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18章 高端名词解释

红楼:我是贾琏 第118章 高端名词解释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18章 高端名词解释

第118章 高端名词解释

交易达成,接下来一切都好说。

提到皇家央行的事情,张廷恩一脑门子官司。

一脸疲惫的张廷恩揉着眉心,毫无风度的吐槽:“你是没看见,死太监戴权、宗人府的大宗正、忠顺王,小忠义王,还有几个郡王,全都下场了。关上门吵的叫一个天翻地覆。别说我没提醒你,贾王史薛四家,一个人都没到场。”

“嗯,这个事情确实没啥参与感,我寻思着,点击陛下的钱袋子,不是啥好想法。我就想知道,具体是怎么分的?能让这些吃相难看的主放弃央行的主导权,代价小不了。”

贾琏不是谦虚,而是知道这潭水太深了,往里头蹦会淹死人的。

张廷恩对贾琏的妖孽表现早就麻木了,已经无法引起他震撼了。

“两個亲王,一个拿了羊城的分行,一个拿了金陵,京城的分行成分最复杂,四个郡王拿了六成的好处还不满足,要不是剩下的归太上皇和陛下,他们能全都吃下去。”

张廷恩也很干脆,这种事情知道就是迟早的事情,没有隐瞒的必要。

贾琏听了直接做出反应:“我猜一猜啊,大宗正代表了宗室的整体利益,亲王也好,郡王也罢,都得给他分一口吃的。谁拦着他吃一口,都没好结果。忠顺王去羊城与当地官商拉扯,当地的钱庄负责经营是应有之举,金陵那边靠近扬州,做钱庄的与盐商千丝万缕,就看小忠义王的驾驭能力了。有太上皇在背后撑腰,短期内问题不大,长远看不好说。京城这边的分行,应该确定是晋商主导经营了,跟着吃肉喝汤的人不少,算上口外关外,暂时够分了。”

提到关外,张廷恩笑眯眯的问一句:“想在关外开分行,没贾家的同意,怕是有难度啊。”

可惜了,贾家的后人虫豸太多,这么好的基本盘都能玩废掉。

身在大周朝的贾琏,就一个宗旨,搞事,通过搞事,提升社会地位,顺带搞钱。

这里头的历史成因非常的复杂,非要总结一下,就是历代朝廷都在打压商业。农耕是朝廷稳定的根基,商业与农业争夺人口,从朝廷的角度看是在动摇国本,不可接受。官方出面打压商业,导致经商的风险增大,商业获利本该投入再生产的资金因为风险巨大而埋到地下。

两千多年的农耕惯性面前,别说资本主义萌芽了,就算在东南长出了大树,都能给你连根拔咯。有点银子我买地收租,怎么不比扩大经营要来的稳妥?这种根深蒂固的惯性,没有外来的坚船利炮根本刹不住车。

这些理解,都是贾琏穿越后这些年悄悄的观察,默默的推演得出的结论。

等到外来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了,又变成了买办当道,毕竟这样来钱快啊。吭哧吭哧的发展事业的人,理想主义者居多。

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事情其实就不难理解了,明明清朝中期好几个对外贸易的港口,为何最后就剩下一个广州,不就是因为方便皇帝搞钱么?没有对等的实力也想要公平竞争,不存在的,古今中外都没这个先例。

真正逆天的牛逼伟人,是将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伟人带着一群牛人,短短几十年完成了彻底的社会革命,把屋子打扫干净了再请客。没有伟人打下的基础,谈什么完成工业化,如同第四个饼子吃饱的笑话一般可笑。

说的难听一点,我明明可以抢你的!

贾琏的路线很明确,站在胜利者一边。我有不打算做大做强,但凡能做个一辈子的富贵闲人,贾琏都不愿意去付出一分力气的努力。

所以说,大周朝的银行会变成怎样一个怪物,其实贾琏心里也没底。

总之大家记住一句话,掌握权利的人,习惯了走捷径,没耐心去经营一份长期产业。

扬州盐商挣了钱都花哪里去了?回老家盖房子买地,这叫光宗耀祖,在扬州修园子,这叫奢靡享受,还有就是把银子埋地下,这是大头。

写小说挣稿费这种事情,对于贾家的社会地位而言,简直就是在小孩过家家。

贾代善那一辈人都死了,还能推出一个王子腾来掌握兵权,四大家族的势力可见一斑。

古人有往地下埋钱的习惯,无论任何行业的人,都有这习惯。以民国某名医为例子,辛苦一辈子,往地下埋了几十个坛子,坛子里头从金锭到银元到银角子都有。前脚走人,丧事不着急办,家人就给坛子挖出来先分家产。

个人在整个时代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真的很难讲。很多人看起来很牛逼,无非是站在了风口上,走对了路,手里还掌握了足够的资源。

“还是别提贾家那帮蠢货了,关外遍地黄金,他们甚至不肯弯腰去捡一下。人参、貂皮、东珠,哪一样弄好了不是金山银海的捞钱。拉上关外的军头们,大家一起发财不好么?结果呢,贾家此前吃相太难看,老一辈走了,关外的军头们没几年就不带贾家玩了。具体到接下来关外的分行,我看也够呛开的起来,那边习惯了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关内的货运过去,关外的货运进来,在京城范围内变现。嗯,北地要搞分行,最多张家口和沈阳两地,太远也算一个,别的地方银子没大用处,最多做成没奈何藏地窖里。”

以贾家巅峰时期在关外的力量,从金陵老家拉一批人过去做基层军官,随时可以拉起一支军队割据关外,这才是贾家最让皇权忌惮的地方。

【钱荒】这个词喜欢历史的读者一定都知道,造成钱荒的原因,真就是制度。

自我定位为普通个体,在历史的大势面前螳臂当车,蚍蜉撼树的蠢事,打死都不去做。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贾家淡出关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张廷恩听了贾琏的分析后,一副头疼的表情道:“此事已经开始了,今后会如何,实在是无法掌握。陛下实在是被钱的事情给逼急了,不然也不能这么办。内阁首辅、次辅、三辅的反对声音很大,事情还是快速的推行了,你想想看,三位阁老都没拦住啊,多大的利益。”

贾琏对此深表同情:“您就是个具体办事的人,何必伤脑筋呢?达到陛下理财的目的即可。银行的事情不论存在何等风险,一时半会都看不到。风险这个东西,在没有暴雷前,肯定是很难发现的。任何监管都是滞后的,目的在于惩前毖后。只要利益足够大,新的玩法很快就会被挖掘出来,防不住的。只要满足了陛下对于财政的需求,其他的事情先放一放。”

嗯,以上这一番话,用一个大家经常听到的词来解释【大XX】。

还有另外一个听起来比较高端的词【涓滴XX】,两个词都是一回事。

两种策略大家都看见结果了,这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高端名词【经济XX】。

人类社会一直这个鸟样,就没有变过。只不过玩法不一样而已。

如同贾王史薛四家一样,但凡有一点可能,他们都要断绝最后一条上升通道,断绝不了怎么办?那就尽量的压缩上升通道,例如赖尚荣这种人也能做官,本质上就是绕过了科举争夺社会资源的行为。正经的赛道玩不过你,那就换一个赛道咯。

制定规则的人,在规则有的是办法和手段让孙悟空就范。

你说你是野生的浩南哥?不存在的,但凡是不听话的,萌芽阶段就能给伱掐死。

张廷恩其实什么都很清楚,师徒二人无非是在吐槽,发泄一下情绪。

吐槽之后,该怎么地,还是要怎么地。什么都改变不了。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黄巢的段子是何等的脑残,照样在史书里堂而皇之的出现了,稍微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干才能长期保存的嘛。

我就这么写了,你狗叫的声音再大,还能改史书不成?

黑黄巢是因为天街踏尽公卿骨!政治课及格的都能理解这句诗,找到对应的词来套用。

扯远了,思维散发太过真是要不得。哎,这一张全是个人私货!

“眼前最现实的担忧,还是今后全国钱庄的监管。发银票的钱庄规模都不小,这一类钱庄比较好管,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想要从汇通天下之中牟利,就得听招呼。难的是州府层面的小钱庄,平日里做的都是民间借贷和当铺之类的生意,想管都没法管。”

贾琏听到这话直接笑出了猪叫声,呼呼呼,哈哈哈。

张廷恩见状顿时大怒:“竖子,如此可笑耶?”

贾琏赶紧收起笑容,忍了好一阵才恢复了正常脸色,平稳呼吸后才回答:“您啊,做官还是太正经了一点。这事情说难办,确实难办,说好办也好办。”

张廷恩收起了怒色,只要能给他解决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你仔细说说,怎么个好办难办。”

贾琏正色道:“很简单,权利下放呗。七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为当地钱庄作保。央行监管司就做一件事,有官员作保的钱庄,缴纳一笔合适的费用后,就发经营许可证。出了问题找作保的官员,没有许可证,抓钱庄的东家。具体怎么玩不惯,划红线,谁越线收拾谁。”

张廷恩听了顿时脸色一变:“这不是要把天下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得罪了么?”

贾琏听了呵呵一笑:“得罪?怎么可能得罪,他们还要感谢您哩。”

张廷恩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风险这个东西,没有爆发之前,哪有口袋里的银子来的实在?

“凡事,就怕无责任,只要有足够分量的官员为发生的问题负责,对于陛下而言就是没本钱的买卖。哪天出了问题没相应的官员负责,大周朝距离衰败不远也。”

这番话张廷恩听了很是费解的问:“你一个权贵子弟,这么说话合适么?”

贾琏直接被干沉默了,他想到了薛蟠那个狗东西,打死人都敢跑路,任命官司都敢丢一边先跑路,这畜生真是该死啊。这回旋镖打人真疼啊!原来权贵是我自己。

“说一套,做一套嘛。您也别太较真了!再说了,现在不是在谈监管银行么?别扯远了!”贾琏话是这么讲的,心里却暗暗打定了主意,回头薛蟠那个案子,绝对不能让贾雨村来处理。贾雨村这个人都不能给他机会起复!

张廷恩也被干沉默了,这学生的不要脸程度,超出了他的预判。

这是好事,这种人进官场,至少不会轻易被人坑死,他坑死人的概率要大的多。

“你还真是个做官的料子!”张廷恩这句话真是褒义,没有贬低的意思。

贾琏很不客气的笑纳了老师的赞扬,甚至还进行了一点个人发挥:“我将来要是做官了,必抱定一个宗旨,陛下绝对不会犯错,出了问题一定是朝中有奸臣。有奸臣的时候,一定是别人,不会是老师和学生。”

“说的很有道理,以后别说了。时候不早了,赶紧回去吧,我不留饭。”张廷恩意兴阑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后,直接过河拆桥。

贾琏骂骂咧咧的离开了张府,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至少夏刚的事情稳了。

张廷恩放在大周朝,真的算清官了。但是怎么官员是不是清官呢,皇帝说了算。

这个标准非常的灵活!

你要能给皇帝办事,那就是清官,不能给皇帝办事,还敢跟皇帝争夺利益,那就是贪官。

还是那句话,海瑞是例外,这老先生练的是金刚不坏,一般人练不了。

清朝往前数两千多年,甘于清贫的名人就两个,一个是颜回,一个是海瑞。

人,要吃饭的,吃饱了想吃好,吃好了想吃的高兴,追求一点精神层面的愉悦。

同理,活不下去的,能敢出点啥事情就不难理解了,要不弄死自己,要不弄死别人,选择弄死别人的人里头,因为基数大,衍生出了一个历史上常用词【揭竿而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