨景象无法言表。但在安庆这些偏僻的小村庄,依然年味十足,呈现一片祥和温馨的景象。

“斯有才,把这个端上桌”,方翠兰的声音从厨房传过来。往年的年夜饭都是方永红准备,这两年方翠兰执意让方永红休息,自己主打,斯有才打下手。

桌上已经有4个菜,斯有才去厨房一看,方翠兰又炒了一道什锦菜,别看是道素菜,可是很有讲究。什锦菜用腌白菜,萝卜丝,胡萝卜丝,黄豆等素菜一起混炒而成,吃起来有股特殊的香味。但是火候不到,那香味是激发不出来,最考究一个人的厨艺。

方翠兰炒的什锦菜实在是太香了,惹得斯有才忍不住伸手从碗里钳了一小撮塞进嘴里,“嗯,好吃,好吃!”

方翠兰见状笑道:“馋嘴猫,小心烫嘴。”

这时候听到外面传来噼里啪啦的炮竹声,说明有人家已经准备开始吃年夜饭了。

“有才,去把炮竹放了,我们也准备吃饭”,方永红看桌上的菜准备差不多,让斯有才去放炮竹。方翠兰说,再汆个汤,马上好,最后端上来一盘青菜豆腐汤。

正在斯有才准备点炮竹的时候,张宗兵端了一盘菜过来,“方婶,这是我娘让我端过来的”,原来张宗兵端来了一盘豆腐烧肉,“我娘说,今年你们家没有杀猪,多半没有猪肉,让我端盘来给你们尝尝。”

本来年前张和平、张金桂夫妇就邀请王永红带着两个孩子去他们家吃年夜饭,王永红考虑到张和平家里兄弟多,年夜饭自己一大家子都要摆个2、3桌,就拒绝了张和平夫妇的好意。没想到他们又让张宗兵送菜过来,想着平时他们帮衬就很多,眼睛不禁有点湿润。

“小兵,回去替我谢谢你爹和你娘”,方永红知道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好意,不接受反而见外。斯有才没那么客气,一把接过来:“嘿嘿,兄弟,谢谢了!”,斯有才好久没吃猪肉,也是馋了。

“有才哥,我们兄弟,不用客气。方婶,我回去一定把话带到。”

张宗兵走后,斯有才点燃了炮竹。看着炮竹的火焰,看着已经渐渐长大的孩子们,方永红倍感欣慰,同时心里也做出了一个决定。“明理,你看到了吗?孩子们长大了,能帮我做事了,等过完年,我给他们完婚,你看合适吗?”,斯有才的父亲叫斯有理,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我觉得合适,翠兰贤德良淑,我们有才能娶到她,是几辈子修来的缘分。如今他们都已到了婚配的年龄,该让他们早日成家,也好了却我的心愿。”

三人围坐一起,开心地吃着年夜饭,期间方翠兰和斯有才互相给对方夹菜,两人也同时给王永红夹菜,看着两个孩子从咿呀学语到懂事恩爱的样子,王永红心里百感交集,终于忍不住开口:“有才、翠兰,娘想跟你们商量个事情。”

看斯有才和方翠兰点头说好。方永红继续道:“是关于你们两个人的婚事,你们尽管跟我说实话,娘决不勉强你们!”,说着问斯有才:“有才,你可愿意娶翠兰做你的媳妇?”。斯有才满心欢喜,点头:“愿意、愿意!”。

“翠兰,你可愿意嫁给有才?”。方翠兰之前是有一点点不愿意的,但是自从上次斯有才把他从程龙手中救回,感情就已经发生变化,加上整日耳鬓厮磨,早已芳心暗许,但是要她直接说出口,还是有点害羞,只好红着脸道:“全听娘的安排。”。

方永红一听就知翠兰已经答应,高兴的点头,“好,既然有才愿意,翠兰听我安排,那我就做主,选个良辰吉日,让你二人拜堂成亲。”

斯有才高兴得只知道嘿嘿傻笑。方翠兰看饭已吃好,借着收拾碗筷,红着脸跑到厨房,想到即将和斯有才结为夫妻,既害羞又期待。

正月里开始走亲访友,家家户户最好的招待就是鸡蛋和鸡汤泡炒米,鸡蛋俗称得元宝,寓意招财进宝,鸡汤泡炒米是安庆的特色小吃,这一传统吃法一直流传至今,还曾被舌尖上的中国报导。

客人来的时候,有时主人会在鸡汤泡炒米的碗里里放一根鸡腿,鸡腿的根部骨头上系一根红绳,这根用红绳系的鸡腿客人是不能吃的,只是主人尊重客人,客气的一种表现。因为这鸡腿是要反复使用,招待主人认为的贵客。

这是当地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心照不宣,也是当时极度贫穷和物质匮乏的一种表现。斯有才小的时候不知道这个规矩,方永红也忘记叮嘱,有次他去人家做客,看到端上来的鸡汤泡炒米里面有个大鸡腿,直接就给吃了,结果主人心疼不已,方永红也很尴尬,成了村里人经常提起的笑话。

正月初七的时候,很意外,王秀兰竟然带着张煐和苏红到斯有才家拜年,几个女人在方翠兰的房间里交谈了很久。后来斯有才才知道,王秀兰是来和方翠兰道别的,正月十五以后,王秀兰、张煐和苏红等人就要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王秀兰决定去延安,苏红准备去南京,张煐则打算先把苏红送到南京,再自己一个人回上海。

王秀兰等人也知道了方翠兰即将和斯有才成婚的消息,纷纷表示祝贺。苏红刚听到方翠兰提起时,心里还揪了一下,但是随即释怀。王秀兰表示很遗憾,可能参加不了婚礼,于是硬把自己手上戴的一个玉镯塞给了方翠兰作为贺礼。

王秀兰走之前还把王村的青年男女集中到一起,跟他们讲抗日救国的道理,王明也在其中。王秀兰觉得王村的大好青年不能埋没在庄稼地里,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她希望有人能和她一起去延安,为国家和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一刻王明心动了。

但是王明没有走,王定荣就王明这一个儿子,他死活不同意王明离开家,王明虽然心中不甘,也只好作罢。正月期间,张煐来找过王明,问王明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去上海,被王明拒绝了。正月以后,王秀兰走了,张煐和苏红也走了。王灵等几个王村的青年男女跟着王秀兰走了,也有几个跟着苏红走了。王秀兰等人走的那天,王明去送了她们,看着王秀兰的背影,王明觉着自己的心也跟着一起飞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