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58章 梁阁老的怒吼

红楼:我是贾琏 第158章 梁阁老的怒吼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58章 梁阁老的怒吼

第158章 梁阁老的怒吼

会开到这就该出结论了,户部出钱,工部和内务府出人,要不要成立一个新机构的事情,承辉帝也果断的拍板,成立一个临时机构,专事燧发枪改进事宜。事情办完后,有功人员给予官职或财务赏赐,事情结束后再决定,要不要成为常设机构。

至于工部的三位主官,该听到的消息,一定会听到的。

始作俑者贾琏也给了个临时差事【督查舍人】,嗯,就是对这个临时部门有监管的权利,一直到该事结束为止,将来要成为常设部门,贾琏的差事另算。

这么一点小事,因为捅到了内阁,引起皇帝出重视后,演变出后续那么多事情。

贾琏事先绝对是没有想到的,后续的发展倒也不难理解,涉及到武器的改进和后续的采购。被人当枪使的贾琏从最初的不爽,到后来的有所斩获,就很玄幻。

承辉帝是個很干脆人,直接手书一份,很不客气的斥责了工部三位主官,定性为无担当。本应是工部内部解决的事情,上交给内阁来决断,【觉得朕和阁老们很闲么?】

最后的问句就很诛心!

工部,三位大佬到的整齐,一人一杯茶,端坐着闭目养神也不聊天,很安静的等结果。

贾琏出现在门房的时候,已经有人先走一步,回去报信了。

三位大佬心情弹劾,互相交换了视线后,眼神看着门口,等待最后的结果。

贾琏看看这位长随,点点头示意带路,跟着往另外一个院子里去。

声音还很大,确保外面的人能听到。贾政眉头紧皱的看着侄儿,却也没有一点办法。

没等到贾琏,倒是把内阁派来的书办等来了,进门后看三位大人,很客气的见礼后,这才道明来意:“内阁回执在此,各位大人需仔细阅读。”

很多人对于走程序没有清楚的认知,觉得可有可无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贾琏等到午间也没等到三位大佬的召唤,自行离开觅食。

这时候的贾政是有点后悔的,但也没法子,毕竟事情太急了,等不到下班再问了。

“老爷有请!”

同样都是体-制内,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有相通的地方,更多的是不同。

工部需要时间消化一下,贾琏也需要时间消化一下吸收到了新知识。

官员的长随千万别小看了,这帮人都是拦路虎,想见官就要给长随钱。

进了贾政的办公室,贾琏笑着抱手道:“贾郎中相招,不知有何见教?”

牵一发动全身,固然有点夸张了,却足以提醒贾琏,今后想做点啥事情,千万不要脑子一热就往前冲。工部这三位大佬,结结实实的给贾琏上了一课,随便换一个观政进士,在这个事情里就没法讨好。

都是读书人,所以留了一分体面。书办等各位大人看完回执后出手收回,出门走人,在门口看见回廊里踱步的贾琏,并没有上前说话。内阁的书办举人起步,不是谁都能进内阁做书办的,怎么也要有个三品以上的官员出具保书。这些书办即便会试失败,年龄大了选择做官,也是从七品起步。

三位大人没想到回执里还有陛下亲自手书,看到最后,三人冷汗淋淋,面色煞白。根本没在意书办抽走回执里夹带的手书离开时,依旧没忘记见礼的事情。

尚书大人最为惆怅,悠悠叹息一声道:“我年迈,该告老了。”

贾琏自然是不用给钱的,甚至这位长随还要陪着笑,贾琏还记不住他的名字。

下午承辉帝就看到了工部尚书请乞骸骨的告老折子,按照惯例要挽留两次,第三次才会批准。这玩意怎么说呢,谁都知道是面子工程。但人在体-制-内,绝大多数时候,必须认认真真的走程序。

程序这个东西意味着合理合法,官府认可!

虞衡司里的气氛就很诡异,贾琏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呆着,张书吏鬼影子都不见,跑腿的小吏也不知道去哪了?喝了一杯自己动手泡的茶之后,贾琏起身出门早退。

本以为就是一件小事,后续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并且被动的卷入其中。

两位侍郎互相看看,各自抱手起身,步履蹒跚的回办公室,让人准备笔墨,写请罪折子。

走到门房的贾琏给人叫住了,回头一看是贾政身边的长随。

贾琏是走公对公的路线,官职相称,很给面子了。从官场上来讲,贾政是上官不假,但他不是进士出身。贾琏是正经的状元,授官就是正六品,即便没授官,公对公那也比贾政高半级。没法子,这属于体-制内的血脉压制。

贾政没有摆二叔的面子,笑的很勉强,抱手回礼:“三位大人处,所为何事?”

贾琏自然不会正面回答,就这场合,啥都没法说,所以很客气的提醒一句:“郎中大人明日便知,不必急于一时。”言下之意,等回家再问啊,这里能问的么?你的素养呢?

贾政也知道心急了,咳嗽两声,掩饰尴尬道:“如此,那便等明日。”

贾琏抱手告辞离开,心里对贾政的评价又调低了一级。正五品的京官混了那么多年,居然毫无寸进。太上皇时期还情有可原,承辉帝登基后依旧毫无建树,白瞎了贾府的资源。

贾政的毫无作为,实际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贾府被抄家之后,贾政倒是想重振家门,却依旧失败告终,可见这个人就是不能成事的纨绔底色。

叔侄二人短暂的官方对话结束了,步出工部的贾琏上了马背,轻轻的夹了一下马腹,示意小步慢跑。马是煽过的公马,再温顺的母马也会发-情,有极大的潜在安全风险。

马是白马,马背上的贾琏在哼哼:“我身骑白马……。”

人是得有多傻,才会去歌颂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和渣男薛某的爱情。

贾琏得有多傻,才会相信今天内阁会议上来自皇帝的偏袒是毫无代价的付出。

所以呢,还不如相信煞费苦心的教育下,王熙凤改变了爱吃醋,喜欢弄死贾琏身边女人的作风。距离王熙凤进门的日子不远了,要说有多憧憬是假的,贾琏无非是在立人设。

怎么讲呢,原著中王熙凤做的那些事情,危害太大了。

前方一阵骚动,贾琏惊醒看去,但见薛蟠在马上,身后跟着七八个随从,那种横冲直撞的气质,隔着十几米远都能感受到。

贾琏无奈的叹息一声,对这厮的改造任重道远啊。

对面的薛蟠也是心中一惊,看着琏表哥的脸色不对,赶紧翻身下马,一溜小跑上前。

贾琏也翻身下马,缰绳丢给身后的柱子,薛蟠上前抱手时,不笑着回礼。

“琏表哥,这不是巧了么?”

贾琏看看环境,距离薛家在京城的宅子就隔一条街,倒也不算太远。

“是挺巧的,你怎么在这?”贾琏看似随意的问一句,实则暗含意味。

薛蟠并无防备的回话:“最近一直在对比各路烟丝的品质,正准备找蓉哥儿商议呢。赶巧遇见琏表哥,说于您听也是一样。”

贾琏抬手一指前方茶楼:“上去坐着说?”薛蟠自无不可,连连点头,抢先做请手势。

楼上要了雅座,一壶茶,几样点心,小二下去后,薛蟠才仔细解释。

“城外的农庄种的烟叶不多,品质也一般的很。听家里的一个掌柜讲,烟叶还是许昌那边出的最好,江北出的烟叶也不错。我寻思蓉哥儿的卷烟买卖,用本地烟丝只能做底端买卖。不如派人去许昌那边看看,在当地与人合作,将烤过的烟叶运到京师再制成卷烟,专供高端市场的话,想做出局面还是要靠琏表哥想个法子。”

这一番说辞,可见薛蟠是有一定经商头脑的,毕竟商贾之家,耳濡目染,比贾蓉不差的。

“既然如此,回头跟我一道回去,当面对蓉哥儿说就是。”贾琏倒是很能明白薛蟠的心思,无非就是怕他说的话贾蓉未必能听进去,不如找贾琏先说一下,由他压阵效果更好。

“如此最好了,还有个事情,需避着蓉哥儿,我便在此说了。”薛蟠笑嘻嘻的掏出一个信封,双手奉上道:“皇上之事办妥了,紫薇舍人的告身落在我身上,就等内务府那边走流程,换个名字的事情。”

贾琏笑着接过,打开看一眼,抽出一叠银票后,啧啧啧三声,又把银票塞回去,也不看多少便笑道:“正好想给没过门的媳妇准备点私房钱,借花献佛了。”

薛蟠听了咂舌不已,竖起大拇指道:“琏表哥真是大手笔!王家表姐如今是京城里所有待嫁姑娘心目中最好命的那个。”

喝一壶热茶,出一身汗,一阵风来带来的凉爽,浑身舒坦。

收了好处的贾琏,领着薛蟠一道去寻贾蓉。

天气太热,书店那边的生意丢给贾芸看顾,卷烟的买卖,一时半会还无法推广,需等到新的一茬烟丝出来,手工卷一批再谈。贾蓉也没闲着,在家里也在琢磨着这卷烟的生意该如何做,得知贾琏和薛蟠来了,赶紧出迎。

因为出身差距,薛蟠的姿态很低,并表示来的突然,没准备礼物,下一次正式登门拜访,再行奉上。当着贾琏的面,贾蓉也没啥摆架子的余地,笑嘻嘻的表示都是亲戚,无需客气。

没有贾珍在头上压着,贾蓉彻底放飞自我,吩咐下面准备酒席,尽管时候还早,先喝起来再讲。谈到生意的时候,两人之间有了分歧。

贾蓉表示,薛蟠的建议是好的,但是忽略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运输。烟叶在运输的过程中保存很麻烦,许昌的烟叶再好,走黄河到济宁,再转头北上,走水路如何保证烟叶的质量不受影响呢?毕竟这东西湿气大一点就发黑。走陆路不是不行,但成本提高了,沿途还要经过山区,万一遭遇点绿林好汉,赔钱是小,人命搭进去收尾太多。

薛蟠对此表示,薛家做鼻烟的生意,运输的时候走的就是运河,没多大问题。

贾蓉表示鼻烟个卷烟不是一回事,能玩鼻烟的没穷人,可以花大价钱做好防潮,还有鼻烟市场小,不走量。卷烟不一样,注定就是要走量的。

说完贾蓉还提醒薛蟠,那个提意见的掌柜还是派人去查一下账。

一番话下来,薛蟠受到的打击不小,贾琏笑眯眯的在一旁听着没说话,心里对于贾蓉的成长速度深感惊讶,觉得卷烟的买卖看来不用太操心了,只需要定个大方向即可。

贾琏见薛蟠情绪不高,笑着安抚:“你也不必沮丧,你才正式介入生意几天啊?再说了,蓉哥儿经商天赋高,不能以正常论。薛家有渠道,未来生意还是要指望薛蟠,所以啊,没必要妄自菲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三日喝酒说话的时候,柱子来到王家门外。

门子那边通报一声后,平儿匆匆出来,看见送信的换了人,也没多问。

柱子把信封交给平儿时解释了一句:“二爷的原话,给当家奶奶的体己钱。”

平儿表示记下了,转身回去见王熙凤,拿出信封后两人看了便傻眼了,居然是山西联号的银票,一共是十张,每张五百两。

王熙凤呼吸都变得急促了,王家有钱不假,她个人的月例银子可不多。存了那么多年,王熙凤手头的现金不超过五百两。仔细翻找,没有信,王熙凤这才作罢。

不提王熙凤的心情激动,恨不得连夜送上门去的心思。

阁老梁道远的家里,天还没黑呢,客人就登门了。

工部三位大佬一起来的,不见都不行。

书房里见的客人,梁道远的脸色不是很好看,等下人退下后,开口就喷。

“为何事先不来问问本官,为何这点事情都要上呈内阁?”

这边给出的解释意外的苦涩。

“谁知贾琏所谓,是否陛下授意?”

梁道远听了顿时怒道:“陛下授意又如何?事情在工部内部,若有不谐吗,也是内部矛盾,是工部自己的事情,怎么处置三位都不会受太大影响,尔等不过是起了贪心,欲借此事做文章,尔等是有多看不起张廷恩?觉得他看不出尔等的玩的把戏?”

梁道远的吼声,隔着几十米都能隐约听到,可见他的愤怒。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