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300章 新尚书进京

红楼:我是贾琏 第300章 新尚书进京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300章 新尚书进京

第300章 新尚书进京

【内阁行使权力,户部尚书人选确定】

一份名为《儒林》的报纸,头版头条用了这么一个标题。

每日早起习惯了看报纸的承辉帝,看见这个标题后,太阳穴鼓起好几次。不知道的还一位是内家高手,知道的他是生气了。

生过孩子的元春圆润了许多,曾经的青涩褪去,眉宇之间风情显露。

控制欲强的承辉帝很难与其他人产生共情,曾经患难与共的周皇后算一个,这是由当初夫妻二人在王府,每一个不安的夜晚里相拥决定的。

元春不是没野心,只是聪明的她很好的隐藏了野心。登基之后的承辉帝,没少宠幸嫔妃,却唯独元春得宠。究其根源,无非始于【价值】,承辉帝需要元春作为一个信号发射器,向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发出信号。后来的发展,只能说元春抓住了机会,以良好的心态进一步巩固了地位。当然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贾家的价值在一段时间的回落后,出现了反弹。

小年夜之后,四王八公这个群体暂时对承辉帝构不成压力,按下葫芦浮起瓢,以内阁为首的文臣集团,又开始“作妖”。

明面上这些人还是一片【陛下圣明】这种模板的歌功颂德,民间的报纸上,可没那么客气了。这不,直接为内阁的“胜利”欢呼了。

扫了一眼报纸的标题,元春就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但她忍着不发表评价,而是柔声道:“陛下,要饭菜凉了。”

承辉帝放下报纸,大口用饭,完了用热毛巾随意的擦了擦,又是充满斗志的一天。

和往常一样,元春恭送时从不问【陛下今夜还来不来】这类的话,安心的等待皇帝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过来。

承辉帝没着急走,而是仔细的看了看奶娘怀中的小公主,手指轻轻的在细嫩的肌肤上沾了沾,露出笑容,心满意足的去了。

元春目送皇帝消失后,回头看看女儿,心里默默叹息,怎么就生了个公主,还需要继续努力。

再受宠的女儿也是要嫁人的!女性一辈子单生在这个时代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中国出现单身女性群体叫【自梳女】,这个群体最显著的特点,经济上是独立的。物质决定意识,没有独立的经济,谈何个体的独立。

现代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的女性,注定是要追求平等独立,进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人口。这个演进过程里,资本没少在其中兴风作浪,各路拳师粉墨登场,大发其财,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打住。

接到圣旨的宁克其实也很奇怪,我怎么就得到了陛下的青睐呢?

说起宁克的经历,相当的正常。倒也不是年幼丧母或者丧父那种主角模板,家境中等的宁克,十六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真是意气风发。人生最得意的时候,现实的耳光一个一个的抽过来,两次会试都落地了。最可气的是,好多年少轻狂的他看不上的人却中了进士。

可以说九年的失落,让你一个风华初露的少年,成长为人夫,人父,时间的沉淀让宁克沉下心来,终于在第三次会试时考中。

二十六岁的进士,在这个时代也算是比较年轻的。因为是三甲进士,宁克的仕途起点不高,只是一个七品知县。向上的过程也不好说艰难,就是那种非常普通的过程,因为有个好座师,只要资历足够了,也没人会给他上升设置障碍。实际上宁克并没有多少巴结孔照的时候,无非就是回京述职时,拎着一点土产登门。从正七品到正三品,宁克用了二十六年。

一般的情况下,宁克大概要在巡抚这个位置上不断的换地方,至少干三届才有机会回京。谁能想到,仅仅是一届都没做完,他就接到了圣旨。

在同僚们【还说你没有靠山】的眼神聚焦以及【狗富贵互相汪】的恭维声中,宁克收拾行囊,踏上了回京之路。

为官近三十年,要说没朋友那都是扯淡,紧赶慢赶的到了京城,时间进入四月。

走在京城热闹的街道上,宁克觉得京城没啥变化,但又变化不小。没变化因为建筑还是那些建筑,人还是那些人,崇文门的税监并没给这个文官任何照顾,一文钱税都不减少。变化则是界面上的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带着红袖章,挥舞着手里的黑白相间的木棍在指挥交通。马车必须走靠右走,行人不得在街道中心走。五层兵马司甚至还强卖给他两个五文钱的柳条编的兜,挂在牲口的屁股后面兜住大便。

看在对方态度很耐心的份上,宁克没有发作,吩咐管家照办了。

看看时间不早了,宁克带着家眷去河南会馆安顿下来,趁着天没黑带着个长随去访友。

找到一个在礼部任郎中的同年谢瑾的家里,对面见了谢瑾也很好奇:“仁兄怎么不先来封信,我好去接你。”

宁克也是一脸委屈道:“我哪里会想到是这样,一个迎接的人都没有,户部的官儿都这么清正,不给上司面子的么?你看啊,知道的我是升官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被罢黜了。”

谢瑾一听就明白了,点点头道:“嗯,是这个道理,不过也不奇怪。仁兄这个户部尚书来的一言难尽,我仔细说你就明白了。”

京官的消息自然是灵通的,报纸上所谓的内阁的胜利,都是骗圈外人的。当然谢瑾知道的也不全面,内阁不会说什么名单之外的话。

“总之一番拉扯下来,陛下让步了,但让步的不多,今后增加一个预算制度,仁兄这个尚书可不好当啊。要知道,此前的张阁老,那可是陛下深信不疑的臣子,孤忠一类的标杆。”

在同年家中用了晚饭后,喝了点酒的宁克,谢绝了挽留,告辞离开。

获悉的信息整理一下,大致可知,陛下喜欢张廷恩那种孤臣,并且毫不掩饰。

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凡是个想有所作为的帝皇,没有不喜欢孤臣的。自己大概是做不成孤臣了,这个户部尚书不好做。

还有就是那个预算制度,到底是个啥东西,宁克心里也没个谱,好在有充足的时间,年底之前确定章程,明年才开始实施呢。

“这大街上可真干净啊!”长随感慨了一声,这让宁克似乎察觉到了点啥,下意识的点头;“不错,比以前干净多了。”

宁克突然想起来后,多少有点懊恼,之前没问一下关于五城兵马司的消息。算了,这个衙门本就不起眼,属于督察院下属部门。次日一早,宁克雇了一顶轿子奔着宫里去了。在宫外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本以为还有一阵子等候的时候,内侍出来接引。

宁克有户部观政的经历,在省里干过钱粮道台,没少与户部对接,了解户部的一些工作流程,熟悉账目方面的工作。

缺点是京师方面人脉不足,今后可以慢慢的补上。

面君的时候,宁克小心翼翼,大礼参拜后听到“平身”起来,并没有低着头,而是平视前方,余光观察周围。

没等宁克开始奏对呢,皇帝跟前的一个身穿四品补子的小年轻开口道;“陛下,没别的事情,微臣先回去了。”

这话让宁克生出了好奇心,是个做官的都知道,能在上级身边多待一会都是好的。这位说话的语气,倒是恨不得赶紧走人。

贾琏是真的累了,一个预算制度,初稿不满意就算了,我可以改,这都改了八回了,看意思还要改。这种甲方应该丢火里烧死才解恨啊!

每天都围着这点破事转悠,三月份都虚度了,太耽误事情了。

承辉帝拿起一份报告递给贾琏:“趁着预算制度没实施,朕给研发司批了五万元。回头那个透明玻璃不算贡品,照价购买。别说朕亏待了你。”

贾琏赶紧真心实意的磕头道:“圣明无过陛下,这免费才是最贵,臣受教!”

承辉帝听的莫名其妙道:“等等,朕何时说过这话?”

“没说过嘛?那是臣记错了。陛下,宁大人等着呢。”贾琏赶紧岔开话题,承辉帝也没追究,转头对宁克道:“爱卿,久等了。”

一转头,贾琏没影子了。宁克都看傻了,承辉帝见状笑着解释:“看看这透明玻璃,有了此物为明瓦,屋内的光亮有保证。”

宁克看着御书桌上的玻璃,很是惊讶道:“竟能制出此等透明琉璃,真鬼斧神工也,闻所未闻。”

承辉帝点点头道:“贾琏那厮是个天才,唯独不肯好好做官,心思全在奇技淫巧之上。”

宁克想到跑的比兔子都快的贾琏,觉得“不好好做官”这个评价非常中肯。又觉得陛下跟自己说话的语气很随意,似乎很欣赏自己,难道是因为此前那份奏折的缘故么?如果真的如此,陛下倒是个有为明君。

“微臣特来交旨!”感受到了鼓舞的宁克提醒一句,赶紧办正事啊陛下。

“嗯,朕知道了。爱卿长期在外为官,对朝廷财政状况有所不知,朕登基之初,朝廷财政几近崩溃边缘,多亏了张相师徒先后献策,才大大的缓解了朝廷财政的窘境。嗯,贾琏即张卿的徒弟。”

宁克听了暗暗吃惊,徒弟和学生不是一个概念,看似相近,实则相差不少。

君臣奏对开始了,宁克打起精神,小心应对,生怕出了点差错。

开始主要是承辉帝在讲,宁克认真的听,偶尔承辉帝问一句,他还要小心回答。好在过程比较顺利,最后承辉帝以那份奏折为话题,肯定了宁克在山西巡抚上的称职,理由是那么多任山西巡抚,唯有他提出了钱庄的问题。

“宁卿,朝廷的所有问题,根源都在利字至上,用贾琏的说词,都是经济问题。土地兼并导致百姓离开本乡本土,相当一部分失地百姓进入城市谋生。城市如果不能解决人口的就业问题,就一定会产生城市治安问题。农村的百姓活不下去,同样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落草为寇甚至造反。身为户部尚书,不但要管好国家的财政,还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

越往后听,宁克就越迷糊,一直到他告辞离开去内阁的路上,宁克的脑子里还是嗡嗡嗡的响,皇帝说的话,每个字的意思都知道,连在一起的话就听不懂了,还不能抓皇帝的新词不对的毛病。看着手里的文件以及一份预算制度草案的誊抄稿件,宁克的心情格外的沉重。

这官升的还真不如在下面干巡抚!

宁克甩甩头,忘掉令他迷糊的一切,找回熟悉的节奏,先去梁道元处办理手续,走完流程后,宁克才问一句;“梁相,适才面君时,陛下跟前的贾琏,何许人也?”

梁道元的表情瞬间扭曲狰狞,宁克看的真切,心头微微一惊。

“宁大人以后就知道了,容本官卖个关子。”

宁克谢过梁道元后出来,心道:卖个关子,我信你鬼话才怪。这要没有过节都怪了,而且呢,有过节还拿人家无可奈何吧?

走几步后,宁克突然一拍脑门,想起来了,勋贵出身的状元郎,当时是个热门话题,都怪山西的老抠们,给我气的忘事了。

见到孔照,宁克以弟子礼相见,孔照放下手里的事情,示意他坐下谈话,屏退四周后,孔照语重心长的开口。

“陛下留下你谈了半个时辰,这非常的难得,说明你在钱粮方面的造诣和为官节操,引起了陛下的关注。本相老迈,不能视事过甚,今后要靠年轻人担起重任。尚书之位来之不易,今后凡事小心,京师不比地方。”孔照的话,说的即含蓄又直白,宁克却全部听懂了。

座师大人的荫蔽没几年了,今后百尺竿头进一步,得靠自己了。

此番能脱颖而出,老师出了多大的力气不好说,但肯定是没有设置障碍的。

这么说吧,到了三品这个级别,想进一步太难太难了。有人力推固然可喜,但没有人使绊子,更值得高兴,尤其是首辅大人的绊子。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皇帝看上了宁克,孔照的身份和年龄,死活要拦着不让他进京,承辉帝绝对不会硬抗,肯定让步,至少换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