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抗战,一个普通战士的传奇故事 > 第66章 王明的烦恼

因为斯有才的伤重,一个人被单独安排在了一个小房间里,张宗兵每天都要过来看看他,张古山的战斗中,他也负伤了,胳膊上还缠着绷带。今天过来发现斯有才苏醒,高兴坏了:“有才哥,太好了,你终于醒了,我就知道你命大,不会有事的!”

张宗兵笑得很开心,他和斯有才从小一起长大,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在他的心目中,早已把斯有才当成他的大哥。斯有才昏迷不醒的这几天,他的情绪也很低落,生怕大哥有什么三长两短。现在好了,斯有才醒了,他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下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看着喜笑颜开的张宗兵,斯有才也很开心,张古山战斗异常激烈,到最后,他已经无暇也无力顾及张宗兵的安危,现在知道张宗兵没事,也舒了一口气。

斯有才醒过来的事情,很快就被张宗兵传了出去,费正乐、王定荣和宋向东一起来看望了他,几个人身上都带着伤,但均无大碍。邱自强没有过来,谈话中才知道,当时斯有才他们跟着51师305团在张古山战斗的时候,邱自强率领着连队的其他战士,跟着58师在麒麟峰打援。

日本司令长官冈村宁次鉴于106师团陷入困境,强令日军第27师团东进,企图越过麒麟峰,推进到白水街以东,接应106师团。邱自强跟随58师在麒麟峰阻击日军,挫败敌人妄图救援106师团的计划。麒麟峰战役异常激烈,敌人同样动用了飞机、大炮和毒气弹,惨烈程度不亚于张古山战役。邱自强等人在麒麟峰死战不退,直到万家岭战斗结束,106师团被歼灭,也没有一个敌人越过麒麟峰。

战斗中,邱自强被子弹击中胸膛,至今还在昏迷当中,生死未卜。医生已经做过手术,把子弹取出,据医生说,子弹离心脏只有不到1厘米的距离,偏一点点,人就没救了。由于送医的时间拖得比较长,病人失血过多,能不能醒过来,医生也不敢保证,只能看病人自身的造化了。

众人唏嘘,都为邱自强担忧。斯有才自己还不能起身,暂时也没有办法去看望邱自强。王燕和王婷听到消息,也来看望斯有才。王婷来的时候,苏红削了一个苹果正在喂斯有才,王婷看到,心生醋意,硬是把苹果要过来,自己喂。

苏红知道这个小妮子的心思,暗暗好笑,有点同病相怜,所以并未在意。

隔日,张灵普也来了,张灵普腿部受伤,还拄着一根拐杖,斯有才看到准备起身,被张灵普制止。

“团长!你怎么来了?”

“有才啊,你可我的救命恩人呐,我能站在这里,还要感谢你呢!”

“团长,都是我应该做的,你的腿伤可好些?”,斯有才问道。

“好多了,有才,你安心养伤,等伤好了,去我团里报到,就跟在我身边吧。”,张灵普想把斯有才收为己用,在他心目中,斯有才是虎将也是一员福将,这次战斗中没有斯有才,他很可能已经挂掉了。

“谢谢团长!”,斯有才没有一口做肯定的回答,想着等伤好了再说。虽然张灵普是抗日的悍将,但是斯有才跟邱自强、费正乐、宋向东他们在一起,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在他的心中,更愿意待在三连,和他们在一起。

接下来的日子,斯有才就在医院养伤。

这个期间,王明率领着张王两村的少男少女终于到达了延安。这一路遇到了很多事情,碰到了**逃跑的士兵,碰到了村匪和路霸,还有蛮荒之地的野狼出没,如果不是王明身怀绝技,很难保护这群少男少女的安全。还好一路有惊无险,众人终于安全抵达。

1938年,在广大的国统区、沦陷区、其他抗日根据地乃至海外,一大批爱国青年为了寻求国格独立、人格自由,以宝塔山为指引,开启了“朝圣”之旅,潮水般地涌入延安。偏僻的陕北小城,成了指引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灯塔,成了代表着光明与进步的圣地。

王明的初衷是奔着王秀兰来的,但是一路走来,不自觉的和那些有志青年、革命志士融入到一起。到达延安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到处都在生产建设,朝气蓬勃。八路军延安交际处的同志接待了他们,为他们安排食宿,登记造册。

时间是1938年10月,抗大三期学生已经毕业,王明、张霞等一批同志成为了抗大第四期学员。在延安,他们都被亲切的称呼为同志,他们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称呼。王军和王华因为年岁还小,被安排到其他的学校。

抗大全名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前身是中国红军大学,**亲笔题写“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窑洞为教室,石头当桌椅,黑板是石灰泥土抹成的墙面。没有纸笔,学员以沙盘和树枝代替。

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简陋的大学,但在这简陋的环境里,学员们学习着当时最先进的文化知识,包括“中国近代史”、“抗战形势和任务”、“兵团战术”、“政治经济学”等。

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所以边学习边生产,边战斗边学习是抗大鲜明的特色。

抗大不仅有文化课,还有军事课,在学习的过程中,王明打听了王秀兰的消息,听到了很多关于王秀兰的传说。她毕业于抗大三期,不仅是三期的校花 更是学习成绩最优异,同时也是军事素养最优秀的学员。

抗大的老师们在谈及王秀兰时,脸上都露出赞赏的表情。她也是唯一一个因为表现优秀,在抗大学习期间,就被批准加入中国**的学员。现在王秀兰已经毕业,离开了延安,据说是被党组织派去外地执行重要的任务。

王明又一次与王秀兰擦肩而过,有烦恼,更多的是思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