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98章 出发前后

红楼:我是贾琏 第198章 出发前后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98章 出发前后

第198章 出发前后

凡事不能看表面,张廷恩为监军一事,内情并没有贾琏看到的那么简单。

忙碌的工作,使得贾琏也没去多想。出征之前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

连军队带民夫,架起来三万多人,五千多头牲口,人吃马嚼每天所耗费的物资惊人。

军队在进入南阳之前还好点,沿途用钱就能解决给养,但这不是常态,因为一旦进入南阳地区,当地受民变影响,凑集给养难度大大增加。

岳齐是个合格的将领,队伍还没出发,就把各种能想到的困难先展开了。提前派人南下,沿途设兵站,为大军提供补给。

张廷恩直接在大帐内值班,每日处理户部的公务,关于出征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下面的班底在做。连轴转了七八天后,基本准备就绪,贾琏总算是有时间轻松一下。

没等贾琏想偷懒的计划实施,便被人叫到张廷恩跟前,这里准备了酒菜。

“最近你干的不错,上下称赞,有口皆碑。今日为师特备薄酒,以示犒赏。”

这话听着很舒服,实则贾琏怎么都觉得味道不对,再看张廷恩的表情,似乎并不高兴。

贾琏带着小心,陪着笑,拿起酒壶给老师斟酒。

贾琏点点头:“当真!”

“陛下天命在身,理当作威作福,为所欲为。”

“臣为勋贵,又为外戚,别无选择。”贾琏回一句看似没问题的话,实际上承辉帝不是这么理解的,你说别无选择,朕倒是信的,贾家的其他人做的事情,朕也是知道的。多方下注,可以理解,毕竟都这么玩。

张廷恩与承辉帝之间的矛盾,在于张认为时机不成熟。最好是等西域战事结束,大军班师,彻底的掌握京营之后,再行摊牌。忠顺王则显得有点迫不及待的煽动皇帝,尽快发动。

“事情的起因是陛下不满西山那位与宗人府一些老人干涉银行的业务,决定独立出来,加强管理。事情是好事,但为师以为时机不到,忠顺王则大力支持。作为央行名义上的负责人,他的想法可以理解。”

贾琏明白了,张廷恩现在需要的不是建议,而是一个听众。

想到这里之后,贾琏忍不住想去揍忠顺王一顿。此人确实为陛下忠犬,贾琏想问他一句:安心的做条狗不好么?非要跳出来做主人。

出了京营,马背上的贾琏努力让自己冷静,思考这个看似遥远,实则利益相关的事情。

老忠义亲王坏了事,贾家进行了切割,至少是明面上的切割,但是其他关系保持下来了。

禁卫头子态度很好,笑嘻嘻的招呼之后,表示已经派人通报,请贾大人稍等。

张廷恩似乎谈兴不高,三杯酒后,放下酒杯才慢悠悠的开口:“皇家央行将脱离户部,成为一个独立的,直辖于陛下的部门。为此,我与陛下起了一定争执,事情这才拖下了下来。”

世俗权利的象征有三,财富的分配权,人事的任命权,舆论的话语权。

刚进来看见裘世安,赶紧上前见礼后,裘世安道:“小公爷,国舅爷,您待会可管好嘴。”

贾琏再次点点头:“臣读史书,历朝历代末期,帝王先失财权,其次,人事、舆论。财政乃君权根本之一,时刻应给予高度重视,牢牢的抓在手里。”

“嗨,您想多了,我就是来辞行的。”

主要这事情太大,贾琏没法掺和,当初是自己的建议,后续的发展直接无关了。

裘世安一脸【你猜我信不信】,反问:“此话当真?”

明日誓师,后日出发,今日有半天的假。

从未主动求见陛下的贾琏,恍惚之间发现自己出现在宫门外,被禁卫拦住时,这才回魂。

说实在的,贾家漏风的跟筛子一样,承辉帝也很好奇,就这治家水平,也敢端水大师。

等了快一個小时,贾琏才得到了允许进宫。

同一个家族不同子弟出于不同的阵容,相互征战,各为其主。历史上比比皆是。

承辉帝再次露出轻松的笑容,继续往前缓缓踱步:“你能这么说,朕心甚慰。”

“为何进宫?”承辉帝回归正题,贾琏道:“备受君恩,特来辞行。”

贾琏依旧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默默的听着张廷恩的讲述。

贾琏上前行礼,承辉帝随意的摆摆手:“免礼,这些日子辛苦了,陪朕走走。”

贾琏坐在原地,默默的自斟自饮,脸上发烫后,双手使劲的搓了搓脸。

看似没有一两银子是白花的!实际上只有裘世安这种近臣才知道,皇帝的喜好。

这话说的承辉帝脸上笑容又没了,眼神瞬间变冷:“真心话?”【不是反话?】

贾元春进宫是老太妃的关系,贾母在太妃面前是能说上话的。因为老太妃当年最喜欢的是忠义亲王,贾家没少帮衬,因此结下了善缘。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贾琏什么身份?根本没资格掺和进去。

或者说,这才是皇帝宠臣该有的样子,大大咧咧的来了,请求进宫面君。

任何一位皇帝都会努力的将三者合一。

心情不佳的张廷恩没一会就醉了,半斤酒不到,就被抬下去休息了。

值得庆幸的是当下用的金银为主的金属货币,这东西不是纸币,可以想印就印。

君臣无话,一路默默散步,差不多一刻前后,承辉帝顿足回头:“贾卿也反对朕将央行独立出来?”承辉帝还是那么喜欢搞突然袭击,贾琏近乎本能的摇摇头。

贾家没到那个程度,但是与过去的一些人和事情纠缠的太深,故而想切割很难,甚至不甘心就这么切割了,也不是想切割就能切割的。

看来,观政舍人的履历,对于贾琏而言是一件好事,宫卫们都适应他的出现了。

大大的缓解了财政问题的承辉帝,也加速了他与太上皇之间摊牌的进程。

熟门熟路的走到乾清宫,难得【遇见】在外面散步的承辉帝。

这一下承辉帝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哦,你这建议发起人,竟然认可朕的想法?”

承辉帝愣住了,这与他预想的情况大为不同。就在承辉帝迟疑之际,有人自远处飞奔而至,口中高呼:“陛下,臣与贾琏素来不和,不可听其妖言,离间君臣啊。”

贾琏一脸愕然,我猜到你会匆匆赶来,防止我给你上眼药,没猜到你会以这种方式出场。

这人是得多飘,才敢如此放肆。这是贾琏愕然的原因。

落到承辉帝的眼里,这就是莫名其妙的意思。啥都没干,一口黑锅砸下来。

人言可畏!可怜的贾卿,亲眼见识到世恶道险。

贾琏恢复常态,默默的站在一边,微微低头,以示委屈,等待陛下公平判决。

承辉帝看着冲到跟前的忠顺王,眼神冷的能速冻。

看着忠顺王吓的瑟瑟发抖,一脸可怜相的跪下,承辉帝才算收回冷眼,毕竟是忠犬。

“放肆,也不看看这是哪?来人,给朕叉出去!”

仅仅是这么一个处置,贾琏就知道忠顺王在皇帝心里的分量。

按说忠顺王不该如此失态,难道是因为眼瞅着胜利在望了,失了方寸,还是故意为之?

如果是自污的话?贾琏后脊梁开始冒冷汗了。

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对忠顺王的信息差了。

“忠顺王为朕做了不少事情,贾卿为朕所重,伱二人之间应和谐。”

承辉帝这话,贾琏当他在放屁,一个字都不信。

“公事上没问题,私交不可能。坐在一起喝酒都不可能,臣怕忍不住泼他一脸。”

承辉帝面露无语之色,少年意气,可以理解。贾珠之死,忠顺王确为诱因。

谁能想到,贾琏为了贾珠,能打上门去。

“也罢,朕不强求了。”承辉帝只能作罢。

贾琏谢过皇帝,承辉帝又道:“张相喝醉了?”

贾琏道:“情绪不高,应该是最近累了,没半斤酒就倒下了。”

承辉帝抬头望天,叹息一声:“朕不怪他,张卿是忠臣啊。”

“陛下仁厚,臣为恩师谢过陛下体恤。”

贾琏没有多留,告辞退下,临别之际说了一句话:“央行为陛下的钱袋子,切不可握于他人之手。臣本不愿多语,奈何为人臣者,面君不可不尽不实。”

承辉帝楞了一下:“朕知道了。”

待贾琏退下远去后,裘世安近前时,承辉帝才问:“他回家了?”

“出宫后没去衙门,奴婢让人跟着呢。”

“宫禁失仪,确实要闭门谢罪。看来朕是高看他了,收了他的牌子,你再走一趟老二家里,让他明日起给朕滚出家门,到央行干活。”

裘世安立刻应声而退。

次日誓师时,先锋一千骑兵已经出了京师。午后中军出发,再次日,才是后军出发。

张廷恩与贾琏同在的后军,含步、炮、骑共计三千战兵,另有民夫五千,牲口三千。

后军临时加入了医官队,含医生三十人,医护百人,这是贾琏事先没注意到的。

可见人的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

大军走中线南下,既出长辛店经保定一线。

清末,这一线因为有京汉线,为直系重要地盘。

北洋时期,直皖战争也爆发于此。

主要负责军纪的贾琏,手下有一个百人队,分三组,跟随三军,记录各军表现,汇总上报。贾琏因此摆脱了繁重的后勤事务,由他人接手负责。

出发前张廷恩进宫面君,回来后情绪高涨,看意思是有好事了。

首日上午约五点出发,拉出近五公里的行军队列,卷起滚滚烟尘,后军前进六十里,下午三点就停下脚步,安营扎寨。

贾琏带着五十精锐家将,四处巡视,发现违反军纪者,可自行处置。

大周军方有严格的军纪,大小几十条,关键是看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因为出京不远,首日行军没出乱子。贾琏也没机会表现一下。

齐国远因为名字被贾琏在皇帝跟前提到,得到了提拔,为后军统制。

行军途中,贾琏还是头一次看见了大周的炮兵,前装铸铁炮三十门,重两千斤一门,射程为一千五百米。另有后装速射炮(弗朗机)五十门,子铳可理解为定装药。

因为气密性的糟糕,这种炮打霰弹,五十米内的全无敌。

贾琏看了这种炮,觉得用新式火铳都能打的这些小炮无法抬头。

在对手没有射程更远并具备足够杀伤力的武器之前,这种炮在偏厢车组成的阵势庇护下,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根本无法被替代。

中军还有大量的抬枪,可发射独头弹和霰弹。那玩意还没看到过。

从目前掌握的境况看,大周军队属于半火器化。装备了大量的滑膛枪和各色火炮。

中军的炮队装备有重五百斤的青铜炮五十门,三千滑膛枪。

从这个情况看,后军齐国远部的火铳兵,编制为旅,人数五百,线膛枪的射程能秒滑膛枪。战斗力才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

入夜,贾琏浑身腰酸背疼,野外扎营只能睡帐篷,真太惨了。

这几日王熙凤与桂香都比较疯,尤其是王熙凤,贾琏还不忍心提醒她是安全期。

次日天没亮,军中便骚动了起来,贾琏硬撑着也起来了,先去见张廷恩,后带着家将巡视,看看收拾的过程中是否有遗漏。

其实最辛苦的是齐国远,最晚睡,最早起。担心出问题,时刻跟着贾琏一道巡视。

因为贾琏抓的紧,次日行军百里才停下扎营,依旧没有出事情。

反倒是前军、中军的报告送达后,出现了扰民事件,前方军法官无法处置,交贾琏处。

贾琏立刻来见张廷恩,将前方报告递上:“不过两日,已经发生踩踏民田、偷窃地方牲口事件。学生欲往中军,看看岳统制的处置结果。”

车马劳顿的张廷恩也颇为疲劳,有气无力的回答:“去看看也好,军中不比京师,小心。”

贾琏立刻出发,带上家将,追赶中军,两军距离五十里,是为了方便补给,临近南阳时,自然要收拢三军。

中军还是很好的执行了行军纪律,大军过城不入,露宿于野。

天黑前见到贾琏,岳齐并不意外,而是开门见山:“我已经收到了军法处的报告,此为初犯,再犯定不饶恕。”

贾琏态度坚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军队必须以铁律处置,把人交给我吧。”

岳齐沉默不语,凝视贾琏,得到是毫不退让的视线反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