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抗战,一个普通战士的传奇故事 > 第195章 新四军遭受重创

王明和王秀兰接到戴笠布置的新任务,回到上海,王明很自然的想到找伊贺樱子帮忙。

得知王明和王秀兰结婚的消息,伊贺樱子很伤心,她一直喜欢王明,可王明只是把她当做妹妹。

王明和王秀兰结婚那天,伊贺樱子独自一人在房间里,默默地凝视着窗外。

她心中满是痛苦和失落,回想起与王明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几天后,伊贺樱子重新出现在王明面前,她决定将这份爱意深埋心底。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只是那份曾经的纯真感情,已化作深深的默契和信任。

王明决定找伊贺樱子,让她想办法让王秀兰以特工的身份,加入日本特高科,从而获取情报。

就在王明和王秀兰为完成戴笠的任务,想方设法的时候,斯有才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国民党军部转移的命令。

国民党的部队南下,而**新四军的部队却接到了北上的命令。

1940 年 10 月,蒋介石授意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之名,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及新四军叶挺、项英,勒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须于一个月内赶赴黄河以北。

11月,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义正言辞地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然而,为了顾全整体局势,他们依然应允将皖南新四军部队调往长江以北。

可惜,就在这个火烧眉毛的紧急关头,项英还对蒋介石抱有幻想,希望蒋介石能先发军饷,然后再北移,并给中央发电报说:“我们的态度,不发饷弹即不开动。”

蒋介石本就心怀叵测,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等人,在皖南地区设伏,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

马国荣团和万作孚团接到围剿新四军的密令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新四军是友军,在抗日的斗争中他们之间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万作孚性格耿直,直接选择了拒绝执行上峰的命令,结果被移送军事法庭。

后万作孚因同事们的力荐,上峰念其在抗战中多次立功且身负重伤,又值用人之际,遂决定撤销其团长之职,降其军衔,调回 145 师任作战参谋,以续抗战,将功赎罪。

马国荣虽然心中不愿意,但是他为人小心谨慎,接受了上峰的指示,率部参与到围剿新四军的战斗中。

1941 年 1 月,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九千余众,在叶挺、项英的引领下踏上北移征程。

1 月 6 日,当部队行至皖南泾县茂林一带时,突遭国民党七个师约八万之众的骤然袭击。

新四军奋然抵御,鏖战七昼夜,然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弹药耗尽,粮草断绝,仅有少数被俘,大部壮烈捐躯。

军长叶挺在与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

“团长,前方来了一支新四军的部队,大概有300多人!”,马松侦察回来,向马国荣报告。

马国荣将团里所有营连级干部都召集到一起,“同志们,新四军与我们有恩,我们不能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现在我们的对面就有一队准备突围的新四军队伍,我决定放他们离开!出了任何问题,我马国荣一个人承担!”

“团长,新四军救过我们连多次,如果没有新四军,我邱自强活不到现在,我衷心拥护团长的命令!”,邱自强站起来,支持马国荣的决定。

各级军官都和新四军打过交道,大家都对新四军抱有好感,纷纷表示支持马国荣团长的决定。

“好,既然这样,你们回去,做好每一个战士的工作,让开一条路,给新四军的战士通过,等他们走了以后,我们放空枪,做做样子。另外,这件事情要严格保密,谁也不能透露出去!”,马国荣从座椅上站起来,表情严肃的说道,“执行命令吧!”。

“是!”,营连干部们站起来敬礼。

在马国荣的授意下,从该方向突围的,有傅秋涛领导的新四军1纵队,包括黄火星团。

由于新四军当时选择了分散突围,在这个方向上,新四军突围战士总计达到2000人。

这次惨案,造成新四军7000多名将士长眠在皖南山区。项英本人,也为自己的一意孤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月15日,中央在会议上总结了这次惨案,认为首先是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行动,其次由于项英、袁国平等没有反磨擦的思想准备,再加上指挥上的错误等。

1月17日,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把新四军叶挺军长交付“军事法庭审判”。

江南的新四军遭受重创,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一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的最高峰。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惊醒和教育了对国民党抱有幻想的人们,孤立了自身。

中国**的坚定立场和维护抗战大局的态度,赢得了多方面同情,扩大了群众影响,提高了政治地位。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通令和发言人谈话发布后,周恩来痛斥何应钦:“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当晚,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为了使报纸突破国民党的封锁,赶在重庆其他报纸出版之前散发出去,周恩来命令报社将题词刻成模板后立即拼版、快速印刷,天亮前把报纸放进铺盖里装入箩筐,从红岩后山悄悄运进城内。

1月18日,重庆各大报纸都在头版以醒目标题报道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