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47章

红楼:我是贾琏 第247章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247章

第247章

只能说,家天下的时代,吏治太难了,指望个人操守,而不是制度性系统性的治理。

贾琏没提周家三个国舅,承辉帝却被成功带歪了。

“是要给户部那帮人上嚼子了。”承辉帝自言自语,换成别的官员,大概要装聋作哑,但贾琏的人设就是事君以诚,很不客气的反驳:“陛下,京官难当,尤其是清流更难当。别的不说,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同僚之间的应酬,以六品官为例子,月奉七十两,养活一家人不难,难的是维持一个官员的体面。同僚之间的宴请,一桌席面,怎么也要十两,要是再叫两个姐儿,奔着三十两去了。”

“不应酬会死啊?”承辉帝也很不客气,两人像吵架,不像君臣奏对。

“您是君,您说的都对。”贾琏双手一摊,战术性撤退,却十足的阴阳怪气。

承辉帝尽管不满,却也没生气,因为不解决问题,反而露出头疼的样子,抬手轻轻的敲脑袋,转了几個圈子后才问:“你有对策?”

“陛下,臣以为先分析问题的成因,一笔款子批下去,出户部的时候,看具体情况,大概是九成到七成,户部先沾了一手油水然后层层漂没,上行下效啊。这类情况具体到赈灾就更严重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官字两个口,你先喂饱了官,才能顾得上灾民。”

一番话直接给承辉帝干沉默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前明那种丑陋的规矩死灰复燃,并且越演越烈。甭管你什么款子,雁过拔毛是必然的。吃空饷在京城里都不算过分的,毕竟一个官员一个月的俸禄才几个钱啊,拨款才是大头。

以潘季驯上的修河折子为例子,朝廷拨款一百万两,到他的手里就五十万两。潘季驯长了个心眼,调拨民夫的时候也不给钱了,而是亲自安排人采购粮食,工地上找人做饭。就怕下面的人太狠,回头给民夫的粮食补贴都贪了。

因为有所提防,修河的银子将将够用。

为防下面的人做手脚,潘季驯亲自上工地,吃住都在河堤上。就这,还是没能避免一点问题都没有,只不过小问题,他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多花点钱的事情,不耽误正事就好。

“总不能放任不管吧?”承辉帝还是要整顿吏治的,毕竟是有想法要作为的皇帝。

“微臣以为,双管齐下。眼下财政宽松了,可以根据不同的职务,给与一定的职务补贴。具体操作,微臣不懂,就不妄言了。其次才是抓贪腐,严刑峻法。竖几个典型,该杀的就杀,该判的就判,千万别手软。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一时半会的只能先缓一缓。”

贾琏说了这么些,还是在提醒承辉帝,时机不成熟。

太上皇还在呢,您悠着点。这话不能明说,只能暗示。不然就研发司那一摊子的事情,贾琏不得弄几个人下去。

承辉帝的想法还是比较强硬的,摇摇头:“缓一缓没错,但已经发现的事情,不能手软,尤其是研发司那一档子事情,你写个东西上来,朕拿着做点文章。”

贾琏无奈的只能点头答应:“微臣回去就写。”

“别回去了,就在这写。”承辉帝不是着急了,而是最近吴玉辉的案子闹的太大,注意力太过集中,他需要一点别的事情来转移视线。要不怎么把贾琏踹回研发司呢,就知道这小子眼睛里不揉沙子,肯定要整顿一下烂摊子。

贾琏还能怎么办,就事论事咯,把事实写清楚了,处理也写清楚了,现阶段就是清退。还有就是三部门的几个负责人合伙吃空饷的事情,也写的清清楚楚。皇帝不是要整人么,那就写点干货,免得他又啰嗦。

果然,承辉帝看罢,满意的点点头:“明天上内阁会议,就议此事,你也来。”

贾琏沉默了一会才低声问:“陛下,只是议一议?”

承辉帝这次没有故作高深了,淡淡道:“吹吹风,哪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贾琏这才松一口气:“这就好,这就好。”

出了宫贾琏猛然才想明白一个问题,太上皇要过寿了,承辉帝拿出这么一个可大可小的事情来在内阁议一议,这哪是吹风啊,这是敲山震虎啊。

MD,玩政治的心真脏!我差点都没反应过来。

等贾琏走后好一会,承辉帝才反应过来:“唉,被那小子带沟里了!”

本来想的好好的,拿捏一下这厮,让他开口求自己去给皇后说话,没曾想被带歪了。

“竖子,滑不留手!”承辉帝只能遗憾的叹息一声,却也没太多的在意。

这种君臣之间的小玩笑,承辉帝就是拿来点缀一下,每天那么多事情要处理,也要放松一下的嘛。从承辉帝的角度看,贾琏因为家学渊源,ZZ上大方向把握的很好,细节上和手段上却差的多,远远谈不上成熟。就冲他带着家将杀上忠顺王的家门,承辉帝断定,还嫩着呢,动不动就上头。这次也一样,从头到尾都没看出来朕的布局,还要练啊。

以前承辉帝羡慕张廷恩有个好学生,现在他也很享受这种感觉,只不过他的方法和张廷恩不一样,张廷恩更多的是言传身教,承辉帝则是不断给这小子挖坑,让他去面对各种事情。

洋洋自得的承辉帝先去元春那,没进门就让宫女拦下了。

“陛下,贵人说了,她现在的样子不好看,污了您的眼不合适。”

承辉帝听着可谓一头黑线,元春这一招跟李美人学的,招数老,但是好用啊。

谁是李美人?北方有佳人,倾国倾城。

“行吧,那朕走了。告诉元春,注意身体。”承辉帝没立刻走,交代了几句才去的。

宫女回来禀报时,忍不住问一句:“贵人,为何不让陛下进来?”

元春没回答,反倒丢个白眼:“不懂就多看书,多动脑子。”

元春现在可以说是高度警惕,后宫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有孩子和没孩子是两回事。

怀着身子还霸着皇帝,那得多招人恨啊。再说了,当初承辉帝可一点都不温柔,甚至是粗暴,要来了兴致,是接着还是不接着?

所以呢,显怀之后,元春找个借口,给人拦着最妥当,尽量的降低风险。

承辉帝也没去找别的女人,直接去了坤宁宫,周皇后这边也是一脸无奈的劝谏。

“陛下,您是一国之君,后宫佳丽雨露均沾,这是您的责任。不能总往臣妾这跑。”

承辉帝没有听进去,别的女人再怎么竭力奉承,都比不上周皇后和元春这两个相处起来轻松。归根结底,这俩女的从不提要求,给就接着,不给也不要。皇帝很辛苦的,哪有心思应付那么多要求。

“朕就是来坐坐,晚一点回书房歇着。”承辉帝大马金刀的坐下,浑身放松的靠着。

周皇后陪着说话,没一会话题就扯贾琏身上了,话是承辉帝刻意挑头,所以说的也很自然:“研发司那边的人太不像话,朕只好让贾琏去处置一二。”

周皇后听的一头雾水,但她判断,肯定不会是无的放矢。

用了晚饭后,承辉帝果然走了,回书房去养精蓄锐。人要是真累了,那是啥都提不起精神。承辉帝近期的压力太大了,旖旎心思无从谈起。

周皇后心里有事,晚上也没怎么睡好,早早让人去把李亨叫进宫。

垂头丧气的李亨见了周皇后,懒洋洋的行礼,完全没了往日的精神。

周皇后见他脸色不好看,便关心问:“怎么了?不舒服要看御医。”

李亨摆摆手:“没病,就是给外公和舅舅们气的。”

周皇后听罢,顿时脸色一变道:“仔细讲来。”

李亨把事情说完后,周皇后气的跺脚:“你昨日怎么不来说一声,现在晚了。”

李亨摸不着头脑道:“这不是怕气着母后么?我寻思,回头给他们另外弄个活,多给点钱,这才好说动他们。毕竟是长辈,要给他们留点面子。”

周皇后气的抬手狠狠点一下李亨的脑门道:“忠顺王府的事情你忘记了?就贾琏那性子,好好说不听的,他能惯着?你赶紧去研发司等着他,别让他做的太过火。”

打发了李亨,周皇后又让孙太监过来,让他去周家带句话:【周家缺吃的还是缺穿啊?少那点俸禄不成?父亲难不成是嫌女儿在宫里过的太舒坦不成?】

这事情看似是小事,一旦有心人抓着不放,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深谙宫斗之道的周皇后,对此有高度的敏感性。

李亨扑了空,因为贾琏进宫了,此刻在记录席上打哈欠,无精打采的。

昨晚上住桂香的院子里,一门心思要孩子的桂香,哪里肯容贾琏休息,一直折腾到很晚。开始贾琏还比较主动,后来都是桂香在动。

早晨起来的时候,贾琏都是闭着眼睛的,任凭桂香摆弄。

都怪这会议放在早上开,下午开不好么?贾琏一路腹诽,到了地方也在打哈欠。

形象,这东西有回笼觉舒服么?

来的太早了,皇帝和阁老都没到呢,贾琏干脆趴桌子上打个盹儿。

咚咚咚,有人敲桌子,贾琏抬头睁眼,一看是李三江,起身抱手行礼:“见过李阁老!”

李三江倒是慈眉善目的拍拍他肩膀:“年轻人,要克制啊,身子是自个的。”

贾琏被调侃后,无奈的尬笑谢过。随后进来的李驰,对贾琏态度也很好,微笑着点头回礼。郭衍就更不要说了,亲热的说了几句话,过去的嫌隙算个屁,如今是一条船上的。

孔照和梁道远一直是老样子,不冷不热,正常姿态。

会议开始,承辉帝直接点名:“贾琏,站起来说说研发司的事情。”

关于研发司的报告,每人的面前都有一份,之前会议开场前,都看过了。说明这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免得回头浪费时间,可以提前想想。

贾琏又说了一遍,加深印象后才坐回去。

现在户部没尚书,有心争这个位子的李三江立刻开口问:“贾琏,伱打算怎么处置剩下的八个不肯主动请辞的官员,还有户部、工部、内务府那些涉事官员。”

贾琏站起先行礼,再开口:“李阁老可太看的起下官了,八位空饷,肯定是清退,一份公文的事情,倒是不难处置。各部官员就不在下官分内了,只能上报,等待结果。”

李三江得了答案,也没打算继续追杀,毕竟这事情真不好处理,换他也是要息事宁人的。

但架不住有人拱火,比如李驰就开口问:“陈规陋习太多了,老一辈以稳为主,缺乏闯劲,贾琏年轻,不妨说说你的想法。”

贾琏目瞪口呆的看着李驰,就差问他一句【您是怎么做到把坑人的话说的如此冠冕堂皇的?】要不知道你是前任两广总督,我就信你的鬼话了。

什么意思呢?人家王子腾有消息渠道,李驰收钱收的可爽了,很多事情都是他压下去的。

比如,鸦片走私。这是朝廷下了禁令的,在广东那边形同虚设。

为啥呢?一箱货从印度运到岸,利润最少二十倍。因为地方官员的不作为,眼下走私规模不但没降低,反而在增长。

贾琏就建议王子腾,为了快速进入角色,拿捏大局,第一刀就砍这个,还要毫不留情。得罪人不要紧,反正也不打算在两代皇帝分出胜负前回京。被压在两广总督的位子上,干个两届甚至更长都不是问题。想捞钱,还是得这位子。更别说,王子腾还惦记安南侯呢。

贾琏没少给王子腾出谋划策,得出的结论是李驰和李三江这两位阁老,这要坏事就是泼天的大案。这俩得到众多支持,那不是白来的,是无数的好处分润换来的。

说起来也是,天下总督十三个,最肥的就是漕运总督,其次是两广。

大把撒钱换支持,这是最合理的解释。要知道,太祖北伐,粮食不单单走漕运,还走海运。太祖走后,才改为单一的漕运。漕粮是啥?是京城百万之众吃饭的前提,只要拿捏住漕粮,哪个皇帝都不会轻易动漕运。百万曹工衣食所系,就是句屁话。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沿着运河的各地官员,是上上下下的利益分配。

对于李驰的挖坑,贾琏自然是装傻:“您说的太深奥了,下官听不懂。”

郭衍很不厚道的笑了:“噗嗤!”

李驰一脸的尴尬,因为其他各位同僚,都用幸灾乐祸的眼神审视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