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71章 要炸窝

红楼:我是贾琏 第171章 要炸窝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71章 要炸窝

第171章 要炸窝

恢复太祖旧制,说着简单,做起来很难。这才开一个头呢,凶猛的反扑已经到来。

侯虎之流不过是炮灰,贾琏没有当场追问幕后指使不是害怕,而是承辉帝一定更关心。

有承辉帝的关心,自己没必要费劲去查幕后。

现在皇帝需要的是一个顶在前面吸收伤害的肉盾,扮演好这个角色就行了。

毕竟是皇帝要做的事情,勋贵中不乏精明的老家伙,贾琏判断侯虎就是个试探。

既然是试探,那就必须狠狠的打回去,狠狠的羞辱,同时还不追根问底。

避免来自勋贵的后续麻烦,同时还能让皇帝看到自己的付出,完美应对。

贾赦和贾政是有心机的,只是不多。

这哥俩更在意的还是荣禧堂,外面的斗争对于他们而言,还是太高端了一点。

原著里的袭人投了王夫人,结果贾母轻轻的一番摆弄,袭人被踢出了荣国府。

“人,贵在自知之明,有多大的碗吃多少饭。”贾敏倒是没多说,但就这么一句话,直接给贾政干的没脸呆下去,起身冲贾母一抱手,真就是掩面而去。

“工匠为官,虽为太祖旧制,陛下要恢复,贾家何必做出头鸟呢?琏哥儿终究年幼,恐为人所惑,故而为之。儿观贾家上下,唯母亲的话,琏哥儿能听的进去,希望母亲能权一权他,万万不可深陷其中……。”

真正的集火打击还在后面的,现在这点事情算個屁。

王夫人从头到尾,甚至连说话的余地都没有。

截止目前,是个人都会认为,贾琏是帝党中的急先锋。

王夫人坐在一旁看着这场面,眼神不善的看着贾敏,这对姑嫂之间要不是贾母在场,能当场撕破脸打起来。贾敏感受到了王夫人的恶意,丝毫不在意的对贾母道:“琏儿大婚之后,我便搬回林家的宅子去住,娘家若一刻不能容我,琏儿那边应有容身之处。”

从原著来看,贾家一开始是摇摆党,很明显的招致了两代皇帝的不满,就你家现在的这个情况也配摇摆么?所以,丢出一道选择题,元春省亲。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的观点,对错对于现在的贾琏而言,已经无关紧要了。

贾琏用最不客气的语气,将哥俩打退,避免后续的麻烦。

不过怎么讲呢?以大周朝的制度设计而言,皇帝要做的事情,很难拦得住,除非是另外一个皇帝。太上皇的存在,给承辉帝的施政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阻力。

一顿饭被打断两次,贾琏心情大坏,干脆就不吃了。

一句话偏心偏的从荣国府偏到扬州去了,王夫人在贾母面前,真就是毫无还手之力。这不是所谓的血脉压制,而是体制道德带来的规则之力。

“咣当,啪!”连续的声音打断了贾政的话,贾母看的很清楚,贾敏端起茶杯,狠狠的往小桌子上一丢,翻滚的茶杯落地,碎了一地。也就是贾敏刚才没坐塌上,不然这塌上没法坐人了。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贾政一脸错愕的看过去。

贾母拉下脸,怒气冲冲道:“胡说什么,我还没死呢。”

被集火了也没啥好抱怨的,贾琏心里很清楚,就贾家现在的局面,没资格摇摆。

袭人是以姨娘媳妇的身份面对王夫人,所以毫无反抗之力,贾母则是荣国府上最大的一片云彩,袭人更是毫无反抗的能力。至于贾宝玉,他也配算个男人么?

(PS:都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红楼梦,我心目中的红楼梦,是一本原著作者的自我忏悔录。如同卢梭的忏悔录,是用来感动自我,发泄情绪的。正因为如此,反而衍生出了其他的价值。)

那话怎么讲呢?人家张开血盆大口要吃你了,连骨头都没打算给你留着,居然毫无反抗之心,反倒选择了逃避。逃避也没啥大错,那还有脸写出来。颇有《J公日记》之妙,甚至还不如,J公在日记里还是反抗了的。

惨么?那是真的惨。该么?那是真不该。

贾赦,贾敬,贾政,还沉浸在贾家昔日的荣光中,自认为有摇摆的本钱。

涉及到贾琏的时候,贾敏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贾政夫妇留。自己是个啥货色,心里一点B数没有是吧?既然不要脸,那就别怪我不给你们留面子了。

贾政难得的表现出极有耐心,与贾母一番周旋后,面露难色的说起贾琏的事情,贾母听的很仔细,却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频频用眼角的余光看女儿的反应。

荣禧堂这边,贾政难得在晚饭后出现在贾母的面前,问安之后,贾母兴致很高,与贾政说了一些闲话,问问他最近如何之类的话。

当然这是现代人的视角,看着觉得挺荒诞,当时的人,也许真就剩下了一把辛酸泪。

后人能代表的,只能是后人。没有身临其境,自然无法完全体的共情。

贾敏看着低头不语,肩膀在微微抖动的王夫人,心头更是不屑。

琏儿为了贾家,不惜以身犯险,作为长辈的居然在拖后腿,简直没法看下去了。

一群虫豸!

贾敏也没心情留下来,起身道:“母亲,女儿道乏。”说完转身就走,一脸蒙圈的小黛玉,赶紧跟着一一见礼告辞,小短腿飞快的追上母亲。

聪慧的黛玉感受到母亲的焦虑,上前拉着母亲的手道:“娘亲,琏哥哥教过我,心里有话,说出来会舒服一点。女儿听不懂,却可以听。”

贾敏拉着黛玉的手,一边走,一边低声道:“你祖父仙逝后,你两个舅舅不堪大用,尤其是你二舅,守着贾家大把资源,却把力气用在王家身上。我不是怪你祖母偏心,外面的事情,伱祖母也使不上劲。你大舅更加不堪,眼瞅着贾家一日不如一日,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也只能干着急。多亏琏儿长进,撑起了贾家的门脸,令人看到了希望。”

黛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贾敏继续道:“都说胳膊肘不往外拐,你大舅虽然不堪,却也没有往外拐,你二舅也不是向着外面,他这个人,心里只有自己。懂么?”

黛玉懂又没懂,点点头,小脸表情严肃道:“琏哥哥真是太难了,未来的嫂子又是王家人,怕是嫁过来后,琏哥哥更难了。”

这角度真是太特别了,贾敏都没想到,忍不住吸凉气一口道:“嘶,还真是啊。不行,我要给你父亲写信,让他想法子调回京师,总在外面为官,不是长久之计。”

黛玉看看母亲道:“为何不找琏哥哥呢,女儿觉得,琏哥哥一定有法子。”

贾敏听了抬手一拍脑门:“糊涂了,糊涂了,赶紧的。”

东跨院,贾琏没有在外面喂蚊子,书房里摆了两个冰盆,一张躺椅,一杯热茶,一本书,正一个人看的在兴头上。不是没有其他娱乐,而是贾琏不想出门。

准确的说,自打开始看史书后,贾琏迷上了看史书的乐趣。

每每看到史书中关于对外战争胜利的记载,贾琏不禁掩卷叹息,古人史家们是懂春秋笔法的。你都打到别人的家里去了,最后就是寥寥一句话给总结了。反倒是被人打上门的事情,记的是真清楚啊。看来记仇这个事情,真是一脉相传。

难怪古人总是叫嚣,十世之仇尤可报也!

啥意思,往前推十代,老祖宗的仇,也是可以报的。

难怪东亚这片土地上,适合农耕的土地,都被纳入了中原王朝。

南亚那片土地,要不是大海和喜马拉雅山脉拦着,就老祖宗们对土地的渴望,怕也是要过去施行教化的。少数情况下,国土面积太大了,也不是好事啊。耽误了老祖宗开着战船出海到南亚,一手刀剑,一手论语,实施教化。

当然了,贾琏完全能理解,发展是有周期的,任何一个朝代达到巅峰后,保守力量必定会逐渐的占据上风,向外发展的力量遭到遏制之后,内部矛盾必然显现,成为主要矛盾。

内卷的结果,必然是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北宋后期的新旧党争。

国家一旦进入党争的状态,那就无所谓对错了,只剩下屁-股了。

你还不能说古人缺乏智慧,换现代人也一个鸟样。陷入内卷的焦虑之后,情绪当道。看看互联网就知道了,当国家经济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阶段,贩卖焦虑的妖魔鬼怪粉墨登场。

大周的问题很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对手,必须给大周找一个外部的对手。

孟子早就说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受限于认知,死守农耕这一亩三分地,失去向外拓展的动力,这才是最大的危机。

以史照今,可见丝路战略的伟大,正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一攻一守,此消彼长,假以时日,必胜之局,越想越妙。

浮想联翩的贾琏忍不住拍案叫绝时,门口帘子掀起,贾敏拉着黛玉进来,口中道:“这天太热了,若不是琏儿让多走动,忍不住想坐软轿呢。”

贾琏一见立刻跳起来道:“哎哟,这大热天的,便是夜里,穿戴整齐的出来,也不该走这许多路到侄儿这来啊,您倒是不要紧,黛玉妹妹的身子骨,运动过量也是要中暑的。”

贾敏听了这话,做出掩面落泪状:“是啊,老了,在侄儿眼里比不上表妹重要了。中暑不中暑的,也不受关心了。”

贾琏一脸的欲哭无泪,我是这个意思么?黛玉满头的汗,进门后感受到凉气,正舒服呢,被母亲这么一手,忍不住扭头,举起袖子,挡着脸一抽一抽的笑。

黛玉的聪明明显能感受到,挡着贾琏的时候,为人母的贾敏,多了几分活力和自在。

通俗的讲,就是在贾琏的面前不端着,不像在荣禧堂,姑奶奶的架子垫着脚都够不着。

桂香端来冰镇酸梅汤,气氛发生了变化,贾敏不客气的接过来,轻轻的抿一口。

这个时候的贾家大小姐回来了,瞬间恢复了淑女的形状。

说起来,深宅大院里长大的小姐们,一举一动都有规范,从小到大,举手投足之间,带出来的都是那一份被称为“优雅”,实则是“束缚”的气质。

她们这样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因为男人喜欢,转而变成了自我要求。

社会地位这个东西,从来都是靠自身努力获得的,而不是靠工于心计,撒泼耍赖。

贾琏不知道贾敏私下里与林如海是如何相处的,但是不难看出,林如海对贾敏的尊重。

贾敏用热毛巾擦了擦汗之后,喝干了碗里的酸梅汤,舒服的吐一口浊气,然后才不紧不慢的开口:“你姑父那边事情了后,调回京师的事情也该提前布局了。”

贾琏听了点点头:“确实如此,侄儿以为,姑父有两个选择,一为进户部,有恩师张相在,姑父能很快的进入角色,找到定位。二为回御史台,朝中没有为自己说话的人,总是差点意思。陛下因三皇子办报而喜,御史台如果能掌握在陛下手里,则更喜。”

贾敏见贾琏还是那一套,提出建议,仅供参考,也没有多说啥,笑道:“我信里说清楚,怎么选看你姑父的。”

贾琏的视线落在黛玉的身上,见她一小口一小口的喝酸梅汤,忍不住赞叹:“黛玉妹妹的优雅气质,真是天生的。”

贾敏听了佯怒道:“难道不是我教的好么?”

小黛玉被夸之后,面红耳赤的扭头,心里却忍不住美滋滋。

贾敏换了话题,提起贾政在荣禧堂的话,最后定性:“你二叔只是能力不足,并无恶意。”

贾琏淡淡道:“这算的什么,更猛烈的还在后面呢,再说了,人家也不是冲我来的。”

贾敏立刻露出了好奇之色:“此话怎讲?”

贾琏笑道:“二叔这个人,能力不提,最大的问题是自负。他不是被人撺掇,而是真的那么想。勋贵众里的老江湖太多了,沾上毛比猴都精,不会自讨没趣,也不必多担心。反倒是文官那边,千辛万苦的科举熬出头,进士还好点,七品以上。那些举人们,只能从八品做起,实缺就那么多,任何一个实缺都是宝贵的,所以啊,文官才是要炸窝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