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87章 人事布局

红楼:我是贾琏 第187章 人事布局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87章 人事布局

第187章 人事布局

最近的生活有点安逸,每天上班下班,没人找事,这让招事体质的贾琏很不习惯。

“唉,这个世界的人太懂礼貌了。”靠着椅子,很没形象的看着没有天花板的屋顶,贾琏自言自语。边上算盘珠子打的冒烟的户部官员们,无不心怀怨念的看过来,却没人说话。

惹不起,实在是惹不起。

观政说起来就是实习生,比如林平那样的,直接丢工地上风水日晒。不好好干的话,领导还要找你麻烦,你想不想要好的评语鉴定了?

MD实习生就不是人么?拿来养蛊是吧?

有的人生下来就是特权阶-级,比如说贾琏就是。

以前贾琏也挺烦这种人的,整天屁事不干还拿捏架子。

现在自己成了特权,真香!

好在贾琏是有真本事的,读书人出身的官员们,只能收起桀骜不驯的一面,也不提什么风骨了。就盼着平平安安的把这趟活干完,免得贾琏这个狗东西突然发疯搞事。

怕,是真的怕了。就贾琏在工部的经历,已经被人编成段子,广泛流传。

穿着草鞋,身披蓑衣,脚踩泥泞的林平,顶着风雨,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棚子里,主持修河的潘大人,手里端着一碗姜汤,对着火堆烤干衣服。

潘大人的打扮与林平差不多,区别在于官服,此刻的潘大人看一眼进来的林平道:“给林大人打一碗姜汤。”

接过姜汤的林平一点都不客气,搬过一把矮凳子,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着。热气腾腾的姜汤下了肚子,整个人都暖和了。放下碗的林平抱怨:“这鬼天气,连着下了三天了也不停。”

央行的半年审计顺利结束,没有大的疏漏,盈利的主力居然是铸币。

“这算什么?你要是冬天那会来才知道什么叫苦和难。”潘大人的脾气很好,对于欣赏的后生也不吝善意。

潘大人示意身边的人拿来公文递过去:“吏部的公文,我看过了,户部有空缺让你去补。”

这日贾琏不得不把平儿叫进书房,单独说几句话。

林平没有着急走,而是正色的行礼道:“今年的汛期看来平安度过了,潘大人治河五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请恕林平无状,观政总结中,怕是要僭越一番,提几句潘大人名讳。”

皇帝没有操之过急,对于国家而言是好事。

“林大人在朝中人脉不错啊,还在观政呢,实缺就补上了。”潘大人转移话题,试图调侃一番改变气氛。林平听了一愣道:“是么?按说不应该啊,观政期没过呢。”

林平惊讶的看完公文后,忍不住笑道:“应该是贾兄的手笔,换别人在户部没这能力。”

没人的时候,贾琏直接走背后给平儿搂住,嘴贴在耳边说话。

林平看着火堆道:“下官自幼丧父,是母亲一手拉扯大的。小时候母亲不让我干活,只需安心读书。有一回家里没柴火,我背着母亲跟着别的孩子一道去打柴,那是一个秋天,回来的时候下雨了,别的孩子背着柴火跑的飞快,我笨手笨脚的才砍了别人的一小半,肩膀都磨破了,也没能跟上别人的脚步。那天的雨真细啊,钻进脖子里,骨头都凉透了。”

潘大人听到这里,起身拍了拍林平的肩膀,苦难不值得称颂,但却不能忘记。

像贾琏这样的出身,为官几年的人,再怎么看不上,也不会主动招惹的。

婚期临近的贾琏也没着急,只是最近平儿来的比较频繁,每次都会不轻不重的提醒一下桂香。这让贾琏多少有点担心王熙凤的性格,不会一点教育成果都没有吧?

嗯,俏平儿,也是个厉害的人物。

潘大人惊讶的问:“状元?”林平点点头:“是啊,当年同窗时,总觉得他看着随和,实际上跟谁都隔着一层。接触深了才知道,其实他比谁都在乎情义。因为在乎,所以才谨慎,不敢轻易的付出。他朋友不多,我运气不错,机缘巧合才互为好友。”

“我倒是听说他一些事情,又是国舅又是勋贵,为人极为跋扈。他能和你做朋友,可见外间所言不虚。”潘大人一副传言不可信的样子。林平纠结了一番才道:“贾兄为人,素来不惹事,但惹到他了,不脱一层皮很难脱身。说他跋扈,想必因此而来。”

潘大人对此并不在意,不喜不悲的摆摆手:“我这人就这点本事了,天生的劳累命。”

勋贵子弟不跋扈,那不白投胎了么?

“唉,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收拾收拾,别在工地上呆着了,尽快回京上任。如今这京官的位子,那可是太难得了。”潘大人赶紧催促林平离开,这地方不是啥好地方。

这世界真要是非黑即白,光明正大的就好了。朝廷里多少官员,倒在阴招之下。

结合过去掌握的信息,潘大人脑海里有画面了,忍不住哈哈大笑。

为官十五载,年近知天命的潘大人,什么人没见过呢?是個科举出身的官员,哪个不是天之骄子,在乡间眼高于顶者比比皆是。赶上年轻一点的,忽略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类人吧,觉得天下大可得,没有为官之前,总喜欢指点江山,需得在宦海之中淹的半死不活,喝了一肚子水,才知道世恶道险。

潘大人对林平很满意,虽然是观政的官员,但眼睛里有活,来到工地至今,沿河走了上百里地,根本不在意什么官不官的,那是真的干活。

遭到突然袭击的平儿,瞬间没了伶牙俐齿,整个人呆滞了,浑身发烫。

贾琏的声音如同恶魔在耳边低语:“桂香是我最贴心的人,今后你与风儿嫁过来,也是一样的。都是通房,何苦互相为难呢?”

平儿结结巴巴的回应:“抱便抱,为何胡乱伸手。”

贾琏恬不知耻的继续道:“隔着衣服呢。”

平儿已经瘫软了,要不是贾琏手上扶着,根本站不住。口中还在喃喃自语:“叫小姐知道,一准没好果子吃。”说是这么说,却半点的都不挣扎。

两人单独呆了半个时辰,贾琏过足了手瘾,这才放过平儿。

找回自我的平儿急的连连跺脚道:“爷不是好人。”

贾琏笑嘻嘻的又要上前时,平儿灵巧的一闪身,躲开禄山爪,眼波流转,饱含春水,语带娇嗔:“将来小姐发作,别指望我帮忙说话。”

“呵呵,回头当着你家小姐的面,爷对你做点更过分的,看她能奈我何?”

学习过闺中秘籍的平儿听懂了,顿时再次红了脸儿,掉头就走,很不甘心的路下一句:“回去一准告状!”

贾琏目送平儿袅娜远去,忍不住泛起微笑,学着贾琏的台词道:“小浪蹄子,拿捏!”

平儿是原著中贾琏最喜欢的角色之一,还有一个是宝钗。黛玉只能排第三。

怎么讲呢?一个人一个口味吧。

原著中的黛玉,在贾琏看来,经不起折腾,还是先把身体养好吧。

人是不经念叨的,刚想到黛玉,小姑娘就来了,身后两个丫鬟跟着。雪雁是个糊涂蛋,紫鹃真不错。丫鬟里头论人品,紫鹃绝对是顶尖的。

“天热,怎么还乱跑?当心中暑呢。”贾琏习惯性伸手撸过去,黛玉听了眯着眼睛,很开心的样子。额头上一层细细的汗,贾琏拿出手帕给擦了擦,忍不住想到了纸巾。这一行要是能做起来,只做有钱人的生意,也能挣出一场大富贵吧?

感觉到贾琏走神,小姑娘不乐意了,夺下手帕自己擦了擦,想还回来又收起道:“待我洗好了再还给琏哥哥。”

贾琏看看身后没尾巴,忍不住逗趣:“伱的小跟班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就腹黑的黛玉,跟贾琏沾染了不少奇怪的语言习惯:“昨个儿还见他吃奶来着,小屁孩一个。身边的下人也不懂规矩,都不知道避人,反倒在炫耀。”

贾琏知道那块石头彻底凉了,果然挂逼才是胜利者的先决条件。

黛玉的泪水,就让她存着吧。

小姑娘来此打着找迎春玩儿的旗号,实则掏出一个香囊道:“妹妹绣着玩的,琏哥哥莫嫌弃。”贾琏接过仔细看了起来,针脚什么的不提也罢,这一看就是亲手做的。明明绣的是梅花,结果绣出了牡丹的气派。

别问贾琏怎么看出来是梅花的,问就是上面有一句诗:凌寒独自开。

大热天的送这个降温是吧?

活泼许多的黛玉话也多了:“琏哥哥喜欢在院子里纳凉,装了点驱蚊的东西。”

哄小孩子嘛,贾琏太熟练了,摘下腰间本来带着的香囊,换上黛玉的作品,摆了个姿势:“看看,鉴定一下,是翩翩公子的风格,还是野兽派。”

小黛玉强忍笑意,故作严肃的点点头时,贾琏露出一个狰狞的表情,顿时笑的不行了,扭头抱着紫鹃发抖,眼泪都出来了。

紫鹃也在笑,只是没那么夸张,倒是雪雁没有领会到,拍着胸口道:“二爷吓人!坏!”

过了一会,贾琏习惯性的问黛玉,最近睡的如何,吃的如何,有没有坚持锻炼身体。

最近看什么书之类的话,也问了几句。

也就是贾琏穿越以来,各种书都没少看,不然还真不见得能对的上黛玉的家学渊源。

说起读书,黛玉提到了贾雨村,这厮倒是很有耐心,一直按时给黛玉上课。

从江南回京路上,贾琏与贾雨村有过交谈,此人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涉猎颇广。

一直以来,贾琏没想到如何安顿此人。贾雨村这样的人,能力有,看如何发展。原著中选择了向现实妥协,所以说,初心不改太难了。就看他今后跟谁走。

就贾雨村而言,贾琏并不担心,他这类人,只要贾琏自身足够强大,就不会跳反。

说起来,变形之后的贾雨村,才是这个时代的官场主流。

“今日休沐,正好去见见雨村兄。”

黛玉的课业不重,贾雨村住林家宅子里,隔一天来上半天的课,时间很灵活。

在京期间,林如海很大方的包了花销,这段时间贾雨村很快活,如果不是个人野心没消失,心心念念的要起复,每日如此下去也很爽。

午间如常,贾敏让人备了酒席,二房那边的两个宾客作陪。

两位宾客是举人,等着三年一次的会试。

席间想起多次努力失败,时运不佳,忍不住悲从中来,念两句歪诗,感叹时运不济。

嗯,一般这种人不会认为是自己的水平不到。科举这东西,玄学成分也很大的。比如说考官,比如说个人性格因素等等,其他乱七八糟落地的原因就多了。

名气大在科举考场上一点用都没有,不信你去问文征明和祝枝山。

贾雨村也颇感命运多舛,这些年的岁月蹉跎。

忍不住想应和两句时,门口周瑞进来:“贾先生,琏二爷有请。”

贾雨村端起的杯子果断放下,不是很自信的反问:“状元公相请何事?”

周瑞见贾琏如老鼠见到猫,哪敢多问一个字,只能作答:“一介下人,怎敢多问?”

两位宾客羡慕的眼神中,贾雨村请周瑞帮忙,找来热水,换衣服没可能了,洗脸漱口,整顿衣冠是必须的。贾雨村有强烈的预感,回京至今才能见到贾琏,可见事情有望。

此前被搁置的待遇,在贾雨村看来,很可能是贾琏的考验。

至贾琏处,贾雨村带着小心被领进书房,此间丫鬟奉上茶水退下后,贾琏才直接道:“一直在等合适的位子安顿雨村兄,近期有京官的缺,雨村兄是否有意?”

无论如何,贾琏不打算给贾雨村回金陵的机会。

这事怎么回事呢,自然是那群举人搞事,虽然快速平息了,但事涉谋逆嘛,总有官员要倒霉的,承辉帝借题发挥,最近狠狠的收拾了一通官场,重灾区是礼部,然后是御史台。

不少官员被罢,空出来的位子不少,只是看谁去填了。最近吏部一直在忙这个事情,贾琏是通过李冬知道的,寻思着是不是找关系给贾雨村安排一下。留在京中,总比去金陵强,再不济,给他丢西北去。

西北那边,陕甘总督吴玉辉的案子,最近承辉帝与张廷恩商议的结果是调虎离山,先给人调回京来,趁着西域战事顺利,陕甘两省群龙无首,掀起大案。

嗯,让贾雨村进御史台的专案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