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54章 混账混账混账(月初求票)

第254章 混账混账混账(月初求票)

第254章 混账混账混账(月初求票)

【太上皇的寿诞场面宏大华贵,极尽奢华,一百万银元没白花。】

【出城往西,沿途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京中精锐尽出。】

《民生报》上的报道,始作俑者自然是贾琏。并且还搞了一个强烈对比,头版的角落里,安排了一篇豆腐干大小的新闻,标题为《剿匪肆虐,多地叛乱》。

没错,太上皇寿诞的三天时间里,接到了山东发来的急报,白莲教造反了。

过去三年,因朝廷压榨过甚,白莲教山东发展迅猛。跟以往相比,此次造反的地点不是那种山高皇帝远的地区,而是运河沿岸的繁华地带。

八月初十,教匪趁当地大集,乔装打扮,进入济宁城区,突然发难,迅速占领了码头,城门、府衙等要地。当地知府措手不及,死于乱中。十一日,聊城,菏泽急报,教匪作乱。十二日,商丘、临朐教匪作乱。

几天的时间,山东河南两地,教匪作乱,地方官员毫无防备,知府县令无一幸免。

因为各地急报,导致太上皇的寿诞举办的很抽象。一方面是大张旗鼓,一方面朝廷重臣只是在承辉帝的带领下,出现了半天就匆匆走了。勋贵方面,南安郡王卧床不起,东平郡王足疾发作,其他两位郡王倒是去了,但也是仅仅呆了半天就走。结果自然是整个寿诞弄的虎头蛇尾,热度很快就被各地民变的消息掩盖过去。

原本因为太上皇寿诞放开的戒严,因为急报又恢复了。

因为急报是夜间送到的,称病在家的贾琏,也被承辉帝连夜揪出来,进宫听候调遣。

真不是承辉帝要给内阁难看,还是那句话,皇帝没错,错的是内阁。

前任漕运总督李三江就非常的尴尬,因为这次发生民变的起点是济宁,运河重镇。当地是有驻军的,三千槽丁,竟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反而是造反的主力之一。

懂行的人都知道,运河槽丁的待遇是不差的,比京营都好,为何槽丁会加入造反队伍呢?

中秋节,贾琏都是在宫里度过的,真就是陛下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随着又一份急报进京,王子腾也被从家里揪出来了。

“龙禁尉急报,海匪赵老黑,纠集数万海匪,围攻广州,澳门多地,官兵大败,退守营地。虽稳住站脚,不时广州遭劫,然则沿海香山等县,海匪等俺,各地主官弃城而逃,民众死伤无数。广东巡抚上奏,海匪扰边,局面可控。”

面无表情的贾琏念完了纸上的内容后,默默地坐回去。

王子腾一脸的无奈,我真是想休息三个月啊,这假期才开始呢。

随着广东方面的急报进京,太上皇的存在感被降到最低。

承辉帝连续开了五天的内阁会议,五个阁老连续五天没回家了,贾琏也一样。

“王卿,你是内行,说说该如何应对。”

五位阁臣表情复杂,李三江和李驰采取了少说话甚至不说话的态度,就是避免多说多错。

郭衍倒是主张,王子腾在京,应令其调集京营,即刻南下剿灭叛乱,恢复漕运。

孔照没表态,梁道远站出来跟郭衍对喷,他主张京中不乏勋贵能带兵,为何要上王子腾?

贾琏嘛,我就是個工具,没点名的时候,负责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还算厚道的承辉帝,没让贾琏发言,而是让他总结归纳各地报告,并且和兵部户部联系走动,准备大军南下的各方面军需。

被点名的王子腾站起先问一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臣想知道,后勤准备如何?”

承辉帝直接问:“贾琏,你说说。”

贾琏站起说话:“通州方面保证,十万军三个月的粮食无虞,兵部户部表示,草料有所不足筹集中。京营方面,丰台大营一万精锐,神机营五千步炮,尖锐营、骁勇营,各备一千人马,随时可以出发。”这段时间的工作不是白做的。

王子腾听了直接道:“健锐营就算了,还是老一套,长毛盾牌,近战突击的战术,负责治安尚可。骁勇营三千骑兵,少一个都不行,丰台大营也不用出步兵了,调集两千火铳兵,三千炮兵。山东不是西北,应以骁勇营先行,堵住反贼往东进入沂蒙山区,同时严令各府,谨守城池,不可浪战。京营大军步步紧逼,稳扎稳打,最多三个月,漕运可恢复。”

承辉帝听了很是满意的点点头,正要说话时,梁道远起身道:“陛下,广东方面不可轻慢,事关海贸收入,应为重中之重。微臣以为,王太尉当即刻南下,从津门走海路南下赴任。眼下是中秋,如不能尽快解决海匪之乱,必伤及未来两年海贸进项。一旦断绝,财政将不可收拾。此大局也。”

承辉帝沉默了,他当然知道海贸的重要性,丝绸、瓷器、茶叶,说穿了都是不值钱的东西,换来的却是海量的银子。没有这些银子,内库不说了,户部又要叫穷了。

眼睛扫了一眼正在打瞌睡的贾琏,看看那张稚嫩的脸,承辉帝却没有丝毫放过他的想法,而是直接提问:“贾琏,你说说,两广与山东,孰重孰轻。”

贾琏被点名了,再次站起看看承辉帝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再看看五位阁臣,然后才不紧不慢的开口:“回陛下,打仗,臣不行,治国,臣也不行,非要问臣怎么想的,臣不敢欺君,臣以为,漕运关系数百万人口的生计,海贸关乎朝廷收入,都很重要。因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总要分个轻重缓急吧。”孔照不疾不徐的语调出现了。这个时候他在想啥,贾琏不知道。但贾琏知道,此事之后,承辉帝肯定要秋后算账的,李驰和李三江,都是要倒霉的。

王子腾接过孔照的话:“陛下,臣以为,贾琏所言甚是,山东之事,交给各位了,臣即刻回去,准备南下广东。”

这时候孔照又开口道:“陛下,还是召集群臣商议为善。”

贾琏听到这里忍不住要失礼了,开口道:“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军情入伙,哪有时间听群臣发表意见,陛下乾纲独断吧,总之要快,一定要快。”

“竖子,此内阁会议,哪有你说话的余地?”梁道远抓住机会,再次喷来。

贾琏听了眼睛猛的瞪过去,杀气腾腾:“民变的根源何在,梁阁老不清楚么?还是在装糊涂?梁阁老除了加田赋,给朝廷出了什么有建设性的建议?你坐在这个位子上,不亏心么?你知道民变拖一天解决,会造成多大的后果么?心里想的全是如何保住位子,害怕被群臣弹劾,才建议在大朝会商议,你心里想的什么,你敢明说么?不止是伱,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心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平息民变,今后如何尽量避免民变么?回答我?梁阁老!”

连珠炮似的问题,冲的梁道远面红耳赤,他被说到了痛处,却又找不到反驳的话,顿时一阵急火攻心,眼前一黑,晕过去了。

真就是一阵鸡飞狗跳,梁道远被抬下去了,承辉帝使劲的揉着眉心,看着贾琏不知道该不该打一顿,又或者骂一顿,都知道你说的是真话,真话是能说的么?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承辉帝果断的做了决定。

“多事之秋,停止无意义的争论吧。王子腾,回去准备,尽快南下,朕准你到任之后,截留海贸税银。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尽快解决海匪赵老黑。”

承辉帝的果断,加速了进行,王子腾起身抱手:“臣领旨。”

“拟旨,孙化贞领江南、江北、河南、山东四省总督驻军,谨防教匪往南蔓延,领,秋粮海运北上,至津门上岸,以免北地粮价不可控。岳齐为帅,领京营各部精锐南下,以最快的速度剿灭教匪,恢复漕运。”

孔照低着的头突然抬起,惊呼:“陛下,漕粮不可走海运啊。”

贾琏抓起面前的砚台对着孔照砸过去:“奸相误国!”

嗯,贾琏没有瞄准,自然没砸到人,砚台落地,啪嗒一声,把大家给吓一跳。

承辉帝气的跳脚,哆嗦的手指着贾琏:“混账,混账,混账,滚,给我滚到丰台,听候岳齐调遣。”贾琏当然知道承辉帝的意思,不但没有怂,反而挺胸道:“臣请到神机营,并请一千骑兵为辅助,一日内准备完毕,后日臣率部南下,为大军先导。”

“滚,滚去你的神机营。”承辉帝一声怒吼,贾琏退出大殿后,耐心的等了一会,裘世安追出来,手里拿了一份圣喻,递给他道:“小公爷,您也不小了,有的话就算是实话,也不要不分场合的乱说。再说了,孔首辅也挺难的,互相理解吧。”

贾琏默默的看着裘世安,好一阵才道:“告诉陛下,臣直接南下,不辞行了。”

走到宫门口,王子腾追了出来,喊住贾琏道:“迅雷营抽调一千骑兵,归你指挥,这是陛下亲笔写的调令,这是我的手书。骁勇营的精锐,你还是少接触为妙。我担心你现在指挥不动了。”

贾琏任由马儿缓缓前行,扭头反问:“忠顺王还真是忠犬啊。”

王子腾笑了笑:“我给你的一千骑兵,都是骁勇营旧部。四大家族,指望我一个可不行。”

贾琏没回话,王子腾继续:“广东那边有没有好建议?”

贾琏对此道:“海上的事情我不懂,但是西洋人懂,他们需要我们的货物挣钱,可以用这个作为条件,雇佣西洋战船帮忙打击海匪。当然了,前提是要查清楚,海匪作乱,是不是与西洋人互相配合。毕竟近期朝廷禁烟令很严格,洋鬼子可不是好东西。有个问题请太尉一定要慎重对待,西洋各国重视贸易,长期的贸易逆差,导致大量贵重进入流入大周。西洋各位为此头疼不已。太尉可采取贸易的手段来缓和贸易的争端,从西洋人手里订购战舰,聘请教官,加快南洋水师的组建进程。而这次配合教匪,可以当做一次军购的预演。另外,所有军购都需要伴随技术输入,怎么造船,造炮是关键。大周长期周边无敌,今后的大敌,只能是来自海上,来自西洋。”

“可惜不能调你南下。”王子腾这句可谓肺腑之言,他手里真没有懂西洋的人才。

“如何剿匪,我可帮不到大伯。”

“打仗不用你,安民你是把好手。”

两人在街头马上挥手作别,贾琏让人回家报信,准备行囊,策马往兵部户部办手续。

这些天,贾琏从承辉帝的言语之间,领会到他的意思,京营整顿,急切之间仅仅靠边军替换,难以达成满意的效果。贾琏作为勋贵的出身,参与到领兵整顿之中,有助于缓解勋贵的反弹,对此,贾琏判断,承辉帝一定会让他带兵南下,那还不如主动请缨。

至于拿砚台砸孔照,无非是打断他施法的前摇,不然孔照为了维持他首辅的文官之首的形象,接下来的屁话能说很久。

内阁会议还在继续,但没人去提贾琏砸孔照的事情,谁都不提,都当事情没发生。

都是人精,能不知道各自的底细么?

得罪人的事情,谁会去做呢?傻子呗。

贾琏是不是傻子呢?

看个人理解吧。

兵部户部出来,贾琏直奔城外,赶到丰台大营,最近一直在维持驻军大局的岳齐,见到贾琏的态度很好,颇为亲热的招呼他落座喝茶。

贾琏与他聊了不到一个小时,裘世安来宣布圣旨。

岳齐,授忠勇伯,领京营统制,骠骑将军,率部南下,平定教匪之乱,恢复漕运。

有的事情是瞒不住的,比如孔照差点被贾琏砸到的事情,一夜发酵,变成了贾琏差点砸死孔照。当然这只是传言,官方表示不造啊。

贾琏与岳齐商议了一夜之后,出任大军前军将军,领一千迅雷营精锐,并五千神机营。隔日,大军至通州,带齐装备粮草,开启南下平乱之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